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docx_第1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docx_第2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和税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的直接税税负增加,随着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纳税意识的加强,对于税收的知情权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纳税人或者是负税人,更希望了解发生经济业务时产生的纳税义务,拥有的相应权利。同时,为了降低税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提前合理安排相关经济业务,少缴税,降低税负。 实务中对税法要求的提高,要求税法教学相应的提高。对于会计、财管、审计、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生,知识体系中税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随后的工作中需要涉及到税法的内容。而且目前财经类的职业资格考试中,含金量最高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中,税法都是必考科目,因此税法课程在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财会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进行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 虽然现在高校都能实现多媒体教学,但是以往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还是固定的授课地点,固定的教材,而且因为本文由收集整理财会类专业的招收人数增加,教学班级人数相应增多,大多数高校只能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关的税法教材注重对于税法法律法规的讲述,对于办税流程没有全面展示,忽视税法和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使税法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少,实用性降低,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低。由于课时有限,税法的教学计划往往只是讲授流转税和所得税几个重要的税种,对于其他的小税种忽略,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无法系统地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践教学内容少 目前我国很大部分高校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税法课程教学还是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计划也设计了很多的实践学时,但实际执行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开展真正的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内容很少。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校内的实训基地由于资金等方面原因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第二:校外的实习基地往往只是挂牌,流于形式,学生很难找到和专业吻合的实习基地。所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化,理论和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 (三)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绝大多数属于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没有企业单位从事实务工作的经验,税法课程的老师也是如此,而对于财经类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讲,需要的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比较强的双师型的教师,现阶段高校教师的实际经验少。而且学校也没有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列入相关制度,在时间、经费方面都没有落实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教师实践实务能力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税法教学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以学生为主,学生出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被动地学习税法的相关知识,针对每一个税种计算应纳税额,无法处理综合的实际问题和具体的纳税申报。缺乏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实际的涉税工作。 三、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改变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 以往的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章节设置的,是一种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的排列,一般是按税种进行排列,第一部分流转税,第二部分土地增值税,资源税、房产税、车船税等,第三部分所得税,第四部分税收征管法等。税法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学生税务技能的培养,需要结合工作任务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因为实务工作中,企业的一项经营业务,经常同时涉及到几个税种,而且相互之间还有联系,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按照税务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分为:第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第二:企业业务及涉税情况分析;第三: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和对比分析;第四:涉税业务的核算四项工作。这样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在短时间能培养独立进行税务处理的技能。 (二)分角色实训,实现教、学、做合为一体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结合相关案例的对于税法理论知识的讲授,例如应纳税额的计算案例,税收筹划案例。因为学生平时几乎没有涉税业务的相关实习机会,所以不能把理论知识很好地学习领会和运用。所以到实际工作岗位后,一筹莫展,不知从何入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尝试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实现仿真式的模拟工作场景,学生分角色进行相关业务处理,让学生在工作中实现学习任务。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中的人员交替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增值税分为一般纳税人办税员、小规模纳税人办税员、具体申报时分为手工申报、网络申报、业务处理中分为办税员、税务机关审核员等不同的角色。分角色实训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际业务的处理技能。采用仿真案例的方式,通过让学生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为体现这样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针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不同企业的业务涉及到的具体税种,引导学生掌握具体企业业务的涉税情况分析,涉及到哪些税种,如何进行判断。第二:具体业务的分析,对于每一个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涉及到的税种有哪几个?每一个税种的税率、纳税期限、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要求等。第三: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与比较。作为企业的税务方面的人员,有两个工作,首先是正确地进行相关税种的申报工作,避免税务风险。其次更高的要求是进行纳税筹划,即对企业的业务进行事前合理的设计,以实现企业税负最低。所以要引导学生对于同一个业务进行不同纳税筹划方案的思考,如:如何对于具体业务进行安排,实现延期纳税、减少缴纳税款或者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然后根据净利润或现金流量的标准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第四: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涉税业务涉及的具体会计科目,以及业务处理对企业损益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采用仿真案例教学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财经类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学校需要积极筹措资金,改善目前的实训基地条件,对于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现代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的要求建立模拟实践教学实验室。对于岗位的工作职责、主要任务、操作流程进行岗位职业培训,提前进行岗位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真实的案例或者是模拟真实的案例训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企业的业务处理工作,同时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实训的效果。 要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培养必不可少,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引路人。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的现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第一:积极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应用型财会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的培养。通过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考试、会计职称考试、CPA、CTA、ACCA等,扩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