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doc_第1页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doc_第2页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doc_第3页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doc_第4页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 邓晓芒 赵琳1绪论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一节 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梗概一、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二、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第二节 早期希腊哲学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2阿那克西曼德3阿那克西美尼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赫拉克利特四、爱利亚学派1克塞诺芬尼2巴门尼德3芝诺4麦里梭第三节 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一、智者派1普罗泰戈拉2高尔吉亚二、原子论者及其先驱1恩培多克勒2阿那克萨戈拉3留基波4德谟克利特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1苏格拉底2小苏格拉底学派3柏拉图四、亚里士多德第四节 希腊哲学的衰颓一、伊壁鸠鲁学派二、斯多葛学派1早期斯多葛学派2晚期斯多葛学派三、怀疑主义1早期怀疑主义2晚期怀疑主义四、新柏拉图主义1斐洛2普罗提诺3波菲利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教父哲学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与信仰的基本态度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2超理性的信仰3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确立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第三节 经院哲学一、实在论与唯名论1“共相”问题的由来2安瑟尔谟3,最初的唯名论者4阿伯拉尔二、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三、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1罗吉尔培根2约翰邓斯司各脱3威廉奥卡姆第三章 16-18世纪西欧哲学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二、宗教改革第三节 早期经验论哲学一、弗兰西斯培根二、霍布斯三、洛克四、英国自然神论第四节 唯理论哲学一、笛卡尔二、伽桑狄与马勒伯朗士1伽桑狄2马勒伯朗士三、斯宾诺莎四、莱布尼茨第五节 晚期经验论哲学一、贝克莱二、休谟第四章 18世纪法国哲学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法国自然神论者一、伏尔泰二、孟德斯鸠三、卢梭第三节 法国唯物主义者一、狄德罗二、拉美特利三、爱尔维修四、霍尔巴赫第五章 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康德一、“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形成1“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2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二、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1感性2知性3理性4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三、批判哲学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1道德问题的提出2道德律3自由4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道德宗教四、批判哲学的美学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1康德两大批判的对立及调和的努力2审美判断力批判3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第三节 费希特和谢林一、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动哲学1对康德哲学的批判2知识学的基本原理3理论知识的基础4实践知识的基础二、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1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出2自然哲学3先验哲学4艺术哲学第四节 黑格尔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总结和开拓二、逻辑学1存在论2本质论3概念论三、应用逻辑学1自然哲学2精神哲学第六章 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一、“实体”和“主体”之争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学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第二节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一、马克思的感性学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三、马克思的辩证法第三节 非理性主义的兴起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三、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第四节 实证主义哲学的滥觞一、孔德的社会学的实证主义二、穆勒的归纳逻辑及其运用三、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后记绪论这里,我们对全书的基本线索作一个总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学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首先我们将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这个时期的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为此人们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这是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理性思维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分离开来,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去把握客观规律。