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疾病的诊断思维 ppt课件_第1页
发热疾病的诊断思维 ppt课件_第2页
发热疾病的诊断思维 ppt课件_第3页
发热疾病的诊断思维 ppt课件_第4页
发热疾病的诊断思维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疾病的诊断思路 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汪东亮 发热的定义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发热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 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 二、发热的机理 产热器官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肺(对流、辐射、传导 、 蒸发)。 产热器官、散热器官均可直接导致发热。 二、发热的机理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前部:密集的温度感受器:散热 少数冷觉感受器:产热 后部:神经“情报”的整合处理部位 二、发热的机理 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可能与致热源作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外源性致热源: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 原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尿睾酮) 、尿酸结晶等。 内源性致热源:IL-1、IL-6、IFN-、IFN- 、TNF等 二、发热的机理 发热的目的: 机体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 创造一个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 理生理环境-机体克服病理生理状态,恢 复健康的一个手段,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 护机制。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 发热性质病因疾病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血液病淋巴瘤、恶组、嗜血细胞综 合征、白血病等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风湿热、药物热、SLE、皮 肌炎、多肌炎、结节性多动 脉炎、结节性脂膜炎、成人 Still病等 实体肿瘤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 癌、肠癌等 理化损伤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 烧伤等 神经源性发热脑出血、脑损伤、植物神经 功能紊乱等 其他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 坏死、痛风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 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 感染性疾病: 50% 自身免疫性疾病:20-30% 恶性肿瘤:10-20% 不明原因发热:5-10%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 1、全身感染-败血症 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 繁殖,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 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 克和迁徙性病灶。 包括: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 菌败血症、厌氧菌败血症、真菌败血症。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病原菌: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肺 炎球菌。 原发病灶:皮肤软组织、呼吸道、静脉导 管等。 临床特征:病前健康,有皮肤软组织化脓 病灶,急起寒战、高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皮疹及迁徙病灶多见。外周血WBC明显升 高,N明显升高。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病原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假 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 菌。 原发病灶:泌尿生殖道、肠道、胆道、腹 腔、盆腔。 临床特征:有基础病存在,急起寒战、高 热等感染中毒症状,早期出现休克。白细 胞总数增高或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升高。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厌氧菌败血症 病原菌:脆弱类杆菌、梭性芽胞杆菌及消 化链球菌。 原发病灶:盆腔、腹腔为主。 临床特征:有基础病存在,10-40%出现黄 疸,易发生迁徙性病灶及血栓性静脉炎。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真菌败血症 病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 原发病灶:肠道、肺部 临床特征:多为院内感染,免疫功能低下 者、疾病晚期及长期使用激素,广谱抗生 素者,临床症状多为原发疾病表现所掩盖 。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2、局灶感染 近年发现,局灶性感染如肝内及胆道感 染、膈下脓肿、齿龈脓肿等占了FUO相当 大的比例。不同的感染部位又各有相应的 特点。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胆道感染 常有阵发性畏寒、发热,右上腹痛伴恶心 、呕吐等,进食(尤其是油腻食物)后诱 发或加剧。 可发出现黄疸,但并非其必备表现。 影像学检查往往提示胆道有炎症、结石。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肝脓肿 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感染中毒症状 ,肝区疼痛、局部明显压痛及叩击痛,肋 间隙水肿。外周血WBC升高,N升高。往 往经影像学检查而证实。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膈下脓肿 以右侧居多,病人常感患侧上腹有搏动性 疼痛,胸廓运动时加剧,并可向同侧肩部 放射。有时可出现膈肌刺激征,局部可有 不同程度的压痛、叩击痛与水肿。结合影 像学检查或穿刺可明确诊断。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长程发热伴感染中毒症状,心脏可闻 及2-3级以上杂音,贫血、皮肤粘膜可见出 血点,可出现心、肺、肾脏、胃肠道栓塞 的表现,脾肿大。