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四川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四川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四川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四川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2011年9月 财务与审计系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承担部门: 财务与审计系部门责任人:尹 东项目组组长:尹 东项目组成员:尹 东 刘 波 张晋红 刘凤娇 呼桂霞 管慧芳 朱 敏 唐 颖唐光兴(资产评估所) 张宇(会计师事务所) 蒋萍(药业公司)一、专业建设背景(一)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其基本要义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而财务咨询、财务管理、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信用评估等属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范畴。大力发展上述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我省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促进我省产业竞争、优化升级,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保证。我院开办的财务管理专业可以为上述生产性服务业培养输送大批拥有现代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 中小企业数量大幅攀升背景四川省政府200911号文件明确提出: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每年新增规模以下企业1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0家,培育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20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200个,使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和效益迈上一个新台阶。文件中关于工作重点第九条指出:加强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建立中小企业与大学、职业院校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校企“招生、教学、就业”全程合作,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据成都市工商局统计,2010年上半年,企业注册数和注册资本量全面提速,日均“诞生”企业122.5户,成为近5年的增长高点。2010年上半年,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园区共登记2401户内资企业。工业园区集聚能力日益增强,企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服务业稳步提升,旅游业和会展业超常发展,2010年上半年,全市新注册服务业企业12821户,同比增加22.9%。因此,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年中小企业数量激增和规模的壮大为高职层次的财务管理人才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可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财务管理专业存在很好的发展空间。(三)职业岗位背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会计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手工记账转变为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财务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全面、迅速、准确的财务管理信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目前,国家正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财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全力打造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实现各类型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分析和利用,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后,纯粹的财务记账人员已经需求很小,随之而来的财务分析、财务预算、资产营运、成本分析、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系统管理等岗位需求逐步增大。可见,随着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必将促使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财务会计岗位(群)必然要求拥有现代信息技术、现代财务管理知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企事业单位财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是我院开办财务管理专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动力源泉。二、专业定位立足四川财经职教联盟企业、中小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发展需求,合理预测四川省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是我院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也是专业改革的归宿点。表1 财务管理专业定位就业面向四川财经职教联盟企业、中小企业、各类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非盈利组织就业岗位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成本、费用管理岗位;收入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税务管理岗位;财务分析岗位;投融资管理岗位;财务预算岗位;资产评估;理财咨询;审计等岗位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财经法规;掌握专业岗位工作和社会活动所需要的文化知识;掌握会计和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具备对经营单位的投资、筹资、资金营运等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的理财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经营单位的一线岗位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岗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级会计电算化证;助理会计师资格证;助理经济师资格证。三、专业建设基础本专业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职教理念,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不断地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具备了较好的建设条件和基础。(一)课程体系建设基础2008年我们开始了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上着眼,坚持适用性原则,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中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了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实践实训学习领域。表2 课程体系构成学习领域培养目标基础学习领域公共基础学习通识教育公共实训与实践学习公共选修学习专业学习领域专业必修学习领域专业基础知识限选学习领域专业拓展知识实践实训学习领域实践、实训必修学习领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训)选修学习领域(见选课包)专业拓展技能(二)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学院层面上,已经基本构建起了突出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的“6+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6”是指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全面体现工学结合实质要求的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6个方面或环节,包括校企共同会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共同建设教师队伍、共同编写校本实训教材、共同实施教学活动(企业行业专家作讲座与兼职教师指导实训、中期实习、毕业前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和共同进行成绩考核等;“2”是指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2个方面,包括课程教学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训练、单元训练、课程或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单专业综合实训与多专业综合实训、实习)。在此基础上,本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也基本构建起了新的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具体模式。即“2+0.5+0.5”人才培养模式,“2”指用两年时间完成本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和专项能力训练;第一个“0.5”指用半年时间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第二个“0.5”指用半年时间进行岗位能力训练(顶岗实习)。(三)实训、实习条件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建成了以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为目的校内“T”型实践实训平台,即“基本技能训练各课程的训练中期实账实习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多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 其中“专业综合实训”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专业综合实训”则实现了对企业整体运营的逼真模拟,锻炼了学生跨专业学习、研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全面管理企业,涉及银行、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等模拟演练,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中,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高全面管理能力,并能有效提高学生营运计划与财务决策的能力。通过这些实训环节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保证了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迅速的适应岗位工作群的需要。