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3篇_第1页
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3篇_第2页
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3篇_第3页
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3篇_第4页
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 3篇 金安区辖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405个 ,其中,市级 “三甲 ”医院 2家,区级 “二甲 ”医院 2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 22家, “院办院管 ”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 282个,民营医院 8家,医疗资源配置相对完善,区域内 “10分钟就医圈 ” 能实现全覆盖。一直以来,群众有直接去大医院看病的习惯,我区参合群众在区外就医比重一直偏大,医药费用负担过重。 20安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 “基层首诊、分级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分级诊疗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 下: 一、主要做法 分级诊疗被视为深化医改攻坚阶段的重头戏,是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是健全工作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委,确定专人负责分级诊疗的信息统计、部门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落实专人负责,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辖区内的病人分级诊疗工作。区卫计委还通过多方调研、精细分析、结合区情,制定并印发了金安区新农合住院病人转诊管理办法,对适用对象、转诊程序、报销比例、考核评价和奖惩措施 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今年 4月,我区又针对贫困群体实施了 “健康脱贫 158工程 ”,重点对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患者进行分级诊疗和分类救治管理。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区政府召开分级诊疗工作工作会议,区委书记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区卫计委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全面加强对广大群众宣传分级转诊工作,取得群众对分级诊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各医疗机构在醒目位置设立专门的转诊服务窗口,提供转诊服务、政策宣传和信息咨询,发放就诊明白纸 ;市四院还进村入户开展 “三送 ”(一送健康知识,二送就医渠道,三送医改 优惠政策 )、 “三问 ”(一问健康状态,二问就医想法,三问帮忙事项 )活动 ;区妇幼保健院下乡为群众免费开展妇科病查治和“两癌 ”筛查等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 三是建立转诊机制,引导合理就诊。我区以医保支付方式为杠杆,对不同医疗机构设置不同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经转诊至上一级医院就诊的,提高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对未按规定渠道转诊和越级转诊的病人,适当降低报销比例 ;对积极配合做好转诊工作的村卫生室,在经费补助发放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对不支持转诊工作,甚至倒卖病人的基层医务人员,给予相应处罚。同时,为积 极引导参合患者一般疾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我区全力推行新农合单病种付费制度,区、乡两级医疗机构实施的单病种数量由原来 39个增加到 166个,市级医院实行按病种付费数量也增加到 295个,对辖区民营医院也开展了单病种付费管理。同时,我们还设计了网上转诊软件,开通网上转诊服务。 四是明确功能定位,提高诊疗水平。为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工作职责和功能定位,我区还制定了各医疗机构诊疗目录,作为转诊参考指南。同时,以市级医院为龙头,与区、乡医疗机构组建医疗共同体,并成立专家应急诊疗小组,配备转诊车 10辆,随时保障病人 转诊和深入基层医院开展急诊急救等工作,确保病人能够 “转得来、留得住、治得好 ”。市四院与市人民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和双向转诊机制,区妇幼保健院加入省立儿童医院和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畅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全面提升区内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区政府通过公开招考、定向培养、自主招聘等方式,每年新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00名,充实区乡卫生人才队伍。 五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服务能力。为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区政府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统筹整合资金,新建了市四院门诊综合楼,区妇幼保健院病房综合楼正在建设 中,区中医院正在积极筹建中。同时,为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自 20政府利用 7年时间,每年统筹安排建设资金近 2000万元,新 (改扩 )建乡镇卫生院。目前已完成 7所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区政府还重点扶持了三所实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市四院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设立了眼科诊疗中心,同时,还投资 600万元新设立康复治疗中心,又扩大改善了血透治疗中心 ;为提高妇幼健康水平,金安区还积极创建了全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并加强产科和新生儿科等重点学科建设。 六是完善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 参与。分级诊疗工作的具体落实还是要靠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在推进分级诊疗过程中,必须加强绩效考核,完善薪酬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让所有医务人员全身心地参与到分级诊疗工作中去。鼓励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到基层医院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对优质医疗骨干下基层服务,由基层医疗机构支付一定的补助和相关费用。