外周血WBC升高,N升 高,血培养阳性等。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包括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寄生虫性 脑膜炎等。-专题讨论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 结核病是FUO中最常见的全身性感染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结核病的发病率有升高 的趋势,且结核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尖锐。 长程低热为主,以晚间或午后发热常见, 伴消瘦、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 ESR升高,PPD皮试强阳性、外周血WBC 正常。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 畏寒、寒战等症状常较轻或无 自然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2周(乙脑、传 单等除外) 血白细胞升高不明显(乙型脑炎、肾综合 征出血热及传单、狂犬病等除外) 临床确诊仍依赖血清学检测或病原体分离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 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热、类风湿 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等。 诊断往往依赖病人特征性的关节、皮 肤或血管损害表现,并结合相应的免疫学 检查。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成人Still病 好发于年轻人,成年后有自愈倾向。 临床表现与败血症极为相似,症状无特异 性。 一般以发热伴多形性皮疹、关节症状为常 见表现,可有顽固而剧烈的咽痛。 抗感染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特效 。 诊断应慎重,须严格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可 能。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药物热 较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异烟肼 、丙基硫氧嘧啶、对氨水杨酸、苯妥英钠 等。 药物热多在第二次用药后89天产生,但也 可在第一次用药后出现。表现为发热,可 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血管神经性水肿 、周围血E升高。 停用原来药物或改用其他药物后热度下降 ,则药物热即可诊断。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肿瘤疾病 长程低热为主,可伴乏力、消瘦、贫血等 。 全身中毒症状不甚明显。 以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肾 上腺瘤、肝脏肿瘤及肠道肿瘤较常见。 大多实体性肿瘤出现发热病程较晚,热度 较低。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肿瘤疾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病情较恶性淋巴瘤更凶险,平均病程24个 月 以高热、出血倾向、肝脾肿大(脾大尤为 明显)、明显的恶液质及外周血三系进行 性减少为特点 确诊依赖多部位反复骨髓穿刺活检,查到 恶性组织细胞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肿瘤疾病 淋巴瘤 1、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多在38-39C之间,部分 病人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性低热,少数有周 期热。 2、消瘦:多数病人有体重减轻的表现。 3、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 4、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 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质硬。 四、病史及体查询问要点 1、注意起病的缓急、病程长短、伴随症状尤 其是感染中毒症状的轻重。 2、是否存在某个器官、系统感染的表现 咳嗽、咳痰、胸痛-肺部感染 尿频、尿急、尿痛-泌尿系感染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肠道感染 头痛、呕吐、神志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四、病史及体查询问要点 3、在院外治疗情况,是否正规抗感染治疗、 是否用过激素及其他非甾体内退热药。 4、是否伴皮疹、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深 部淋巴结肿大。 五、鉴别要点 1、首先要考虑常见病、多发病,而不是某些 罕见的疾病; 首先要考虑或排除感染性疾病,然后才能 考虑非感染性疾病; 首先要考虑器质性的疾病,然后才能考虑 功能性的因素。 五、鉴别要点 2、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病因作初步分类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 见的受累部位,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 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 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 肺结核咳嗽、血痰等。 五、鉴别要点 3、热程长短: 发热时间1月者,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如败 血症、沙门菌感染、疟疾等; 发热时间2周者,病毒感染可能性大,如麻疹 、水痘、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发热时间1月者,要考虑某些特殊的感染性疾 病,如结核、真菌感染、局灶感染及非感染性疾 病的可能。 五、鉴别要点 4、感染中毒症状: 发热伴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者,急性细 菌感染、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发热但感染中毒症状不重者,要考虑非 感染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等的可 能。 五、鉴别要点 5、发热伴皮疹: 伴少量充血性皮疹-沙门菌属感染; 伴出血点、瘀点、瘀斑-败血症、流 脑; 伴大量充血性皮疹-麻疹、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症、猩红热、药疹及某些结缔 组织疾病。 五、鉴别要点 6、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结核、传单、淋巴瘤 7、发热伴肝脾肿大-肝脓肿、肝结核、肝包虫病 、伤寒、疟疾、淋巴瘤、恶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