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高邮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高邮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高邮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高邮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邮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区现状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高邮市卸甲镇原伯勤片区,紧邻京沪高速,交通便利,该项目区范围东至张叶沟,南至八伯交界河、西至龙港河,北至东面车伯路、西面大王庄河。项目区内总面积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万亩,涉及三河、伯勤2个行政村,项目区内人口约 0.41万人(二)农业资源状况1、水资源状况该项目区属里下河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充足,灌溉水源主要来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由车八干渠引水至九支渠、十支渠实现自流灌溉,水源清洁无污染,项目区无工业企业,周边无污水过境,据有关部门监测,当地水源、土壤环境指标达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要求,优越的生态条件将为示范区建设大面积的优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有利条件。2、土地资源状况该项目区地势平坦,地面真高在2.22.8之间,总体略呈东低西高,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潮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项目区内有老河、老沟、老村庄地以及坟地,具有一定新增耕地潜力。(三)农业种植业布局项目区主要种植品种为:常年种植稻麦面积约为0.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左右,经济作物面积约0.1万亩,占耕地面积10%左右,项目区内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作物生产的耕作、开沟、灌溉、排涝等主要农艺过程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小麦的播种、植保、收脱全部实行机械化,水稻机插秧面积超过80%,达0.75万亩。全区的粮食种子都由市种子公司统一供种,各村有农业植保队伍,实行有偿服务。(四)规划区内农田基础设施现状1、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区处于里下河沿运自流灌区属高邮南关灌区,农田灌溉主要依靠车八干渠引京杭运河水进行自流灌溉,由于项目区田间配套工程配套不足,配套率仅在30%左右,水资源浪费严重,且在灌溉用水高峰期用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根据国家南水北调的要求,里下河沿运地区还将缩减灌溉流量,项目区内灌溉水源将逐步向提引地表水进行灌溉发展。2、田间机耕路 该项目区田间机耕路主要是砂石路和土路为主,路面净宽达不到3米,桥、涵配套建筑物配套不足,满足不了中型以上农业机械作业的需要。3、农业机械化条件 该区农机发展较快,目前农机总动力为810千瓦,基本实现了耕、播、收机械化,特别近几年我市加大了机插秧推广力度。但该区部分地块涝渍害未完全解决,同时存在水土保持较差问题,区内沟渠路仍然存在“下雨跟水跑、刮风满天飘”现象,再有就是部分基础设施运行时间久、管护保养差,导致设备老化、功效低。(五)建设条件 项目区经过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种子补贴、农机补贴等,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粮食实现了十年增,实行收购最低保护价,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具备优越的资源条件。(1)区域优势:高邮市卸甲镇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交通条件优越,驱车从京沪高速八桥出口进入项目区仅10分钟左右,项目区内建设的通达工程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连结成网。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位于项目区西侧,水运交通发达。(2)资源优势:项目区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热水配合协调,是江苏省气候生产力最高的地区之一。土地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3)生态优势:高邮市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项目区地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为了保证调水质量,国家逐年加大投入,对水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项目区提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水自引灌溉,水源清洁无污染。(4)产业优势:项目区优质稻米、小麦产业优势明显,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联系紧密。项目区生产的优质稻米,由国家级龙头企业年加工粮食30万吨的全省最大的双兔米业公司收购加工。(5)组织优势:卸甲镇专门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农业、水利、财政和项目区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总体规划的制定、方案设计、配套资金的筹措与落实,有关部门的协调等项目建设组织领导工作。(6)项目管理水平优势:我镇在抓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始终以“六制”为抓手,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质量不达标的工程,坚决返工重建,确保项目工程标准高、质量好。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依据根据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总体布局,结合省“四沿”开发规划、扬州市高标准农田规划(20132020年)及高邮市农业开发20152020年规模开发规划,合理确定了2016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在本镇的三河、伯勤2个村,该区域位于京沪高速东侧,在规划建设范围内。项目区各村和农户对于争取本项目积极性非常高,各涉及村都已召开了农民代表大会,并将规划情况向农民进行了公示,得到了农民的一致欢迎,签字盖章同意率达98%以上。计划通过项目资金的投入完善项目区的排灌系统,增加排灌动力,改善交通条件,以发展现代农业的标准为当地创造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在项目区积极推广适于优质稻麦种植的优良品种,组织对当地农户进行新技术的培训,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区所在村还积极推动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吸引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项目进入,多途径、多渠道的增加农民收入。(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客观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力量,是加快农业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示范和转化推广的重要平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该区现有灌排体系基本形成,但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调蓄能力差,大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还是七、八十年代兴建,水利设施老化,灌排效力低下、在连续阴雨、或特发暴雨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项目的实施,能极大地改善与提高粮田防灾抗灾能力,有效提高粮田基础地力水平。