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我区进一步深化了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优绩优酬的原则各医疗机构都建立了一套可行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全面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七是强化工作督查,促进规范转诊。区卫计委定期组织医政 、新农合办、卫生监督所等相关人员对转诊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协调处理转诊相关问题。区新农合办每月分乡镇统计全区住院病人来源、病种及住院流向分布情况,并将情况分析和转诊指导意见通报各乡镇卫生院。各乡镇卫生院逐月统计、分析辖区参合群众住院流向,主要关注常见病、多发病、手术类病人及孕产妇住院情况,必要时入户调查,对集中流向单一医疗机构住院的乡镇要求重点调查,严厉打击倒卖病人的 “医托 ”行为,对医务人员以 “倒卖 ”病人谋利为目的的,经查实后按违规获利进行处罚。同时,对工作效果较差的乡镇及时调度督促,确保全区分级转诊工作 整体推进。 二、主要成效 一是降低了病人医药费用负担。通过分级诊疗,引导病人合理就诊,大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转回区内就诊,病人医药费用有明显下降。 20上年同期 均下降了 内住院实际补偿比上升到 较上年同期上涨了 5个百分点。区内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占比达 68%,提升了 10个百分点,再加上辖区内市级两所三甲医院的住院病人占比、我区区域内新农合住院病人占比已达 88%以上,已基本达到县 (区 )域内就诊达到 90%的目标。 二是减轻了新农合基金支付压力。通过分级诊疗,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病人转回区域内就诊,流向区外住院病人比例逐步下降,基金支出显明下降,支出进度平稳合理。 20区新农合资金实现了结余 3000万元, 20出进度为 43%,同时,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单病种付费工作,单病种付费住院病人占总住院病人 35%,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减轻了新农合基金支出压力。 三是加快区乡村医疗一体化建立。通过分级诊疗,加快推进了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构建,开通了医 师多点执业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内共享,初步实现 “医生流动服务、群众当地就诊 ”,进一步促进 90%住院病人留在区域内目标的实现进程。 三、几点体会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分级诊疗工作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的医改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再次对推动分级诊疗作出部署。从实践来看,分级诊疗是解决大医院患者扎堆这一 “看病难 ”问题的 良方,但许多患者对于 “基层首诊 ”的排斥心理仍未消除,仍然担忧看病真的会更便宜 ?病情会不会被耽误 ?转诊办理是不是复杂化 ?能不能自主选择医疗机构 ?分级诊疗要真正 “破冰 ”,就要弄清楚分级诊疗的重要意义、难点及突破口。 二是要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分级诊疗制度执行,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密切配合,合力推进,要进一步明确并落实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任务。基层医疗机构是疾病首诊的责任主体 ;区级医院是区域内较复杂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龙头 ”单位 ;城市大医院是区域内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心和 分级诊疗体系中的 “顶层引领 ”。只有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才能落实好分级诊疗工作。同时,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用药需要,要适当放宽基层基本药物用药目录,特别是增加慢性病用药目录。 三是医保政策是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杠杆。利用新农合差别化支付政策杠杆,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适当调整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适度拉开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差距。落实新农合差别化报销政策,引导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诊,提高区域内就诊率。 四是要强化监管和保障力度。分级诊疗被视为新医改攻坚阶段的重头戏和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的重要举措,要建立健全考核约束机制,加大指导和督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财政保障到位对提升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我区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 ,20级财政对区内公立医疗机构 (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的预算投入达 8000万元,并对村卫生室在省补助的基础上给予再补助,有效确保了正常运转。 虽然我区对分级诊疗工作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分级诊疗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继续强化措施,合力推进,积极探索建立 分级诊疗模式,加快推进区、乡卫生一体化管理。 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 20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医改办的悉心指导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深化医改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 )强化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我区深化医改的实施意见和工作计划。领导小组定期调研督查医改工作,协调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成立区公立医院管理委 员会,并制定了工作规则,第一届区医管委组成成员已经区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制定出台了全区卫生计生事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全区医疗资源布局、鼓励社会办医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划。 (二 )积极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作为省级试点单位,我区从 20据本区实际,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1、全面实施,逐步完善。按照上级政策和方案要求,坚持自愿签约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门诊签约与上门签约相结合、家庭签约和个体签约相结合、村医服务与团队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区 8个镇全面实施。我区以乡村医生为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卫生院组织健康管理团队划片包干,负责对签约乡村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将乡村医生实际收入与签约服务挂钩,建立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了村医积极性。居民凭身份证明或户口簿进行签约,每名村医签约 200300户,原则上不超过 1000人。签约周期为一年,期满后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根据实际服务能力,提供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康复指导、电话咨询等服务,对重点服务人群优先签约、优先服务。签约村医向签约居民公布联系方式,根据签约数量和健康管理需求合理安排服 务时间。及时做好签约服务工作台账,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2、强化队伍,网格管理。我区人口约 在岗村医仅187名,要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签约服务,人手严重不足。为此,我区将 8个中心卫生院全体在职医务人员、大学生村医组建成了 50个健康管理团队,构建网格化的服务体系,分片包干,为一线签约医生提供技术支持。 20每位签约医生集中培训 14天,其中 50名45岁以下签约医生赴二级医院参加技能培训, 2名优秀签约医生被选派到市中医院进修,多措并举提升签约医生服务能力和业务技能。 3、优化服务,惠民利民。我区 在对签约居民开展基础服务的同时,提供附加惠民举措,每名签约服务对象可在协议有效期内,凭签约协议服务卡至所在镇卫生院享受一次免费体检。截止 202月底,全区 8个中心卫生院 112个村卫生室全部开展家庭医生 (乡村医生 )签约工作,签约总户数 76893户,签约 238589人,其中以 65岁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为重点 ,签约 150275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 已达到市定年度目标。在签约的同时,提供门诊、随访、体检、预约转诊等综合性服务 区共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347241份,建档率为 已达到市定年度目标 (要求 75%);所有电子健康档案已上传至市卫生计生综合信息平台。以 20集基础信息 报省卫计委与省公安的进行人口数据比对。与此同时,完成了居民医保信息系统改造,在全区所有医疗机构配备了多功能非接触式读卡器,兼具身份证、市民卡、健康卡读卡功能,为实现一卡通奠定了基础条件。 (三 )加强医联体及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1、积极组建医疗联合体。一是向上对接,跨区域组建医联体。20院 府合作 ”, 20楼医院肿瘤中心高淳分中心,并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合作。同时,区人民医院还与南医大二附院、南医大眼科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开展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内分泌、肾脏、新生儿、心脏、科研、眼科等方面的业务合作。今年,区中医院加入了以南京市中医院为主体的南京中医医联体,着力扶持肛肠科、中医妇科及脑病科的建设。另外,区中医院还与八一医院进行了医联体合作意向洽谈。区精防院与南京市脑科医院开展医疗体合作,定期安排专家坐诊,指导创建二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全区 8家中 心卫生院与鼓楼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增挂 “南京鼓楼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 ”牌子。 202月 28日,区人民医院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成为鼓楼医院分院。二是横向联合,优化重组区域内医联体。区域内分别以区医院、区中医院为核心单位,组建了两大医联体。年初,在区卫计局组织下,区人民医院与 8家中心卫生院签署年度对口支援和医联体合作协议,选派人员分赴各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坐诊、参与住院病人管理、指导开展手术和专科特色治疗等形式为当地百姓提供服务,同时定期进行教学查房、开展技能培训等,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并帮助基层开 设和发展特色专科。 4月份,区中医院与 8家中心卫生院签订了南京市高淳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区中医院切实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优势,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优先接受协作中心卫生院人员进修培训,扶持基层中医科及中药房的建设,定期派驻人员参与基层门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指导活动。 2、稳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一是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 2017年 1月 3日,区政府办印发高淳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我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确定了高血压、糖尿病 2个病种在桠溪、砖墙 卫生院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糖尿病的专科医师已在 2家卫生院举办了 4期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将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糖尿病诊疗一线用药全部统一,将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慢性病鉴定权限下放到基层卫生院。二是持续开展区级医院科主任挂职基层副院长工作。今年实施了第二轮挂职工作,在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共选聘了 16名科主任 (骨干 )赴 8个镇卫生院和区精神病防治院挂职副院长。三是依托区人民医院建设并运行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集中消毒供应中心,为基层提供远程影像的诊断和消毒供应服务。四是启动实施医师 多点执业工作。