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XX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XX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XX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XX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充分挖掘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我市农业的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关于做好 “十三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农开综20158号),结合我市实际,现编制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三”规划如下: 一、“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回顾 (一)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总投入32251.8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8013.5万元。土地治理项目累计投入2219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20600亿元,自筹资金159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6.1万亩,共完成新建排涝站25座、圩口闸33座、电灌站322座、机耕桥535座、硬质渠20.66公里、过水涵洞3426座、机耕水泥路324.867公里、购置变压器61台、架设电力线路143.96公里等。产业化经营项目累计投入6430.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11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316.4万元,共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38个。 (二)农业综合开发成效 1、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经改造的中低产田,基本上成为桥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五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共新增粮食1990万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推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以及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我市粮食连续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扶持了一批规模较大、带动面较广、竞争力较强、与农民结成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培育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年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累计投入6430.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11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316.4万元,共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38个。同时,通过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建设发展了一批优势农产品种养基地、储藏保鲜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促使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结成紧密型和半紧密型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提升了全市农业产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实现了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让农民分享到了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扩大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真正为我市农民带来了实惠。 3、科技开发水平得到提高,农业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坚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坚持将项目开发与科技进步相结合。五年来,全市在科技推广方面,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从土地治理项目中按比例计提科技推广费用。据不完全统计,推广先进适用生产技术达32多项,共培训农民25960万多人次,使项目区的农民每人能掌握12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围绕优质稻麦等农作物推广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品种,项目区优质良种普及率达100%,项目区农业科技含量得到明显提高。此外,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项目区已初步呈现出田、水、路、林、电等综合治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新气象,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三)主要经验与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发工作呈现新常态。一是纳入目标管理。随着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我市投入的逐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在年初制定各乡镇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时,农业综合开发被纳入各项目乡镇的硬性指标来考核,从而在全市形成了市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项目镇、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从头从严。我们始终坚持从头抓起,从严要求,不断促进工程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项目建设开始,我们组织召开全市农开项目建设动员暨业务培训大会,要求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一个尺度衡量,一张图纸到底。三是建立巡查制度。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市农开局对所有局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工,每位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挂钩联系1个项目乡镇,同时要求每周必须至少花半天时间到项目工程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帮助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还实行了例会制度。每旬召开一次工程例会,汇报各项目镇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通过这种分片到人的办法,使全市项目工程质量、进度、形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管理,五化联动,工程质量有了新提升。一是专业化设计。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委托专业人员深入到项目区实地考察,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拿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从而实现了工程规划设计的专业化。通过实行委托设计,并积累了大量定型图纸和典型设计材料,我市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日趋合理。二是规范化招标。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把土建工程全部纳入招标范围,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政策规定执行。在土建工程招标中,我们委托招标代理编制预算,公开发布公告,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投标、竞争。三是标准化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工艺流程来施工。具体是切实把好“三道关口”,即:严把进料关,确保水泥、钢筋、石料、沙子等建设材料的质量,从源头上夯实工程建设基础;严把配比关,确保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达到规定要求;严把工艺关,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每一道工序不漏检,同时实行第三方抽检常态化。四是全程化监管。全力构建专业监理机构、开发部门和项目乡镇监理“三位一体”的监理网络,对项目工程进行全程监理,使全市项目工程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五是月度化通报。