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 9 页 共 9 页第一单元 沉和浮一、填空: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15、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二、问答题: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答:答案同第一题。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6、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7、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答:石块放主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8、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 (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9、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排开量变大了】10、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答: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心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怎样让它从沉变浮起来,加一定量的盐;怎样让它从浮变沉,加一定量的水。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15、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要上浮些。第二单元 热一填空: 1、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2、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给冷水袋子加热后为什么会浮起来,原因是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7、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8、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9、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10、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1、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1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14、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15、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16、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利用热传递:【烫斗前面部分用金属制成,很多机器的散热器,锅具的加热部分用金属制成】防止热传递:【锅柄用塑料制成,夏天停电可用棉被包裹冰箱,羽绒衣等】16、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17、拿一个试管,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把试管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皮会胀鼓,把试管插入冷水中时,气球皮会凹进去。18、水在4以上时,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二、问答题: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2、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P27)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这说明了被子不能产生热,如果被子能产生热,那被窝应该一直是热的。4、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5、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样解释呢?(P28)(P29)答:装有热水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大了,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会上浮。【同体积,冷水重。同重量,热水大。】6、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P32)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7、中午妈妈刚盛好一碗汤,可过了一会儿,大家还没有开始吃,汤却少了一点儿,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汤冷后体积变小,所以感觉汤少了。8、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9、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P35)(同填空7)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10、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答: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1、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P36)答:要注意: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12、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P39)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14、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15、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和不烫手。16、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棉被、羽绒服可以用来保暖。17、明明家买了一只木桶,为了耐用,爸爸将木桶拿到铁铺去请师傅用铁环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铁环加热后再箍在木桶上。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答:利用固体的热胀热缩,铁环加热后胀大,箍在木桶上,冷却后收缩,很结实耐用。18、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19、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一、填空: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的,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3、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一昼夜定为12个小时。通过观测这些星座在一年里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4、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5、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6、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7、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等类型。8、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9、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10、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11、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最精确原子钟】12、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13、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14、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15、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16、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以树为例,每一年都会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17、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二、问答题:1、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P51)答: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的方法是用手表或钟表。2、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P63)答: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7、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研究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吗?控制不变因素摆幅大小 摆绳长短摆绳长短 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摆锤轻重要改变因素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摆绳长短实验方法做一摆,不改变摆幅大小 ,摆绳长短,改变摆锤轻重,分别测出一倍摆锤重量,两倍摆锤重量,三倍摆锤重量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做一摆,不改摆绳长短 摆锤轻重,改变摆幅大小,分别测出大小幅度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做一摆,不改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改变摆绳长短,分别测出一倍摆绳,两倍摆锤重量,三倍摆锤重量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P57)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4、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5、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6、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P63)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3、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4、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5、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6、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7、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8、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9、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10、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11、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12、在地球的同一地点,夏至时的太阳高度比冬至时大。13、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运动方式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或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一年特点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地轴倾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开始学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史著天体运行论。证明人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傅科,他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恒星的周年视差是【贝塞尔】观察到的,证明了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带来的现象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14、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赤道地区不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15、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16、毛泽东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17、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18、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自转的线速度快慢不一样,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最大,两极自转的线速度最小,两个极点上线速度为零。二、问答题:1、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几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答: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地球自转(但不公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第种解释是真实的。2、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答:是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形成的。