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长春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长春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长春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长春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给我的孩子们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掌握“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 等一些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 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子的那份爱。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 的父爱。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赞美孩子的率真时表达的对成人的悲哀。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发问质疑、讨论交流结合教师点拨 【课前准备】 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效信息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屏幕显示作家头像) 受人景仰的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点据了:天上的神明与 星辰,人间的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 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一个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一个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父爱。 二、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合作朗读课文,解决如下字词: 憧(chng)憬(jng):向往。 龌(w)龊(chu):不干净,脏。 考(ko)妣(b):(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戋刂( chan)袜(w):只穿着袜子着地,戋刂,只,光着。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精力。 初读课文后,你一定会为丰子恺在文章中表现出的对 爱所感动,那么,这位丰富有爱心的父亲有着怎 样的经历和成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作家。 三、作者介绍(屏幕显示) 丰子恺(18981975) ,漫画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 ,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柚乡)人。1914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 年东渡日本,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作任教。1925 年开始文学创作并 漫画。1928 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 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著名节坛。并写作了 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 32 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 用。50 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 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回杭州,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 国画院工、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儒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 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 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译著有日本 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 文集 (7 卷) 2 四、赏析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这篇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各讲了什么? 学生看书后回答: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 ,写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 ,抒发自己失去了童真的悲哀。 2、启示:第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看书,思考并交流:第一段的文学基调是伤感的,作者想把自己内心话告诉孩子们,可是孩子们不 会理解,而等到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再被憧憬的年龄了。 3、过渡:是的,在作者的眼中,孩子们最可贵的是他们的率真和无邪。在成人眼中,瞻瞻的“尤其可佩 服” 。在成人眼中,瞻瞻的行为表现也许是“任性” ,比如多次写到他的大哭、争辩等,而在作者看来, 这恰恰是他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他不需要成人世界的“沉默” 、 “含蓄” 、 “深刻” ,他想哭就大哭,想 闹就胡闹,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而大人们呢?他们的“沉默” 、 “含蓄” ,其实包含着“不自然” 、 “病 的” 。作者渴望人有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只有在孩子们身上才能看到。 学生听老师分析。 4、定两位同学朗读 1、2 小节。 学生朗读 1、2 两个小节。 5、提问:请同学们用几分钟浏览一下课文的第 3、4 小节,说说它们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回答:第三段写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有自主的创造,而成人却喜欢给同类的行动赋以“意 义”和标语口号;孩子们的玩是全身心投入、出自真性情的,而大人们做点什么事都要重视“名义” 。第 四段是作者揣摩孩子们的心态,一定认为爸爸的工作是无聊的,妈妈的劳动是沉闷的。这样的心态反衬 出孩子们的欢乐,并引出一个重要的家庭课题,即与孩子们的相处之中,成人在不经意间“摧残了你们” 。 6、小结:是的,孩子们有孩子们的兴趣,大人有大人的考虑,成人在不得不干预孩子的兴趣时,无意间 伤害了他们的心灵。 学生听老师小结。 三、 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1、提问: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们的生活的?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在作者眼中,孩子们的表现是“出肝相示”的,而在人世间,在成人世界里,有 3 的只是俗务,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彻底的真实和纯洁” 。作者特别写到自己为了谋生而到上海上课,这些 都看做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无聊”的事,而孩子们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2、过渡:是的。那么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学生认真思考后交流。教师明确参考答案:作者真正的悲哀是因为想到了孩子们的未来。一想到“你们 的黄金朝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 ,想到“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 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 ,更想到自己也曾有过阿宝这样无拘无束的童年,有过纯真的快乐,眼看着 孩子们会和自己一样被俗务缠身,失去自我,不禁悲从中来。看见自己心爱的孩子还不能体会幸福,而 幸福时光就要结束,这种伤感是难以克服的。 四品佳句,欣赏“真” 。 本文中有许多句子内涵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复杂,针对下列句子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大家 一起赏析。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 , “含蓄” , “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 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如:为什么说“大人”的“沉默” , “含蓄” , “深刻”等美德, “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因为大人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 2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如:为什么孩子们抱怨, “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 孩子抱怨,说明孩子们还率真,所以“我”喜欢;孩子们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 去了率真,所以“我”悲哀。 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 己也是如此。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如:为什么说孩子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世俗的力量太强大,终究要被世俗改变;作者这样说是激愤之词,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被世俗改变。 五、 总结全文 1、提问:你认为这篇课文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篇文章的作者很关怀孩子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们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 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了对真善美的向往。 2、总结:这篇文章是一个书序,但是主题明确,是给“我的孩子们”的。文章真情直白,亲切自然,不 矫饰,虽是父亲对儿女的说话,但他能以平等的姿态出现。他很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与想法,为孩子们的 成长考虑,从这些琐事中感悟到人性在社会中的畸形发展,从而不动声色地对社会不正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