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科复习材料.doc_第1页
微生物学科复习材料.doc_第2页
微生物学科复习材料.doc_第3页
微生物学科复习材料.doc_第4页
微生物学科复习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第三节 微生物的概述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可以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可分为非细胞结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具细胞结构微生物。按细胞核膜、细胞器和有丝分裂有无等,可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一、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一)微生物的分类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和亲缘关系,有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可以按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把主要的、基本属性类似的微生物分列为域,在域内从类似的微生物中找出它们的差别,再列为界。以此类推,一直分到种。“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但“株”不是分类单位。(三)微生物的命名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命名原则:学名=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规定与常识:属名的首字母要大写,种名的首字母小写,都要用斜体字表达。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 Escherichia coli 。二、病毒和类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明显区别于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一类特殊的超微生物。类病毒是比病毒小的超微小生物。三、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一)原核微生物特点:没有核膜,也没有细胞器,只有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结构体系,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二)真核微生物特点: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核膜和高度分化的细胞器,能进行有丝分裂。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细菌以外的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生物、微型后生生物等。四、微生物的特点: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第一篇 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重点掌握:病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病毒的繁殖过程及溶原性了解:病毒的培养方法第一节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一、 病毒的特点:1、 是没有细胞结构2、大多数病毒的大小在0.2以下,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方可看见(病毒大小一纳米计)3、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微生物4、只具简单的独特结构,可通过细菌过滤器5、没有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6、 在宿主体外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结构(一)病毒的化学组成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病毒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类脂质和多糖。(二)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体叫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有两种:一种是不具有被膜的裸露病毒粒子,另一种是在核衣壳外面由被膜包围所构成的病毒粒子。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类病毒和拟病毒结构更简单,只具RNA,不具蛋白质。1、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由于衣壳粒的排列组合不同,使病毒有三种对称性构型: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复合对称型。蛋白质的功能:是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使病毒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和力,病毒可牢固地附着在敏感细胞上。还有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2、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核酸的功能是: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在吸附、入侵方式上有所不同,复制基本相似。第三节 病毒的繁殖 一、病毒的繁殖过程 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释放。P18大肠杆菌T系偶数噬菌体二、噬菌体的溶原性包括:毒(烈)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毒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毒性噬菌体被看成正常表现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溶原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原噬菌体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子代细胞也称为溶原细胞。)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溶原性是遗传特性,溶原性细菌的子代也是溶原性。溶原性细菌内的原噬菌体没有感染力,它一旦脱离溶原性细菌的染色体后即可恢复复制能力,并引起宿主细菌裂解而释放出成熟的毒性噬菌体,这是溶原性发生变异所致。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是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号,在括号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第四节 病毒的测定与培养一、病毒的测定样品中的病毒数量可用颗粒计数法、间接计数法或感染效价法进行测定。二、病毒的培养特征(一)病毒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胞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敏感细菌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而使培养基浑浊。