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固有肌层间质瘤内镜治疗.ppt_第1页
课件:固有肌层间质瘤内镜治疗.ppt_第2页
课件:固有肌层间质瘤内镜治疗.ppt_第3页
课件:固有肌层间质瘤内镜治疗.ppt_第4页
课件:固有肌层间质瘤内镜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口内镜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可行性研究,胃固有肌层肿瘤包括:间质瘤(80.7%)、平滑肌瘤 (16.7%)、神经鞘瘤(3.2%) 胃间质瘤的发病率:12/10万,占全部胃肿瘤的2% 胃间质瘤的好发部位:胃底、胃体前壁、胃窦前壁 胃间质瘤的分型:腔内型、腔外型、腔内外型 胃间质瘤的恶变率:2.1%,胃固有肌层肿瘤概述,胃固有肌层肿瘤的治疗方法 1.外科传统开腹手术 2.内镜治疗 (1)腹腔镜治疗 (2)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方法 1.内镜下皮圈套扎术 2.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 E) 3.内镜全层切除术(EFR),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2008年3月-2014年3月,经胃镜、EUS、增强CT检查证实源于胃固有肌层的肿瘤患者69例,年龄2668岁,平均45岁。病变位于胃底40例、胃体29例。瘤体长径0.85.0cm,平均1.8cm,主要器械 1.Olympus GIT-H260胃镜 2.D-201-11802透明帽 3.KD-10Q-1针形切开刀,主要器械 4.KD-610L IT刀 5.KD-620LR Hook刀,主要器械 6.OLYMPUS HX-610-135止血夹 Boston ResolutionTM止血夹,主要器械 7.ERBE高频电,1.内镜下皮圈套扎术(38例,长径1.2cm) 手术步骤: (1)术前经EUS和深挖活检,证实为良性间质瘤 (2)常规胃镜顶端安装套扎器 (3)对准病变充分吸引,释放皮圈套扎瘤体,内镜治疗方法,皮圈套扎病例,胃体间质瘤EUS示起源于固有肌层(长径0.9cm),皮圈套扎后,1周后皮圈脱落,形成溃疡,2.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18例,长径1.5-4.0cm) 手术步骤: (1)标记:应用氩离子于隆起病灶边缘进行标记 (2)注射:于标记点外侧粘膜下多点注射生理盐水(含靛 胭脂和肾上腺素) (3)切开:用针形切开刀沿标记点切开粘膜和粘膜下层 (4)剥离:显露固有肌层后沿病灶边缘进行剥离 (5)创面处理:喷洒止血、氩离子凝固止血,必要时用钛 夹止血及闭合创面,ESE病例,胃体间质瘤EUS示起源于固有肌层(长径4.0cm),粘膜下注射 切开粘膜和粘膜下层 IT刀剥离,HOOK刀剥离 剥离后的创面 切除的瘤体(约4cm),ESE病例录像,3.内镜全层切除术(EFR)(13例,长径1.8-5.0cm ) 手术步骤: (1)标记:标记病灶边缘 (2)注射:粘膜下注射 (3)切开:沿标记点切开粘膜和粘膜下层 (4)剥离:应用IT刀或Hook刀沿瘤体包膜外将瘤体自固有肌 层剥离,直至浆膜层,3.内镜全层切除术(EFR) 手术步骤: (5)切开浆膜:当瘤体与浆膜紧密粘连,无法应用IT刀将瘤体直接挖除时,应用Hook刀或针形切开刀切开瘤体边缘浆膜层,造成“人工”穿孔 (6)完整切除肿瘤:应用Hook刀或IT刀沿瘤体周围切开浆膜,完整切除肿瘤 (7)缝合胃创面:钛夹自两侧向中央完整夹闭创面,EFR病例一,胃体间质瘤EUS示起源于固有肌层(长径2.5cm),氩离子标记切除范围 粘膜下注射,针形切开刀切开粘膜和粘膜下层 粘膜和粘膜下层切除后,HOOK刀剥离 IT刀剥离 HOOK刀切开浆膜,“人工”穿孔 钛夹缝合穿孔 术后10天,钛夹存留,EFR病例一录像,EFR病例二,胃体间质瘤EUS示起源于固有肌层, 增强CT示病变均匀强化(长径5.0cm),粘膜下注射 IT刀剥离 Hook刀切开浆膜,完整切除肿瘤 “人工”胃穿孔 钛夹缝合穿孔,内镜直视下置入胃肠减压管 切除的去粘膜标本(5cm),术后9天,钛夹存留 术后70天,钛夹尚未完全脱落,EFR病例二录像,标本处理,1.切除的标本用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2.常规做CD34、CD117、Dog-1、S-100、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处理,1.对无穿孔的患者采用禁饮食、预防感染、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的内科治疗方法即可 2.对造成“人工”胃穿孔的患者,如气腹严重,可于术中、术后行右下腹穿刺排气 3.术后3天行上消化道造影了解有无造影剂外漏,同时行腹部超声观察有无腹腔及盆腔积液,结 果,内镜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1.内镜下皮圈套扎术 经内镜下皮圈套扎术治疗的38例长径小于1.2cm的胃固有肌层肿瘤,经套扎后均一次性将瘤体完整套扎,未发生穿孔,创面在术后4-6周(平均4.9周)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2.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 经ESE治疗的18例胃固有肌层肿瘤,均完整剥离,瘤体长径1.5-4.0cm(平均1.9cm),未发生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无复发病例,3.内镜全层切除术(EFR) 经EFR治疗的13例胃固有肌层肿瘤,均完整切除,瘤体长径1.8-5.0cm(平均2.6cm),所有穿孔均经钛夹夹闭创面,术后无一例发生胃出血、腹膜炎及严重气腹,术后3天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未发现造影剂渗漏,随访3个月-1.5年,无复发病例,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的免疫组化鉴别,ESE、EFR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治疗方法的适应证,1.内镜下皮圈套扎术 适用于瘤体长径在1.2cm以下的病变 2.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 瘤体长径5cm,辅助检查提示边界清楚、质地均匀,无消化道外侵犯和腹腔转移征象 3.内镜全层切除术(EFR),讨 论,EFR操作要点,1.内镜下成功修补穿孔 (1)对于较小穿孔可使用钛夹直接夹闭,或适当吸引胃腔内气体,利用多个钛夹夹闭 (2)当穿孔过大难以直接用钛夹夹闭时,采取网膜修补方法,用钛夹同时夹闭胃壁和脂肪组织,EFR操作要点,2.防止术后发生感染 (1)避免胃液进入腹腔,减少术后腹腔感染 (2)EFR治疗前改变体位,将病灶充分暴露 (3)避免切除过程中反复冲洗止血 (4)切开浆膜前吸净胃腔内液体和气体,EFR操作要点,3.尽可能减轻气腹 (1)EFR发生穿孔后造成的气腹会影响胃内操作视野 (2)EFR治疗过程中反复腹部触诊,观察腹部变化,判断是否需要穿刺排气 (3)EFR切除肿瘤后应控制送气、快速修补穿孔,EFR展望 1.EFR的开展可进一步扩大内镜切除治疗的适应证,可以在内镜下切除更深层次的胃肠道肿瘤 2.EMR治疗后病变如仍有残留或复发,可以直接行EFR扩大切除肿瘤,谢 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