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文言文20篇.docx_第1页
广西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文言文20篇.docx_第2页
广西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文言文20篇.docx_第3页
广西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文言文20篇.docx_第4页
广西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文言文20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20篇成语故事(5篇)一、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选自说苑正谏)【注释】舍人:官名。少孺子:年轻人。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务欲:很想,极希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吴王欲伐荆 伐:_(2)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患:_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3.文章对年轻人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士,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注释】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鲋鱼:鲫鱼。激:引(水)。遏阻水势,使它急流。枯鱼之肆:卖鱼干的铺子。肆:店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周顾视车辙中 顾:_(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曾:_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3. 文中用鲋鱼的回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用俗语概括)(2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列子天瑞)【注释】崩坠:崩塌,坠落。 晓:开导。 只使:即使。 舍(sh):通“释”,放心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身亡所寄 亡:_(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忧: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3.这则寓言故事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杞国人?现在经常借这个故事来告诫人们什么? (2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恪尽职守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注释】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1644年)年号。张献忠(1606年1647),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史公:史可法,明末抗清英雄。凤庐道:管理凤阳府、庐州府的官。奉檄(x):奉上级的命令。更休:轮流休息。幄(w)幕:(军用的)帐篷。番代:轮换。吾师:即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辄数月不就寝 辄:_(2)或劝以少休 或: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3.史可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五、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南橘北枳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缚:捆绑。坐:犯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晏子至 至:_(2)水土异也 异: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3.你认同晏子“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人物品评(6篇)六、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孝基使灌园 使:_(2)无他过 过: 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3.从文中张孝基对富人儿子的做法,可看出张孝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七、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 单弱 之中,宦 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注释】 委废:家境衰败。单弱:弱小,无所依靠。宦:出仕。工:擅长。行义:行为道义。扬雄:人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奉继母益至 至:_ (2)一出其力 一: 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安石轻富贵,何吝也?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行值得我们学习?(2分)八、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陶公性检厉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选自世说新语)【注释】敕:命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咸獉不解其意 咸:_(2)值獉积雪始晴 值: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3.陶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结合文章具体事例分析。(2分)九、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文天祥传)【注释】弘范:元军元帅。扞(hn):保卫。固:坚定,坚决。泫(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军中置酒大会 置:_(2)天祥泫然出涕 涕: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3.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文中的哪些行为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2分)十、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节选自感应篇)【注释】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缙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胥(x):小官吏。折阅:亏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期年之后期 年:_(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 皆: 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3.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十一、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注,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注释】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尝从人寄食 尝:_(2)竟绝去 去: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食时信往,不为具食。3.韩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2分)讽喻劝谏(5篇)十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 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x) 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 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注释】陈:国名。洫:护城河。宁国:楚国大臣。罢:通“ 疲”。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使人视之 视:_(2)陈可取也 取: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3.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陈国的灭亡给我们哪些警示?(2分)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齐王筑城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艾子杂说,有删减)【注释】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b):跌倒。 应候:顺应时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患:_ (2)且喜明年人食贱麦 食: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3.