六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1页
六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2页
六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3页
六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4页
六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六安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六政201139 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六安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 2011 年 7 月 28 日市政府第 28 次常务会 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四日 六安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家“十二五”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规 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科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专家大院建设,积极搭建科技平 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94 亿元,是“十五”末的 9 倍多。 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 40 家,是“十五”末的 4 倍。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 88 个,是“十五”末的 5.5 倍。以应流集团为主体的省级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批准组 建。 农村科技服务形成特色。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专家大院建设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 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市建立了 600 多个农业科技创业实体和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动态发 展总数达 508 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总数达 60 家。 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加强。全市专利年申请量达 826 件,是“十五”末的近 5 倍。专利 年授权量达 436 件,是“十五”末的 5.4 倍。市和各县区相继出台了专利申请及专利实施 资助办法,建立了一支 156 人的市级专利联络员队伍和工作机制,提高了知识产权的创造、 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科技创业中心建成运行。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占地面积 26 亩,投资 1500 万元,建筑 面积近 1.3 万平米,入孵企业总数达 41 家,入驻率 85%。舒城、霍山和霍邱建成了不同类 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园),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全市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 140 多项,产学研合作取得显 著成效的项目 300 多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 99 项,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 65 项。 科技发展环境逐步改善。重新修订六安市科技奖励办法,提高了科技奖的奖金额 度和奖项数;出台关于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 化和产业化;出台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六安市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技 术创新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表彰,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受到 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舒城、霍山、霍邱、金寨四县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其中舒城、 霍山、金寨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全市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4 家,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家,博士后工作站 3 个,省级实验室 1 个,省级创新型企业(含 试点)5 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 家,市级创新型企业 9 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 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1 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3 家。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 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企业创新 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科 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滞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 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跨越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工业化城 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 要靠科技进步,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 力。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到 2015 年,我市要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年均增长 13%以上,总量突破 1500 亿元的奋斗目标。一方面,经济高增长对资源、环境、 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约 束将进一步趋紧。新的形势迫切需要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主导,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经 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 增长的转变。 2、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高度重视科技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结构 调整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我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建设和加快皖 北发展等各种机遇的叠加效应,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建 设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水平,推动形成一批特 色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现在承接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3、实现“三大跨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工业小 市向工业大市、财政穷市向财政富市跨越的奋斗目标,需要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战略支撑、 以智力支持为核心动力,通过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 化应用水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十二五”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 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以 “引领发展、提升产业、重点突破、支撑跨越”为主题,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围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产 学研合作,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为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强市富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六安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 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传统优势产 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科技力量,组织突破,跨越发展,提高区域创 新能力。 市场主导,政府推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推 进自主创新的良好格局。 开放合作,加强集成。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 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合肥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强与长三 角等省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实现借脑发展,为我所用,不断提高 六安科技创新水平。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根本,建立 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 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建立。高新技术产业 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取得一批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和名牌产品。全市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全省中等以上 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到 2015 年的具体目标是: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 300 亿元、增加值超过 85 亿元,分别增长 2 倍以上。 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 100 家以上,省市级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均达到 50 家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达 200 个以上,分别增长 2.5 倍以上。 专利申请量达 2000 件、授权量达 1200 件,年均增长 20%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 请量占 20%以上。 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 50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 10 家,面积达 12 万平米, 入孵企业达 400 家以上,分别翻两番。 以良种为主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 95%。 财政科技研发资金占地方经常性支出的比重达 1.5%、全社会投入占 GDP 比 例力争达 1.5%。