所以西方哲学在古希腊的诞生同时也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诞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构成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但只有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历练中掌握了适用于一切对象的逻辑理性工具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深入才不会流失于不可言说的内心体验,而能有步步为营的创获。所以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虽然是对古代哲学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本身却是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前提的,没有希腊哲学的修养,我们无法理解中世纪哲学。同时,中世纪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这种哲学的主题是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种探讨本身又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表达了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原则和人(包括支配自然的人)的原则,这两大原则在上帝的保证下相互过渡和统一,形成近代精神的张力。其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表现为由笛卡尔所开创的理性派哲学和由培根所开创的经验派哲学对人类认识之谜的探讨,其中双方又就认识对象的本体论问题各自分化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不同的方向。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则将这种认识论的成果向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全面放大,并冲击到上帝的统一性纽带而导向无神论。第三个层次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们开始了用主观能动的精神去建构客观世界并由此实现主客同一的伟大目标的进程,最终在黑格尔那里构成了一个认识论、本体论和逻辑学三统一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西方哲学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现代和当代哲学,这不是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所要讨论的主题。但本书也特别设立了“向现代哲学过渡”的一章来阐明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尽管现代和当代哲学五花八门,但从纯粹哲学的角度看无非四种形态,即先验哲学、经验哲学、非理性哲学和辩证哲学。因此我们在这一章中讨论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辩证哲学、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哲学、孔德等人的经验主义的实证哲学,最后还提到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内以往的西方哲学史通常都是把马克思的哲学排除在外的,这样做的理由显然并不是一种学术性的理由(如西方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不算一个哲学家之类),而恰好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做法。马克思的哲学既然产生于西方哲学的肥沃土壤中,它当然就是一种西方哲学,回避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这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识。但时至今日,这一常识竟然尚未得到西方哲学史教科书的体现,似乎德国古典哲学没有产生出它最重要的成果就直接跳到了现代西方哲学,这是极不正常的。事实上,将马克思的哲学还原到它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客观历史位置,并不会有损于它的真理的光辉。恰好相反,由于这种承前启后的位置,马克思哲学获得了它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背景:希腊民族成为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其根基在于以分离主义及自由主义为特点的城邦制,以进出口生产方式为基础,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的发展导致跨氏族跨地域的频繁交换,以“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原则的财产关系开始超越氏族社会宗法血缘关系,使得城邦组织形式建立在以奴隶社会私有制为原则的契约关系和法制规范上,为维护正常生活秩序,产生了凌驾于各部落氏族的法的习惯上的普遍适用的民族法,相应的其政治形式必然日益走向工商业奴隶主民主制。城邦作为公民集合体,遵从法律规范,法律是希腊人生存之本。希腊民族的思辨禀性:遵从以普遍性、最高的、定数或者是必然性为隐喻特点的普遍性法律,使希腊人养成把抽象原则看做比感性生活更本质性的思维习惯。表现在城邦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司法正义女神狄克(Dice)、命运女神莫伊拉(Moirae)、必然性之神亚男克(Anance)被突出其重要性。这种力图从复杂现象背后把握某种本质性和根源性的原则或原因的思维习惯,为变化无常的现实生活寻找某种恒定性和统一性的尺度或规范的心理倾向,最终形成希腊人的思辨性格。黑格尔认为,希腊精神是“尺度”和“限制”,将规定性(法制生活逐渐培养出的普遍意识)给予那些不可度量的东西。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只有那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种狭义的哲学即对于自然万物的最普遍的原理与原因的探索,是希腊民族所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总结:希腊哲学的发展,1.第一个阶段自然哲学阶段(从泰勒斯创立希腊哲学开始到爱利亚学派对自然哲学的超出)(1)贯穿核心问题:万物的本原问题(米利都无定形水气、毕达哥拉斯有定形数、赫拉克利特二者统一有无定形之火、爱利亚学派二者分裂为真理逻格斯和意见自然)(2)所纠缠的基本矛盾:本原的性质是“无定形”还是“有定形”。2.