艾子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2分)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选自列子说符篇)【注释】詹何:古代哲学家。 社稷:指国家。 身治:自身修养好。 末:末节,次要的事情。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詹何对曰 对:_(2)故本在身 本: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3.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十五、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君主。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此处指王良。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调:协调。诱:引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于:_(2)术未尽也 尽: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3.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2分)十六、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鲁哀公问孔子曰:“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乎?”孔子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哀公曰:“可得闻与?”对曰:“昔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毁坏辟法,裂绝世祀。荒淫于乐,沉酗于酒,其臣有左师触龙者,谄谀不止。汤诛桀,左师触龙者,身死,四支不同坛而居,此忘其身者也。”哀公愀然变色曰:“善!”(节选自说苑敬慎)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予闻忘之甚者 闻:_(2)谄谀不止 止: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3.结合选文说说,孔子的回答有何妙处?(2分)读书求知(4篇)十七、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陈晋之读书法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选自陈善扪虱新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后遂无书不读 遂:_(2)初若可喜 喜: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3. 陈晋之读书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十八、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人有从学者,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三国志魏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人有从学者 从:_(2)或问“三余”之意 或: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董遇利用“三余”而读书百遍。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分)十九、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选文有改动)【注释】本文节选自章学诚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非知其姓与名也 知:_(2)则几乎罔矣 罔: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3.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2分)二十、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既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选自蒿庵闲话)【注释】叶奕绳:清代文人。强记:记得住,记忆力好。某:代词,指一定的不明说的或不定的人、地、事、物,这里指代自己。札录:用小纸片摘录。腹笥(x):笥,藏书的器具,以腹喻笥,言学识丰富。泛滥:这里指多而杂乱。影响:此处指印象。枵(xio)腹:空腹,指饥饿,这里指没有学问。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录讫朗诵十余遍 录:_(2)俟再读有所录 俟: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3.叶奕绳谈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也批评了一些人的什么样的学习态度?(2分)参考答案一、1.(2分)(1)攻打 (2)祸患2.(2分)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3.(2分)动作和语言描写。年轻人是一个头脑灵活,善于借物说理的人。【参考译文】吴王想要攻打荆地,警告他的近臣们说:“谁敢进谏劝阻就处死!”有一个年轻官员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怀揣着弹弓和弹丸到王宫的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着)几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他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有人拿着弹丸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二、1.(2分)(1)往旁边看 (2)还2.(2分)我将要收到封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3.(2分)远水解不了近渴【参考译文】庄周家很贫困,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监河侯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愤怒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望旁边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来!你是做什么的呢!它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波臣。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将要去南方劝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经常做伴的水,没地方安身。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三、1.(2分)(1) 通“无”,没有 (2) 忧虑,忧愁2.(2分)(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3.(2分)语言描写。现在经常借这个故事来告诫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参考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藏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这天如果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四、1.(2分)(1)就 (2)有人,有的人2.(2分)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3.(2分)严于治军、忠于职守【参考译文】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身份奉命守卫这一带地区。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睡觉,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过一段时间再轮换。每当在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来,抖动衣裳,战甲上的冰霜散落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加休息,史公说:“我上怕对不起朝廷,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五、1.(2分)(1)到 (2)不同2.(2分)橘子生长在淮南便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只是树叶相似,它的果实味道并不同。3.(2分)认同。文中,晏子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味道酸甜的橘子,生长在淮北则就变成苦味的枳。原先生长在齐国的人并不偷盗,进入了楚国就犯了偷盗罪,可见外在环境对植物和人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不好的环境,更易对人和事物造成影响。【参考译文】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设宴招待晏子。酒到酣时,两名官吏绑了一人来见楚王。楚王问:“绑着的人犯了什么事?”回答说:“是齐国人,犯盗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喜欢盗窃吗?”晏子离开席桌答道:“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便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只是树叶相似,它的果实味道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同啊。现今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六、1.(2分)(1)让 (2)过错2.(2分)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自食其力了,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3.