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论文.doc_第1页
小学教师论文.doc_第2页
小学教师论文.doc_第3页
小学教师论文.doc_第4页
小学教师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阐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奠基作用。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了让幼儿将来成为21世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我确信教师无疑是最辛勤的耕耘者、播种者之一。把公民道德的种子从小就播撒在每个幼儿的心灵深处,使千千万万的幼儿接受这样的启蒙教育,让幼儿从小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是身为教师我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负责。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占据首位,因为年龄小只能去看去听。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指道德品质教育,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素养的重要表现。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就是要以自身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幼儿的行为习得的特点是“模仿学习”,无须别人来教,只要身边有这样的人、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孩子们自然就会习得。我认为幼儿是联结幼儿园和家庭的纽带,两者共同施教的对象是幼儿,两者合作围绕的核心也是幼儿。他们使教师和家长之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通。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共识,双方配合更加默契,共同把爱洒向孩子,共把育人质量关。向家长宣传科学德育教育幼儿的知识,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让家长获得了教育的知识经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品德教育是多方面的,幼儿园德育工作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我就以我所教的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我在这儿提出四个方面的德育教学心得:一、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情感。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敢于承认和改正。三、培养幼儿有礼貌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性格。四、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自信心、同情心。身为教师要把品德教育寓于幼儿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对幼儿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成为幼儿的表率,在情绪上感染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育之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教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备受幼儿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的教学来进行德育教育,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不仅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更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孩子们通过读、听、看建立起了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领域进行教育是最直观的德育教育。孩子公民道德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一蹴而就的。从小到大,孩子的成长进步凝聚着教师与家长的心血和汗水。家长和学校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双方都不能顾此失彼,失之偏颇,哪一方面的忽略、闪失、差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教育效果,从而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为了让幼儿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家园携手共同对幼儿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只要我们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只要我们都来关心下一代,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而我们的未来也就一定会有希望。二、“勤严细实”的班级管理绝招作为班主任,自己秉着“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使整个班集体朝着“健康活泼,严谨治学,务实求知,努力进取,团结友爱”的方向目标迈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和谐、人人积极认真学习的氛围的文明班级,从“勤严细实”四方针来治理班级,做法如下:一、“勤”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正如俗语所说:“一勤天下无难事”。要搞好班级工作,管理好学生,勤是不可少的。也只有经常性的深入了解,才能管理好班级。1、勤接触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所以为了搞好班级,首先深入学生中去,多方面去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性格等,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减少教育时的阻力。2、勤表扬俗语说:“数君十过,不如赏君一长。”多表扬学生好的方面,通过这种积极的鼓励,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激发人人向善的意识,从而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二、“严”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俗语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严的必要性。所以要想做好班工作,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严。1、严于律已作为班主任,深知其中的重要性,自己怕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才能令学生信服。2、严格要求学生学习本身是*自觉的,但学生本人有一定的惰性,要达到预想效果,就必须要严。只有严格要求学生,以班规来形成约束力,用纪律来约束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好的班风与纪律。当然“严”并不是只指上课严肃,课外还是可温和的,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才有利班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做到“严而不厉,严而有度”。三、“细”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要想管理好班级与教育好学生就必须把工作做细,这样才能搞好班级。1、细心做学生思想工作必须细心,才能使其动力心,从而使学生明白老师的用心。也只有细心做工作,才能使学生明理,明理则顺心,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2、细思面对一些问题,学生常会犯,自己不断反复地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该如何来杜绝?在经过细思后,促使自己想出一些较好的解决方法,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再犯的现象。3、细管理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应从细方面着手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切实解决了不少曾令人头痛的问题,如实行值日生负责制,班干部午息坐班制等。四、“实”是班主任工作的保证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实效。只有把工作做到实处,才能赢得学生的心。1、从实际出发,明确目标自己慢悠悠实处入手,制订符合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提出个人及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求人人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为已争光,争当三好学生。在班集体上,从营造良好的班风和你追我赶的良好竞赛局面。