高邮市是我省重点产粮大县之一,近几年,在各级政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下,我镇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土渠渗漏、淤积严重,土地利用率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现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改善灌溉条件,改善土地利用现状。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我镇资源、区位优势明显,优质粮、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等是当地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把产业区域布局、农业机构调整、品种结构调优有机结合起来,将有效培育和壮大一批优质粮食和蔬果等优势农产品种植基地,促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4、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疏浚沟渠、河道,整治农田面貌、建设防护林网等为重要建设内容,加大秸秆综合利用还田力度,多施农家肥,少施化肥,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不断提高水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项目区规划设计及农业结构调整布局(一)初步规划设计方案1、规划设计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布局。根据项目区缺乏内部交通道路和排灌系统标准较低的实际情况,重点加强项目区机耕路和灌溉站、硬化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的建设,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区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确保治理一片,成效一片。整合各类资源、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质稻麦生产基地。(3)坚持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原则。扶持发展当地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和产业化思想,走产业化、一体化经营之路。建立优质稻麦基地,在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坚持按产业经营思路,围绕优质稻麦进行产业开发,着力提高优质稻麦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生产水平。(4)坚持依靠科技的原则。在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有关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运用、生态农业保护等软件建设。聘请市农林科技单位为现场指导,在项目区推广扬辐粳8号、丰优香占宁麦13、14等优良品种,同时推广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和机插秧栽培技术,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5)坚持整合资金、打造园区的原则。坚持项目区的集中性和整体性,以现代农业建设的标准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集中的治理。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引进通达工程项目、河塘整治项目、土地复垦项目和水利工程项目等各类财政支农项目,加大项目区资金投入,提高项目区建设标准,真正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同时注重吸引民资投入,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努力向“一村一品”发展,对周边地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民收入不断提高。(6)坚持农民为开发主体的原则。根据项目区实际需求,大力扶持当地农业“三大合作”组织的发展,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建立。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协调项目农户的农业生产和销售,通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促进项目区由分散承包向规模经营过渡。通过“三大合作”组织的建立,切实加强农户之间的互助,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7)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治理模式。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我镇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治理模式。大力推广“三改两结合,一步达吨粮”的标准农田治理模式,“两改”即短改长,宽改窄,田块长度由原来的100米左右改为150左右,宽度由原来的30-40米改为15-20米,“三结合”即农田治理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农业机械化作业相结合,与新农艺技术推广相结合,由原来的低产田、中产田一步建设成为高标准的吨粮田。2、规划设计方案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建设标准上,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有新的提升:一是围绕进一步发展节水农业,高标准农田应当为更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运用创造条件;二是围绕食品安全,强调高标准农田在土壤、水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面污染等方面的控制标准,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保持良好的生产生态环境;三是围绕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如计量配水、用水,对水、土、气的遥感监测等智能化管理,在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建设时,也应逐步统筹考虑。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益运行”的原则,以当地优质稻麦主导产业发展需要为依据,整体布局,在搞好建设规划的同时与地区中长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相衔接。工程建设标准依据国开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和省级实施细则并结合本地实际,按标准化进行设计建设,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基本实现园田化,建成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示范园区,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3、规划设计的建设标准(1)排涝降渍能力排涝能力达到日雨200毫米1天排出,农田地下水位埋深应在田面0.8米以下。(2)灌溉能力灌溉设计保证率90%。灌溉水源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4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3)田间工程中沟级以上灌排工程配套完好率100%,田间工程配套、完好率不低于90%。(4)农田平整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田地相对集中连片。条田面积200400亩。水田田面坡度小于1/1000,农田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率90%以上。(5)土壤肥力及地力建设农田土壤耕作层应大于20cm,地表以下1米土体无明显障碍层。