(2分)张孝基是一个心地善良、助人有方、不贪钱财、为人厚道的人。【参考译文】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才,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将要死了,把家产全部托付给孝基。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灌园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就太幸运了!”孝基便叫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自食其力了,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又说道:“你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幸运啦。”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七、1.(2分)(1)周到、周全 (2)全、都2.(2分)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3.(2分)曾巩具有孝顺、有担当、待人真诚的好品行。【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强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 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 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曾巩说:“ 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罢了。”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八、1.(2分)(1)都 (2)遇,遇到獉2.(2分)这时陶公就让人用锯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3.(2分)节俭勤勉。表现为: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根,造船时做竹钉。【参考译文】陶公(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除雪后还很湿滑,这时陶公就让人用锯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官府用的竹子,陶公总是命令把锯下的根部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宣武征伐蜀地,把战船组装起来时,都用这些竹头来做竹钉。九、1.(2分)(1)设置 (2)眼泪2.(2分)(张弘范)坚决索要(招降张世杰的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诗过零丁洋给他。3.(2分)文天祥不参拜张弘范,不写招降张世杰的信,写下了过零丁洋,面对权力的诱惑始终忠于自己的国家,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参考译文】(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厓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坚决索要(招降张世杰的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了后)笑了,就不再提及此事。(后来)厓山被攻破,(张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会, 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天祥流泪,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十、1.(2分)(1)满一年 (2)都,全2.(2分)每天宰杀很多牲畜,袁黄也不能禁止。3.(2分)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参考译文】袁黄竭力做到节俭,和有官职或做过官的同僚相约定:每次聚会有辣味的菜和淡味的菜共五盘,不许杀牲畜。然而县衙门前左右各有卖熟食的店铺,都已经开了很久,每天宰杀很多牲畜,袁黄也不能禁止。不久店铺就越来越少,一年以后,连一家卖熟食的店铺都没有了。大概是过去来买熟食的,都是那些家里有案件诉讼要宴请小官吏的人。现在袁黄每次审案都能够迅速结案,县衙里没有滞留的案件,于是买熟食的人就越来越少,而卖熟食的人就会亏损,所以都把店铺搬走了罢。十一、1.(2分)(1)曾经 (2)离开2.(2分)吃饭的时候韩信到了,(亭长妻)不给(韩信)准备饭食。3.(2分)知恩图报。【参考译文】韩信还没有显达时,家里贫贱,平日也没有什么善行,(为了填饱肚子,)常在熟人家吃闲饭,所以很多人都讨厌他。有一次韩信在南昌亭长家白吃白住了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非常讨厌他,于是每天就早早做好了饭,躲在房间里吃,吃饭的时候韩信到了,(亭长妻)不给(韩信)准备饭食。韩信察觉到她的意思,就调头而去。(有一天,)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一些妇人在附近漂洗衣物,其中一个见韩信没饭吃,就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这样。韩信很高兴,对老妇人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报答您。”老妇人很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养不活自己,我看你一表人才,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指望你的报吗?)” 后来韩信显贵后,以千金酬谢(那位老妇人)。十二、1.(2分)(1)探查 (2)拿下,攻下2.(2分)陈国是个小国家,但是财粮积蓄得很多,(这)是(因为)征收了沉重的赋税,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3.(2分)统治者如果不顾百姓生活,横征暴敛,势必将给自己带来灭亡的危险。【参考译文】楚庄王想要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探查。使者(回来以后)说:“不能讨伐陈国。”楚庄王说:“ 为什么呢?”(使者)回答说:“陈国的城墙高,护城河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大臣宁国说:“ 陈国可以讨伐。 陈国是个小国家,但是财粮积蓄得很多,(这)是(因为)征收了沉重的赋税,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 城墙高,护城河深,那么老百姓就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可以拿下陈国。”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十三、1.(2分)(1)祸患 (2)吃2.(2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3.(2分)示例一: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相结合;示例二: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参考译文】齐王一天上早朝,环顾对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墙,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轩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大城墙,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天哀嚎。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减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长城,等到长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十四、1.(2分)(1)回答 (2)根本,基础2.(2分)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3.(2分)修养自身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参考译文】楚庄王问詹何说:“治理国家应该怎样?”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怎样保持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混乱的事,也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次要的事情来答复。”楚王说:“说得好。”十五、1.(2分)(1)向 (2)穷尽2.(2分)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3.(2分)落后的原因是,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协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参考译文】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赵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协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十六、1.(2分)(1)听说 (2)停止2.(2分)哀公神色大变,连声说:“讲得好!”3.(2分)孔子机敏应对,讽谏君上,温和中透着深沉的政治关切,要求当政者勤政爱民;批评中透着仁者的友善,当政者要以史为戒,免得最后众叛亲离,自己也身败名裂。【参考译文】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有的人记性很不好,搬家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妻子,有这回事吗?”孔子回答说:“这还不是记性最不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