然后接种噬菌体,敏感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发生菌体裂解,原来浑浊的细菌悬液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二)病毒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三、病毒的培养基要求苛刻,专一性强。其敏感细胞要具备如下条件:1、 必须是活的敏感动物或是活的敏感动物组织细胞;2、 能提供病毒附着的受体;3、 敏感细胞内没有破坏特异性病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病毒进入细胞可生长繁殖。空斑是指原代或传代单层细胞被病毒感染后,一个个细胞被病毒蚀空成空斑。(PFU病毒空斑单位)一个空斑表示一个病毒。第五节 对病毒影响最大的物理因素是温度、光和干燥度。四(二)污水处理过程中对病毒的去除效果污水处理分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物理过程,以过筛、除渣、初级沉淀除去沙砾、碎纸、塑料袋等固体废物为目的,去除病毒的效果很差,约去除30%。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方法,是生物吸附、生物降解和絮凝沉降作用过程,以去除有机物、脱氮和除磷为目的,同时对污水中病毒的去除率较高,去除病毒率在90%99%。三级处理是继生物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有生物、化学及物理的处理过程。它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过程,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脱氮和除磷。三级处理可使病毒的滴度常用对数值下降46。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重点掌握:细菌的形态、细胞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细菌的培养特征;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细菌的带电性及等电点、革兰氏染色的原理与步骤);放线菌的菌丝体及菌落形态。了解蓝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以及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蓝细菌种属根据rRNA序列的不同,可将所有生物划分为三大域,即古菌域、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古菌和细菌同属于原核微生物。第一节 古菌域一、古菌的特点大多数古菌的细胞壁不含二氨基庚二酸和胞壁酸,不受溶菌酶和内酰胺抗生素如青霉素的作用。代谢:有异养型、自养型和不完全光合作用3种类型。呼吸类型:古菌多数为严格厌氧、兼性厌氧,还有专性好氧。繁殖方式与繁殖速度:古菌的繁殖方式有二分裂、芽殖。其繁殖速度较慢,进化速度也比细菌慢。生活习性:大多数古菌生活在极端环境(极热、极酸、绝对厌氧等)二、古菌的分类根据古菌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古菌可分为三大类型:产甲烷菌:产甲烷菌是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或粪便或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有机固体废物厌氧堆肥或填埋中,产甲烷菌可与水解菌和产酸菌等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的、乙醇甲烷化,产生有经济价值的清洁燃料和生物能源甲烷。)嗜热嗜酸菌:古生硫酸盐还原菌和极端嗜热古菌极端嗜盐菌:端嗜盐对有特殊的适应性和需要性,它们通常栖息在高盐环境如晒盐场、天然盐湖或高盐腌渍食物如鱼和肉类中。第二节 细菌域一、 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细菌有4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和丝状菌。(一) 细菌的形态1、球菌(有单球菌,双球菌,排列不规则,4个球菌垒叠在一起的,8个球菌垒叠成立方体的,链状的) 2、杆菌(有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3、螺旋菌(螺旋卷曲状厌氧污泥中有紫硫螺旋菌、红螺菌属和绿菌属,弧菌,呈逗号型)4、丝状菌 分布在水生境、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丝状体是丝状菌分类的特征。(二)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大小以微米计。多数球菌的大小(直径)为0.52.0。杆菌的大小用其长与宽度乘积表示。螺旋菌的大小用其宽度与弯曲长度乘积表示。细菌大小的影响因素有:菌龄、环境渗透压、代谢产物的积累、pH等。二、 细菌的细胞结构 细菌为单细胞结构。所有细菌共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拟核。部分细菌特有结构:芽孢、鞭毛、荚膜、黏液层、衣鞘及光合作用层片等。(一) 细胞壁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体表最外层的、坚韧而有弹性的薄膜。约占菌体质量的10%25%。1、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者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3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为脂蛋白。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的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两者的不同还表现在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尤其脂肪的含量非常明显,革兰氏阳性菌脂肪含量为1%4%,革兰氏阴性菌脂肪含量为11%22%。2、细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的破裂;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二)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膜(原生质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1、 细胞质膜细胞质膜是紧贴在细胞壁的内侧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薄膜。是半渗透膜,具有选择性的渗透作用,能阻止大分子通过,并选择性地逆浓度梯度吸收某些小分子进入细胞。细胞质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以多种形式不断运动使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蛋白质无规则的以不同深度分布在膜的磷脂层中;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的数量与种类可随细菌生理状态而变化。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细胞质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隔膜组分的酶,可在膜的外表面合成细胞壁;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还为DNA提供附着点;还有多种酶,可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为鞭毛提供附着点。2、 细胞质(原生质)细胞质(原生质)是在细胞质膜以内,除核物质以外的无色透明、粘稠的复杂胶体。细胞质由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无机盐和水组成。细胞质的内含物有:核糖体、内含颗粒。