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经济周期波动.ppt_第1页
科技进步与经济周期波动.ppt_第2页
科技进步与经济周期波动.ppt_第3页
科技进步与经济周期波动.ppt_第4页
科技进步与经济周期波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科技进步与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 长波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述 n一、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n经济周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经济运 行中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 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 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及其阶段 n1、类型: n1)朱格拉中周期:9-10年的周期波动 n2)基钦小周期:40个月左右的周期波动 n3)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50-60年的周期波 动 n4)库兹涅兹长周期:平均长度20年的周期 波动 2、经济周期阶段 n1)两分法: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 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 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 高点称为顶峰,下降阶段,即衰退。 n2)四分法: n繁荣,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高涨); n衰退,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危机); n萧条,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 n复苏,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 n经济衰退指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 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 利率一般也会下降。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三、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 n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n创新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建立一种新的生 产函数。 n创新内容:引进新产品;开辟新市场;采用 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创造和使用新材料 、新能源;创立新的企业组织。 n“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 2、弗里德曼的货币原因说 n信用扩张 引起繁荣; n信用恐慌引起衰退。 3、凯恩斯的解释 n资本边际效率循环性变动: n经济增长时,资本边际效率逐渐扩大;繁荣 时,资本边际效率预期扩大;恐慌造成边际 效率崩溃,经济进入衰退。 4、长波理论 基本内容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 仅存在着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7 -10年的短周期,还存在着一个 50-60年的长周期。 每个周期当中又分为上升和下降 两个时期,各持续20-30年。 一般情况是长期波动的上升期繁 荣年份比较多,而下降期则以萧 条年份为主。 Nikolai D. Kondratieff 1892-1938 长波形成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 长期波动,学术界存在着两派观点: 外源性因素论 内源性因素论 长波形成的原因: 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指那些能够推动生产力巨大 发展的巨大变革。这些巨大的变革能够强有力地转 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火车头”因素。即新技术的采用集中于一两个经 济大国,由这一两个国家充当国际技术转让的火车 头。 后进国家的经济突变。即部分国家的跳跃式发展。 四、科技进步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 n1、技术革命与经济长波:世界经济规律性的 五个长周期分别以“早期机械化”的技术革命、 “蒸汽动力和铁路”的技术革命、“电力和重型 工程”技术革命、“福特制和大生产”技术革命 和“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主导。 n2、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波动:技术创新引起 经济从小到大、饱和到衰退的过程;反之,经 济波动引起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加剧,推动 技术创新。 五、世界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危机 n1、按持续时间长短,世界经济周期一般分为 1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主周期,即世界经济周 期;5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长周期,即经济长 波。一般来说,在经济上升期,物价和工资 上涨率及利率较高,失业率较低,而下降期 ,上述指标呈相反的变化。 n2、世界经济危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周 期性的、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一般被定义 为持续两个季度以上的生产下降或负增长, 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的危机 ,也即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就是危机。 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n一、当代世界经济危机 n二战后近70年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 生过5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这5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分别是: 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 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 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 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 21世纪初的经济危机 (一)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 n随着各国经济普遍完成了恢复并进入迅速发 展时期,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期性开始趋于一 致。从1955年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 了以大量固定资本投资为标志的周期性经济 高涨。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市场的矛盾 也日趋激化,终于在1957年爆发了战后的第 二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我们来看一组关于这次危机的数据。 表8.1.1 1957-1958年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国 别 危机前的 最高点 危机时的最 低点 工业生产 下降幅度 () 下降 月数 失业人数 (万人) 失业率 () 美 国1957年4月1958年4月-13.5135087.5 日 本1957年6月1958年6月-10.41392 英 国1957年10月1958年10月-3.71359.62.1 法 国1958年3月1959年2月-5.01117.9 联邦德国1958年2月1958年5月-1.44113.26.3 意 大 利1957年10月1958年8月-3.48176.6 这次危机标志着战后第一个经济周期的结束和第二 个周期的开始; 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时 间最长,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13个月,下降幅度达 到13.5%; 削弱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这次危机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几乎同时进入危机; 危机在深度和规模上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危机。 (二)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 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大多进入了周期性的短暂高涨阶段。从1973年第四 季度起,各国又一次接连陷入经济危机。 危机爆发的背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状况 日益恶化;物价上涨愈趋严重,以美元为支柱 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陷于瓦解;石油危机。 危机爆发的结果 工业生产普遍下降;企业大量 倒闭,失业队伍急剧扩大;股价猛烈下跌;物价 猛涨,国际贸易恶化金融危机加深;出现滞涨 。 我们来看一组关于这次危机的数据。 