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大体系,支撑跨越发展;实施 二大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三体”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开展四项行动,转化科技 成果;发展五项技术,加强民生科技。 (一)构建一大体系,支撑跨越发展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经济社会 转型跨越发展。 (二)实施二大工程,调整产业结构 1、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工程。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 力。一是采矿及钢铁产业。依托首矿大昌、金安矿业、诺普矿业、金安不锈钢、应流集团、 佳瑞粉末等企业,推广采矿新技术、新工艺和尾砂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 用率。加大铁矿深加工力度,开发高性能粉末冶金等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开发新一代钢铁 材料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制造流程多维物流管理技术和检测分析技术等。优 化产业结构,提高钢铁冶金和材料加工技术水平,推动形成钢铁深加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提升我市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千亿元产业。二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依托江汽股 份、星瑞齿轮、安凯华厦、龙兴汽配、志诚机电、威玛叉车、江淮永达、长安改装车、冀 东华夏等企业,大力发展叉车、铲车、挖掘机、改装车、农用车、工程车等专用和特种车 辆。重点开发汽车配件制造新技术及零部件配套技术,加强与江淮、奇瑞等整车企业的产 业配套,加快 DCT 变速箱、汽车举升翻转装置、汽车用新型材料、电动汽车关键单元技术 等产品开发。做大做强零部件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加快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 件行业发展,鼓励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关键产品与核心技术标准,推动齿轮加工向高 效、高精度和绿色制造方向发展,加快形成全国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三是机电和家电产 业。依托江淮电机、双龙机床、索伊电器、王牌电器、丰润电器等企业,加快电机系统综 合绿色节能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优先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专用产品、 个性化产品及派生产品。大力发展家电和家电零部件配套,加快新一代冰箱、空调器等家 电行业产品研发与制造。重点支持信息家电技术,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全数字控制技术 的应用和开发,推动家电产品向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 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建成机电、家电产业基地。四是新型建材产业。依托长江精工、 墙煌彩铝、蓝翔玻璃、海螺水泥、美露达、绿保新型建材、皋新建材等企业,大力发展绿 色建材。重点支持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的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防水保温隔热材料、 新型节能门窗、环保型功能建筑涂料、节能型玻璃产品、高性能建筑陶瓷等产品研究开发。 加强基础工艺研究,突出发展高强、特种水泥和建筑预制件。五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依托庆发集团、三农集团、天业集团、雨润集团、龙华集团、夏星食品、大别山科技、徽 六、生态大麻、凯旋大麻等企业,在粮食、畜牧、水产、茶叶、毛竹、大麻、羽绒、油茶 等重点领域,加强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造,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推进农 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着力攻克加工、保质、贮运等环节中的 关键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 2、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新材料产业。依 托横店东磁、将军磁业、奔马先端、鸿福晶体、华晶新材料、载丰新材料、天盈电子等企 业,加快发展化工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建筑材料、光电材料、 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等。重点支持生产高档铁氧体软磁材料、季铵盐、特种陶瓷、蓝宝石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开发,加快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二是新 能源产业。依托日能中天、格义新能源等企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新技术,加快农作物秸杆、稻壳等生物质资源化推广应用及并网发电技术研发。大力发展 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生物质能资源综合利用关键设备等生产制造技 术,推进六安、霍山和金寨光伏产业园建设。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推进水力发电技术 发展,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及中小流域小水电开发项目。三是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六安 光电产业园、世林集团、神虹变压器、恒源机械、诺琦投资、新宇科技等企业,加快发展 节能装备和节能产品制造、环保装备和环保产品制造、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服务等 行业。重点支持节能低碳材料、半导体照明技术和关键配套产品、智能路灯控制、非晶合 金变压器、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除尘、脱硫脱硝设备、卧式螺旋卸料离心脱水机、抓斗 式清污机等环保产品研发制造。积极开展铁矿、钼矿等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综合利用 技术研究。大力提升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发展高效、环 保型的水处理剂产品,促进水污染防治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增强产业技术开发能力。 四是生物制药产业。依托圣农生物、济民药械、回音必集团、汇佳生物、东方灵芝宝、康 美来、映山红科技等企业,提高生物制品附加值,推进石斛产业化,医疗器械技术研发, 重点开发破壁灵芝孢子粉、果葡糖浆、天麻等生物保健品和生物制药,加快建设大别山现 代中药工业园。五是电子信息及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中视在线、博微长安、永成电子、沃 巴弗、六安开发区 IT 产业园、金领欢乐世界、鑫眶电子等企业,大力发展信息设备制造业 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与集成应用,加快电子定量封装设备研发,推广 激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视听技 术等方面的设备和元器件的开发与制造,发展家用电子产品、电子设备和电子娱乐设施等 产品开发与制造,加强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军民产业互动,不断引入电子相关配套产业, 推进电子信息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动漫影视作品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六是高端 装备制造业。依托应流集团、双龙机床、金宇数控等企业,加快精密铸件、核阀门和高档 数控机床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制造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 平。发展一批单机及成套设备,攻克一批重大装备制造产品、关键部件和技术,推动部 (套)件集成化、基础件高端化、铸锻件大型化、优势装备规模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 成套能力,引领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三)强化“三体”建设,推进自主创新 1、强化企业主体,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在全市分批选择 50 家不同类型的企业,深 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推动试点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鼓励企业加 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培育创新人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大力 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 100 家以上,省市级知识产 权优势企业达 50 家以上。培育 50 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 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鼓励企业 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重点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 品牌和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优势企业,推动 3-5 家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2、强化产学研一体,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展技 术难题和需求征集,有针对性地提出一批技术攻关课题。举办产学研对接会,与省内外高 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建立若干“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引导 科技人才向我市流动。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聘 100 名科技特聘员(特派员)与我 市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引进、转化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建立 以企业为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采矿及钢铁、汽车及零 部件、机电与家电等产业中建立 3-4 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强化创新载体,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一批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技 术进步提供系统服务。一是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作为培育高新 技术企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坚持“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 向,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功能,提高质量。支持各县区建设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加速器。力争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面积达 12 万平米,入孵企业达 400 家以上。支 持在孵企业积极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各类科技项目。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平 台。