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复习讲座.ppt_第1页
2013年中考复习讲座.ppt_第2页
2013年中考复习讲座.ppt_第3页
2013年中考复习讲座.ppt_第4页
2013年中考复习讲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怀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振球 近几年来,怀化市的数学中考命 题,是按新课标精神和理念命 制的,它立足于能力立意,兼顾学 业水平考试和选拔性考试,注意了 数学试题的人文性和教育价值,题 型题量保持不变。试卷中以开放性 、探索性、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等 试题为主体,力求“稳中有变,变中 求新,与时俱进”。试题注重了数学 本质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科学创新 、自然和谐、精美清鲜 怀化市的中考试卷在开放性、 探究性、应用性、动态几何等试题 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更重要的是 试卷不追求时尚,不刻意追求人为 编造情境,还其数学的本质,关注 高中的教学,让学生进入高一级学 校学习数学更加有后劲。 一、2012年怀化中考数学试卷评价 2012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试卷结构 与版面形式相对于2011年,保持不变,由8个选择 题,8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构成。全卷的总分仍保 持120分。其中有20分为较难题。在保持原有特色 的基础上,增强了试题的情境性、设问的新颖性和 问题的探索性。在考查双基的同时,我们注重以数 学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能力,重点检测学生已有的潜 在的后续能力,本试卷体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 素质,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我市初中数学全面落实 新课程标准,有利于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 方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数 学的效率,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 (一)试题检测情况统计 本次命题命题组提供了7名同学对我们 数学学科所命试题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 分别为96分,93分、89分、80分、81分、 72分、49分,人平80分,优秀率71%,及 格率86%,难度系数0.67,区分度6.7,这一 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局党组对这次命题的要 求。 (二)试卷的基本结构 本卷共3道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第一题为8个选择题,第二题为8个填空题, 第三题为8个解答题,数与代数占50%,空间与图 形占38%,概率与统计占12%,整套试题的难中易 试题所占分数分别为容易题(1、2、3、4、5、6、 7、8、9、10、11、12、13、14、15、17、18、19 、20、21题)80分,中档题(21(1)、(2)、22题 )20分,难题(23、24题)20分,知识点的覆盖率 达85%,试题既强调基础,又有梯度,有利于“两 考合一”,有利于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发挥正常的 水平,适合高中招生,整套试题区分度合理。 (三)试卷的主要特色 1、试卷注重基础,本试卷覆盖了初中 85%以上的知识点,涉及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的容易题71%。方程、函数、不等式 (组)等学科主干知识侧重考查,共有8道 题,占了41分。统计与概率3道题共16分。 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 普及性特色。 本卷全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理解和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 也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 也进行了全面考查,题目不偏不怪,注重 通性通法。 本卷选用恰当的数学知识,考查了数形结合 、分类思想、化归思想、统计思想、随机思想、整 体思想、逆向思维以及待定系数法,由特殊到一般 的思想方法等初中主要的思想方法,如4、6、8、 11、12、13、15、19、21、23、24题较好的体现 了数与型的结合;4、5、7、19、22题可运用逆向 思维方法解决;22、24题需运用分类的思想方法 去解决,第24题运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 式,第21(2)、23题在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 的同时,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至于图形位置与线段长度、角度等 数量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的问题 的转化,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等转化思想更是贯穿全 卷,这些题目的设置,保证了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 考查的效度,对引导初中数学教学,全面贯彻新课 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2、试卷的试题素材,求解方式体现了 公平性,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语言陈述 准确精炼,具有较高的信度。 本卷的所有试题,不论是语言的陈述 ,还是图形的展现都力求准确精炼,凡是 和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其背景为全体同学 所熟悉,如第2题是同学们平时常见的生活 图案;第7题是利用此时田里插下的水稻秧 苗的出苗问题,把试题与生活结合起来; 凡是原创试题,其知识背景都在核心知识 范围之内,如第10、14、15、18、23题。 3、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给学生提供 了一个展示个人整体水平以及创造性能力 得以发展的平台。 本卷努力给学生创造多元、开放,适 合探索、思考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和空 间,在传统题型的基础上,试卷设计了探 究题、开放题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新题目, 所设计的问题关注学生各自的数学认知心 理特征,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许多题目都可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如18 、21、23、24题给学生提供了一题多解的 创新模式,以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4、重视学生阅读理解,数学审题能力 的考查。 各门学科都离不开阅读理解,数学显 得更为重要。解答数学题时,学生如果没 有看清楚就下笔,那么就会把题目做错, 也找不到最简洁的方法;不仔细阅读题目 ,就很容易受局限,不进行分类思考。第 23、24题还得对所给的图要能看得懂,否 则此题也无法动笔。 5、注重开放性和探索性试题的考查。 本卷通过设置开放性、探索性试题, 力求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视点 实现对数学思想方法不同程度的考查,考 查学生能否独立思考和从数学的角度去发 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从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如 23题,设计新颖,更能让学生从解答中获取 一种成功的喜悦。 6、综合题设计富有特色,压轴题难度适当 ,适合考查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 本卷注意到数学学业考试的目的和性质,精 心设计了压轴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 ,区分不同的数学学习水平,为高中选拔新生创 造了一定的条件,第23题综合了矩形、正方形的 性质,旋转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外 角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无理数 的大小比较及辅助线的做法。第24题综合运用坐 标、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变化、待定系数法、勾 股定理、三角形相似、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 的面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直线与圆的位置 关系、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知识解决问题,使 得题目有一定的分量和难度,有一定的层次和深 度,综合程度较高,有较好的区分度。 7、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和谐发展。 本卷在试卷的开头呈现了“温馨提示”的 卷首语,体现了人文关怀,本试卷力求让 不同思维形式、思维水平,已有的数学活 动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得以展现,尽可能使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才能 ,同时不同水平的学生又能得到较好的体 现,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的训练仍旧要抓紧,不能放松。那些中考 得低分的学生,并不仅仅是难题做不出, 而是因为基础题没有做出来或没有做对才 考得不是很好,学生要考出好成绩,必须具 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 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试题中能力的考查总是以知识为载体, 通过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现的,而这 两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2、加强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促 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学 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解性学习,只有 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把所学数学知 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并灵活地运用它们 来解决问题。