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处理(铜镍).pptx_第1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铜镍).pptx_第2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铜镍).pptx_第3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铜镍).pptx_第4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铜镍).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含铜污水 含镍污水,1,重金属废水污染,2,重金属废水污染,3,重金属废水污染,4,重金属废水污染,5,6,重金属废水污染,7,重金属污染来源,交通污染,工业污染源,废水,废渣,废气,生活污染,汽车尾气,废旧电池,金属表面处理,金属矿山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皮革鞣制加工,基础化学原料和涂料、颜料,化妆品等,8,9,10,重金属污染特点,不能被生物降解,只能被迁移、转化、和浓缩富集。在环境中循环。 可在食物链不断富集,造成公害。 其毒性大小与重金属的浓度、价态和存在形式有关。 金属有机化合物比相应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毒性强得多。 可溶性金属比颗粒态金属毒性大。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11,重金属污染特点,12,重金属污染特点,重金属,土壤,大气,水体,植物,动物,人体,13,第一、二类污染物重金属排放(GB89781996),14,环境污染重金属通常指:汞、镉、铅、铬、砷、锌、铜、镍、钴、铊、锡等。 重金属在水中存在形式: 1、游离态; 2、络合态 常见络合剂:EDTA、NTA、CN-、CNS-、NH3、硫脲、酒石酸、柠檬酸、腐殖酸、胡敏酸和富里酸等。 络合重金属特点:稳定、难降解、毒性强 络合重金属废水来源:金属冶炼、印刷电路板(PCB)、印染、电镀、机械等。,水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15,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思路一:将溶解重金属转化成难溶或不溶的重金属形态,从而从水中除去。 优点:技术成熟,投资成本低等。 不足:产生重金属污泥,需要破坏络和,对PH值和加药量要求严格,需要后续过滤才能达标等。,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铁氧体沉淀,16,螯合捕捉沉淀,络合重金属废水的破坏,氧化还原法破络 (铁粉还原、Fenton催化氧化、光催化、臭氧氧化、NaClO:氰化物络合) 化学药剂置换破络: (Na2S、FeCl3、FeSO4、专用药剂如SX、TMT、S946、EP110等) 电解法-离子交换破络: (电凝聚、内电解、电沉积等) 调节pH值破络: (调pH至23,加碱吹脱:铜氨络合),17,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铜废水,Cu2+2OH-Cu(OH)2,KSP=2.210-22,当PH控制在8.59.5之间时,去除率最高,出水Cu2+可达1mg/L以下;当PH高于10,去除率有所降低,即出现返溶现象。,Cu2+S2-CuS,KSP=8.510-45,添加NaS等能与Cu2+形成稳定沉淀物,出水Cu2+可达0.5mg/L以下,控制PH和NaS量。,18,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废水,Ni2+2OH-Ni(OH)2,KSP=5.410-16,当PH9.2时,出水Ni2+可达1.2mg/L;PH=1012时,Ni2+的去除更彻底。,Ni2+S2-NiS,KSP=3.010-21,NaS能与Ni2+形成稳定沉淀物,可使镍更完全被去除,常作氢氧化物沉淀的补充。,19,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思路一:将溶解重金属转化成难溶或不溶的重金属形态,从而从水中除去。,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铁氧体沉淀,20,螯合捕捉沉淀,碳酸盐沉淀,钡盐沉淀,1973年日本NEC公司提出铁氧体沉淀法。 铁氧体通式:MFeO4,呈尖晶石立方结晶状,是一种性能优良硬磁半导体材料。 特点:可一次性去除多种重金属,沉淀颗粒大易分离,但铁盐投加量大,反应温度高,消耗能量多,处理时间长,不能连续操作。,铁氧体沉淀处理含铜废水,(1-x)Fe2+ +2Fe3+ +xCu2+ +8OH- CuxFe(3-x)O4+4H2O x=01,反应最佳条件:pH=10.0、n(Fe2+ )n(Cu2+ )=10、n(Fe3+ )n(Fe2+ )=1.51、反应温度为30、铜去除率可达99.95%左右。,21,铁氧体沉淀处理含镍废水,Fe2+ +Fe3+ +Ni2+ +OH-Ni(OH)2+ Fe(OH)3+ Fe(OH)2复合铁氧体,反应最佳条件:pH=8.59.0、n(Fe2+ )n(Cu2+ )=12、n(Fe3+ )n(Ni2+ )=1.5/或投料比=14,反应温度为3040、Ni去除率可达99.92%。,22,利用重金属螯合剂投加到废水中,捕捉重金属离子,该法形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污泥沉淀快,捕集效果不受其他碱金属影响,也不受PH变化影响。 缺点:费用高、产生二次污染。 新产品:含氮型螯合树脂、多胺型螯合树脂、聚乙烯亚胺(PEI)、PEI/SiO2螯合树脂、离子螯合纤维、聚丙烯腈基(PAN)螯合纤维,螯合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23,NH3-N型重金属沉淀剂,特点:*处理方法简单;*多种重金属存在可一次处理达标;*有络合物和共存盐也能发挥作用;*絮体粗大,沉淀快,脱水快;*污泥量少且稳定无毒。