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部位、由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组成。内含颗粒:(贮藏能量)细菌生长到成熟阶段,因营养过剩(通常缺氮,碳源和能源过剩)形成一些贮藏颗粒。3、拟核细菌的核因为没有核膜和核仁,所以称为原始核或拟核,也称为细菌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纤维组成。拟核携带着细菌全部遗传信息,它的功能是决定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性状,是重要的遗传物质。(三)荚膜、粘液层、菌胶团和衣鞘1、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的物质。荚膜能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表面,使细菌与外界环境有明显的边缘。高碳氮比和强通气条件的培养有利于好氧细菌的荚膜形成。细菌荚膜一般很厚;有的细菌荚膜很薄,在200 以下,称为微荚膜。荚膜是细菌的分类特征之一。荚膜的含水率在90%98%,有些细菌的荚膜含多糖。荚膜的功能: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力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染人体;荚膜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作氮源;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2、粘液层有些细菌不产荚膜,其细胞表面仍可分泌黏性的多糖,疏松地附着在细菌细胞壁表面上,与外界没有明显边缘,这叫黏液层。黏液层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有生物吸附作用,在曝气池中因曝气搅动和水的冲击力容易把细菌黏液冲刷入水中,以致增加水中有机物,它可被其他微生物利用。3、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4、衣鞘(对细菌起保护作用)水生境中的丝状菌的丝状体表面的黏液层或荚膜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即为衣鞘。荚膜、黏液层和衣鞘对染料的亲和力极低,很难着色,都用负染色法染色。(四)芽孢(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某些细菌在它的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些细菌在它遇到外界不良环境时,在其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叫芽孢。所有的芽孢都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是细菌的分类鉴定依据之一。芽孢的特点:芽孢的含水率低,38%40%;芽孢壁厚而致密;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DPA)含量高,DPA以钙盐形式存在,所以钙含量也高;芽孢含有耐热性酶,具有耐热性。芽孢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芽孢不易着色,但可用孔雀绿染色。(五)鞭毛(使细菌运动,增加吸附力)由细胞质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穿过细胞壁伸向体外的一条纤细的波浪状的丝状物叫鞭毛。具有鞭毛的细菌都能运动,不具鞭毛的细菌一般不能运动。(如贝日阿托氏菌没有鞭毛但仍可运动,这种运动叫滑动)鞭毛着生部位、数目、排列是细菌分类的依据之一。三、细菌的培养特征有: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细菌在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以上培养特征均可用以鉴定细菌,或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一)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琼脂20g/L)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就是菌落特征。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由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将呈单个细胞的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培养,细菌就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形成一个由无数细菌组成的群体(即菌落)。菌落的特征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应用: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菌种保存等方面。可从3方面看菌落的特征:表面特征;边缘特征;纵剖面特征。(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菌苔是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细菌群落。(二)细菌在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用穿刺接种法将某种细菌接种在明胶培养基中培养,能产生明胶水解酶水解明胶,不同的细菌将明胶水解成不同形态的溶菌区,依据这些不同形态的溶菌区或溶菌与否可将细菌进行分类。应用:明胶培养基可用于观察微生物产酶情况。(三)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用穿刺接种技术将细菌接种在含质量浓度35g/L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可呈现出各种生长形态。依据细菌的生长形态可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鞭毛有无,能否运动。可依据如下生长状况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如果细菌在培养基的表面及穿刺线的上部生长者为好氧菌。沿着穿刺线自上而下生长者为兼性厌氧菌或兼性好氧菌。如果只在穿刺线的下部生长者为厌氧菌。根据如下生长状况判断细菌是否运动:如果只沿着穿刺线生长者为没有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如果不但沿着穿刺线生长而且穿透培养基扩散生长者为有鞭毛、能运动的细菌。应用: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鉴定菌种(鞭毛、呼吸类型)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方面。(四)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在液体培养基中 ,细菌整个个体与培养基接触,可以自由扩散生长。有的细菌使培养基浑浊,菌体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有的细菌互相凝聚成大颗粒沉在管底部,培养基很清。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是分类依据之一。应用:液体培养基适于作生理等研究,由于发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于发酵工业,获取大量菌体或代谢产物。 四、细菌的物理化学特性(一)细菌表面电荷和等电点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由肽键连接组成。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带负电荷,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带正电荷。