同时,我们与校外多家上市公司、二十六家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以及四川财经职教联盟企业签订有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若干稳定的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同时也为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供了场所。(四)师资条件基础财务管理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专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勇于开拓创新的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目前专任教师18人中,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14人,占教师总数的78%;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有7人,占教师总数的39%;中级职称6人,占教师总数的33%,助教5人,占教师总数的28%;专业带头人1人,院级教学名师1人,骨干教师1人,“双师素质”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61%。近几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项,所有教师都主编或参编过教育部、财政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有15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和其它不同级别的期刊上公开发表并获奖。(五)社会评价及社会服务基础财务管理专业自08年开办以来,已招连续收四届。首届学生已于今年7月毕业,截止今年8月底统计,该专业就业率达到99%,毕业学生就业行业广泛,专业对口率达到64.33%,就业质量较好。从09年开始至今,学生报考率和报到率连年创新高。截止目前学院该专业三个年级共有在校学生695人。2011年上半年我们安排了2008级财务管理专业两个班共119名学生深入到企业、会计事务所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根据我们对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广泛收集了用人单位对该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他们的评价意见为: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都较为称职,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纪律性较强,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上进心,能吃苦,爱劳动,肯学习,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熟练,与同事相处融洽。用人单位在给学生所做的评语中,对我院的教学质量予以肯定。本专业的教学质量获得了学生和家长好评,招生形势越来越好,这是社会对本专业的肯定和鼓励。本专业自开办以来,有多位中年教师分别具有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每年年底到次年年初都可以在校企合作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开展年报审计工作,并带领我系学生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财务管理咨询和审计工作。直接将要完成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内容。还有两位在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教师每年参与中石油、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和成都地区会计师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并成为我省会计资格考试委员会的评卷专家。由于有较高的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很好地满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并能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及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的精神,按照我院争创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的要求,以争创省级财务管理专业骨干专业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带动财务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专业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带动本专业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诸方面均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专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目标。根据高职教育的“市场需求导向”原则,遵循以满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办学理念,构建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2)课程建设与改革具体目标按照“够用、实用、连续性”的原则及一体化思路对课程进行重组和整合。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深入推进以“一个中心”(能力培养)、“两个课堂”(校内、校外)和 “三级实训”(单项、综合、岗位)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建设(基于岗位工作过程、遵循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参照财会职业技术资格标准)。 专业主干课程资源库建设(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标准和规定的要素进行建设)。 专业实训课程开发。 专业教材建设 参与财政部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参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课程资源库教材建设;开展本专业校本实训教材建设;适时编写专业课程讲义,补充不断发展变化的财务会计改革内容; 探索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建设以及相应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通中职升高职的人才培养通道。(3)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具体目标。加大投入,对现有的校内实训室进行完善和升级,在现有基础上,再建4个装备水平较高、资源共享的校内实训室(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室、财务分析与财务预算实训室、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实训室、企业信息化实训)。专业建设期间,继续坚持“双向基地、双赢合作”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四川职教联盟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新建20个校外实习基地,采取区域集中、企业分散等形式,以满足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需要。每学期根据教学需要,选派教师带领学生到职教联盟企业开展校外实习,并提供相应财务咨询和软件技术服务。通过专业建设,与职教联盟企业在产学合作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4)师资队伍建设具体目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队伍建设。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聘请一定数量的职教联盟企业财务会计业务骨干,强化双师结构队伍建设,建设以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领军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为专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建设一支由25名专任教师(3名专业带头人、2名教学名师、6名骨干教师)和20名联盟企业的实践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争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以上。(5)社会服务项目建设期间,财务管理专业将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的范围,为职教联盟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加大财务研究及财会人员培训的力度。1学院校企合作处与成都代理记账协会所属汇诚代理记账公司和成都艾克瑞财务咨询公司共同建立财务咨询服务公司,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对外代理记账和财务咨询业务;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培训职工和提供财务信息咨询服务。2学院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8位专业课教师参与了教育部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5门核心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经过历时两年半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这些教师积累国家级课程资源库建设的丰富经验,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库应用的培训教师,我院已成为西部地区推广国家级财会类课程资源库信息应用的培训基地,这样可以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相关院校同类专业的快速发展。3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我省财经职教联盟企业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单位财会工作的进一步规范。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有2名教师被财政部门聘为会计和财务管理咨询专家;部分教师常年参与我省大中型企业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和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培训;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的实施,可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师在职教联盟企业财务会计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同时,利用财务管理专业精良的师资队伍为我省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咨询决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管理优化,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中等财经职业学校教师开展财务新知识、新方法、新制度培训每年50人次/年社会服务情况一览表专业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时间2012年2013年1职教联盟企业、中小企业 侧重于专业调研、考察交流,开展财务管理知识讲座、进行财务咨询、2职教联盟企业、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初、中、高级会计职称考试1500人次3.