第二阶段在逻各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1)贯穿核心问题:存在和一的问题(2)两大流派:打碎逻格斯所建立的存在和一而重构自然哲学,使之结构化(恩培多克勒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代表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解构重构逻格斯本身,通过呈现逻格斯背后的“尺度”人和神努斯,建立哲学概念思辨结构,探讨问题不局限于自然,转向人的伦理生活和社会生活(智者派诡辩、苏格拉底柏拉图辩证法所代表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亚里士多德将其推向体系化,包容唯物主义自然哲学,首次建立形而上学大系统)3.第三阶段亚里士多德哲学解体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1)贯穿核心问题:人生如何达到“不动心”的幸福境界的问题(宇宙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成为论证手段)(2)三大流派:伊壁鸠鲁派:感觉论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以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自然哲学为基础)斯多葛派:理性主义的禁欲主义伦理学(以逻格斯主义的宇宙论为理论基础)怀疑派:对一切伦理学的解构(理论上解构感性自然&理性逻辑论证)不同于各古老文化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等,使哲学从神话、史诗和历史叙事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知识体系,是古代希腊人的独特贡献。试图超越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现象世界去寻找万物的统一性根据或本原的哲学冲动,植根于城邦时代的希腊人对法律、正义、命运、必然性等一系列普遍性范畴的尊崇之中,使他们一贯认为形上普遍的东西决定着形下现实。第一节 早期希腊哲学一、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指1.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以自然物质说明万物本源,奠定自然哲学的基础。2.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初步涉及了事物的抽象本质,开启了形而上学的基础。3.爱非斯学派推进自然哲学,发展抽象思想,力图在一与多、永恒与流变、抽象的本质与具体的现象间建立统一性4.爱利亚学派强调前代哲学范畴的对立,一否定多,静止否定运动,本质否定现象。共性都致力于寻找本原,强调其作为万物的开端或者本质的重要意义。这一努力终结于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之中,用感官知觉和逻辑论证对客观实在性的本院本身进行了解构,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罗素认为,哲学乃介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东西,就其研究的对象范围而言,哲学与神学一样具有超越性,就其使用方法而言,哲学则与科学一样诉诸理性。早期希腊哲学家都是伟大自然科学家,又同时深受希腊宗教的深刻影响。如果说米利都学派一直到原子论者寻找万物的质料和元素的做法更多是体现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那么从毕达哥拉斯学派一直到柏拉图哲学探索万物的形式和原则的做法更多地延续了希腊神话中命运决定论的思想传统。二、探讨世界本原的两种路径:1.自然哲学路径(表现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两种追问方式:(1)时间上回溯:追问事物从什么东西生长而来 即beginning(2)空间上回溯:追问事物由什么东西构成 即element 共同点:都追问世界的质料根源,都是还原论,属于科学主义的路径,与自然科学的方法接近,因此称自然哲学。例如:早期自然哲学家泰勒斯等人从时间上追问万物本原,到晚一点转向从空间上追溯,把关注的焦点从万物始源开端转向万物的构成要素,从生成论转向构造论。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构造论最高水平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此原子(atom)不是物理学概念,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后单元的纯粹哲学概念,即“不可分”2.形而上学路径(表现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路径追问事物本质,显示具有超越性的特点因追问深入事物背后的本质或形式,而不是追问事物开端或元素,追问principle或form而不是beginning或element,承认具体规定性本身对于事物的决定性意义,是形而上学基本特点。一、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自然哲学创始人)内容:(1)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米利都的名门望族,与雅典城邦立法者梭伦等人一起被列为当时希腊“七贤”之一。之所以被誉为“哲学之父”,由于表达一个观点:水是万物的本原,因为水是万物产生的原创和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为此说,“一切种籽皆滋生于润湿,一切事物皆营养于润湿,而水实为润湿之源”(2)此外还主张万物有灵魂,此灵魂不是纯粹精神性东西,而是类似于嘘气的稀薄的物质。那时的希腊人还没有完全脱离物质形态的纯粹精神的观念,因此这里的灵魂只是一种与物质相联系的功能。意义:古代人在神话中将水当作最古老、最受尊崇和最神圣的事物,而泰勒斯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尝试。这是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而非神话的方式)表述关于本原的思想(尽管“本原”这个概念是由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首先使用的)。他由此被看作希腊哲学的创始人。2、阿那克西曼德内容:(1)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70年)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学生,据说他最早使用“本原”(,又译作“始基”)这个概念,认为本原应当是一切“无定形之物”(,即“无定形”之意,又译作“无限”,音译“阿派朗”)。他认为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只有各种无定形之物所构成的原始混沌体,才是万物的本原。(2)“无定形”作为原始混沌体,包含对立的东西于自身之中,这些对立物是冷热、干湿,由于他们的作用从原始混沌“无定形”中分离出万物。与泰勒斯不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事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基本元素(如水)的转化,而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中分离出来,因此,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 意义:(1)“无定形”是阿那克西曼德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式的表述,这意味着哲学思维层次的提高,因为它涉及事物的规定性问题。