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doc_第1页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doc_第2页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doc_第3页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doc_第4页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 二00四年九月十五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突出位置 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6月17日至19日,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江苏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交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作工作报告和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都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加速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新的进展,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出现逐步回升的良好势头。但是,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尽快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会议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要把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把职业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开拓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的改革;转变办学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学校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会议强调,抓住机遇,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形成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抓好职业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落实,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和提高投资效益,深化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体系,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会议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与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把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抓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学校招生和就业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以及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言。江苏、辽宁、浙江、四川、广东、陕西等6个省的负责同志作了大会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讨论了教育部等7部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会议期间,代表们还考察了江苏省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的职业教育。陈至立:抓住机遇面向市场大力发展职教教育部等7部委6月17日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抓紧抓好。 陈至立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认识要有新高度时指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工作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陈至立强调,要努力把职业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在办学模式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工作重点上要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在工作要求上要求严、求精、求新,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陈至立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一要巩固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二要建立政府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联合工作机制;三要坚持多渠道筹措和增加办学经费,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四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在江苏期间,陈至立还考察了南京、常州和无锡等地的职业教育学校、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化院团。发改委等合力打造职教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作为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成部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从履行好部门职责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纷纷出台新举措,努力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发改委提出,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和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结合“十五”规划执行评估工作,采取措施保障“十五”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十一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要积极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各专项资金的安排,继续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财政部提出,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中负有重要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立足大局,积极主动,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问题,充分发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各地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求真务实,立足长远,制订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当前尤其要认真编制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各级财政要同重视普通教育一样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所需职业教育经费,要列入年度预算,确保及时到位。要认真落实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财税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人事部提出,人事部门要积极指导和支持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制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主动做好相关的政策衔接工作和聘用制推行工作。要按照相关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类职业教育院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特别要针对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的特点,制定好相应的评价标准条件和评价办法,对专业实践性较强的教师,可根据有关规定,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或任职资格,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做好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工作,制定适合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特点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办法,进一步落实好职业技术学院和具备条件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实行免试部分科目的政策,逐步实现职业教育院校相应的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抓紧完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规划指导全国高技能训练机构的发展,打造一批在经济区域内和行业内具有示范性、辐射性、综合性和品牌效应的国家高技能人才训练基地,推进技能人才的整体开发。积极推动就业准入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技术技能职业岗位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就业准入的监察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方面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支持,完善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信息服务。加大对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 农业部就推进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提出,进村入户,把农民科技培训落到实处,重点实施四项工程: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工作。 国务院扶贫办提出,今年主要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建立1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基地,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这项工作。同时,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不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支持力度。 周济:职业教育要实现三大转变 教育部部长周济6月17日在南京就职业教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要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周济所说的三个转变就是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 办学思想的转变。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决不能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转向普通教育。 办学模式的转变。按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的改革。首先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其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再次,要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专业;办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课程,请什么师资;最后,要把打造就业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地区和学校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和学校的骨干专业。 办学机制的转变。一是采取灵活学制和灵活学习形式。中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12”、“21”、“111”等办法,是学校和企业、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的职业教育资源有机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行学分制和模块式教学,鼓励校企合办、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办学形式。 二是扩大优质职教资源,发挥规模优势。 三是坚持学历教育和中短期培训并重,在重视提高学历教育质量的同时,针对初次就业者、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再就业工人开展适应性强的中短期培训,学习期限要灵活,学习形式要多样,学习内容要实用,学习质量要不断提高。 四是要加快建立“学分银行”的试点,实行弹性学分制度,完善学分认证制度。 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在周济看来,未来20年,职业教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说,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制定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规划我国教育的总体系、总框架。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看,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还只能是少数,而更多的一部分(50)学生主要是要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更多地依靠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此基础上实现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高于普通高中水平。但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44,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也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9。也就是说,每年还约有700多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还有2250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亟需进行技能培训;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40。这展示出职业教育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周济强调,我要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要加快改革公办职业教育,全面落实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的集团化、连锁化。同时要坚决反对把公办职业学校一卖了之的做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他说,要逐步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行业和用工部门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引导职业学校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服务。正在对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的教学评估,要有利于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周济:职业教育怎样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显示,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中等职业教育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需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2001年到2003年,招生数从398万人增长到515万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2003年,高职在校生从117万人增长到480万人,增长了3.1倍,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42%。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同时,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蓬勃开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特色日趋鲜明,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未来二十年是职业教育不可错失的发展机遇期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周济说,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当前,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强劲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更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政策机遇。