职教联盟企业财会人员,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财会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2000人次4.广大的社会人员和企业员工 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3500人次5.中等财经职业学校教师财务新知识、新方法、新制度培训每年100人次四、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服务四川财经职教联盟企业和地区经济建设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财务管理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与职教联盟企业共同育人机制:将专业建设融入产业发展,锁定专业方向;将职业需求融入培养过程,锁定培养标准;将技能培养融入实际工作,锁定培养目标。按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由学院、系部和相关财经职教联盟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深度结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组织教学,构建第1学期3学期进行理论与实务的专业教学,第4学期按财会职业技术资格要求进行教学(助理会计师考证、中期会计实账实训),第5学期校内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和多专业综合实训,第6学期财经职教联盟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交替形式,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水平。(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1建设思想依据“2+0.5+0.5”人才培养模式,在征求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意见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建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能力、专业核心技能目标。优化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实训的比例,构建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制订更加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弹性教学计划;大力推进“强化技能”、“课程整合”与“校企合作”;加强主干课程标准建设;与联盟企业合作开发符合高职要求的特色教材,充实教材内涵,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加强专业主干课程资源库建设;开发财会类中高职的衔接教材。2建设内容(1)开展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建设构建以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将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分析、管理会计等6门课程作为构成本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并以这些主干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课程体系的变革。(2)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继续完善改进院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的建设,并参照国家课程资源库建设标准进行财务管理课程资源库建设。(3)“双证书”教育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融合。广泛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资格证、助理经济师资格证的认证工作,使技能训练、技能鉴定与专业教学工作一体化。在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教材使用、师资配备上,都要坚持围绕学生考取从业职业资格证这一中心,为学生考证创造便利条件。使学生通过考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考证真正地达到资格证书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标准,使教学内容始终不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4)职业素质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本专业旨在培养一专多能、品德高尚、素质全面、技能突出、身心健康、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基层管理人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内的能力培养教学计划,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有效的提高;围绕课堂教学,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视学生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主张“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以“德育”为基础和前提,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学生的职业素能培养;贯彻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并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和达到这一目的。(5)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就业(用人)单位、四川财经职教联盟、学生及其家长、研究评价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通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三)教学实训条件建设1建设思路依据能力需求分析,为实现财务管理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现有校内实训室的设备设施,改善、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满足顶岗实习的需求。形成完备的服务于本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要求的实训条件。2建设内容(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完善和升级校内实训室建设和实训设备,新建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室、财务分析与财务预算实训室、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实训室、企业信息化实训等,以满足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是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全真的经营环境下操作,感受工作过程,同时可以争取四川财经职教联盟企业成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主体之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点,真正建设成为本专业“实践基地”。两年内,力争借助于四川财经职教联盟平台,与15家企业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充足的岗位,为将来就业奠定牢固的基础。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确保校外实训基地运行通畅,加强校外实训管理,实现校企“互惠双赢”。(四)师资队伍建设1建设思路以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梯队建设、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以上。2建设内容(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按照专业带头人具备的条件,在专业建设期内,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具备条件:“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主持过院级以上科研项目,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建设措施及目标:选拔2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双师素质”教师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使骨干教师总数达到6人,并选派到国内外培训机构或相关行业企业进行研修或顶岗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理论及技能水平。(2)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任职条件:具有丰富的财经工作经验(8年以上财务会计工作经历)或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技术骨干,能胜任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建设措施及目标:聘请具有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担任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实训、中期实习、顶岗实习进行指导;定期到校作专业专题报告并指导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五)社会服务1技术服务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平台使相近专业受益;利用专业优势,为行业、企业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规划、市场调查、员工培训等活动;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中去,参与企业的管理。2培训服务发挥学院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训到现场,送教到基层。进行一系列有关新员工培训、从业资格认证培训等。每年各类培训不少于5000人次。五、项目资金分配表1-2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合计中央财政(万元)四川省财政(万元)2012年2013年小计2012年2013年小计合 计100100200100100200400专业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室、会计实训室、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实训室、企业信息化实训253055253055110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实践实训教学改革5510551020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15203515203570兼职教师企(行)业专家、业务骨干5510551020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8715871530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5510551020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871510102035中高职衔接建设培养方案、教材开发、师资培训10102015102545第三方评价建设聘请评价机构、评价体系与指标、信息反馈5510551020社会服务对外技术与培训服务8715871530累 计94101195101104205400六、建设进度及2012年、2013年预期绩效(一)建设进度 (2012年) 1.