有限无限的问题已涉及到哲学问题,也是自然科学问题。无论从外延还是内涵而言有形之物都具有某种规定性或限定,任何有限之物固然因为有了某种规定性而成为它自身,但这种规定性或限定性同时也就成为一种对他物的否定,即斯宾诺莎明确所述:任何规定都是否定。尽管阿那克西曼德本人没有说明阿派朗是什么,但说明了万物的本原不是什么,即不知其是什么但知其不是什么。(2)阿那克西曼德开创了一种新的生灭观,所谓“产生”就是万物从阿派朗中分离出来,获得某种规定性成为某物;所谓“消灭”就是重新去掉规定性,回到阿派朗即无规定的状态。表达一种本质性的生灭观念生即从无限到有限,灭即从有限重新回归无限。这是根本性哲学概念的突破(3)阿那克西曼德把泰勒斯的意蕴含混的灵魂,发展成为决定阿派朗与万物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契机冷热干湿。由于它们不同结合方式万物从阿派朗中分离出来,并强调万物从阿派朗中产生及复归于阿派朗是命运规定的。这种神秘命运观与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无疑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并对后来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等形而上学的实体产生重要影响。3、阿那克西美尼内容:(1)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6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提出了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即万物本原是无定形却有内涵的东西气。气一方面是一种与水一样的自然物质,另一方面却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它是一切无定形之物中“最”无定形的一个,因而能作为一切无定形之物的代表。 (2)在阿那克西曼德冷热干湿基础上提出稀散与凝聚两种运动。他去掉干湿概念,通过冷热对立性质相互消长聚散方式把水火土气几个基本的元素联系起来,借稀薄和浓厚而形成不同实体。稀薄时候形成火,浓厚时候形成风、云、水土石头等。同时不气不仅形成自然物质,有时候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性的东西(“精气”),但都不具有独立的精神含义,仍然是一种物质性的气。就此而言,“气本原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思想。意义:(1)气本原说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之物”的笼统性。如果说泰勒斯的水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肯定性的表述,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性的表述,那么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则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同时也是对阿派朗这种否定性描述的肯定性说明,即无定形又有内在规定性,即可否定描述也能肯定性描述。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正题反题泰勒斯水本原(肯定性)、阿那克西曼德阿派朗本原(否定性)辩证结合构成一个合题,进入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环节。(2)气稀散后形成火的逻辑意味着越稀散越具有无定形的特点,对稍晚出现的爱菲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火本原学说奠定逻辑理论基础。(3)气与万物转化过程中,从火到气到水到土(以及相反路线)的转化由冷热聚散的程度决定,凝聚(浓厚)和稀散(稀薄)的程度决定了事物的性质,体现背后的数量关系即量的规定性决定事物性质的特点。这蕴含另一种关于本原的思维路径,即寻找现象背后的形式或本质的路径形而上学路径,为希腊形而上学创始者毕达哥拉斯数本原以及爱菲斯学派逻格斯等概念从现实形态转到背后思考奠定思想背景。二、毕达哥拉斯学派(1)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31年,与阿那克西美尼同时代)(形而上学创始人)早年曾就学于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曾到埃及、巴比伦等到地游学,从那里获得了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他们认为万物的本原应当是有定形的东西,而万物共同的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一方面,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具体事物是对数的“摹仿”,即数是事物的抽象原则。这是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和谐音学的研究,他们根据谐音的音程取决于琴弦长度这一原理,进而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由它们包含的数所决定的。根据这种联系,数不仅可以解释具体事物也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意义:数作为万物本原,已经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而具有了抽象原则的涵义。前者是对万物的还原,后者是上升到抽象层面提出一物之为一物的本质、规定性。数的有定形从现象意义上来说即是无定形,如此毕达哥拉斯就把有定形和无定形统一起来,数变成无定形(现象意义)的有定形之物(本质意义),因此他通过形而上学路径完成了对有定形与无定形之间的辩证统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从感觉对象中引导出始基。他们所提出的始基和原因是用来引导他们达到一种更高级的实在的”,这在认识论上开辟了一条理性主义的思路,因此黑格尔评价这是实在哲学转向理智哲学的关键。局限:数虽然具有抽象意义,但仍未完全脱离形体,受自然哲学影响,把数具象化,与形相联系。在他们看来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作为一切数之根本的“1”是第一本原,表现为“点”,由“1”派生出其他的数乃至万物的过程表述为 点-线-面-体-水火土气,再四种元素不同方式相互结合转化产生出世界万物。因此这个数虽然上升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或形式上面,但还不是一种质的规定性,而是量的规定性,并且实际上把数理解为具有几何形状的东西,或物理学意义上的数,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微粒。就此而言,此数与后来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相差无几。