土壤理化性状协调,耕层土壤有机含量水旱轮作区20g/kg以上,旱作物16g/kg。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符合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规程的要求。耕地质量达到较高肥力水平,秸秆还田每年每亩400kg以上,每年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普及施用专用配方肥料,科学合理运筹肥料,氮肥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6)农田林网主要道路、沟、渠两侧应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适宜造林长度达90%以上。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应符合江苏省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技术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达到90%以上。(7)田间道路田间道路分机耕路、生产路两级。机耕路要与乡、村公路连接,路面净宽不低于3米,高出田面0.30.5米,设置间隔会车点,主干道采取硬质路,便于机械作业与农产品运输。生产路净宽不低于2米,高出田面0.20.4米,采用土质压实或泥结石路面,配套桥、涵和下田机耕桥,便于农业机械下田作业。(8)农业机械该项目区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综合作业不低于80%。(9)生产方式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100%,科技贡献率比一般农田平均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项目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种植大户等市场主体规模经营的面积达60%以上。(10)产能效益粮食生产能力每亩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亩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与一般农田相比单位面积产能效益提高20%以上。4、规划设计的具体目标(1)灌排保证率达到9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日降雨200毫米雨后24小时排出。(2)田间工程配套完好率不低于90%,节水灌溉面积达80%以上。(3)土地平整,条田方整,土壤有机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4)机耕路砂石化,主干道路硬质化。(5)农田林网全面达标,森林覆盖率达24%以上。(6)农业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7)良种覆盖率达100%,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8)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面积达75%以上。(9)粮食生产能力亩产1000公斤以上。(10)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二)农业结构调整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同步提高。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思路推进优质稻麦产业化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优质高产高效为前提,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构建优质稻麦优势产业带为重要内容,以优质订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价格杠杆为手段,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优质稻麦米生产基地,引导我市优质稻麦产业向优质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其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四、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项目规划面积为1万亩,示范基地将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准来打造,重点提高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二)建设内容1、水利措施灌排工程。为确保基地内旱涝保收,经测算规划,需新圩口闸2座,需投资34万元,新拆建涵闸9座,需投资37.41 万元,新拆建灌溉泵站26座,需投资180.3万元,疏浚、开挖沟渠35公里,需完成土方12.5万方,需投资105万元。按照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本着“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资金”的原则,防渗渠道衬砌工程采用“U”型结构,田间配套建筑物,本着“高起点,重质量,上水平”的要求,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物。需在基地内新建U型渠道长31.76公里,需投资485.99 万元,新建桥梁5座,需投资44万元,建设田间配套建筑物2621座,需投资198万元。2、农业措施为便于项目区内机械化作业 ,需新建宽3米的水泥道路8.6km,需投资240.8万元,资金通过镇村自筹和整合资金的方式提高机耕路建设标准,基本实现硬质化。以上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共需投入资金1350.5万元。项目区内作物布局安排适合优质高产抗病的稻麦品种如扬辐粳8号、丰优香占各宁麦13、14等。随着优势产业带的发展,优质稻麦品种的覆盖面将迅速扩大,形成优质稻麦优势产业带。3、林业措施以农田防护为主,林随路走,对照田园化的要求,适当安排部分常绿树,注重绿化、美化相结合。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防护林网络面积为200-300亩,最大不超过400亩。防护林网络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达到75%以上。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度进行植树造林,达到适宜造林总量的90%以上。项目区主要公路沿线和骨干河道两侧以意杨为当家品种打框,田间机耕路、沟渠两侧以常绿树织网。4、科技推广措施以扬州大学和市农业技术指导机构为科技依托,主要围绕优质稻麦米主导产业,在项目区农户中积极推广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全量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技术和机插秧技术等,进行稻鸭共作和水稻工厂化育秧的试点示范等。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 以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关于申报201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通知的要求及相关投资标准政策规定为依据,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确定工程建设规格和投资规模。项目概算总投资1430万元,其中水利建设投资1040.7万元,农业措施投资309.8万元,林业措施投资20万元,科技推广投资20万元,管理费26.5万元,工程管护费13万元。(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43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65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552.5万元,高邮市级配套资金97.5万元,自筹资金130万元。(三)村以劳折资完成筹资投劳 由项目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座谈会,广泛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开发的重要意义。本项目自筹资金130万元,以项目区农民投工投劳投入为主,主要用于项目区开挖疏浚渠、河、路计28公里和平整土地350亩,土方计16万方。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