2002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今年,国务院又决定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同时,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大发展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 展望今后二十年,职业教育又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周济指出,未来二十年是职业教育不可错失的发展机遇期,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历教育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都要有全面的发展,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然要求,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周济强调,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使职业教育担负起为促进发展和促进就业服务这两大任务。要按照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谈到当前的主要工作时,周济说,要认真落实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一是要切实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积极推进教育部等六部门实施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二是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是要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 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周济说,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的支持作用、服务功能,不仅对于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就能够给职业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信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活力。 周济进一步解释说,所谓“三个转变”,就是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 第一是办学思想的转变,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决不能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 第二是办学模式的转变,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的改革。首先是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其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再次,要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最后,要把打造就业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和学校的骨干专业。 第三是办学机制的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一是采取灵活学制和灵活学习形式;二是扩大优质职教资源,发挥规模优势;三是坚持学历教育和中短期培训并重;四是要加快建立“学分银行”的试点,推行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分认证制度;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周济说,所谓“两个加强”就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学校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这不仅是职业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职业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 周济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产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一是采取各种形式推进产学合作,产学合作的形式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自身的特点。二是要突出技能培训这个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今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应为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到2007年,我们将分期分批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若干条件较好、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和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加强职业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三是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周济强调,抓住机遇,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形成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相关各部门一道,更好地担负起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任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周济说,具体来讲,一是要抓好职业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摆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位置,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战略思考、宏观规划和政策研究。二是要抓好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和提高投资效益。中央财政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引导和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工作,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扶持职业教育发展,并用好有关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增加对职业培训的投入。今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主要采取奖励、差额补助、直接资助学生的方式,对所有职业学校一视同仁,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起到杠杆作用、引导作用和倍增作用。三是要抓好深化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四是要抓好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制定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实施方案;要逐步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行业和用工部门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引导职业学校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服务。五是抓好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周济最后表示,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真抓实干、锐意改革、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使职业教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持,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持,为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周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一边是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一边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目前许多地方出现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暴露出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不相匹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 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就业是民生之本。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构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周济提出,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周济说,“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决不能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转向普通教育。”他说,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人才。各级职业学校都要明确并坚持这样的定位,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学校从开始办学就要找准就业市场需求,积极配合劳动和人事部门,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合作,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运行机制的改革,打造在就业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建立稳定、有序、灵活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网络,探索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周济提出,要针对初次就业者、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再就业工人开展适应性强的中短期培训,学习期限要灵活,学习形式要多样,学习内容要实用,学习质量要不断提高。他说,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和学习形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推行学分制和模块式教学,鼓励校企合办、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办学形式。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分认证制度,建设一座联系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同时,教育、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加强指导、提供方便。打造社会急需的“银领”人才,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周济说,今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加专业实训时间,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配合人事部门开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的绿色通道。周济提倡“产学研”结合,他说,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建,能切实加强学校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也能使职业学校成为企业继续教育的基地、员工学习与岗位培训的平台,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抓住机遇 积极进取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6月17日)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职业教育一贯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视察职业教育学校,并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多次重要指示。这次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职业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今天上午,周济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等六个部委的负责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刚才,江苏、辽宁、浙江、四川、广东、陕西等六个省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听了以后很受鼓舞,深深感到和几年前相比,职业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职业教育事业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398万增加到2003年的515万,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17万增加到2003年的480万。高等职业教育构架已经初步建立。二是从各级领导,到教育领域内部,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都开始有了转变,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直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有了较大提高。三是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创造了很多新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把职业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可以说,一种新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正在崛起。这次会议的内容很丰富,明天还将考察江苏的职业教育。会议还将讨论修改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两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职业教育的路子越走越宽,正迎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充分肯定职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比较差,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尽快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因此,我们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第一,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我国人均GDP去年迈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阶。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往往可以成为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这一时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城镇化加速发展,为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若干瓶颈和压力,一是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剧;二是社会矛盾突显,就业压力加大,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等。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这种建立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代价。在未来20年里,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总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未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二要开发我国最大的潜在资源人力资源。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各类技能型人才,但我国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短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例如在数控技术应用领域,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全国每年需要新增上百万计算机操作人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加近30万从业人员;在医疗服务领域,社会对各层次护士特别是高级护理人员的需求日益旺盛等等;现代服务业也需要大量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采购、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第二,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耕地面积剧减,水土等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每年缺40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营规模太小,组织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和自我发展能力很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安置。