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有创和无创检测方法_第1页
心律失常的有创和无创检测方法_第2页
心律失常的有创和无创检测方法_第3页
心律失常的有创和无创检测方法_第4页
心律失常的有创和无创检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律失常的无 创检测方法 心律失常 概述 心律失常的有 创检测方法 概述 定义 分类 机 制 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 正常心电冲动起源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氏纤维 心电传导系统 心律失常的定义 频率异常 节律异常 起源异常 传导速度 激动顺序 一.冲动形成异常 1. 窦房结心律失常 2. 异位心律(房性、 交界性、室性) 二、冲动传导异常 1.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脱节) 2.病理性 (传导阻滞) 3.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的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2、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2、折返(reentry) 触发机制 后电位产生于动作电位的 Phase 3 (early) or 4 (late) 可触发心律失常 1. 冲动形成异常 自律性增高 触发活动 2. 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折返 无创 检测方法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经食道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是目前诊断心律失常最重 要的检查技术,应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 记录清楚显示P波导联的心电图长条以备 分析,通常选择导联或V1导联。 常规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1957年Holter博士发明 1961年应用于临床 1976年中国引进 1986年前两个导联 1986年后三个导联 2000年以后十二导联 导联系统:单导-3导-12导-18导 记录时程:数小时-24h-48h-72h -1.52年(植入式) 记录方式:磁带-闪光卡-SD卡 软件分析功能:心率、节律分析-ST段分析- HRV、起搏通道、QT、晚电位分析等 长时间记录可获取大量心电信息 记录病人自然生活状态下心电信息 比较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 特别是短时间 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 客观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 评价病人的预后 由于动态心电图对心房P波的识别问题尚未解决 ,所以对于房早未下传、房室传导阻滞等心房相 关的复杂心律失常诊断和统计尚有局限性。 基线漂移、干扰过大时图像失真,对R波的辨认 及总心率的数量都有影响。 心律失常的分析 1 心肌缺血的分析 2 评测起搏器功能 3 心率变异性分析 4 心室复极异常的分析 5 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明确诊断 对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了解发生机 制、判断程度和危险性、推测预后 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发现其它心电改变,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病因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毒性、致心律失常作 用 协助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阵发性心房纤颤 利用食管与左心房 紧密相邻的解剖学 特点,应用程序刺 激的方法,在食管 内间接起搏心脏, 达到检查、治疗和 研究心律失常的目 的。 最佳食道心电图特点: 1、最高的P波振幅; 2、P波呈正负双向,正向波略大于负向波。 经验值定位: 男性:3540 (37cm) 女性: 3337 (35cm) 1、测定窦房结功能 2、评价房室结功能 3、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4、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5、临时起搏 6、其他 诱发方法:高于自身心率2030,RS2,S1S2 终止方法:终止频率高于SVT频率2030 终止房扑:电刺激治疗房扑适应症:1型房扑, 方法:S1S2程序,频率400500bpm的猝发刺激 ,时间1秒左右,输出电压35mv,成功率70 电刺激终止房扑有三种反应: 1 、房扑转为窦律, 2、房扑转为房颤再恢复窦律 3、房扑转为慢性房颤。