3、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答: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这两种学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4、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P78)答:“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证明地球在自转。5、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最先看到黎明?答: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东京,其次是北京、乌鲁木齐,最后是伦敦。6、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答:不会。因为地球的自转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根据世界时区图的时间差,各国新年钟声不会同一时刻敲响。(各个国家的时区不同,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个小时,所以不可能在同时敲响新年钟 ,各个国家一般以首都的时区为标准时区,而一个时区内以时区中间线的时刻为标准时间,比如全中国都以北京时间为准,北京在东八区。)7、对于北极星“不动”,我们如何解释?(P82)答:这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假想的地轴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看上去北极星好像“不动”。8、在观星时发现北极星的位置好象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请解释这是怎么回事?答:因为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在观星时发现北极星的位置好象始终没有变化;地球自西向东转,我们能观察到的天体,包括太阳、月亮、星星,都是东升西落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天体都是围绕着北极星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的。8、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造成了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9、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答: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那么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会更大了。10、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当转到位置A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当转到位置B时,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当转到位置C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当转到位置D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1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因为地球在自转而且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12、本册中的星体转动方向小结:答:地球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是由西向东;其他星星绕北极星也是自西向东(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三块同样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把三块同样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仍然是浮在水面上的,相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和重量无关。、将一小袋密封的水加热后,放入冷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答:加热后的水袋在冷水中是上浮的,因为同体积的热水比同体积的冷水轻,这是水的热胀冷缩造成的。、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不断围绕着太阳公转,那么地球在运动中分别形成什么的变化?答: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形成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5、在制作“水钟”的实验中,你发现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答: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6、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研究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实验方法:、先测出下沉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再测出下沉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实验结论:下沉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下沉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下沉物体排开的水量(下沉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大于下沉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就说明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了)。7、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人们利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请举两例。答:1 温度计;2 热气球;3 铁轨之间留一定得缝隙;4 钢铁桥的钢铁架在滚轴上;5 冬天架电线要拉紧,夏天要拉松点。10、在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快?这是为什么?答:不锈钢杯中的热水会凉得快,因为不锈钢杯比塑料杯传热性能强。传热性能强的物体吸热快,11、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答:因为打得太足,行使的时候轮胎与地面接触,地面被太阳直接暴晒温度过高,热传递就会使轮胎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最后导致爆炸。12、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答:冬天空气温度比夏天低,电线比夏天绷得紧些;由于热涨冷缩,夏天架设电线不应让电线绷的太紧!13、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些?说说你的设计方案,并说说你设计的理由。14、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答:各取一滴液体在铁片上加热,有白色痕迹的是浓盐水;在两杯中各加一片马铃薯,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是浓盐水。15、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答: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是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16、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答:16、设计一个计时器,要求:给计时器取个名称;写出制作所需材料;画出计时器的草图。(见教材56页)17、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相对运动的结果。因为地球围绕地轴作由西向东自转,所以看起来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这一现象说明地球在由西向东自转。18、关于“昼夜交替现象”,我的解释是: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它本身不发光,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那一半,形成白昼,而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形成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19、归类。陶瓷、铜丝、橡胶手套、铝勺、木头、不锈钢管、玻璃棒、铁丝、皮革、塑料直尺热的良导体:(铜丝、铝勺、不锈钢管、铁丝)热的不良导体:(陶瓷、橡胶手套、木头、玻璃棒、皮革、塑料直尺)20、探究。(20分)1、请你设计一个保温杯。(写出材料、制作方法,并画出草图)材料:保温杯1个,泡沫塑料1块(比保温杯体积大),刻刀1个,酒精灯1盏。 制作方法:.用酒精灯加热刻刀,在泡沫塑料上刻一个刚好容纳下保温杯的空间,并刻出保温杯盖;.把保温杯嵌入泡沫塑料,在加盖泡沫塑料盖。草图: 21、 地球运动的方式有哪些?地球的这些运动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地球运动的方式有:自转、公转;这些运动方式及由于地轴的倾斜会产生昼夜交替、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第一单元 沉与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如果保持重量不变,使橡皮泥浮起来有以下方法:1、加盐增加液体的浓度;2、改变形状增加它的体积;3、加漂浮物增大浮力。四、造一艘小船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要注意: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五、浮力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或静止在液体的任何位置,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在上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 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受力大于体积小的。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轻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第二单元 热一、热起来了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二、给冷水加热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三、液体的热胀冷缩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的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但要注意:不是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四、空气的热胀冷缩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热胀冷缩现象:1、常见的物体都有微粒组成。2、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3、微粒运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和扩大,温度的降低而减缓和缩小。五、金属的热胀冷缩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热胀冷缩明显情况比赛:空气液体固体(金属)六、热是怎样传递的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七、传热比赛一般来说,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传热速度是不一样的,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铁)八、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制作保温杯: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再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只能保温不能产生热量,所起的作用是阻止热气散发,阻挡冷气进入。冷柜断电盖棉被是阻止冷气散发,阻挡热气进入。第三单元 时间一、时间在流逝: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备地知道时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 )几个字、看( )行字,跑( )米路等。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二、太阳钟: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短和方向而计时的。三、用水来测量时间: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造成水钟不准的原因有容器的大小、滴水的速度两方面;影响滴水速度的又有滴漏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容器形状大小四、我的水钟: 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一、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二确定总水量,三、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四、测出一分钟的水量。五、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五、机械摆钟: 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六、摆的研究: 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速越慢;摆绳越短,摆速越快。七、做一个钟摆: 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与摆的长度(摆绳加摆锤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度要慢。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较时发现: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变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八、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第四单元 地球在运动一、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要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行实验。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寻找新的更多的证据。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