同时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从奇数与偶数的对立中引申出十对基本的对立范畴,用神秘的象征方式解释事物的性质,认为具体事物是对数的“摹仿”,这一说法固然有抽象意味,表明数量关系与事物性质之间的联系,但同时明显具有巫术式神秘色彩,(2)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另一成就是得出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这是经验性观察结果抽象为一般性数学定理,意味着数学命题可以脱离几何图形而独立表示事物比例关系,这就蕴含把数看得比形更加具有本质意义的可能性,也使得代数作为一门科学成为可能。意义:伴随“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明必然出现不可公约数危机,进一步加强人们关于数与形相分离的观念,撕裂数形间建立的同一性,从而一方面使独立于经验图形的纯粹数学演绎成为可能,并由此发展出抽象的形式系统(逻辑学),另一方面培养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倾向,即把通过抽象思维而非感官知觉所把握到的对象(如超时空的数学定理、哲学概念、或逻辑命题)当做最真实的东西,当做先于和高于具体存在物(现象)的本质,导致西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产生,由此发展出从柏拉图一直到黑格尔的种种“本质先于存在”“本质决定存在”的形而上学体系,也为逻辑和神学的至上性奠定了基础。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超经验的实体主义或实在论观点)源端。这是一种与米利都学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维倾向,除了从感性物质上升到抽象原则之外,他们还抛开了前人推崇“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即寻找“无定形”背后的“定形”。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直到近代定量化的精密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3)另一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奥尔弗斯宗教那里继承并发展了关于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这种强调灵、肉分离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观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它后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而融入基督教中,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砥柱。三、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前501年)是爱非斯学派(米利都稍北)的主要代表,他出身于爱非斯王族,本应是王位的继承人,但却由于热爱哲学而隐退山林,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赫拉克利特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愤世嫉俗、蔑视民众,满脑子精英意识,他远离城邦政治,潜心于一种神秘的沉思生活,由此造成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极度晦涩。爱非斯与米利都都属于爱奥尼亚城邦,统称为“爱奥尼亚学派”,赫拉克利特思想可看见米利都学派影响(现象世界火本原),尽管他轻蔑毕达哥拉斯,但他的思想也有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痕迹(抽象思想范畴之逻格斯)。他的哲学思想两大主题形成交织的哲学复线,即“火”本原和“逻格斯”。(1)火本原说 赫拉克利特在留存至今的著作残篇中明确表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火的熄灭和燃烧产生上升道路&下降道路两条路线:赫拉克利特认为,火通过浓厚化而变为气,进一步浓厚化则依次变为水和土,这是“下降的道路”;反之,土通过稀薄化而变为水,进一步稀薄化则依次变为气和火,这是“上升的道路”;而“上升的道路和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条路”,它们表现的都是火与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生”与“死”形容转化:“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土死水生,水死气生,气死火生;反过来也是一样。”意义: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与米利都学派一样,坚持用某种无定形之物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变化。不同的是,他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火。但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的创新意义并不在于用另一个不同的东西来说明万物及其转化,而在于强调了这种转化是“有定形”的火苗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亦即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表现为一个无定形和有定形相统一的过程,即无定形的火在燃烧中自我定形,从而实现米利都学派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两种对立哲学原则的综合。这种火遵循的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又被赫拉克利特表述为“逻各斯”。(2)逻各斯 “逻各斯”()一词的原意是“话语”,也由此而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神就是永恒流转着的火,命运就是那循着相反的途程创生万物的逻格斯”“一切都遵循命运而来,命运就是必然性。他宣称命运的本质就是贯穿宇宙实体的逻格斯。逻格斯是一种以太的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也是确定了周期的尺度”。赫拉克利特认为逻格斯是现象世界中不定形的火与万物之间转化背后的定形的根据。这种不变不动不生不灭的定形之物只有通过抽象思想被把握。火与逻格斯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原则,具有平行关系。作为万物运动变化法则的逻格斯不是外加于火的,而是火本身固有的尺度,它规定制约着火与万物之间的流变转化,而后者又反过来显示出逻格斯的永恒不变性。“从一切产生一,从一产生一切”“逻格斯”是“一”,它“永恒存在着”,“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认为逻格斯不仅是火与万物相互转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思维和言说的法则他明确说道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逻格斯即语言本身是主客观统一的,逻格斯不仅是万物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思维应该遵循的主观法则,客观事物的规律或本质与主观理性含义的思维言说逻辑之间具有同一性。