2、办实实在在的事从关心每一位同学着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为班上的同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如购置一些茶具、水壶,供学生口渴时有水喝;或订几份不同的报纸,课后使学生阅读,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当学生生病时,组织班干部去探望安慰总之,要想管理好班级,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优秀班集体,就必须从“勤严细实”着手,在生活中给学生关心、照顾,在学习中给予帮助,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班级如家的气氛,使学生形成爱班如家的良好思想,也为自己管理好班级的目的能起到实效。三、浅谈后进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他们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较差,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如何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我的措施如下:一、找回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这说明了自信心与成功的紧密连系。在学习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后进生更是如此,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采用一些游戏、故事,比赛等方式进行兴趣引导,多表扬、少批评歧视,引导发现闪光点,鼓励扬长避短不断进步,逐步改变差生印象,培养自信、自尊,激励积极学习态度,让孩子用及时的甘露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有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一种特殊方法尝试。例如,每次考试前,我都单独辅导几个同学,并悄悄告诉他们,过几天考试,这些题都会出现,如果你不会还可以再问老师与父母。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数学,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向他人请教,自信心也增强了。现在班上几个数学不好的孩子,上课变得特别认真,特别爱问,上课发言也积极了,学习主动性显着提高。二、方法指导,促进后进生自主学习。1、课前导读。从预习入手,做会预习的自主学习之人。后进生数学思维较差,不会进行知识的迁移,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惰性,他们如果课前对课本知识有了了解和准备,那么上课时就会有目的的去听课,因此我把功夫下在课前预习上,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看,即精读教材,边看边画;二思,即学会思考,提出问题;三联,即联系知识,主动复习旧知。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果。慢慢地就调动起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有目的地参与学习。2、课堂导学。我首先建立学生档案,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把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小组中以好带差,在不知不觉中,使后进生和优秀生一起“起跑”。诱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乐学转化;其次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说题”。启发引导他们分析题目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说出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说题,是短期内提高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说题”的最大功效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把缺点暴露出来,老师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当场辅导。3、课后导练。设置弹性作业,发挥各自潜能,不同的作业环境,形成不同的作业情绪。作业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指出“当事件符合或加强人的认识和愿望系统时,就产生肯定的情景。”我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作业设计,突出优生题、差生题和一些少量的综合题,用不同的符号标明哪些同学做哪些符号的题目,使后进生能主动、认真地去做作业,在做这些作业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及时指导,使后进生相对于自己平时水平有所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三、家校联系,做好后进生后盾工作。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学校更好的教育孩子做出了有力的保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着。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并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总之,班级里的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师的我们,坚持“低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他们身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证他们探究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重视方法和技巧的点拨,让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植于头脑之中,希望他们能够每天进步一点,只是与自己比较,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四、批评的艺术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可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批评是一剂良药,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并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实践证明,教师批评学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批评的方法,还往往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制约,如果教师能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效应,巧借积极的心理效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恰当地运用批评,就能让批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椰壳效应,让批评变得甘甜一位朋友的儿子不愿意吃饭,于是他把一个椰壳锯开,用它盛饭,结果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椰壳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把批评包装一下,给它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变得甘甜,教育效果会更好。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王友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简单粗暴的批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像陶行知先生这样送给学生精神的糖果,让甜甜的批评诱导学生,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给学生以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从而体现出教育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二、南风效应,让批评变得温暖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批评学生时,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我们应该让批评像南风一样送给学生温暖。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经常赖在家里不去上学,父母十分头痛。为此老师登门家访。学生对老师说:“我不愿意上学。”老师微笑着说:“你不去上学,我会想你的啊!”学生高兴极了,从此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她对同学们说:“老师可喜欢我啦,我不来上学老师会想我的!”巧借南风效应,让温暖的批评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幼稚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关爱的温暖,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会使教育教学变得自然流畅,学生自然会因爱上自己的老师而接受老师的教育。