我局出台了高淳区实施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优质资源下沉社区工作意见,将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的 4名有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的医师派驻到河滨、凤岭 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诊疗服务,促进了区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同时,局出台高淳区医师 “1+X”执业资格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区卫生行政部门每两年组织一次 “1+X”全科医师业务能力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优先安排多点执业。 (四 )大力实施 “三个一 ”工程。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和机制引导,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 二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内 涵建设,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更新频率和利用率。制定实施方案、严格绩效考核、加强宣传引导,在居民知情同意、协议告知、自愿参与原则下,通过开展家庭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服务、医疗机构日常门诊、医疗活动、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实施了档案服务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全区共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47241份,建档率为 三是通过市民卡、身份证实现诊疗一卡通。目前我区城镇职工医保患者通过市民卡,城乡居民通过身份证,实现诊疗一卡通,与公共卫生数据衔接,提升服务效率,提高群众综合满意度 。 (五 )不断提升新农合保障能力。 2050元,参合人数达 合率稳定在100%。一是不断提升新农合补偿水平。 20报资金 含大病保险支付 ,占当年筹资总额的 区镇两级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为 不含大病保险 ),全区住院平均实际补偿比 (含区外就诊及大病保险 )二是加大对重大疾病、重点人群保障力度。全年 2456名患者按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按 7080%的实际补偿比例直接报 销,报销资金 续实施救助对象同平台结算,与民政部门协调配合 ,将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医疗补偿与民政救助纳入新农合信息平台同步结算。 20计救助 61822人次,救助资金 难群体再提高住院、门诊报销比例政策已配置在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分别于 3月 10日、 4月 26日上线与新农合同步结算。三是继续实施大病保险工作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新农合基本医疗报销、大病保险补偿、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区内就医符合大病保险政策的人员补助资金直接由医疗机构先予垫付、直接扣减,区外就医人员经软件 自动测算后正进行手工回补。四是继续推行镇卫生院起付线外住院费用全报销政策。全年有 1314名患者享受到这一政策,实际补偿比较正常住院实际补偿比增加了 ,达 五是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公立医疗机构继续实施临床路径下的按病种付费,目前病种数达到 23个,促使医疗机构提供更多更规范的医疗服务。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继续按床日付费,达到了医疗机构和住院病人全覆盖,有效遏制了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新农合资金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2017年的新农合筹资工作已基本完成,筹资标准为 920元 /人,其中个人承担 260元 ,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约 33万,参保率保持100%。 (六 )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一是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升级,实现区内公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数据的共享交换,同时完成了数据中心的安全优化,保障了系统稳定运行 ;二是推进远程医疗建设,建成并运行了远程医学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系统等,方便了患者就医 ;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区人民医院在全市率先试点掌上医院通了移动医保支付功能,在基层家庭医生及服务团队推广使用移动随访系统,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是加快与省市平台对接,完成了接口改造, 目前已分别向省、市平台上传了相应数据。 201月,区域平台接受了省卫计委组织的专家测评。 20区城乡居民医保实现与鼓楼医院、市第一医院、市儿童医院等 9家三甲医院异地就诊联网结算。 (七 )着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 20政府办下发高淳县大学生村医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直接面试录用的方式,创新村医引进培养的新机制。截止 20岗大学生村医 83人,取得执业资格 20人,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大多数协助老村医工作,已有 6名大学生村医在村卫生室独挡一面,是 为村民提供医疗公卫等服务的一支新生力量。区财政安排每人每年 5万元,保障其待遇不低于同等学历在编人员 ;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免费工作餐、住宿。局团委成立了 “大学生村医团支部 ”,定期组织活动,增强凝聚力,引导医学人才扎根基层。我区的大学生村医工程获得了全市社会建设创新十佳案例。二是积极开展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工作。 206个名额,定向培养规模达到 36名,其中本科 16名,专科 20名,均为临床医学专业。三是探索区域内编制统筹。已与区编办研究会商形成初步意见,从目前空编较多的单位提取全区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核定编制总数的 10%予以统筹,主要用于解决编制紧缺单位、重点学科建设招录急需专业技术人员的问题。同时从 20区已开始探索 “区招院用 ”模式,在公开招聘时,所有镇卫生院统一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的名义招录,录取以后根据单位需求、考生成绩及意愿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后安排岗位。四是优化现有卫生人才队伍。