逻格斯原意是“话语”(概念性的抽象的),即逻格斯离不开言说,主观理性和智慧在于对客观规律或秩序的认识和把握。由此主观逻格斯与客观逻格斯得以统一。也因此他对理性思维给予极大推崇,“逻格斯是惟有思想才能把握的对象;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表现出某种唯理主义的倾向。意义:“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它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不变不动的思想抽象物或定形物来说明运动变化的感性世界。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属于自然哲学范畴,而逻格斯理论具有形而上学色彩,就此而言他的哲学可以看作是二者进行综合的最初尝试。正因如此他没有像后来的巴门尼德那样完全否定感觉对象的意义,即没有因为逻格斯理论而放弃火本原说,二者实际为一种复线关系,都是真是的具有真理性,相对而言逻格斯是更加实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已。它标志着西方哲学中语言学精神的出现,语言及其规律和结构(逻辑)从此成了哲学家们离不开的一个参照维度,继而有了从话语-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语法(本质规定性)的探索途程。并且客观事物的规律或本质与思维言说的逻辑之间具有同一性的提出,实际上涉及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不久后巴门尼德明确将此思想表述出来。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区别: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当然也可以很自然地就过渡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具有数或量的必然规律,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并不仅仅是量的必然性,而更主要的是上升为一种质的必然性,这种质的必然性只有通过逻各斯(话语)才能表达。(3)辩证法的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辩证法”一词是由稍晚时候被智者和苏格拉底表述出来,主要指通过对话来揭露对方逻辑矛盾的方法。不同于他们,赫拉克利特是独白形式辩证法,更接近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强调事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等)。他的朴素辩证思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万物流变,无物常住(除逻格斯)。“我们既踏进又不能踏进同样的河流;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其明确表示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导致了和谐,相反者才能相成。赫拉克利特把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对立范畴辩证统一起来,并把对立统一看作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必然规律或“逻格斯”。“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箴言方式写道:“驴爱草料,不要黄金。”“最美的猴子同人类相比也是丑的。”但如果过分强调事物相对性就会走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此后的智者派具有明显特征。四、爱利亚学派(注重论证的学派)1、克塞诺芬尼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0年)是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多神论希腊神话进行公开批判的人。如果说吟游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是希腊神话世界观的重要奠基人,那么吟游诗人克塞诺芬尼则从根本上动摇了神话世界观。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有两个:1.对希腊城邦流行的多神论进行了怀疑和批判2.第一次运用归谬的方法来进行论证,后来被爱利亚学派及智者派广泛运用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神话的最基本的特点,克塞诺芬尼的批判正是针对着这一基本特点而展开。他认为并非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形象创造了神。他之所以要否定与人同形同性的多神教,是由于他在哲学上总结米利都学派的“本原”(“有一个东西,万物产生于它,万物又复归于它”)、毕达哥拉斯派数学本原的“一”、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是一”的逻各斯,而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一”。唯有“一”才是“神”,神则是唯一的。这个神超越了人的特殊性和有限性,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特点。(类似后世基督教上帝)开启了具有形上色彩的宗教源端。这实际上是一个抽象概念,无法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来加以限定,他第一次用归谬法得出神既不是无限的也不是有限的,既不是静止的也不是运动的,是不生不灭的结论。“有一个唯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他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永远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却用他的思想支配着世间的一切事物。”归谬法论证“一”神的永恒性:假设“一”神是被生成的 1.同类生成-“存在”是从“存在”中产生 不可 2.不同类生成-“存在”是从“不存在”中产生=无中生有 不可因此“存在”或神既不能从同类也不能从非同类中产生,它只能是永恒的。意义:这种归谬法尽管非常粗糙,其中的一些论证明显地带有牵强的色彩,但是他毕竟开创了一种逻辑论证的方式(此前都是断言,虽具有逻辑但是凌乱的),这种论证方式在爱利亚学派的其他哲学家那里被发展为一种具有深刻的思辨内容的“诡辩”,并经过智者派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在苏格拉底那里形成了希腊的辩证法,并且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集大成。2、巴门尼德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0年,与赫拉克利特同时代,要注意他们的对立还有同一)出身于爱利亚的豪门望族,曾经为母邦立过法,他用六韵步诗体写过一部哲学著作,在那里他不点名地批评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他的哲学思想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在克塞诺芬尼影响下提出两个重要哲学概念:存在和非存在。