,24,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思路一:将溶解重金属转化成难溶或不溶的重金属形态,从而从水中除去。 优点:可处理多种重金属、无需加药、可破坏络合,能去除有机物提高生化性,占地小操作简便灵活。 不足:能耗较高,存在析氧析氢副反应,填料板结。,25,电化学法,电凝聚法,电还原法,磁电解法,内电解法,回收铜,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电凝聚法:电极材料为铁或铝。 发展方向:高压脉冲取代直流电凝聚 磁电解法:电解槽外加磁场 特点: 促进传质和电化学反应速度 降低槽电压和浓差极化 节省电能,提高电解效率,Fe/Al Fe2+/Fe3+ /Al3+ 氢氧化物(吸附),26,电还原法(电沉积):阴极还原法 采用惰性阳极,重金属离子在静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迁移,在阴极表面沉积,可回收高纯度重金属。 出水重金属浓度可降至0.1mg/L以下,适用于各种高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 新型电解反应器:阴极填充石墨纤维、金属毛或碳纤维的填充床或三维电极。,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27,内电解法:原电池反应 机理很复杂,包括电极反应、置换、氧化还原、吸附、配位络合、共沉淀、中和、催化反应等多种反应的综合作用。 反应材料:铁屑/铝屑/合金,石墨/焦炭,阴阳极面积比1:120可提高反应速率,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28,化学沉淀与电化学处理重金属废水对比,29,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思路一:将溶解重金属转化成难溶或不溶的重金属形态,从而从水中除去。 特点:可利用机械、轻工等行业废铁料,以废治废;能同时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好;工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小、运行费用低。 不足:易出现结块、沟流现象,时间长影响处理效果。,30,置换反应,铁屑置换法,回收重金属,铁屑置换法处理,通过加入活泼金属铁,而置换出废水中的铜和镍,可得到海绵铜。 影响因子: 铁粉用量(应过量10%); 置换时间(不少于20分钟); 置换温度(在8090e) 溶液pH(等于4左右),31,工艺思路二: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下进行浓缩分离。可实现出水回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式,膜分离技术,纳滤/反渗透,电渗析/EDI,离子交换法,胶团强化超滤(MEUF),32,蒸发浓缩,吸附/吸收,物理化学吸附,生物吸附/植物,膜分离处理重金属废水,100,反渗透,超滤,纳滤,微滤,过滤,0.0001,0.001 (1nm),0.01 (10nm),1,10,0.01,0. 1,1.0,10.0,20.0,MPa,压差P,微粒或分子大小,m,孔径:0.110m,孔径:10m,孔径:1100nm,孔径:0.1nm,孔径:1nm,0.1 (100nm),33,四大压力驱动滤膜的分离特性对照,膜,截留物,截留物质,膜过程,34,纳滤/反渗透处理重金属废水,原理:溶解-扩散理论、Donnan效应 优点:出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浓缩液可达到回收重金属的浓度,实现水的闭路循环,和零排放。 不足:操作压力高、费用高、膜易污染、只适用于低浓度微污染水的处理,需要预处理和保护措施。,35,36,工艺思路二: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下进行浓缩分离。可实现出水回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式,膜分离技术,纳滤/反渗透,电渗析/EDI,离子交换法,胶团强化超滤(MEUF),37,蒸发浓缩,吸附/吸收,物理化学吸附,生物吸附/植物,电渗析处理重金属废水,含Cu2+、Ni2+、Zn2+的废水适宜电渗析处理。 要求有足够的电导率来提高渗透效率。,38,EDI电去离子处理,39,膜分离处理重金属废水,40,工艺思路二: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下进行浓缩分离。可实现出水回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式,膜分离技术,纳滤/反渗透,电渗析/EDI,离子交换法,胶团强化超滤(MEUF),41,蒸发浓缩,吸附/吸收,物理化学吸附,生物吸附/植物,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作吸附剂,对溶液中的离子选择性发生置换反应,是一种可逆的等当量化学反应。 特点:无毒、可反复再生、出水水质好、适应PH变化范围大 不足: 交换容量有限; 反洗再生酸碱耗量大; 树脂昂贵,且易重金属中毒; 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离子交换法处理,42,工艺思路二: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下进行浓缩分离。可实现出水回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式,膜分离技术,纳滤/反渗透,电渗析/EDI,离子交换法,胶团强化超滤(MEUF),43,蒸发浓缩,吸附/吸收,物理化学吸附,生物吸附/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