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知能演练提升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图中虚线处的地形部位是()A.山谷B.山脊C.鞍部D.陡崖2.环保部门检测到桥梁下河水有农药残留物,这些农药残留物最可能来自()A.地B.地C.地D.地3.甲居民点和乙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60米B.200米C.240米D.280米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据此完成第46题。4.你从图上可以看出,最高山峰的海拔是()A.900米B.1 200米C.900米以上1 200米以下D.1 200米以上1 500米以下5.老师强调山上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判断该陡崖在图中的()A.甲地B.丙地C.丁地D.戊地6.老师告诉同学们:“图上乙、丙、丁、戊四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不同的地形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图中乙、丙、丁、戊依次是指()A.山峰、山脊、山谷、陡崖B.山峰、陡崖、山脊、山谷C.山峰、陡崖、山谷、山脊D.山峰、山谷、山脊、陡崖7.图甲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最有可能与其相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是图乙中的()图甲图乙8.右图为陆地地形联系与区别示意图。下列判读正确的是()A.丘陵B.高原C.平原D.山地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11.下列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等高线地形图中沿EF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12.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C,E。(2)图中周庄的海拔为米,周庄位于李庄的方向。(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在(填“B”或“D”)处最合适。(4)图中还有哪里可能形成小溪流?请用虚线画出其位置。(5)某徒步旅行者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地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并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知能演练提升13.1.B2.C3.C第1题,图中虚线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第2题,桥梁下河水有农药残留物,这些农药残留物应该来自上游,从图中看,地位于桥梁下河流的上游,且另外几地都不位于该河流上。第3题,甲居民点海拔为50100米,乙山峰海拔为32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20270米。46.4.D5.D6.D第4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图中海拔的变化趋势和等高距。第5题,陡崖是等高线重叠的部位。第6题,图中乙、丙、丁、戊四处等高线特点依次是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等高线凸向高处;等高线凸向低处;等高线重叠,对应的地形部位依次是山峰、山谷、山脊、陡崖。7.C本题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准确判读地形景观图所表示的地形特征;准确判读选项中四幅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类型。根据图甲景观图可以看出,该地为山峰,其中一侧坡度较平缓,另一侧坡度较陡。A图等高线由外向里数值变小,为盆地;B图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D图由等高线变化可判断为两个山峰,中间为鞍部;C图等高线数值由外向里变大,为山峰,其中一侧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另一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所以选择C项。8.B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大,为山地;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很小,为高原;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大,为丘陵;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很小,为平原。910.9.B10.D读图可知,该岛国海拔小于200米的地区约占57%,故以平原为主。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11.C读图可知,图中沿EF线依次穿过陡坡、山峰和缓坡,与此相符的地形剖面图是C图。12.答案 (1)山脊陡崖(2)100200东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