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兴农”。即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农民要能真正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科学种田,就必须接受各种农业科技的教育和培训。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偏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对于改造传统农业,加大农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第三,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还取决于是否拥有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先进技术装备的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而发达国家通常占20-40%。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明显制约先进工艺设备的广泛有效应用,直接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德国等国家都有着非常完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比例远高于我国目前的比例。为了增强产业竞争力,我们可以引进境外技术和资金,但大批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不能引进的。我们可以在一段时期集中优势力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研开发和管理人才,但是,大量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只能依靠“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来解决。在选择教育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发展职业教育。第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和培训。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并存的局面。我国城镇每年有10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和大量下岗失业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向二、三产业转移。此外,广大农民也需要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我国每年初中毕业生约为2000万人左右,其中700多万升入普通高中,500万人进入职业学校,还有700多万人,主要是农村初中毕业生,需要经过系统的职业训练,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务经济”概念的提出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劳动者转岗、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必经环节,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意义重大 。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项积极而稳定的就业支持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也是今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第五,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个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改变“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文化知识、轻技能培养”的倾向,确保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从现在起到2007年,各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比例上应大体相当,有条件的地方,职业教育所占比例应更高些。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教招生规模中应占一半以上。职业院校要树立“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是最大的成功”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为重点,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活动。这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实践。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根本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二、把职业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世纪头一、二十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机制,把职业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终身学习需要相适应的,并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对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反应要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通畅。二是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要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突出技能教育,突出实验、实训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到不仅要“对口”更要“接口”,教育和岗位“零距离”。三是推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我国现阶段的要求,各地方和行业部门要结合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统筹规划,实施好相关工程或计划,大力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第二,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办学的格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主导与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要相结合。一是要积极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动公办职业学校重组和整合,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进民办运行机制,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合作,形成多元的办学格局。二是要支持行业企业办学和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对民办职业学校给予与公办职业学校同等的待遇,促进公办、民办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三是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先领域。第三,在办学模式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职业教育要从国情和各地实际出发,形成多种形式的、更加灵活、富有弹性的教育培训模式。一要扩大职业院校在合作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安排、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自主权,提高其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二要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职前和职后教育相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准则,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教育,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三要实行开放式办学。要在全国选择一批高职院校建立高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和产学合作开放式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四要整合教育资源,使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骨干职业学校的“领头羊”作用,集中力量改善职业培训的技术装备和条件,取得带动一片的规模效益,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同时赢得企业和社会更多的支持。第四,在工作重点上要着重抓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两个关键环节。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当前,要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建设为重点,加快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职教“双师型”师资。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强化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要着力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到2007年,要分期分批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若干个条件较好、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要注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新建一批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实训基地的共享。要以政府为主导,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实行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建共管。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保证学生得到足够时间的高质量实际操作训练。要努力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争取企业对学校和实习基地在设备、实习场所等方面的支持。第五,在工作要求上,要求严、求精、求新,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第一是要求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训练,要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第二是求精,对技术要精益求精;第三是求新,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以适应产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与现代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除了在培训上要狠抓质量外,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学校的装备,为学生掌握现代新技术提供基本条件,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寄以厚望,也给予极大的关注。职业教育是教育中最富有活力,最可探索,最具灵活性,最可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领域。我们要增强信心,狠下决心,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在这里,我提四点工作要求:第一,巩固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这一体制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拥有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条件。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和促进就业,主要受益在地方。同样,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也在地方。地方各级政府要树立“抓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分管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中心,督促检查和指导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职业院校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统筹安排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三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台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和措施。四要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第二,建立政府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联合工作机制。为加强对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面上的工作指导,不久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为召集人,与职业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七个部委的有关领导同志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参加部际联席会议的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共同做好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要长期坚持下去,并充分发挥作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中的重大政策问题,以多种形式推动和指导全国面上的工作。各地方可以参照这种联席会议的做法,成立类似的机构,推动当地的职业教育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做到认识到位,工作责任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基地建设到位。第三,坚持多渠道筹措和增加办学经费,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努力增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实验设施,特别是加强职业院校共享平台的建设,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政府应把为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及其子女支付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机会,作为扶贫解困的重要举措,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扶贫的重要方式,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必须投入。如果没有这笔启动资金,职业教育是很难发展壮大的。但是仅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多渠道筹措和增加办学经费,采取由政府、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机制,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举办职业教育,鼓励社会捐资助学。此外,要吸引国外投资,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合作办学,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和经验。第四,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及职业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就业优势;宣传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鼓励有技术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要在企业和社会各用人单位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和薪酬制度,逐步提高生产和服务一线技能型工作者、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经济收入,鼓励各地开展符合本地从业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竞赛、评比和展示等活动,尊重、表彰和奖励技能型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要大张旗鼓地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