研究制定并不断修改完善了*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诚信评价考核管理办法,每月按照文件要求对各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月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同时,将考核结果以文件的形式寄送至各施工、监理企业,由企业负责人做出书面回复,并定期约谈部分企业法人代表交流施工、监理情况。同时,将年度信用评价等级为不合格的施工、监理企业报送至市招标办备案做出诚信缺失行为处理。这些管理举措不仅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为切实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严格制度,专款专用,资金管理跃上新台阶。在资金的使用上,要求各项目单位切实做到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根据工程施工合同和实施进度分批组织报账,及时拨付资金,同时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聘请中介对工程进行严格的竣工决算审计,将报账资金直接拨付到中标单位,确保专款专用。 二、农业开发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农业资源现状 1、地理位置 *位于江淮之间,里下河腹部,境内地势低洼,湖 泊众多,河流纵横,属典型的水网圩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生态农业市,市域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1万亩,水面87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市,从2003年开始连续十二年被表彰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市、粮食生产标兵市。全市水产品总量连续24年名列全省各县(市)之首。*也是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辖34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涉及614个行政村,70个居委会,总人口157.79万。 2、水文气象 *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305小时,无霜期227天。年均降水量1020毫米,一般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均蒸发量1410毫米。项目区气候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寒夏热和雨热同步等特点,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3、地形、地貌及土壤 *为长江、淮河下游冲积平原,地面较为平坦,无明显起伏,高程为2.42.7米,平均2.5米(废黄河口基面,下同)。土壤母质以海相沉积物为主,湖积物为次的海、湖相沉积物。上层是小粉浆土、塘盐土为主的潴育型水稻土,土质砂性,土壤类型灰粘土,肥力中等偏上。 4、水资源 规划项目区境内河网交错纵横,形成网状水系,河道槽蓄水容量大,水资源十分丰富。经省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河水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水质标准。项目区雨量充沛,多年来平均降雨量为1024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50毫米,年际变化较大,汛期雨量集中,多年汛期雨量占多年平均雨量的60%,汛期最大降雨量为1655.9毫米,最小为207.0毫米,变差为8倍。区内农业主要以优质稻麦生产为主,当地可利用水资源量一般只能供给20%左右。用水矛盾主要靠外来水补给解决。外来水源为长江水,长江水经*引江河抽入新通扬运河,通过里下河河网送到该项目区。 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规划项目区境内地势平坦,平均地面真高2.4米,土层深厚无污染,地下水埋深平均1.1m,土壤母质为湖相沉积与长江冲积物,土壤属勤泥土种及小粉浆土,有机质平均21.78g/kg,全氮1.345g/kg,有效磷8.75mg/kg,速效钾165.5mg/kg;省农产品质检中心对该区土壤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6、自然灾害 规划项目区地处里下河腹地,地势低洼,为典型的水网圩区。由于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经常出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旱涝交替的受灾形式。1991年的特大洪涝以及2003年洪涝和1994年、1997年两次严重干旱给项目区内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7、农业生产及基础设施状况 规划项目区农作物种植布局主要为粮食。粮食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以一年两熟制为主,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乡村两级建有农业综合服务站,但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尚存在基地不全不稳,设备简陋,人员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充实、配套、提高。同时,经过多年来的上级各类农田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内挡排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一定的抗旱排涝能力。但仍有少部分灌排建筑物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设施运行效率低下,急待更新改造。渠系大多为土渠,且渠系内杂草丛生,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低,灌溉效率差,灌溉设施不配套,主要小型流动泵船抽水灌溉,不适应建立高标准农田的需要,项目区内交通骨干道路虽然已经基本完善,但由于河流纵横,田间路桥不通,缺乏合理规划的交通体系,不利于机械耕作收割和农产品运输。田间农田林网不健全,不利于农田水土保持。 (二)开发利用情况 1991-2004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34.44万亩,但由于这期间投资标准低,改造后的农田仍是中低产田。2005-2015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23.0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8.7万亩,这期间,主要是“十二五”期间改造的中低产田基本建设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由于*耕地面积大,管辖乡镇多,据初步统计,全市仍有约90万亩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需要治理改造。 (三)发展机遇及面临挑战 首先,就机遇而言。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十八大报告以及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论述。这些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二是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财政部上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这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 其次,就挑战而言,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还比较繁重。据初步调查,全市仍有约9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按照目前每年改造4.5万亩左右的速度,还需要改造20年。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加大,现有开发队伍不能满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同时,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剩下的开发区域基础条件更差,需要花更大的力气进行治理改造。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创新农业开发机制,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 2、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主导产业特点,因地制宜,优先选择扶持潜力较大、资源禀赋较好、配套能力较强、地方积极性较高的地区,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 3、彰显特色、提高水平。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业。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主要载体的建设力度,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总体目标 1、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田水路林电综合治理,闸站桥涵渠全面配套,增强项目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突出抓好水利设施和机耕路机耕桥桥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开展农田林网建设,为项目区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2.2万亩。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可能将农产品贮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扶持范围。“十三五”期间列入扶持范围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力争达到20个。 