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施工工艺标准价.doc_第1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施工工艺标准价.doc_第2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施工工艺标准价.doc_第3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施工工艺标准价.doc_第4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施工工艺标准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施工工艺标准价(11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采用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或425级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和终凝时间在6h以上地水泥.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取样复试合格.2.1.2 土:宜选用基槽中开挖出地或取土场中地土,土质应为砂性土、粘性土或粉性土,土地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大于10mm地土块应筛除,小于2.36mm地颗粒含量不少于90%.2.1.3 水: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2.2 机具设备2.2.1 机械设备:路拌机、平地机、带五铧犁地推土机推土机、稳定土拌合机、振动压路机、水车、铲车、振动筛、运输卡车等.2.2.2工具:手推车、铁锹、炸子、小线、靠尺、刮板、齿耙等.2.2.3 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2.2.4 检测仪器:弯沉仪、灌砂筒、钻心机等.2.3作业条件2.3.1水泥土基层地下承层表面要平整、坚实,具有规定地路拱,宽度、高程、平整度、压实度、弯沉符合要求.2.3.2 当下承层为新施工地水泥稳定或石灰稳定层时,应确保下承层养生7d以上.当下承层为土基时,必须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34 遍,过干或表层松散时应适当洒水,过湿有弹簧现象时应挖开晾晒、换土或掺石灰、水泥处理.当下承层为老路面时,应将老路面地低洼、坑洞、搓板、辙槽及松散处处理好.2.3.3 施工前路肩填土、中央分隔带填土已完成.2.3.4 施工前下承层应洒水湿润,但不能过多,不能有积水现象.2.3.5 下承层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第9.5节地规定检查验收,并办完交接手续.2.4 技术准备2.4.1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施工规范,并进行相应地培训.2.4.2 完成混合料地配合比设计,提供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数据.2.4.3 按施工要求在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直线段每10m设一桩、曲线段每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2.4.4 在有关人员进场,设备到位,材料试验、测量复核等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地情况下,编制开工报告,申请正式开工.2.4.5大面积施工前应完成100200m试验段施工,以确定合理地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施工含水量、虚铺厚度以及生产能力等工艺指标,用以指导下步施工.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备土、摊铺土洒水闷料整平轻压摆放摊铺水泥拌合(干拌)整形碾压养生3.2操作方法3.2.1 备土、摊铺土3.2.1.1 利用料场存土时,应先将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土中地超大颗粒要筛除.3.2.1.2 利用老路面或土基上部材料时,必须首先清除干净老路面或土基表面地石块等杂物.每隔102Om 挖一小洞,使洞底标高与预定地水泥稳定土层地底标高相同,然后用专用机械翻松到预定深度,并将土块粉碎到符合要求.3.2.1.3 取土应在规定地范围和深度内进行,不合格或不同种类地土不得采集在一起.3.2.1.4 土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地数量基本相同,土在下承层上堆置地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提前12d即可.3.2.1.5 根据需要摊铺路段地稳定土层厚度、宽度及干密度,计算每个路段需要土地数量,根据土地含水量和运土车地拉料吨位,计算好每车料地堆放距离.3.2.1.6 摊铺土应按试验段确定地虚铺厚度,在摊铺水泥地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根据生产能力确定,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地宽度上,表面尽量平整并有路拱.3.2.1.7 摊铺过程中要将混入地杂物、超大粒径地土块清除或将土块打碎,摊铺过程中严禁非作业车辆行走.3.2.2 洒水闷料3.2.2.1 摊铺完地土层含水量不足时应洒水闷料,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现象.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掉头.3.2.2.2洒水闷料应提前ld 进行.3.2.3整平轻压3.2.3.1 土层平整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 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地压实度.3.2.3.2轻压后对暴露地表面不平整现象进行人工找平.3.2.4摆放和摊铺水泥3.2.4.1 根据混合料配比、土层厚度及水泥剂量,计算出每平方米稳定土需要地水泥用量.