三、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一位着名教育家说过:对待学生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骨头里挑肉,那怕找到一丁点肉丝,也要看成是一块好“排骨”,给予表扬,鼓励。在批评学生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把这种效应称为放大效应。有一位老师刚接新班,上完第一节课,刚要说“下课”时,后排座位上有位学生突然吹起了口哨。学生们看看那位学生,又看看老师,他们诧异中有些惊谎,像是做好了迎接“火山爆发”的准备。但这位老师并未发火,尽管坦然地练,说不定会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必要时,我给你留点时间,为大家表演一下,好吗?这位学生满脸惊疑地望着老师,不知所措。老师接着问道:“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他不好意思地给老师说了他的名字。老师立即说:“名字起得好,你是我在咱班记住名字的第一个学生。不过老师对你有点小要求,请你以后吹口哨时注意场合。”这个学生红着脸说:“老师,我错了,请相信我,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了。”周围的学生鼓起了掌。当天,这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因为今天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口哨吹得好。要是在以往,我肯定躲不过一顿批评或指责,真的,我还没受过老师的表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无事生非,扰乱课堂秩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学习情绪很高,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逐渐成为老师们纷纷称赞的优秀生。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虽不可能样样出色,也不可能样样都差,只要我们擦亮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学生就会因为我们的发现而很快地进入他们的轨道。在批评中,老师多给学生点欣赏,就等于多给学生一阵春风,一场雨露,就会使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产生强大的动力而健康茁壮地成长。四、尊重效应,让批评变得宽容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论述过教育者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的重要性:“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有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批评要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让批评充满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批评。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她班上的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并对这位学生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教师,一进门就跪在霍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学生犯了错误,又恐惧又内疚,像刚刚经历了一场心灵上的暴风雨。这时老师不能再给他们雷鸣闪电,而应给他们送去雨后灿烂的阳光,让他们在阳光中愈合创伤,健康成长。面对拿了别人东西的学生,霍老师深知一旦把这种行为与“偷”字联系起来,足以击碎其脆弱的心灵,使其背负终生,她用一颗爱心巧妙地维护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她这种别致的批评方式,具有十分高超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五、专座效应,让批评激励希望生命因信任而美丽。信任会让学生获得人格的尊严,激发出他们自信自爱的热情。信任是对学生最佳的奖赏,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室最后有一张桌子,这个位置该怎么安排呢?起初,老师用它来惩罚学生。所以,那个座位就成了“履教不改”者的专座,美其名曰“思过角”。为给受罚学生一线希望,老师宣布:何时改过,何时再坐到前面来。可没想到的是,学生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越来越放肆。后来,老师把那个座位起名为“信得过专座”。在班里郑重宣布:坐在最后那个座位上,说话、做小动作,老师不易发现,可见它是滋生坏习惯的温床,抵抗力弱的人不能沾边,只有自我约束力强、大家信得过的同学方可入座。凡要获得这个专座,需自我申请,然后经同学们评议、老师审批后才可以坐。一下子,这个座位成了一种荣誉,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申请。连那些经历过“思过角”的调皮鬼,也都努力要坐“信得过专座”。结果可想而知,所有坐过那个角落的学生,学习、纪律都越来越出色,老师不由得舒展了眉头。同一个座位,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啊!六、配套效应,让批评挖掘美丽在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时,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当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后,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被称为“配套效应”。有一位老师在讲五年级自然第十五课用根扩茎繁殖植物,临下课的时候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用扦插法繁殖一株植物,要求两周后交上。第四周自然课上,学生都带来了自己的作业一盆扦插的植物。绝大部分同学扦插的植物都长出了新芽,只有个别同学扦插的植物不见动静,老师看了一下,属于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但一个小女孩扦插的柳树竟然没有发芽,着实让老师感到奇怪。因为杨柳是扦插最容易成盆活的植物,只要温度适宜,水分适当,定能发芽,而这点看起来她做的都不错,为什么没有插活?老师走到跟前仔细端详,透过她精心包扎的塑料薄膜发现,她扦插的枝条上面粗,下面细,明显是插倒了。老师便问:“你先看看插得有问题吗?”她怯怯地说:“我想要一枝垂柳,所以就把柳枝倒过来插。”她又补充道:“这是我在故事书上看到的,说将柳树条倒过来插就会长成垂柳。”老师笑了,首先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勇于创新、善于想象、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然后又从水分、养分的运送方法方面讲解了枝条的作用和功能,告诉大家,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随意改变自然规律。这节课,小女孩似乎特别兴奋,因为她独树一帜的创新受到了表扬,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从这节课后,她变得性格开朗了,上课也敢于发言了,老师还发现她喜欢上了科学和植物。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其中蕴含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确确实实是一种美丽。巧用配套效应,挖掘这种“美丽”,就为学生找到了一件理想的睡袍,学生便会由此而完美塑造自己。五、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什么是感恩教育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报恩。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中华民族更具有传统的“感恩”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胸怀;“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务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对抗,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人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善待他人的误解与错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乐了自己。人,离不开群体,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和平与快乐。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之美德。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让感恩教育成为学生重要的必修课。六、如何辅导后进生辅导差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要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可以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一)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后进生虽然缺点多,但他同样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表扬,如果这种期待总得不到满足,他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所以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旦他们取得进步或是成功,哪怕是一点点,我都把这芝麻大的小事说成西瓜那么大的大事,及时肯定,让他们知道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他。