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主题班会 课件_3_第1页
教师节主题班会 课件_3_第2页
教师节主题班会 课件_3_第3页
教师节主题班会 课件_3_第4页
教师节主题班会 课件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是9月10日 是一年一度的 属于老师们自己的节日,教师节,你知道教师节的由来吗?,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那么,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育待遇、保障教室工作、增进教室修养三项目标。虽然,这个教师节的诞生让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几年暂行办法。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也作为教师节。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逐渐销声匿迹了。,教师节的由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五梓坤教授这样说。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当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朱智贤、黄济等人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首都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其实早在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年,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教师的故事,双目失明的上海教师感人故事 宁夏中宁县教了40年书的原上海教师冯志远,如今静静地躺在长春妹妹家的床上。他已双目失明,左半身因脑血栓瘫痪。回忆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时的 往事,是他最沉醉的时光。 “一提到学生,他 就特别高兴”,冯志远的妹妹、73岁的冯宝珍怜惜地说。 清贫寂寞42年 冯志远出生于长春, 1953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市任教。1958年,在上海工作已有5年的冯志远,响应国家建设边疆的号召,离开新婚一年多的妻子,只身离开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鸣沙中学支教,后调到关帝中学。,“教室是土坯房,黑板是水泥刷成的,论这两所学校的教学条件,跟上海没法比。”鸣沙中学距离县城20多公里,隔着一条黄河,没有桥。去县城寄封信、买些生活日用品,需步行两个多小时走到黄河边,乘坐羊皮筏子渡过黄河,再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当地地势较高,严重缺水,学校老师每天每人供应一暖瓶水。冯志远在上海有一间位于3楼的居室,那是原单位分给他的住房。到了宁夏,他就和学生们一起挤宿舍,吃食堂。宿舍里一铺土炕,一副桌椅,一只白炽灯。吃水要打井水,上厕所要到室外,想洗澡根本没条件,只能拿毛巾擦擦了事,伙食主要是白菜和土豆。 “虽然艰苦些,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冯志远对物质生 活淡然面对。给家人写信时,还说“宿舍很好”。 “不 过,这里的孩子特别纯朴,我很喜欢。”望着学生 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冯志远感觉自己浑身上下充满干劲儿。,冯志远先后教过语文、俄语、英语、历史、地理5个科目。他同时教三个班,有时同时教几个科目。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经常忙到半夜才休息。 在学生眼中,冯志远是一位学识渊博、讲课生动的老师。通过他的讲解,学生领会到了文学的魅力。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学生刘世德至今还记得他讲祝福、药等课文的情景。他给学生们讲古文诗词,许多都能背诵。 梁晓霞原来是个不喜欢语文课的学生,最怕写作文。升到高中时,冯志远成了她的语文老师,她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门课。梁晓霞1978年参加高考时,已经离开课堂两年之久,在高考中她的语文考了98分(满分100分),顺利地跨入大学校门。她说:“冯老师在动荡的岁月中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为了学生的付出 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冯志远40岁才得子。他每年只有两次机会听儿子叫他“爸爸”,那就是在寒暑假回上海时。平时在校园中看到那些与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他总情不自禁地与同事、学生们聊起自己的儿子。未经人事的学生,也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思念之情和深深的父爱。有一次,儿子生病,妻子发来加急电报让丈夫回去。可学生们马上要参加中考,冯志远权衡再三,硬是等到中考结束才 赶回上海。此时,儿子已病愈。上世纪80年代,当身边的一些 支边人员纷纷返回大城市时,他也想过给组织写报告。但由于 舍不得自己的学生,他最后还是没有向组织上提出回上海的请 求。,现在中宁三中(原关帝中学)的副校长王天桢,曾经是冯志远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多年来,冯志远从来不争名利,始终坚守着老一辈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情操。他从教一生没有获取过任何荣誉,也没有任何职称。他的视力从逐步下降到完全失明,遭遇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但他从来没有找过学校领导要求解决任何个人困难。 1987年学校第一次进行教师系列职称评定时,按照冯志远的资格完全可以直接评高级教师。由于 职称名额较少,冯老师 已经完全失明,教课较少,学校评职称 时没有考虑冯志远。 等2000年之后,学校再次评定教 师职称时, 冯志远已经退休了。