注意:房扑转为窦律可 出现窦性停搏,需紧急起搏 终止心动过速 终止心动过速 采用分级递增法S1S1法,用较病人自身窦性心率 快1020次的频率起搏心房,每次刺激30秒后停 止起搏,待心率恢复后,在按每极递增10次的频 率进行下次起搏,一直持续到窦房结恢复时间( SNRT)不再延长且逐渐缩短为止。SNRT数值由 小变大再变小呈抛物线型。 一般选择P波从每一次刺激的最后一个脉冲信 号开始,至恢复的第一个窦性P波开始之间的时距 ,即为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取多次刺激的 最大值。 SNRT 测定 SNRT大于1500ms为阳性 老年人SNRT大于1600ms为阳性 SNRT 大于2000ms即可诊断病态窦房 结综合征 SNRT的测定是目前判断窦房传导 功能最有价值的一项检查,是测定 窦房结自律性的一种比较客观的指 标。SNRT的长短反映了窦房结在 受到超速抑制后自律性的恢复情况 。 研究表明:SNRT判断窦房结功能 不全的敏感性达80%90 % ; 特 异性85% 95% 且重复性好。 SNRT的临床意义 心房程序刺激(S1S2)诱发S2 R跳跃延长60ms. S2S1 S1S1 600ms、S1S2 440ms 时 S2 R 300ms S1S2 430ms 时 S2 R 430ms S1 S2 AVNRT发作时,逆传P波与QRS波重叠 房室之间1:1关系-R-P70ms-左侧旁道) 房室之间1:1关系-R-P150ms-右侧或间隔旁道) 房室之间1:1关系-R-PP-R 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房室之间无关系(房室分离)房室之间无关系(房室分离) A AA A 室速 窦性心动过缓,干扰性房室脱节, 窦性夺获(箭头所示) 有创 检测方法 常规心内电生理标测 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 心内非接触多极电生理标测 *48 研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选择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筛选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介入性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永久 起搏器,ICD)选择适应症和恰当的功 能参数 为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提供必要依据 对心动过速的起源或房室旁路作出精确定 位 术前准备:镇静 不同部位电极导管的选择及塑形。 穿刺点的选择: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等,其 他穿刺点少用。 电极导管的放置:RA,HBE,CS,RVA等,其他部位 少用。 常规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的放置 RA HBE RV CS 多导电生理记录仪的设置 及顺序排列: 体表心电图滤波:0.0530Hz 心内滤波30500Hz 刺激脉宽:2 ms 刺激能量:两倍起搏阈值, 特殊刺激部位的要求不同 常规心内电生理记录仪及刺激仪设置 I AVF V1 HRA HBEp HBEd ABL CS7-8 CS5-6 CS3-4 CS1-2 RV 常规心内电生理心腔内标测电极位置 刺激方式: 1、规则的连续刺激(包括递增性刺激,及短阵 快速性刺激,如BURST 刺激,拖带刺激) 2、程序期前性刺激(S1S2/S1S2S3,及RS2 刺激) 刺激部位:心房、CS、心室,HIS等 临床资料(心电图)对检查步骤及方法的影响 标测方式: 1、激动标测 2、起搏标测 常规电生理检查电生理刺激方法 心室刺激可能的表现形式: 1、室房传导阻滞(表现为 不同程度) 2、较好的室房传导(递减、 或不递减) 3、逆传心房的激动顺序 (向心性、非向心性) 4、心动过速的诱发 I AVF V1 HRA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RV 常规电生理检查心室刺激 室房传导2:1阻滞 I AVF V1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RV 常规电生理检查心室程序刺激 S2显示左侧旁路 心房刺激可能的表现形式: 1、A、B型预激 2、递减性房室传导 3、前传“跳跃”现象, 即房室结双径路 4、房速、房扑、及房颤 的诱发,室速诱发 I AVF V1 HRA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常规电生理检查心房程序刺激 S2表现为完全预激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常规电生理检查心房刺激文氏现象 I AVF V1 HRA HBE CS5-6 CS3-4 CS1-2 RV 常规电生理检查心房程序刺激诱发AVNRT 1、局灶性房速:热点标测法,找到局灶性房速的激动传出 部位。 2 . 心房扑动(房扑): )峡部依赖性房扑:在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之 间关键峡部精细标测、取点,设计最短消融径路。