3、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将“十三五”期间每年财政资金的4左右用于项目区的农田林网建设,努力提高项目区的林木覆盖率。 四、主要建设任务 1、建设高标准农田22.5万亩,财政投资33750万元; 2、列入扶持范围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力争达到20个,财政投资3000万元。 五、区域布局与重点产业 (一)区域布局 规划区域涉及分布在兴泰公路(s231)沿线的中堡镇、*镇、西鲍乡、周庄镇等4个乡镇,宁盐公路(s229)和宁靖盐高速公路(s29)沿线的荻垛镇、大垛镇等2个镇,高兴东公路(s333)沿线戴窑镇、陶庄镇等2个乡镇,大周公路沿线的林湖乡、竹泓镇、茅山镇等3乡个镇,李合公路(s351)沿线的合陈镇、昌荣镇、海南镇、昭阳镇、李中镇等5个镇,大兴金公路(s233)沿线的大营镇、新垛镇、缸顾乡3个乡镇,共19个乡镇。拟确定*镇、荻垛镇作为“十三五”期间整镇推进试点乡镇,到2020年上述2个镇基本农田基本改造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重点产业 “十三五”期间围绕优质粮油业、蔬菜业等几个产业进行规划。 六、投资估算与效益 (一)投资估算 1、水利措施:水利措施投资1917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9179万元。具体内容:排涝站20座、圩口闸30座、电灌站450座、新建机耕桥585座、新购置变压器100台、架设电力线路225公里等。 2、农业措施:农业措施投资144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2600万元。新建机耕路450公里。 3、林业措施:林业措施投资135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350万元。新栽苗木45万株。 4、其他措施:财政投资621万元。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用途报帐列支。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据测算,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0万公斤,蔬菜62.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5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2、社会效益 一是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将极大推动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 3、生态效益 一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地发挥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等的综合效应,有利于农田水土保持,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二是提高林木覆盖率。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内土地连片成方、道路通畅、绿树成荫,林木覆盖率将明显增加,形成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长的田间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三是增强农民生态意识。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农民将从生态环境的变化、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深切地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七、环境影响评价 (一)土地治理类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一是排涝站、圩口闸、等工程配套后减轻了水灾等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渠道和电灌站工程配套后,渠道输水迅速、节制方便,极大提高了灌区水的利用率,灌溉效益大幅度提高,提灌水量减少,相应地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废水的排放量。三是田间道路工程完成后,沿路栽植林网,对防风固土、涵养水分、调节农田小气候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设施蔬菜项目实行统一供苗、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农设施大棚建设不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因此,项目实施不仅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在节能减排措施方面由于植保专业化服务项目将有助于高效利用农药、提高安全用药水平,从而节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基地对蔬菜初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可能产生的污染,公司在本次基地建设中建设了沤制池,将蔬菜下脚料集中处理,经过一定沤制处理与草木灰、牛粪等综合制成有机肥返田,起到一举两得的效用。 农产品加工项目对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的粉尘、垃圾、噪声影响,通过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对施工垃圾进行及时处理加以解决。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明显环境影响的废气排放,建立专门系统对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加以处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真空系统排气中的少量油雾。油雾只在抽气初期短时间排放,可在排放管中装设过滤器吸附油分子,即可达到排放标准。废水:水果、蔬菜等清洗漂烫用水的废水为主要污水,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可连同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地沟;冷却循环水及冷凝水排放为清洁水,可直接排放。少量富营养化废水首先排到过滤池过滤掉蔬菜废弃物,再排到污水处理设备,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时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可达到合格排放。废渣:水果、蔬菜等经前处理加工后的废弃物,一部分可用作加工肥料的原材料或加工饲料用的原材料,其余的废渣可以与锅炉的草木灰一起送至专设原料生产基地作为肥料处理。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市财政局为项目的总负责单位,项目所在镇人民政府为项目的实施单位。在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上,建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镇水利站、财政所、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站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分管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水利站站长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办公室组成人员按各人专长、明确职责分工,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并强化考核,确保项目建设按期保质实施到位。 (二)资金投入 “十三五”期间项目总投资4155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675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配套有保障。土地治理项目自筹资金1800万元,由项目乡镇财政配套。产业化经营项目自筹资金3000万元由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解决。 (三)规范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现行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体制,采用项目工程现场勘察制,组织专业设计人员深入项目区田间地头,现场勘察,同时,充分征求项目区镇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保证规划设计既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要求又符合地方实际,做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实用。采用项目工程招标制,委托招标代理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定中标单位。项目实施中,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实行项目工程专业监理制,建立健全专业监理、开发财政部门、镇村共同监管的“三位一体”全过程监管体系。采用工程竣工验收审计制。成立项目工程验收小组,依据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对项目所包含的水利工程,农业工程、造林工程工程等逐项检查验收,委托中介对工程进行决算审计,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实现项目规划设计和计划的目标,确保资金落到实处。采用县级报账制。坚持实行项目资金专账,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确保资金不截流,不挤占挪用。采用工程管护制。明确已建工程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针对工程的性质,明确业主单位或管护责任单位,建立和健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