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河北城市化发展报告(文字稿)题纲.doc_第1页
2005年河北城市化发展报告(文字稿)题纲.doc_第2页
2005年河北城市化发展报告(文字稿)题纲.doc_第3页
2005年河北城市化发展报告(文字稿)题纲.doc_第4页
2005年河北城市化发展报告(文字稿)题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统计监测新闻发布稿(2006年8月1日)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市化战略和“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统计监测调查结果和评价体系,对全省和设区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监测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平稳快速推进,城市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稳步提高,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一、城市化发展总体评价(一)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稳步提高。全省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为109.3,综合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9.3%。构成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全面提高。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15.6%,城镇聚集水平提高3.9%、城市建设水平提高2.2%,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提高3.2%,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3.7%,社会发展水平提高6.2%。(二)城市化进程平稳快速推进。2005年,全省城市化率达37.69%,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全省11个设区市、19个县级市和22个县的城市化率超过30%,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发展期稳步推进。(三)城市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显著。设区城市(指11个设区市市区,下同)创造了全省1/3强的经济总量和50%以上的财政收入,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2%,全部财政收入占52.8%;人均水平远远高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全部财政收入分别是全省的2倍和3倍;产业聚集和结构优化程度较高,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全省高11.2和26.8个百分点,服务业分别高9.1和14.7个百分点。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跑作用进一步发挥。(四)“一线两厢”城市化加快发展。“一线”地区城市化领先优势继续得到加强,城市化率为39.64%,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超过40%,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高于全省的有4个市,全部集中在“一线”地区。“南厢”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速,城市化率为35.99%,比上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北厢”地区城市化率为34.45%,比上年提高1.37百分点。(五)区域城市化发展差距继续扩大。从城市化率看,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化率高低相差14.29个百分点,比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从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看,“一线”地区有4个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南厢”和“北厢”地区各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城市化发展主要特点(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经济实力提升。2005年,设区城市实现生产总值3454.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4.2%;人均生产总值达28897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0倍;实现全部财政收入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2.8%;人均全部财政收入达4573元,比上年增加74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0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设区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7:53.9:42.4,其中非农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96.3%,服务业占42.4%,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2和9.1个百分点。设区城市产业优化程度较高,带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外贸依存度为13.0%,设区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设区城市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全省对外开放步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城镇聚集能力提高,协调程度进一步改善产业聚集成效明显。全省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56.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就业比重为26.9%,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设区城市非农产业和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为83.0%和41.6%,分别比全省高26.8和14.7个百分点,城市对吸纳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口聚集能力提高。全省城镇总人口达到2582.2万人,比上年增加142.6万人,增长5.8%。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率之比为1.49,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城市化与非农化协调程度得到进一步改善。(三)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交通状况继续改善。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为12.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3标台,分别比上年增长4.9%和5.4%。供气、节水工作积极推进。燃气普及率达到94.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44.6升,下降0.4%。技术设施快速发展。设区城市电话用户和国际互联网用户分别占全省的13强和七成以上。年末电话用户达1345.3万户,比上年增长15.2%,占全省的37.5%;每万人拥有电话户数为11170户,增加1328户,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倍;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218.0万户,占全省的70.1%;每万人拥有互联网用户为1810户,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倍。(四)城市环境治理有效推进,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城市环境得到净化。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0317公顷,比上年增长9.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增长7.0%;工业烟尘排放量为56.0万吨,增长3.3%,大大低于全省工业生产水平增速;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6%,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省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为53.8%,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0%,提高0.8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5.8%,提高3.9个百分点。(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镇居民收支同步较快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9000元,达9107.1元,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保持了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699.7元,比上年增长15.1%,加快8.1个百分点。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以汽车、电脑为代表的升级类产品拥有量显著增加。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家用电脑分别为3.9辆和37.6台,比上年分别增长76.7%和58.0%。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6%,比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1.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2平方米。(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稳定程度逐步提高科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科技投入大幅增加。R&D(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59%,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增多。每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8.3人,比上年增长10.6%。各类教育得到加强。全省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13.0人,比上年增长10.3%;设区城市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73.1万人,增长19.7%。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4.6%,提高3.1个百分点。文化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全省每1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数0.9个。设区城市有线电视入户率为5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设区城市拥有医生数达到3.5万人,占全省的41.6%,比上年有所提高;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9.1人,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倍。社会保障继续改善。全省城镇就业人员876.6万人,比上年增长3.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3%,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全省享受低保人数占社会救济总人数的比例达93.0%,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社会治安状况有效改善。设区城市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为32.4件,比上年减少3.1件。三、设区市、县(市)城市化发展监测结果(一)设区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实力对比2005年,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是:秦皇岛、唐山、石家庄、廊坊、邯郸、保定、沧州、衡水、承德、张家口、邢台。各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高低相差1.40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缩小0.12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秦皇岛、唐山、石家庄、廊坊4市继续高于全省,其他7市低于全省。从反映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构成要素看,经济发展水平前3位为: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城镇聚集水平前3位为: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城市建设水平前3位为:秦皇岛、石家庄、沧州;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前3位为:秦皇岛、邯郸、廊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前3位为:廊坊、唐山、石家庄;社会发展水平前3位为:石家庄、廊坊、秦皇岛。(二)设区市城市化率比较2005年,11个设区市城市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唐山46.12%、石家庄42.62%、秦皇岛42.60%、廊坊40.39%、邯郸37.77%、张家口36.39%、沧州35.40%、衡水35.10%、邢台34.84%、承德32.03%、保定31.83%。与上年相比,各市城市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幅在0.62.9个百分点之间。(三)县(市)城市化率情况2005,全省136个县(市)城市化率居前30位的依次是:任丘市、三河市、遵化市、迁安市、霸州市、冀州市、唐海县、泊头市、涉县、武安市、高碑店市、涿州市、香河县、邯郸县、沙河市、文安县、清河县、怀来县、肃宁县、枣强县、南宫市、深州市、定州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东光县、安国市、辛集市、宁晋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景县。这30县(市)城市化率均在31%以上。全省县域城市化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制约着全省城市化进程。在136个县(市)中 ,城市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有15个。城市化率在50%以上的有1个, 40%-50%的有10个,共占全部县(市)的7.4%; 30%-40%的有30个,占22.1%;20%-30%的有66个,占48.5%;10%-20%的有28个,占20.6%;低于10%的有1个。全省22个县级市中,19个市城市化率在30%以上,其中9个市超过40%以上,3个市在25%-30%之间。 上述情况表明,全省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已成为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