因此,关于理解方面的考查 自然成了数学学业考试中所至关重要的内 容,一方面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中所 要求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一方 面引导教学关注理解,由“重模仿”向“重理 解”方向转变,促进学生扎实双基,发展能 力。 3、设置丰富的数学活动情境,有利于 促进学生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 。只有在数学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循循善诱,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感悟 有关数学原理、方法的探索发现、证明应 用,体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建 模过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中 考已从知识立意逐步转变为能力立意,加 强能力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仅靠“题海” 和大量训练已不可能考出高分来。 二、2013年中考命题的新变化 1、提高中考试题的区分度; 2、中考试题的难度将作微调; 3、适当增加初高中衔接内容的考试。 (1)十字相乘法; (2)分组分解法; (3)有理化; (4)韦达定理。 三、2013年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复习共分三轮。 (一)第一轮复习,重在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至4月底 )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 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 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 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 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 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 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 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 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复习完每个单元 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 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 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每个 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要达到“理解”和“掌 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 、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 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 ,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 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 害的强化练习。 第二轮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5月份)。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 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 侧重培养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 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 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 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可进行专题 复习(17个专题),如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代数式, 方程与不等式,概率与统计,函数,课题学习,实数,四 边形与证明,图形的变换,图形的相似,线、角、三角形 与证明,最大利润与二次函数,应用题,圆,几何综合题 ,代数综合题,代数与几何综合题等。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 ,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3)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 ,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 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 是以题代知识。 (4)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 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 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能 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 把握一个度。 (5)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 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 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 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轮复习,深入中考试题研究,让学 生自己感受中考的魅力。(6月分)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 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 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 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 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历届中考真题 、中考模拟试题。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 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 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 又要高于中考。 (3)要懂得,会的题就不能丢分。 (4)详细统计学生的失分情况。统计就 是关键的环节。知道学生哪里不行。 (5)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 累素材。 (6)布置练习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 针对性。 (7)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弄懂 ,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学透;二 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 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 点水式的做题。 (8)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 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 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 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 ,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 挥的最佳状态。 (9)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 、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 合。 (10)心态和信心调整。 、中考复习应注意的几点 1、要学会命制模拟试卷 一份好试卷,应有和谐的结构和适当的亮点 ,使人看起来应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要达到这种层次,试卷上必须要编好题、编新 题。编题是一项有趣味、有价值、有意义,同时 也是一项非常艰辛的教研活动。怎样编出含金量 高的试题?首先要把握新课程标准,其次要植根于 现行教材,在课本中,实际生活中寻找编题的突 破口,或改编,或引申或移植,或原创,有时会“ 移花接木”,有时需新旧结合,有时又需展开想象 。总之,编题是有法而又无定法。 2、复习要重视教材原题 坚持回归教材,近几年来我市的中考数学试 卷中大多数试题源于课本,是课本的例题或习题 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其目的引导教师重 视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真正 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如何有效串联已有知识点, 把握问题的实质,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例题,但 不要拘泥于教材,例题习题功能的开发和拓展就 是一个能起事半功倍作用的好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