同样情况下,差生和优生做了好事,我优先表扬差生,借此机会增加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收效良多。本学期们采用了分层教学,大多成绩较差的学生由老师进行专门指导,效果突出。在记忆单词上,我也不要求他们把当天学的所有单词都会背,但每次在早读学完单词后,我总是每过几分钟都挨个问他们这几分钟背了几个单词了。结果这样一来,所有学生都能背五、六个单词。想一想原来,每次听到学生说还没有背我就火冒三丈,但发火之后他们照样不背,有何用呢?并且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老师心情也不会好。看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非常重要。(二)课堂上要优先考虑课堂提问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让优生“包场”,差生冷落一旁的现象常有发生。久而久之,差生听课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身在课堂、心在窗外。我认为教学过程中优先提问差生是使之得到转化的一个很好途径。由于他们的基础和能力都比较差,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讲究层次性,让差生也能跟着老师的提问而积极思维,做到差生经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绝不让优生代劳。充分给予差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每年在每节课上都能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这样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让学生喜欢老师,是补差的关键由于绝大部分学生以前都懒散惯了,老师急学生不急,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我一直寻找机会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要树立远大目标,并开始行动,这样才不会变得平庸。我更关注学生的行动,每次发现问题及时给他们指出来。始终强调:结果之美是最令人兴奋的,但过程之美是最令人感动的。学生们的态度已趋于稳定,大部分学生开始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每次利用放学时间辅差时,我会分些饼干给他吃,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在学生心里,他觉得老师是在关心他,久而久之他就会非常喜欢你了。总之,差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差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差生转化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待改进。但我相信只要学校的支持,我们的辅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七、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一、练好“内功”。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班主任树立的威信应从三方面努力。第一,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第二,加强迫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第三,具备多种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二、切实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练好“内功”足做好学生工作的前导,班主任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同时,对于班级工作,其实可具体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首先,树好班风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极业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召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建好班级的法宝。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党支部、团委、学生科等多种组织,利用班会、辩论会、座谈会、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算正成为四有新人。集体主义教育是级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树好班风建立良好集体的重要表现。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级在学校集体性活动中树立班级的形象外,还需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的教育。以此来增强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其次,培养骨干。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和团支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超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自尊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团支部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有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担任过班干部,但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班主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教育,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班主任要大胆地使用他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积极向学生会、校团委会推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做好学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爱才不荐、大才小用。再次,自主管理众所周知,战国时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其中的儒家和法家,一个是推崇仁义,另一个是强调法制。而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正是采用了两者的结合。首先通过学生自荐上岗,竞选班干部来培养民主气氛,另一方面,再实行充分的民主策略,也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就是放手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到学生中去”,就是让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所定的条例来衡量检测自己,通过量化打分,来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这一学期,我们实行“值日班长制”和“值日班干部”制相结合。通过值日班长制,让每位同学对一天的情况进行纪录,通过这一行为,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使人人都能走上讲台,人人都敢于走上讲台。在检查中由每天的值日班干部作宏观的管理,从抽查、得分情况或值日班长的登记情况来对每一天进行量化打分,一周一统计,两周一表彰。正是这样的一套学生自己实施、自己监督、自己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使我们班的竞赛成绩卓有成效,更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谓“以人为本,自主管理”,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许多事情,我总是尽量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做。当然,首先必须培养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点带面,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迅速形成。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移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如此,也就能为班级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有积极因素。