聘请职教联盟的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专业课程体系中,逐步形成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相融合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2. 与职教联盟企业初步建立起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新建5家实训实习基地。3系统分析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建立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主干课程的标准(包括: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综合实训);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建设一门本专业核心主干课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4.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5. 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中职教育基础上推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向纵深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我院将从2012年开始招收中职学生,本专业首次招生50名。2013年将增加至100名)(2013年)1.以联合培养人才为主要媒介,寻求校企合作双赢的结合点,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投入资金。采用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师资和信息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2.建立较完善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包括:制定有关系列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新建5家实训实习基地。3. 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与职教联盟企业合作开发1-2门专业实训课程,并聘请职教联盟企业专家担任指导实习的兼职教师。4. 建立“专业带头人 + 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和培养模式,通过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参与职教联盟企业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合作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见的投融资财务难题,通过上述多种渠道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所有教师均具备双师素质。(二)预期绩效 (2012年)1.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要求,以项目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2. 通过努力,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模式,创建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3. 通过本专业建设,将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4.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5. 经过调整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培养方案实施以及深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部分中职基础的学生能够达到本专业的高职培养目标。(2013年)1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吸纳相关行业和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办学,形成显著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校企一体、以岗定学;教学延伸,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2. 将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工学结合的稳固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动机制,满足学生实践训练的要求。3课程体系更加科学,网络资源课程建设更加完善。4经过努力,在已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一支在本省财经类高职院校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教学团队。5通过专业建设,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好地帮助职教联盟企业和中小企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各种财务管理问题,更好地搞好社会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培训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15 -附件工程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工程职业学院二一一年五月目 录第一部分 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1 一、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 . 1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 . 1三、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 2四、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 3第二部分 院级特色专业建设 .5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 .5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年). 13 三、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年). . 23 四、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年).32 五、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年).45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财务与审计系 2011-9工程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第一部分 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优势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骨干专业,推动学院整体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计算机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学院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制定了“自 2011年起,逐步确立特色专业,至 2015 年建立 8个左右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目标。一、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按照“教高200616 号文件”的要求,从“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出发, 立足河北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学院“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财务及艺术设计”等专业的资源优势,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走“质量立校”之路,强化特色意识,带动我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一)优先发展原则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学院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特色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学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二)社会需求原则专业发展要根据河北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及专业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三)校企合作原则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及合作,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相沟通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推动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四)创新发展原则要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三、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用五年的时间,加强5个特色专业建设,突出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和室内设计技术等5个特色专业。到 2015 年底,完成下列具体目标:结合河北省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建成 68个院级特色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80%以上。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12人,培养骨干教师 34人,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 46人,打造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610个。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出融“教、学、做”为一体、适合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中的特色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成为与企业共同开发的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20门左右。每个特色专业建立适合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每个特色专业建成 12 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并配备功能完善、先进的实训设备及软件。