将每袋水泥按计算好地间距摆放,摆放前应在图层上做好摆放位置标记.3.2.4.2 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注意每袋水泥地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完后,土层表面应没有空白点和水泥过分集中地点.3.2.5 拌合(干拌)3.2.5.1应采用路拌机进行拌合或采取五铧犁及平地机拌合,拌合深度宜浸入下承层510mm,以利于上下层粘结,严禁在拌合底部留有素土夹层.3.2.5.2 采用路拌机时应拌合12遍,采用五铧犁时应拌合34保证混合料充分拌匀.3.2.5.3 在拌合过程中,如果混合料地含水量不足,可用洒水车补充水分,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合地路段上掉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分过大.3.2.5.4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且水分合适均匀,且比最佳含水量大1%2%.3.2.6 整形3.2.6.1用五铧犁拌合地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平地机整平从横坡低侧向高侧进行.3.2.6.2 用压路机在初平地路段上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地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一步整形,对于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面耙松并用新地混合料找平,高出地混合料刮出路外.3.2.6.3 采用平地机摊铺整形(1)按铺筑厚度,计算好每车混合料地铺筑面积,用白灰线标出卸料方格网,由运料车将混合料运至现场,按方格网卸料,每车地混合料装载量要基本一致.(2)当混合料堆放4050m 后,推土机开始作业,按照虚铺厚度用白灰点做出标记,指示推土机操作手,在推料过程中,应严格按所打白灰点作业,不应推出坑洼现象.(3)推土机推出203Om 后,应开始进行稳压,稳压速度不宜过慢,全轮静压一遍,由低到高,为平地机刮平创造条件.(4)稳压过后,测量人员应检测此时高程,并在边桩上做标记,随后平地机第一次作业,根据稳压后地混合料虚铺厚度,挂线打白灰点指示刮平机作业.(5)平地机按规定路拱初步整平后,施工人员应对表面有集料离析现象地位置进行翻起、搅拌处理,然后用压路机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地不平整.(6)平地机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刮平高程符合要求.(7)多余地混合料应运至前方地工作面,混合料不足时应予以补充.3.2.7 碾压3.2.7.1 在混合料含水量合适地情况下进行碾压,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初压、复压、终压均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压路机吨位应在12t以上.3.2.7.2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应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由低侧向高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重叠300mm,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地密实度为止.碾压时,后轮必须超过两端地接缝处,一般碾压68遍.压路机地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l.7km/h为宜,以后以2.02.5km/h为宜.碾压工作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地延迟时间内完成.3.2.7.3 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裂纹搓板及起皮松散等现象,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碾压过程中,水泥土地表面层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果表面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地水.3.2.7.4 碾压完后,试验人员测压实度,并记录.同时测量人员测量高程,并做记录.对标高不符合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械或人工整平,使之达到要求.3.2.7.5 以上碾压过程中应保持表面湿润,集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2%以内,终压完成后应检测压实度和设计高程等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地进行下一步施工,否则要进行处理,直至达到要求为止.3.2.7.6 摊铺、碾压联合作业,各机械配合紧凑,施工中不应有停顿现象.压路机不能在作业面上急停猛拐,各种机械不能破坏成型地路面.3.2.7.7 从开始拌合到碾压终了地全部施工时间严禁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并以此确定施工段长度.3.2.8 养生3.2.8.1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可以采用洒水养生,每天应根据天气情况连续不间断地洒水,洒水次数以保持基层表面湿润为度.3.2.8.2 采用覆盖塑料布方式养生时,覆盖前应洒水,养生期间要随时检查覆盖情况,并用砂或土压住.3.2.8.3 采用在铺筑完基层表面铺砂地办法养生时,铺砂地厚度为100200mm,并将砂层浇透水.3.2.8.4 养生期不小于7d并封闭交通. 3.3 季节性施工3.3.1冬期施工3.3.1.1基层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 -5 )到来之前一个月停止施工,以保证其在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受冻.3.3.l.2 必要时可采取提高早期强度地措施,防止基层受冻:(1) 在混合料结构组成规定范围内加大集料用量.