班主任工作是漫长而艰辛的,我走过三十年多的教学历程,深深地体味到其中的甘甜与快乐,但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里,我只是谈了一点对班主任工作的感悟,但我愿以我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激励学生的“七大”最佳时机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班主任就必须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的各项措施,按其实质来说就是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激励行为对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其创造性、主动性,对于鼓舞士气,增强班集体凝聚性,使更多的学生自觉自愿地为集体作贡献,使每一个人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已成为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激励的功能、原则、过程、方式方法、环境等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学记上有句话:“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叫“及时”,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人的行为要受到其情绪的影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绪有助于提高人的活动效率,促使人们忘我地劳动;而消极被动低落的情绪则往往会使人心情郁闷、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使人对工作产生厌倦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在情感的表现形式方面,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因而,如何有效地激发人们内心的积极情绪,也有个时机问题。所谓把握激励学生的最佳时机,就是指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那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或运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学生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并使其化为行为,去实现预定的目标。研究激励的时机,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激励理论,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敏锐地觉察、巧妙地运用时机,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也是大有稗益的。那么,激励学生的最佳时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大量的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下列几种情况,可称作激励的最佳时机:一、学生进入新的情境时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等是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人们的主观意识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学生所处的情境对学生的效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学生由一个旧情境转入到一个新的情境时,(如转入一个新学校,调入另一班级,进入新学年、新学期时),往往有一种强烈的新感受,加之内心潜藏的自尊心的催化作用,这时总是暗暗警告或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新样子来。这种朴素的出自内心的动机,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按新情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倾向。一个高明的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学生进入新情境时内心的变化,给予热情的鼓励,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帮助学生明确新的目标,点燃新的希望。二、当学生获得某种成功时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的有目的活动。活动的结果又能反过来作用于行为的动机。行为修正激励理论认为,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这就起到了强化、激励作用。如果一个良好的行为长期得不到积极的强化,动机的强度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一般说来,学生取得的成绩从一个方面表明了他们的努力程度,学生取得好成绩或有所突破时,追切希望得同学、老师的认可、肯定。这时,班主任若能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取得成功的经验,提出下一步前进的目标,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或奖励,不但能激发获得成功的学生进取的高度热情,强化其学习、活动动机,对其他同学也可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三、学生处于困境时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学生时代也许是相对平静的,但中小学生仍然常常会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学生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遭到打击时。稚嫩的心灵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有时就好象是觉得掉进了陷井一般。处于这种情形的学生希望他人理解关心、求得同学、老师支持帮助的愿望特别强烈。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为他们排忧解难,必然会产生平时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大量事实证明,同样是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一次坦诚的交谈,一次假日的家访,一个亲呢的动作,对于在正常情况下的人们和对于陷入困境的人们在心理上的作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俗话说:“受人一餐,终身难忘。”对于饥渴交加的人,一粥一饭,确有转危为安之妙用,很可能使其铭心刻骨、终身不忘。四、学生以过错有悔悟之急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况且“圣贤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可见,过失过错就如同大小疾病一样在人生中很难避免。身心尚处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不是。但只要不是自甘堕落、一意孤行,学生一旦有了过错之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往往又会表现出某种侮悟之意。这种“悔悟”是学生知过改过的开端,也是班主任进行激励的大好时机。班主任应审时度势,细心观察学生对过失悔悟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因势利导开展工作。当然,我们还应看到,人的错误思想、糊涂观念、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则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象掸掉衣上的灰尘那样容易。因此,除了要把握时机,善加引导外,还须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不能*一两次成功的激励而一劳永逸。五、学生的某种强烈愿望未能实现时愿望体现了人的需要。需要是影响行为动机的决定因素。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需要表现得特别强烈,成为支配人们该时期内的主导力量。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极大地挫伤人们的工作热情。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某种强烈的愿望。倘若缺乏正确的方法和充分的条件,这种愿望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实现。这时,学生易产生焦虑、懊恼的情绪,影响活动效率。班主任应清楚地了解班上各种学生各个时期最强烈的愿望,尽可能地给他们指出解决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矛盾的途径;鼓励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实现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愿望;帮助他们分析形势和认清自身条件,摆脱不合实际的幻想;支持他们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六、触动旧情时旧情具有鲜明的两重属性,它既可以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情绪,产生消极伤怨之情,也可体现为对现实的积极肯定,萌发激昂的、奋发向上的情感。班主任应把握学生旧情触发时的心理特征,抓住时机,巧妙地激励学生。有时要善于利用学生往日的痛悔之情,使其吸取以前失误的教训,警惕重蹈覆辙;有时却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获得成功时所体验到的那种兴奋、昂扬的心情的追忆,使其抹去岁月的尘埃,让存在于思想深层的真切的情感熔岩迸发,使激情再现;有时,可通过学生往日爱戴的师长,情同手足的老同学,以昔时深情之火引燃今日行将枯萎的心。现实生活中,昔日故人的话语往往听来特感友善、坦诚、真挚,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