围绕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跟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研发成果,引进国外智 力项目,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大中型企业建立若干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科技成果 信息库,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建立服务功能齐全、交易有序的 技术交易市场,加快技术转移。三是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 成果转化中心、专利代理、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 专利申请和实施等方面提供服务,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逐步建立“运 作市场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四是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 合科技资源,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科技公共平台 的对接。建立“科技路路通”六安分中心,加快服务站建设。组织我市大中型企业与省内 外有关高校院所建立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等公共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提高资源利用率。五是科技投融资平台。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 资担保机构,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入驻六安,营造风险投资市场环境,探索建立风险资 本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各 类科技计划,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 (四)开展四项行动,转化科技成果 1、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行动。进一步完善六安市专利申请及专利实施资助办法等规 范性文件,加大发明专利申请资助力度,不断提高全市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鼓励企业 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加大投入,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提高企 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力争到 2015 年,全市实现专利年申请量达到 2000 件以上,年授权量达到 1200 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达到 20%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占 申请总量的 60%以上,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开展知识产权优 势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50 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0 家。落实 专利实施激励政策,重点支持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发明专利实施转化。建立专利项目库 和专利信息服务系统,为发明人与企业搭建网上专利对接平台。到 2015 年,全市企业专利 实施转化率达 60%以上,非职务专利实施转化率达 30%以上。加强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建立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专利和专利侵权行为。建立政府主导、 媒体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工作体系,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增强社会 各界知识产权意识。在全市企业、高校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专利联络员工作制度,着力 提高企业的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到 2015 年,建立一支 500 人的企业专利联 络员队伍,培养专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50 人,培养专利代理人才 5 人以上。 2、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行动。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 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政策和措施,在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鼓励引进转化科技成果。建立政府 引导,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 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快高新技术转移。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设 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优化成果转化环境。以我市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为基础,依托合肥 科教资源优势,加强合作,促进优势产业快速提升和特色资源高效转化。围绕打造千亿元 产业、培育百亿元企业工程,遴选、整合、实施一批对我市产业提升带动力强、关联度大、 产业化明显、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每年 转化高新技术成果 20 项以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层次提升。 3、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行动。以科技增粮和粮食丰产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水稻产业提 升、小麦高产攻关行动,大力引进、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品种,实施一批重大农 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粮食增产。实 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发展壮大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带动农民增 收。加快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示范乡镇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扶贫工作,开展面 向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面向企业劳动者的技术培训,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技能, 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为农业生产、加 工、销售等环节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科技信息服务。不断完善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和科技专家大院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创业链带动产业链,扩大农民就业空 间和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全市科技特派员动态发展总数达到 1000 人,建立示范基地和园区 400 个,形成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 90 家。创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100 家,实施科技开 发项目 500 项,获得重大科技成果 40 项。五县二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全面进 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4、创新园区建设提升行动。围绕我市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园区在产业升 级、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推动园 区提档升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合六工业 走廊、市集中示范园区、舒三工业集聚区和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推进园区发展高新化。 通过实施科技政策、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科技人员、科技服务、科技平台和科技管理入 园(区)工程,不断提升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10 个省级开发区的科技水平。支持开发区 建设科技产业园区,争取把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省级和国家级高新区。充分发挥 以应流集团为主体的省级铸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技术升级和规模 扩张。规划汽车齿轮、电机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 家以上。 (五)发展五项技术,加强民生科技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关注民生需求,关心百姓生活,让科技进步与创新惠及广大百姓,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一是信息与现代服务业技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 务和现代物流,加大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重点发展高新技 术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化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推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 服务流程创新相结合,全面提高信息与现代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二 是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加强生态六安建设综合配套技术研发,建立种植业资源、林业资 源和水资源的评价与动态监测体系,研发水资源保护、节水灌溉新技术等,加强水质生物 修复、有机生物肥应用及化学肥料的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三是食品与公共安全技术。加 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展生物防腐剂、保鲜剂在食品生产、贮运过程中的应 用技术研究及食品中生物毒素、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 险分析、食品安全预警机制,提高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快发展高层建筑消防技 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防控、预警、救援技术,社会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应急信息平台构 建技术等,支持预案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四是重大疾病防控与人口计 划生育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危重疾病的快速检测、早期诊断与预防技术的研究与临床 应用,开展意外伤害疾病防治技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疾病防治技术、食源性所致疾病 防治技术等研究,推进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五是防灾与减灾技术。加强对灾害的形成机 理和灾害的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等技术的研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全社 会的防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