在某一特定pH溶液中,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时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也是两性电解质,细菌细胞壁表面含表面蛋白,所以,细菌也具有两性电解质的性质,有各自的等电点。细菌的等电点为pH25.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为pH23,革兰氏阴性菌的等电点为pH45,在pH34之间的为革兰氏染色不稳定性菌。(细菌培养液的pH若比细菌的等电点高,细菌的游离氨基电离受抑制,游离羧基电离,细菌则带负电。如果培养液的pH比细菌的等电点低,细菌的游离羧基电离受抑制,游离氨基电离,细菌则带正电。)在一般的培养、染色、血清实验等过程中,细菌多处于偏碱性(pH为77.5)、中性和偏酸性(6pH异化作用时,生命个体的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大的过程。繁殖生命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发育从生长到繁殖,是生物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发育。代时(世代时间)细菌两次细胞分裂之间的时间个体生长微生物细胞个体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原生质与细胞组分的增加为个体生长。群体生长群体中个体数目的增加。可以用重量、体积、密度或浓度来衡量。二、 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一) 分批培养分批培养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量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DO,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培养基一次性加入,不更换。细菌的生长曲线: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封闭的适合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以细菌个数或细菌数的对数或细菌的干重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连接坐标系上个点成的一条曲线。细菌的生长繁殖可细分为6个时期:停滞期、加速期、对数期、减速期、静止期和衰亡期。细菌的代时G=0.301(tx -t 0)/(lgNx-lgN0)(二)连续培养概念:在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地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同时以同样的速率排除培养物(含菌体及代谢产物),让培养的微生物长时间地处于对数生长期,以利于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和代谢活性处于某种稳定状态。 培养方式: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细菌生长曲线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在废水的水质情况(主要是有机物浓度)可利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微生物处理废水。如,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下降阶段的微生物,包括减速期、静止期的微生物;生物吸附法利用生长速率下降阶段(静止期)的微生物;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上升阶段(对数期)和生长速率下降阶段(减速期)的微生物;而有机物含量低,其BOD5与CODCr的比值小于0.3,可生化性差的污(废)水,则用延时曝气法处理,即利用内源呼吸阶段(衰亡期)的微生物处理。P171常规活性污泥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的原因: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活力强,能去除大量有机物,但对进水有机物浓度需求高,使出水不易达到排放标准; 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沉淀性能差,致使出水水质差; 处于静止期的微生物活力相对较差,但仍有相当的活力,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仍较好; 处于静止期的微生物体内积累了大量贮存物,强化了微生物的生物吸附能力,自我絮凝、凝合能力强,在二沉池中泥水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四、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式(一) 测定微生物的总数(直接计数法) 1、 计数器直接计数 2、 染色涂片计数 3、 比例计数法 4、 比浊法(二)测定活菌数(间接计数法)(三)计算生长量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温度PH 氧化还原电位 溶解氧 太阳辐射 活度与渗透压 表面张力第三节 其他不利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紫外辐射和电离辐射超声波重金属极端温度极端PH干燥一些有机物抗生素第四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1 竞争关系 指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食物等营养、DO、空间和其它共同要求的物质互相竞争,互相受到不利影响。如菌胶团细菌与丝状细菌。 2 原始合作关系 指两种微生物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及其它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受益,当两者分开时各自可单独生存。如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3 共生关系 指两种微生物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的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组成共生体,但两者分开后不能单独生活。如真菌和藻类。 4. 偏害关系 指同存于同一环境中的同种微生物,一种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其它条件,从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其它微生物的现象。5. 捕食关系 指有的微生物不是通过代谢产物来对抗对方,而是吞食对方。6. 寄生关系 指一种生物(寄生菌)需要在另一种生物体(寄主或宿主)内生活,从而摄取营养才能得以生长繁殖。第五节 军中的退化、复壮与保藏二、菌种的保藏目的:对于选育出来的优良性状的菌株进行妥善保藏,使其不受污染、不退化和死亡。保藏原理: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创造人工条件,如低温、干燥、缺氧、贫乏培养基和添加保护剂等,使微生物处于代谢微弱、缓慢,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保藏方法:定期移植法 将菌种接种于斜面或液体培养基中,待生长成健壮的菌体后,将其置于4冰箱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重新移植培养一次。干燥法 将菌种接种到适当的载体上,如河沙等,以保藏菌种。隔绝空气法 是定期移植的辅助方法,将待保护的斜面菌种用橡皮塞代替原有的棉塞塞紧,可避免水分散发且隔氧,能适当延长包藏期。蒸馏水悬浮法 只需将菌种悬浮在无菌蒸馏水中,将容器封好即可。综合法 是利用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等几个保藏菌种的重要方法的综合。目前最好的菌种保藏。第二篇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