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每个特色专业必须有 35部与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教材,有专业图书资料12万册,专业教学资源丰富,能充分满足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建设一批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并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促进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四、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一)加强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保障院长、分管教学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全院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学院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系主任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各教学系要把特色专业建设列为本系的“一把手”工程。(二)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根据各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添置、更新教学设备,保证教学设备经费投入。逐年扩大实习专项经费,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经费,提高教学资料的经费投入,逐年扩大图书购置费,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三)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角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结合课程建设、实践实训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一、团结合作、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四)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实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第二部分 院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根据河北经济发展形势及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精神,在充分研究,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一)专业建设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行业的不断渗透,给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及技术改造正向纵深推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作为现代加工业制造业的高科技标志和发展趋势,为高等工程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 河北省在机械制造、机电设备研发、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企业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为核心加快了现代化制造业改造的步伐,制造业将成为我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掌握数控技术、电器控制、CAD/CAM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本着“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为龙头,以数控技术为主线,强化实践”的改革思路,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成为本地区一流专业,为河北省的装备制造业输送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校的传统专业,我们必须努力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主动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1加强与其他高职示范性院校的学术交流,掌握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其办学特点和人才特色。2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积极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取得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定位在什么技术层次上,从事什么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是什么,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3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我院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机械加工(含数控加工)技术、电工技术、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及电气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维修等实践能力的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优化的原则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体现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以机械为主,机电综合。教学内容要注重基础,着眼未来,跟随学科最新发展,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并逐步修订专业教材,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渗透工程问题,对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及实践,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坚持5个不断线的原则,即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不断线;实践训练不断线;技能培养不断线。其中,以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为主线。(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夯实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整合、改造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明确主干学科,要组织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重视工程创新设计为中心的专业实践教学,努力建设“大工程”观念下的课程体系。(2)大力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立体构架课程体系,更新内容,突出整合,推动整体优化。突出课内、课外结合,将课外教育环节全面纳入培养计划。打破传统的课程之间条块分割,进行内容整合,推行课程的模块化、结构优化。(3)采取减少、限制课内学时,扩大选修课种类与数量,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机会,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兴趣和特长创造条件。(4)加强与突出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所有的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强调工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协调性、创新性等工程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教育。加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集体性自主实践教育活动,如自主实验、自主设计、自主实习等,多组织贴近工程实践的实验、制作、设计、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合理,突出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通过三段式工程训练模式(第一阶段:基础理论与训练,规范解构实践,侧重学生认知感悟能力的培养;第二个阶段:基本技能与强化,反思重构实践,侧重学生主观表现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技能应用与扩展,探索创新实践,侧重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数控技术、机电控制技术、CAD/CAM技术的知识和能力。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为主,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开发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打破各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建立系列课程或课群起点上的具有一定柔性、实验实习一体性的独立的实训环节,建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以满足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需要。(1)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层次化实验教学平台各实践教学环节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组织,一是基本技能模块(3个):分别为工程制图模块、计算机应用模块、外语应用模块;二是专业工作能力模块(3个):分别为机械设计模块、电气基本技能模块、机电设备控制模块;三是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模块(7个):分别为数控技术模块、CAD/CAM模块、先进制造技术模块、计算机控制技术模块、自动控制技术模块、测试技术模块、机电产品创新模块。(2)实验教学方法上采用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将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及部分基础性实验采用全开放方式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3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高职专业人才,建设具有良好条件、能够再现工程环境的工程训练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上以先进性、实效性和前瞻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旨,实现各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逐步建成在机电产品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CAM等方面具有行业科技先进水平,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机电类学生工程实训环境,满足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的实际需要,形成在制造技术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型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