为配合家庭医生签约及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我局在两所区级医院组织了 “1+X”考试,遴选出 92名具备全科知识的专科医生,作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和基层服务的储备力量。 (八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20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为 上采购配送比 验收比 小于 10元药品金额占 10 301%。抗菌药金额占比为 比上年下降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 20%以下。静脉输液率为30%,小于上级 40%的要求。门诊平均处方值 50元,为南京市最低。住院均次费用 1705元,比上年下降 200元。近期根据市局统一部署,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二、三级医院常用的 11种慢性病治疗用药,进一步方便了患者。 (九 )不断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高 淳区财政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每年财政对八个镇卫生院的常规投入达到 4800万元 (不含基本建设投入 )。每年安排 30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采购,安排 100万元用于村卫生室的设备采购。目前全区 106个村卫生室通过市级标准化建设,区财政安排了奖补资金。继续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 “两层两级 ”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和数量。 8家卫生院全年总门急诊人次 556613人次,同比上升 8%;住院总人次 6589人次,同比上升 村卫生室门诊人次稳中有升。砖墙、古柏中心卫生院创建成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淳 溪镇临城村卫生室、东坝镇东坝村卫生室、古柏镇双红村卫生室、阳江镇永联村卫生室、桠溪镇兴旺村卫生室通过省示范村卫生室验收。淳溪中心卫生院动物咬伤科、漆桥中心卫生院骨伤科成为市级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今年,全国基层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各单位均能广泛动员、积极准备,选拔优秀人员参加竞赛活动,桠溪、东坝、漆桥选手均在市级竞赛中获奖,桠溪赵云医生更在省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十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漆桥、桠溪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均已建设竣工并已投入启用,运行良好。区人民医院三期和精神病防治院二期工程已委托市城建 集团代建,区人民医院三期桩基工程已开工建设,区精神病防治院二期土建工程已于近日封顶。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已基本完成。 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推进医改工作压力较大。医改多部门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医改工作涉及多个综合部门,推进改革需要各部门破除现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实现重大调整,但目前真正具有实质性突破的举措较少。当前医改任务繁重,工作难度较大,目前医改办设在区卫计局,但区卫计局 “三定 ”方案中并未核定相应机构和人员编制,日常管理协调缺少人手。 二是基本公卫服务质量有待加强。由于基层卫生队伍相对薄弱,工 作任务逐年增加,加之居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配合意识不强、认知不到位等,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内涵质量和规范性还不高,成效不明显,存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不全、更新不及时、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人随访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三是分级诊疗体系尚不健全。虽然我区政府层面已出台了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在新农合政策、服务能力建设、医联体合作、双向转诊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在实践层面仍面临巨大的困难,离建成相对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就诊 还较多地集中在二、三级医院,导致上级医院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在常见病、多发病上,腾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扶基层,少数医联体建设还只是停留在书面协议上。 四是人才紧缺矛盾依然突出。近几年虽然人才招聘的量和质都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总体上人员紧缺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善,临床、影像、检验等专业毕业生很难招聘,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五是经费保障还需加强。医改的重要目标是让群众得到实惠,因此很多方面就需要财政补偿到位,但由于区级财力不足,导致卫生投入不能满足需求,如药品零差率后的运行补偿、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人才引进 培养、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深入实施 “三个一 ”工程。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保障重点人群签约率的同时,着重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等人群的个性化签约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健康档案的管理和使用,让居民健康档案 “活 ”起来 ;同时强化督查持续改进,对家庭医生服务数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健康档案合格率、更新率每季度开展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城乡居民医保经费结算、公卫经费拨付直接挂钩,与签约医生、健康团队绩效分配直接挂钩,提升工作实效,让群众拥有更 多的获得感。 2、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在桠溪和砖墙二个中心卫生院选择高血压、糖尿病两个病种试点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基础上, 2017年在面上逐步推开 ;建立分级诊疗管理平台和电子转诊系统,并实行与省市联网 ;推进预约诊疗工作,到 2017年,由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到 30%以上。 3、实现大病保险工作常态化。