现在他的退休工资只有1130 元。近年来因为经常看病,生活窘迫。,上课时,冯志远发现课堂上总会出现“啪,啪”的声音,原来是学生的铅笔用得只剩下短短一截,舍不得扔,可拿起来又握不住。学生都是农民子弟,生活大多困难。尽管自己每月只有80多元工资,还要给家里寄去70元,冯志远仍要挤出钱来,给特别困难的学生买书和学习用品。除了吃饭,冯志远自己基本上不花什么钱,几乎不买新衣服。上世纪70年代末,妹夫给他一件一汽的工作服,这竟然成了冯志远最高档的“礼服”,只在特别重要的场合,他才舍得穿,一直穿到现在。他回长春时,学生们帮他收拾行李,当看到影集中他在上海的留影时,谁也无法把照片中那英俊潇洒的年轻人与他在关帝中学的寒酸形象联系在一起。,双目失明,靠记忆讲了5年课 还在15岁时,冯志远就被查出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专家称,这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意味着有一天将会失明。 到宁夏后,他查阅大量资料备课,仔细地批改每篇作业。每次批完作业或者备完课,眼睛发涩、发胀、发痛,加上当地医疗、生活条件差,冯志远的视力急剧下降。他开始用放大镜来看书、备课、批改作业。他加倍拼命地工作、学习,“趁着还能看见,我要多为学生做一些事;趁着还能 看见,我要多多储备(知识),为以后早做准备”。 学生们一张 张可爱的脸庞日渐模糊,光明一点儿一点儿地离开。 1984年,在一次语文课上,站在讲台上的冯志远, 彻底陷入了黑暗。这一年,他55岁。 学生们 泪流 满面。早知会有这一天的冯志远,却异常从 容。 “我不会离开。”他轻轻地说。,双目失明后,没法备课,冯志远就让学生先给他念课文,然后再凭着记忆给孩子们讲课。语文的板书多,冯志远就改教历史、地理。他用说评书的方式讲给学生们听,课堂上经常笑声、掌声不断。别的老师忍不住好奇,也悄悄跑来一起听。在学生们的照顾下,冯志远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60岁退休,他才正式离开魂牵梦萦的讲台。此后10年,退居二线的冯志远,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2000年4月,他突发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 最亲最贵师生情 坎坷的遭遇、坚强的毅力、新颖的教学、对事业的不离不弃,让失明后的冯志远,得到了学生们更多的敬仰与爱戴。每天早晨,都会有学生来到冯志远床前,为他打来洗脸水,打来早饭,等上课铃声响起,再牵着他的手,带他走向课堂。看着冯志远摸索着走上讲台,全班同学起立高喊:“老师好!”,“高二学生王富海照顾我两年;尤俊贤从初一到高三,照顾我6年;后来,接力棒又传给了张涛”尤俊贤家离学校很近,平时课余他总喜欢到冯老师宿舍转转,帮老师打饭、收拾屋子、洗衣。每逢家中做了好吃的东西,他总会给冯老师也带一份。冯老师关心他的学习状况,教他一些学习方法。他现在看书读报,看到有用的东西,也就会随手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这就是他从冯老师那里学到的习惯。尤俊贤考取南方的一所大学后,依然与冯老师保持着书信往来。尤俊贤说:“冯老师的许多教诲我会铭记终生。” 发现许多学生主动照顾冯志远后,关帝中学团委也将此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内容,组织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照顾冯志远老师的行列,还从中评选出了一批优秀团员和优秀班集体。关帝中学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传统,一批照顾冯老师的学生毕业了,又有一批学生接过这项工作。许多学生毕业了,还常常回母校看望冯志远。几年不见的学生一开口,冯志远就能立即叫出他们的名字。每当听到学生走近的脚步声,笑容就不自觉地浮现在他脸上。,冯志远完全失明后,学校为冯志远安排了一间带套间的宿舍。平时冯老师住在里间,照顾帮助他的学生住在外间。凡住进冯志远外间的学生,基本都考上了大学。 王泽娟和其他3名女同学在冯志远宿舍外间住了3年。她们天天在冯志远宿舍里学习,冯老师就知道了每个人的特长和潜力所在。有一天,王泽娟发现桌上多了几本英语教材和几盘英语磁带。一看,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函授大专教材。原来,冯志远发现王泽娟发音好,喜欢学英语,他听广播知道哪儿卖教材,就让其他同学到邮局汇了款。这以后,冯志远开始监督王泽娟背英语,还经常给她买英文读物。进了大学,同学们发现农村来的王泽娟能流畅地读英文原著,都不相信是真的。现在王泽娟已经办了10年英语学校。,瘫痪在床,最大的心愿是“想再给 孩子们上一堂课” 愧对妻儿的冯志远,没有办法再回上海,也不想留在学校拖累学生,他给远在长春的冯宝珍打去电话:“妹妹呀,等放了暑假,你来接我吧,晚了,恐怕就看不见我啦。”5天后,冯宝珍坐火车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关帝中学。 2000年6月4日,带着和自己所教最后一届学生们的合影,冯志远随妹妹回到了故乡长春。到家后,冯志远请妹妹帮他做一件事:“给我找几个学生来,我还想义务给孩子们辅导。” 2003年,冯宝珍患病住院,只好暂时将冯志远送入敬老院。去年7月,冯志远左侧股骨头摔折,住院70余天,紧接着11月又再次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住院期间,一听到有学生来看他,或收到学生问候的信件,他干枯消瘦的脸庞,就变得神采焕发。,2005年11月,上海市男子中学校庆,几位曾经受教于冯志远的学生得知老师近况,寄来1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其中一位已经68岁的何姓学生说,是冯老师第一次让他们知道了普希金,知道了俄国文学,成为了他们的文学启蒙人。希望老师早日康复,有一个康乐的晚年。 冯志远教过的学生有1万多名,其中有的已成长为北大教授。谈及自己的一生,病榻上的冯志远用微弱的声音说:“最快乐的,是教学。我喜欢孩子们围着我,问这问那。”记者问老人还有什么愿望,他说:“还想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2006年年初,冯志远当选为“2005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如果我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 断向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