消 融后在口和低位右房分别起搏下标测新的激动图 或传导图验证峡部的双向传导阻滞,若发现漏点可进 行补充放电。 )非峡部依赖性房扑:以三维形式显示激动波传导的 走向, 可以明确房扑为非峡部依赖,可找到折返环最 狭窄部位,设计划线消融径路。 CARTO标测的临床应用 3、 局灶性房颤: 如果是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CARTO 可很快显示肺静脉的走向和肺静脉出口的解剖部位, 对消融点的判断有帮助。 4、慢性房颤的线性消融: 房颤转复为窦律后,在窦律下重建三维解剖图 像,设立划线消融径路,可以以三维形式显 示连续 性透壁损伤。 CARTO标测的临床应用 CARTO标测的临床应用 5、瘢痕相关性房扑/房速: CARTO系统电解剖标测低电压的瘢痕区,激动图或传 导图上显示折返通路,找到关键峡部,进行线性消融。 6、局灶性室速: 对局灶性室速(大多数为特发性室速)热点标测法,既 快又准确地找到消融靶点(激动传出部位)。 7、冠心病室速: CARTO可显示冠心病室速折返环,指导在折返环共同通 道上放电消融。 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标识房室结、希氏束、冠状窦口、三尖瓣环等重 要解剖结构,指导慢径路消融,可避免 IIIAVB并 发症。 9、房室旁路: 在二尖瓣或三尖瓣环的心房面或心室面标识旁路 的心房或心室插入点进行消融。机械损伤旁路或试 放点阻断旁路处可进行标识该点,补充消融。 Laplace 方程逆解 心内非接触多极电生理标测Ensite 通过放置表面排布有 64 个电极Array 球囊于心腔,通过标测消融导管所感知头 端与球囊表面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及距离 来确定心腔的最远边界,从而重建心脏的 三维结构。 重建完成后, Array 球囊可以感知瞬 间的心电活动,即每一瞬间能收集近 3000 个心内电图,基于这些虚拟单极信 号构建出等电位图,颜色代表相关部位的 电压振幅,从而进行电压及激动顺序测定 。 心内非接触多极电生理标测Ensite EnSite AF 消融 RL viewLAO view LL viewPA view RSPV RSPV RSPV LIPV LSPV LSPV LAA LAA TATA LIPV TATA TATA LIPV LSPV RIPV (1) 在非接触性标测系统引导下, 在 AF发作时以30-50W 的RF能量消 融. (2) 以8mm普通消融导管(非盐水灌 注)行环同侧肺静脉隔离. (3) 如果必要, 行LA顶部、底部、二 尖瓣峡部、CS或CFAE消融以终 止AF. EnSite 峡部依赖AT MV RSPV LSPV MV RSPV LSPV MV RSPV LSPV MV RSPV LSPV MV RSPV LSPV MV RSPV LSPV 类同CARTO系统适应证。 EnSite的临床应用 与 CARTO 系统不同的是 EnSite 感受的是电场 而不是磁场强度,同时它为连续采点模式,通过 标测消融电极在心腔内表面的移动连续采集样点 构建心脏的三维结构。 EnSite可判断任何心律失常每一跳的虚拟激动 顺序,任何机制和起源心腔均可。EnSite很适合于 那些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及血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 过速。 EnSite的特点 1)采用的非接触电极,避免了传统电极的贴靠问 题,可以记录下整个心腔的全部电信号。 2)采用三维等电势图彩色显示,此立体等电势图 可以任意旋转、剖切,在最短时间内寻找靶点。 3)精确指引导消融导管到达靶点,精度1mm。 减少了X光照射。 EnSite与常规电生理技术比较 4)该系统可确定环状或线性消融径路,可证实 消融后局部双向传导阻滞。 5)该系统在采集心动过速信号时只需记录较短 阵的心动过速甚至单个早搏,即可找到异位 激动的起源点或出口,特别适用于血液动力 学不稳定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 消融。 EnSite与常规电生理技术比较 1)均为计算机重建心内结构,如果在心内膜取 点、导管的稳定性、滤波的设置等方面操作不当 ,会产生误导作用,消融也不会成功。 2)对心外膜参与的折返,均难标测到折返环。 3)仪器和消耗导管等材料价格昂贵。 EnSite与CARTO的不足 谢 谢 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是把微弱电信号进行 叠加、平均以突出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心电 信号,同时降低随机性的噪声的一种特殊心电 图, 用于检测常规体表心电图无法显示出来的微 弱高频电位。 1971年这种技术首先用于体表希氏束电位检 测。1978年Fontaine在临床室速病人用信号平 均技术记录到低振幅、碎裂的心室晚电位。此 后SAECG又用于检测心房晚电位。 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在临床 的推广使用, 体表希氏束电图的地位迅速下降, 目前已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