发挥专业保险公司优势,强化监督管理 ;积极探索利用新农合调节杠杆,配合出台分级诊疗等相关政策 (已经就高血压、糖尿病鉴定诊疗权限下放,并且门诊补偿高 40%,年封顶高 750元 1100元 ); 4、加强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三期、区精防院改扩建项目,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积极争取固城、古柏、阳江三个镇公卫分中心项目建设立项。实施高淳区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全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全部达到省定建设标准,设施设备全面达到省定目录要求,利用大学生村医和本地户籍护理人员充实社区卫生计生服务力量,争取到 2019年创成省级示范 30家。其中 2017年提档升级社区卫生计生站 34个 (其中新建 1家、迁建 3家,改扩建 12家、维修 20家 )。 5、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进入实质运行,同时不断完善工作规则 ;建立和完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情况 ;加大卫生投入,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6、有效整合卫生、计划服务和区镇村三级技术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区人民医院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依托区域信息平台,建立全区临床检验中心,完善心电、影像和消毒供应中心运行,提高基层的检验和影像诊断能力,解决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不合格的现状 ;持续提升智慧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与省市平台相关数据的共享交互 ;实施移动战略,继 续推进掌上医院 居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卫生计生服务。 2017年医改汇报材料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将深化医改作为构建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内容,丁大卫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张国华市长经常到一线督查推动,市委常委会、市委深化改革领导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医改工作。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工作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意见,分解明确年度医改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今年 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卫计委王咏红主任到会指导。全市深化医改工作推进有力、进展有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突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3262个,其中,医院 201家 (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4所,其他三级医院 7所 )、卫生院 205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个,妇幼保健机构 7个,卫生监督机构 8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3个。共开设床位 其中医院床位 千人拥有医疗床位 省地级 市排名第 6);共有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执业医师 14215名、执业助理医师 2151名,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 全省地级市排名第 8;注册护士 15637名,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 全省地级市排名第 8,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上: (一 )优化市区医疗资源配置。着力完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四个层面的服务体系。先后将医疗资源配置项目 (如市妇幼保健院、市肺科医院迁建工程等 )、重大疾病防治项目(如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等 )、医疗救治 保障项目(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 120急救体系建设等 )等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强力推进。 20点支持通大附院、市一院到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分院。今年又将市二院提档升级和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项目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市区有三级综合医院 3所,市精神卫生、妇幼保健、传染病、肿瘤等专科医疗机构均已建成高水平的三级专科甲等医院。 二是强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着力完善县级医院、区域性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四个层面的服务体系。对县级医院,明确其县域内医疗 中心定位,加快提档升级步伐, 12所县级医院中已有 5所建成三级医院 (海安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启东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如皋市中医院 );对区域性中心医院,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在中心镇建立服务一定半径的中心卫生院,已建成 17所二级综合医院 ;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重点推进标准化和示范化建设,全市 79个建制镇建成 205所卫生院, 1587个行政村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建设达标率达到 80%以上。累计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 30所。 三是健全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在去年市区建成两所急救分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市急救中心扩建工程列 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区形成 “1个中心 +5个分站 ”的 120急救服务网络 ;各县 (市 )依托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加快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布点,已建成 6个急救分中心、急救网点 45个,基本形成 15分钟院前急救服务圈。