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整理版.doc_第1页
苏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整理版.doc_第2页
苏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整理版.doc_第3页
苏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整理版.doc_第4页
苏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整理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 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 , 。2. 陈情表中表现李密祖母命在旦夕的句子 , , , 。3. 陈情表中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 , ; , 。4. 陈情表中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 , , , 。5. 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6. 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 。7、 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 , , 。8、 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9、 文章结尾用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10、 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 ; , : , 。11.李密陈情表“ , , ”,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12、 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 , 概括自己坎坷命运。 , , , 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13、 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 , ; , 。 , 。14、 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 , 。”15、 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 , 。16、 李密在陈情表中,诉其进退两难处境的句子是: , ; , 。17、 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 , , , 。18、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家门冷落,人丁稀少的句子是: , , , 。19、 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勾勒出一幅祖母病笃图的句子是: , , , 。20、 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 子是: , 。21、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现家中人丁单薄,无人照料的句子是: , 。22、 陈情表中“ , , , ”写出了祖母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以此说明自己不能离开祖母立即赴任。23、 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 , , , ”形容祖母垂危之状。24、 陈情表中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不能的两难境地的句子是:“ , ”。25、 陈情表中用“ ,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26、 陈情表用“ ,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27、 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28、 陈情表中李密用“ ,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29、 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请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30、 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 , , , 。” 渔父1、写出文章开篇交代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主人公外在形象的句子: , , , , 。2、昔日的三闾大夫落魄到眼前的这一地步,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何故至于斯?”一问,引出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 , ”。3、写出渔父眼中的“圣人”是如何对待外物的句子: , 。具体来说就是: , ? ,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4、屈原用“沐浴者”回答渔父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的句子是: , ; , ? 进而屈原宁愿葬身鱼腹之中,也不愿让自己皎洁的身体受到世俗玷辱的句子: , 。 , ? 6、文中渔父微笑着划船离去的句子: , 。7、文中描写渔父唱沧浪歌的句子: , ; , 。 报任安书8、文中表达尊贵而声名磨灭的人多,只有卓越特出的人才能受到后人称道的句子: , , 。9、 文中通过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屈原、孙子、吕不韦、韩非等圣人通过著书来抒发内心愤懑的句子: 周易; 春秋; , 离骚; , 国语; , ; 吕览;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10、 文中描写左丘明双目失明,孙子废去双足于是退隐著书抒发内心愤恨的句子: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 。 11、 司马迁在文中介绍了史记由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组成后,又表达了写作的目的的句子是: , , 。逍遥游1. 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 _,_。 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 4. 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_,_。 5.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 ,_。 6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 7.讲舟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_,_。就好像倒在堂坳里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8.草芥可以在低洼的地方浮起:_,_。 9.水太浅杯子便被粘住了:_,_。 10.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 1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可以背负起青天而没有谁能阻止它:_,_。 1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 13.到郊外所做的准备:_,_。 14.到百里之外,头天夜里准备粮食:_,_。 15.到千里之外,提前三个月准备粮食:_,_。 16.文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_,_。 17.冥灵的长寿体现在哪:_,_。 18.大椿的长寿体现在哪:_,_。 19. 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 20.鹏鸟的脊背如泰山,翅膀如垂在天边的云:_,_。 21.体现斥鴳见识短浅的句子:_,_。 22.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_,_。 23.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_,_。 24.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 25.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 26.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的句子:_,_。 27.宋荣子对于世俗并没有急切追求的样子:_,_。 28.列子对荣华富贵的态度:_,_。 29.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_,_。 30.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_,_,_。 31.要达到逍遥游的真正境界,必须追求忘我和不求有功:_,_。高考真题1.庄子逍遥游指出“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015新课标卷2)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2014新课标卷2)模拟测试题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2015石家庄二模)2. 庄子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安徽屯溪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3. 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_,_。”两句。(陕西省洛川中学2016届高三模拟3)4.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贵州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模拟3)5.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_,_。(河北鸡泽县一中高三周测3)6.在逍遥游中,庄周引用齐谐中描写大鹏凭借六月息腾飞而起的阔大景象的句子是:“_,_”。(河北省保定市2016届高三摸底考试)沙场练兵测试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2.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 ,_。3.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4.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 5.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6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兰亭集序(王羲之)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_ ,_,_。气候宜人的句 子_,_。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 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 感叹:_,_。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_,_;_,_。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_,_,_。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 8.作者用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_,_,_,_。 9.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_,_,_,_,_。 10.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1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 1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 内容:_,_;_,_。 1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人生短暂的句子_,_。 1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有两种人都会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满足,不惧年逝,: ,_,_,_,_, 。 1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悲后人感慨今人之忧叹_,_。 16.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古人说生死的问题: _,_, ! 17.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明聚会时间地点原因的句子:_,_,_,_, 。 18.描写美景的句子_,_,_,_。 19.对待人生短暂的两类人是怎么面对人生的:_,_,_,_。 20.五乐中赏心之乐描写的句子: _,_;_,_。 21.当作者阅读到;古人的文章并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掠影时的状态 :_,_。 22.描写想到后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看法与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一样时内心的悲伤的句子: _,_。滕王阁序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 。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_,_;_,_。 2.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3.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_,_;_,_。 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_,_;_,_。 4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 5.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_,_;_,_。6.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7.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8.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_,_;_,_。9.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10.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_,_。11.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_,_;_,_。12.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13.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无奈的句子是:_,_;_,_。 _,_?14.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 15.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_,_。16.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 17.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_,_;_,_! 18.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 , 。”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 , 。”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_,_;_,_。”并以“ , 。”作结,总束上文。苏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答案陈情表理解性默写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原版多一空)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0、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1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14、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5、茕茕孑立,行影相吊。1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7、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18、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1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20、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2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2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7、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28、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原版少一空)29、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0、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渔父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5、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逍遥游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6、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9、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0、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11、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1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14、适百里者,宿舂粮。15、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16、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7、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18、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1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0、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2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2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23、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2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6、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7、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28、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2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高考真题1、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模拟测试题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5、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沙场练兵测试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 逍遥游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兰亭集序(王羲之)答案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