国别危机起讫 年月 危机 持续 月数 工业生产指数 下降 幅度 GNP下 降幅度 基期 危机前 最高点 危机期 最低点 美国1973.12-1975.4181967=100127.5109.9-15.3-5.7 英国1973.10-1975.8221970=100111.4 98.5-11.0-5.4 日本1973.1-1975.1121970=100132.9105.2-20.0-3.4 意大 利 1974.5-1975.8151970=100126.097.8-22.4 联邦 德国 1974.5-1975.7141970=100111101-11.4-4.4 法国1974.7-1975.591970=100129108-16.3-5.4 表8.1.2 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三)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 1974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经济陆 续进入了复苏阶段,但复苏的进程缓慢。美 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工业生产于1976 年恢复到危机前最高点,英国和日本的工业 生产则分别到1977年夏和1978年初才达到危 机前最高水平。 此后,各国经济转入低速增长期,而且停 停走走,没有出现明显的高涨。从1979年7 月开始,各国又接连陷入经济危机。 以下是危机持续时间和生产下降幅度情况。 国别危机起讫年月 危机持续 月数 工业生产下 降幅度( ) 失业率 () 美国1979.4-1982.124411.810.8 日本1980.3-1983.1354.12.5 联邦德 国 1980.5-1983.13312.28.5 英国1979.7-1983.14314.812.5 法国1980.3-1983.1357.48.2 意大利1980.5-1983.13322.010.5 表8.1.3 1979-1982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危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更为严重 ,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危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同步性; 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指数普遍下降,危机 持续时间大大延长;企业大量倒闭;世界贸易 严重萎缩,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急剧上涨。 (四)19901993年的经济危机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80年代初发生第 3次经济危机后,经济8年左右的增长,发生 经济危机的周期因素逐渐累计成熟。刚刚跨 入90年代,各国就相继陷入危机。 这次危机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危机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美国迅速从危机中复苏过来。 美国从1990年7月陷入衰退到1991年3月蹒跚走出 谷底,只用了8个月时间。199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由1991年的-1.0%上升到2.7%,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 反映良好,工业生产、失业率等重要指标明显好转, 1993年全年工业生产指数较上年增长4.2%,失业率 从1992年的7.2%降到1995年的5.7%。 日本在这次危机中持续的时间最长。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崩溃,1991年春 季开始,日本经济出现衰退,形成所谓“平成萧条”。 1992-1995年,日本经济连续四年成下降趋势。期 间,1993、1994、1996年分别下降0.1%、0.5%和 0.9%。1996年虽已开始走向复苏,但全年的增长率 仅为2.2%,并且直到21世纪初,日本的经济发展仍 然十分缓慢。 (五)2001-2002年世界经济危机 n9.11事件 (六)当前世界经济危机 n次贷危机 n金融危机 n欧债危机 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 义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的规律性。这种情况 在二战以前是这样,在二战以后依然如此。 但是与战前相比,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周期赖 以运转的国内外条件,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应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 期与战前相比,也出现了某些重要的特点。 1、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明显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运动规律一般是 在一次经济危机过去之后,依次经过萧条 、复苏和高涨三个阶段,为下一次危机准 备条件,周期的各个阶段较为清楚。战后 却不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依次交替 不如过去那样清楚,尤其是萧条和复苏阶 段更加难以明确划分。 复苏危机高涨 危机 萧条 战后经济危机阶段性不明显的原因: 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周期的干预和调节 ,对熨平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各国政府依靠自己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直接 参与再生产过程,为充分行使调节经济的 职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战争对于延长再生产周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 2、生产下降幅度较小 ,打击程度相对较轻 n 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虽然 多次发生经济危机和生产下降,但总的来说 都不如二战前爆发的危机那样沉重,持续的 时间也没有那样长。 n 但是,战后危机的破坏程度有一个 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即战后初期的危机生 产下降幅度较小,进入“滞胀”后,危机则 表现出日益深化的趋势。 如果把1920-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 -1938年三次危机连同1923-1924年和1926- 1927年的生产下降合并计算,美国平均每次危 机的持续时间为17.6个月,二战后美国的每次 危机延续时间都没有这么长。 美国除了1974-1975年危机使工业生产下降了 15.3%之外,其余几次最多为13.5%和 11.8%,同1929-1933年大危机使美国工业 生产下降46.2%相比,下降幅度相对小得多。 以美国为例: 生产下降幅度较小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作用的加强使生产 和市场的矛盾暂时得以缓和; 二战后各国危机次数不等,时间参差不齐 ,深度各样,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 切,为向国外转嫁危机,减小生产下降幅 度提供了条件; 科技进步带来了一些新兴产业,受经济周 期的影响较小,对整个生产的下降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 3、生产过剩危机和财政金融危机交织发生 (1)财政危机 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经 济周期的干预,其结果是,各国财政赤字和 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弥补不断恶化的财 政赤字和巨额国债,各国政府不得不扩大货 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造成经常性的通货膨 胀和物价上涨。 (2)货币金融危机 n 在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的袭击下,资 本主义世界的货币金融危机也日益加深。在 多次美元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8 月被迫宣布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 金,导致美元连续贬值,引起日本和西欧各 国货币开始实行自由浮动,宣告以美元为中 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种货币金融危 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 剧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4、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发生 结构性危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就业情况恶化,高失业率呈现出长期化趋势 ; 固定资本投资长期呆滞 结构性危机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民经济结构 和部门结构的急剧变动而引起的生产与消费,供给 与需求之间长期、严重的比例失调。 结构性危机产生的原因: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 ,这些部门利润高,是资本家争相投资的对象,而 传统产业则受到新兴工业的排挤而成为“夕阳产业 ”,造成严重的结构性危机。 与周期性经济危机一样,结构性危机也根源于资本 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但直接原因则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内部各部门、 各要素之间联系受到严重破坏而引起的。 5、“滞胀”一度成为普遍现象 (1)滞胀的含义 滞涨:是指在同一个生产时期里生产停滞、失 业增加、物价暴涨并存的不符合经济学理论 和社会发展实践的“怪现象”。是经济发展停 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社会经济现象。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生产增长迟缓,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长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