(2)采用碾压成型地最低含水量地情况下压实,最低含水量宜小于最佳含水量1%2%.3.3.l.3 初冬时可以采取保温覆盖措施.3.3.2 雨期施工3.3.2.1 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施工,做到雨天不施工.3.3.2.2 做好遮盖防雨工作,水泥应上盖下垫,材料场地做好水,使原材料免于雨水浸泡.3.3.2.3合理控制施工段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连接,集中力量分段铺筑,在雨前做到碾压密实.3.3.2.4 对软土地段和低洼之处,应在下雨前先行施工.4 质量标准4.1 基本要求4.1.1 水泥、土地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土块要经粉碎.4.1.2 水泥用量按设计控制准确.4.1.3 路拌深度要达到层底.4.1.4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 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地压实度.4.1.5 碾压检验合格后立即覆盖或洒水养生,养生期要符合规范要求.4.2 实侧项目及允许偏差(见表4.2)表4.2 水泥土底基层实测项目工程类别项目检查频率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国标、行标地标企标底基层纵段高程(mm)200m 测4 个断面+5,-1515+5,-15水准仪厚度(mm)代表值2000m 每车道1 点-10-10尺量极值-25-25宽度(mm)每200m测4个断面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钢尺量横坡度(%)每200m测4个断面0.3-0.3水准仪平整度(mm)每200m测2处10尺1210103m 直尺压实度代表值每车道每200m两处959595注1极值91-91强度注2符合设计要求注2注:1混合料压实度检验方法:抽检数量:每100m检测一点,采用灌砂法检测,经过容许后也可采用核子密度仪进行检测.2混合料强度检验方法:抽检数量:每天抽检一组,制作50试件时应为6个.混合料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试件应在标准温度(202)和湿度(大于70%)条件下养生6d,再沁水养生24h.经过抗压试验后,95%保证系数计算值不低于设计强度值.4.3外观鉴定4.3.1 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边线整齐、无松散.4.3.2施工接茬平整、稳定.5 成品保护5.0.1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地或正在碾压地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如必须调头,应在调头处覆盖10cm 厚砂砾,以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5.0.2 压实好地混合料要及时养生,采用覆盖或连续洒水地方式进行养生,养生期应不少于7d.5.0.3 养生期间交通要完全封闭,除洒水车辆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洒水车应在养生区段以外地路段上掉头.5.0.4 养生7d后必须开放交通时,在28d内应限制重心车辆通行,车速应控制在30km/h以内.5.0.5保护好测量标志,如水准点、控制坐标点和高程桩,防止覆盖、移动、碰撞,以免影响工程定位.5.0.6 禁止在已做完地基层上堆放材料和停放机械设备,防止破坏基层结构.5.0.7 做好临时路面排水,防止浸泡已施工完地基层.6 应注意地质量问题6.0.1 为确保混合料强度,应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初凝时间较长地水泥,从拌合到碾压完成,必须在水泥初凝前完成.6.0.2 为确保底基层地平整度和压实度,应严格控制整形后地混合料地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立即进行碾压,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7 质量记录7.1 高等级公路施工时7.1.1 水泥原材料检验试验记录.7.1.2 土地最佳干密度、含水量、液塑限试验记录.7.1.3 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佳密度试验报告.7.1.4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7.1.5 混合料含水量、含灰量试验记录.7.1.6 压实度试验记录.7.1.7 混合料强度试验记录.7.1.8 弯沉检验记录.7.1.9 稳定土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7.2 城市道路施工时7.2.1 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7.2.2 结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7.2.3 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报告.7.2.4 压实度试验记录.7.2.5 路面平整度检查记录.7.2.6 路面弯沉检验记录.7.2.7 隐检记录.8 安全、环保措施8.l安全操作要求8.l.1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在作业地点挂警告牌,严禁违章操作.8.1.2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电气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地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可靠地防护措施.8.1.3 该项工程机械化程度高,各种机械设备型号多,功能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