存在与非存在 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被巴门尼德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又译作“是”、“有”等),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巴门尼德自觉地站在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上,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根本区别。这是第一次提出了具有哲学味道的“存在”,而在此前的“存在”概念更像自然科学范畴意义的。根据早期希腊哲学发展历程,从克塞诺芬尼的独一无二的神和毕达哥拉斯的数,到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再到巴门尼德的“存在”,由此逻辑联系可推论存在实际上指有形诸神背后的“一”(克塞诺芬尼的思想之神)、现象世界背后的数或事物背后的逻格斯,即事物的本质;而“非存在”指纷纭复杂生灭变化的现象世界。这个概念到了柏拉图被明确表述为“理念”,即idea,不指具体存在,而是思想抽象概念。由此可见巴门尼德的存在构成了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到柏拉图的理念之间的必要中介,巴门尼德因此成为希腊形而上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接力手。巴门尼德明确指出“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之间的分歧:“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或“是者是,不是者不是”)“存在”或“存在物”具有如下特点:1.“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永恒)“它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作为完整、统一、联系的(连续的)东西。”他沿用克塞诺芬尼归谬法来说明“存在”既不能从“存在”中产生(此就无所谓产生),也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无不能生有)2.“存在”是“一”,没有部分,不可分割。(独一无二)“存在物也是不可分的,因为它全部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多些,妨碍它的连续,也没有哪里少些。因此它整个是连续的;因为存在物是与存在物连接的。”3.“存在”是不变不动的。(静止)“存在物是不动的,被巨大的锁链捆着它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这三个特点可知巴门尼德的“存在”更多的是对克塞诺芬尼的“神”的哲学表述克塞诺芬尼不生不灭独一无二不变不动的“思想之神”与纷纭复杂变化不已的希腊诸神是相对立的;巴门尼德的不生不灭独一无二不变不动的“存在”则与处于生灭变化中的现象世界(即“非存在”)相对立的。且存在的特点也完全适合毕达哥拉斯的数和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巴门尼德的存在实则为概念、思想的抽象物,抽调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是对事物进行了各种抽象之后仅剩下来的最基本的规定或表述,这种规定所表述的东西是超越时空的,因此是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始终如一是其所是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存在”,但此时未清晰明确表达,后世黑格尔逻辑学就是从存在出发走向非存在走向扬弃辩证得出的,而巴门尼德此时停留在存在的提出,并且尽管提出存在的概念,却没有解释存在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后世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与赫拉克利特的同一与对立:认识论上的同一性:二者都强调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定性。对立:赫拉克利特是复线的形式描述火本原与逻格斯皆存在,只是逻格斯比火本原更加真实存在;巴门尼德则将二者的相对性发展成了绝对对立。4.“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无际的或无定形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巴门尼德认为“存在”在各方面都是锁闭的,“好像一个滚圆的球形”,从中心到球面上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相等被视为完满)。同时否认在已获定形的“存在”之外还有任何其让他东西存在。“存在物不能是无定形的,因为它没有缺陷;如果无定形,那就正好是有缺陷的。”根据武大教授邓晓芒和赵林所述,存在不能是无定形的思想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是不确定的,故而“有缺陷的”,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十对范畴将“有定形”视为优于“无定形”的,同时,球形是最完满的形状因为球形中球心到球面任何一个距离相等,因此巴门尼德会认为存在是有定形的球形。这同时说明巴门尼德存在论尚未完全摆脱形体的理解而上升到概念的纯粹思辨。局限:存在的三个特点与第四个特点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即时间上的无限(不生不灭)与空间上的有限(有定形或有边际)之间的矛盾。这矛盾由巴门尼德弟子麦里梭发现,他认为时间上永恒的存在在空间上也应该是无限的因此将存在特点修改成具有无定形或无限。真理与意见(1)真理与意见是巴门尼德区分出的截然不同的追求知识的道路。针对“存在”与“非存在”间的根本区别,巴门尼德明确指出“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之间的分歧:“第一条是:存在物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物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暗指米利都学派把现象当存在,本质当不存在)走这条路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物你是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说出的。(暗指赫拉克利特的二者皆存在)”即1.真理之路:“存在物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存在是永恒的,“完满”的,其与真理同行,故称之为“真理之路”。巴门尼德的存在实则为概念、思想的抽象物,抽调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是对事物进行了各种抽象之后仅剩下来的最基本的规定或表述,这种规定所表述的东西是超越时空的,因此是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是通过逻格斯这条“道路”所通达的。