全市共有 169辆急救车辆,其中市区 31辆,县 (市 )138辆,每 5万人配备 外,积极探索第三方转运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群众转院、送 (出 )院服务需求。 四是大力扶持社会资本办医。目前,全市共有非公立医疗机构1751个、床位数 7988张,分别占全市机构总数的 由国医大师朱良春创建的良春中医医院为二级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已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瑞慈医院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儿外科列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和美家妇产科医院、维多利亚美容医院、常青乐龄护理院等专科型医疗机构特色凸显。积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鼓励支持闲置的医疗资源向老年护理、康复方向发展,优先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老服务专业机构。全市已建成 4所专业护理院,床位 450张 (常青乐龄护理院、如皋博爱医院护理院、海安福康爱心护理院、瑞慈美邸护理院 ),在建 9所 (常青乐龄 观音山老年护理院、南通安体护理院、南通颐生护理院、通州区刘桥镇新联护理院、启东市聚南医院等 5所乡镇卫生院转型护理院 ),床位 1500张。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 )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去年底,在如皋试点的基础上,全市所有县人民医院 (6家 )、县中医院 (6家 )和部分中心卫生院 (24家 )全面启动综合改革,以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医保支付、监管机制等改革。实施三个季度以来,县级医院运行指标实现 “一增一降一控 ”,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 7%(其中:门急诊同比增长 出院人次同比增长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同比增长 ,人均诊疗费用增幅控制在 5%以内。平均住院日 20皋市人民医院实施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后,医务人员绩效实际发放总额 1 9月同比增长 33%,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 (二 )合力攻坚城市公立医院价格改革。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做好各项准备,上半年完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初步测算工作, 8月下旬,根据省物价局等部门联合下 发的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进行重新测算,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夯实基础。力争 10月底前正式启动医药价格综合改革。从测算情况看,以 2012家参改医院符合规定的药品取消加成后将减少 整医疗服务价格后可补偿 均补偿比为 综合性医院补偿比例相对合理,专科医院补偿比例差距较大,药占比较高的市肿瘤医院和传染病医院补偿率仅为 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的服务收费项目增幅较大,补偿率分别达到 调价对特殊病人、慢性病人的影响较大,相应的财政、医保补助政策需及时调整,补偿机制、分配制度、支付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等配套制度需及时跟上,实现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 (三 )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全面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工作。卫生计生、编制管理、人事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探讨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动态调整考核指标及分值标准,完善公立医院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医疗卫 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路径,市属医院的绩效工资总额上限由原来的基准线 倍。 20过组建理事会和监事会,全面提升法人运行效能,切实加强法人监督管理。市卫计委连续两年组织公立医院法人代表参加法人治理结构研修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履行职责能力。 三、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一 )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在县 (市 ),各级财政加大卫生基本建设投入,实施了一批县级医院、专科医院新建、改造项目,群众就医条件显著改善。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基本全 覆盖, 90%以上村卫生室达省定建设标准。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17所中心卫生院成为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得到明显加强,在城市,制定关于加强市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重点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区级统筹管理,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提档升级工程, 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政府办 14所,市属医院领建 4所,民营 1所、企业办 1所 ),建成国家级示范中心 1所、省级规范化中心 16所,示范达标率 85%;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覆盖不到的地方建设了社区卫生服务站 70所,实行政府直接投资和 购买服务相结合。 (二 )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新模式。通过组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 (或医疗集团 )、县乡村一体、科室共建、社区病房等形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在县 (市 ),推动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中心卫生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联合体。启东市通过 “双引导、双规范、一优化 ”,围绕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有序诊疗模式积极探索。基层医院住院人数同比增长了 30%。