因此巴门尼德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与思想和语言中,“能够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是存在”,“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此时已经提出了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2.意见之路:“存在物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否定存在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路,故称之为“意见之路”。作为感官对象处于流变过程中的具体事物因无法用语言确切表述出来固定下来,因而是“非存在”。在巴门尼德看来米利都学派把变化无常的“非存在”(水、气等)当作万物本原,主张“非存在”存在,因此是虚妄的“意见”;赫拉克利特认为“存在和非存在既相同又不相同”,因此也是荒谬的“意见”。实际上巴门尼德主要对立面是米利都学派,而赫拉克利特采取复线立场因此构成米利都学派与巴门尼德之间的一个居间人。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米利都学派: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存在赫拉克利特: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也存在(德谟克利特明确表述的立场)(2)意义:巴门尼德的观点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此后的西方哲学中关于“存在”的学问就被称为本体论(Ontology,其中“on”即存在)。他关于真理和意见的观点,表明本体论与认识论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本体论上的分歧导致了认识论上的分歧。在认识论上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具有同一性,二者都强调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定性,虽然他们对于呈现在感官之中的事物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巴门尼德通过逻格斯首次建立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开启西方认识论从语言中寻求线索这一做法的先河。他明确表示非存在是我们无法认识和言说的,而存在者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事物的本质不能通过感觉来捕捉,只能通过抽象的思想才能把握,因此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当然,用怀疑论的眼光考察所谓的本质问题,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还是我们人类思维投射到事物之上的一种结果,这本身是难以解答的形而上学问题。】存在不仅可以被思维也可以被语言表述,因此存在、思维与言说间有一种内在必然联系。“存在”作为系词(“是”)是任何语言表述中的确定性体现,使得思维有了自己确定的对象,感官感觉则由于不确定的流变而处于“非存在”之中,无法用思维来确定。因此依据抽象思维而得到的是“真理”,依据感官知觉得到的则是“意见”,确立了一条轻视感官和知觉、强调理性思维的唯理主义认识路线。“语言是存在的家”是海德格尔著名观点。哲学用概念进行思维,概念离不开语言,因此三者具有同一性。语言在表达存在时虽然丧失许多感性的成分,但更加精炼地表达了事物的本质。需要注意的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指的是思想的抽象物,因此他所说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过是思维与思维自身的同一性。到后世柏拉图,存在被叫成理念(人们通常认为柏拉图的理念是摔成碎片的存在),而理念离不开思维。(尽管这个理念是被认为独立于人头脑之外的客观精神,但只有被思维把握才具有现实性)此时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变成思维与理念的同一性了。而理念是对感性事物的本质抽象,因此巴门尼德柏拉图意义上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其实就是指思维与本质之间的同一性,即唯有思维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对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产生真理性的认识。而不单纯是思维对感性现象的反映。宇宙论巴门尼德不否认对“意见”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真理”的认识。“意见虽然不含真理,把你仍然要加以体验,因为必须通过全面的彻底研究,才能制服虚幻之见。”这种态度使他对自然哲学研究对象自然世界进行考察,并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是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光明与黑暗,二者充满于每一个事物中,相互对立且彼此相等,宇宙是由火构成的光明圆环和土构成的黑暗圆环所组成。总结:巴门尼德存在论与宇宙论是相互对立的,亚里士多德评论“他被迫追随现象,于是主张在原理上它是一,在感觉主义上它是多”面对现实世界,巴门尼德节用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对自然现象作说明,对于二者的矛盾,不同于赫拉克利特的统一,他采取将二者作为“真理”和“意见”对立起来的方式。3、芝诺(诡辩为后世辩证法奠定基础)芝诺(Zenon,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68年)是巴门尼德最喜爱的学生,虽然他本人在哲学思想上并没有什么新建树,但却运用克塞诺芬尼开创的归谬方法,系统地论证了其师的基本观点,为把门尼德的形而上学存在论提供了大量的逻辑论证。巴门尼德的“存在”的基本特点是不变不动和独一无二,这是只有靠抽象的思维才能把握住的特点;芝诺则要用归谬法来说明,作为感官对象的运动和多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从而来反证巴门尼德的观点即思想的对象存在静止是唯一真实的。论证有两个方面:1.对运动的否定 2.对多的否定否定运动的论证 在否定运动这一方面,芝诺的论证有“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和“运动场”等。芝诺的问题在数学上涉及到极限理论,在哲学上涉及运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要害在于只强调运动的间断性而否认了运动的连续性,实则为诡辩。否定多的论证 在否定多这一方面,芝诺提出了“大小的论证”、“数的论证”、“地点的论证”、“谷粒的论证”等,这些论证无非是要说明,如果存在物是多,则必然导致自相矛盾。总结:1.芝诺的论证有一些是出于对事物的错误观察和理解,另一些则具有深刻的思辨内容如“二分法对”和“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涉及空间和时间无限可分性问题;“飞箭不动”涉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大小的论证”更广泛地涉及无限与有限、连续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