海门市成立县域内医疗管理集团,以海门市人民医院为龙头,联合海门市中医院、 4所中心卫生院和 13所乡镇卫生院及其分院,组建六个片区 “医 疗联合体 ”。在城市,推进 “大医院 医联体建设,市区 9所大医院与 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对接,以派驻全日制医师、组建康复联合病房、培植 “一中心一特色 ”为主要形式,通过专科建设联动机制、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双向转诊机制、医疗信息共享机制、业务支撑和培训机制、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医保付费统筹模式等七大配套机制,充分挖掘大医院潜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三 )建立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居民或家庭资源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在县 (市 ),全面推进乡镇健康团队服务和乡村医生 个性化签约服务,以服务农村重点人群为导向,依托乡村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拓展服务补偿渠道,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开展团队服务,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在城市,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实行家庭医生签约网格化管理。签约服务费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三个渠道分担。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在基层多点执业作为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 2080%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 ;到 2017年, 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和社区综合健康管理,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 40%以上。 (四 )充分发挥医保制度导向功能。近年来,我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 (合 )率多年稳定在 97%以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并轨稳步推进。市区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已达 1000元,县 (市、区 )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也都超过 550元,医保政策范围补偿比例稳步提高。城乡大病保险制度 全面建立,医疗救助覆盖到城乡困难家庭。在推进分级诊疗过程中,积极推动医保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通过制订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调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及报销比例,适当提高社区机构的结算标准。实行急性病、慢性病分级分类报销,实施社区就诊优惠政策,开展单病种结算、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试点工作,引导群众通过选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来降低就医支出,建立合理的就医流向。 (五 )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按照 “智慧结算全院通、智慧应用全城通、院内服务全自助、项目覆盖全人 群 ”的总体思路,同步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智慧医院 ”、 “智慧社区 ”三大工程。重点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生诊间动态调阅,初步解决群众诟病较重的重复检查问题。以便民就医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在市一院、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先行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诊间挂号报到系统。推动全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诊间结算、院内自助服务、掌上医院 少排除次数,缩短就医时长。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快医院智能化监管系统建设,运用 “制度 +科技 ”手段,对公立医院服务质量、药械使用、费用水平等指标进行全程智 能化实时监管。 三、落实政府责任,蹄急步稳推进综合医改工作 深化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更是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体量大、情况复杂,改革的艰难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在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中,还会遇到许多没有遇到的问题。取消药品加成能否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解决医生逐利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利益相关主体分担比例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医 ”联动的领导机制和推进机制亟需强化 ;与综合改革相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等需加快建立。如何破旧立新,如何处 理好进与稳的关系,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思路,从实际出发,落实有效举措。以 “围绕一个中心、聚焦两大重点、构建三大体系、完善四项机制、落实五大保障 ”为总体思路,着力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上做文章 ;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上下功夫 ;在实施智慧卫生工程,采取信息科技手段实现医疗服务流程更优化、医院管理精细化上出亮点 ;在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上谋实效,推动医改工作不断深化,实现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 )围绕一个中心,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有 序健康发展。重点做好“调、破、立 ”3篇文章。 “调 ”,就是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形成功能齐全、各司其职、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 ,提升县域内医疗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