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doc_第1页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doc_第2页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doc_第3页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doc_第4页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绪论1、什么是城市社会学?(1)定义1:城市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念、理论、方法和观点来分析、研究城市和城市社会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社会学中最早产生的学科之一。(孙明洁)(2)定义2:城市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城市社会整体出发,以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个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唐忠新)2、城市社会学有哪些传统的研究领域?城市社会学有自成体系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以及系统的方法。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系统构成和发展过程来组织其内容体系。这意味着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从横的方向看是系统的,需要探讨城市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从纵的方向看是动态的,需要研究城市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从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社会结构包括区位结构、生态结构、社会(人口、经济、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从动态角度看,应研究城市起源与演变、城市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规划与管理等。3、梳理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脉络.(1)传统城市社会学理论:人类生态学派,包括古典人类生态学、新正统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研究重点是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社区学派,包括城市性理论、社区权力研究、城市社会网研究,研究重点在城市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结构-功能学派,包括体系论、互动论、冲突论,研究重点重点是社会的要素、城市结构、子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2)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上世纪70年代产生):法国-卡斯泰尔-马克思主义学派(消费社会学);美国-哈维-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英国-帕尔-韦伯学派,包括住房阶级理论、城市经理人理论。特点是猛烈抨击人文生态学,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提出的城市通过竞争与演替而自动达致社会平衡的观点,无法解释欧美社会普遍出现的城市骚乱;城市社会并非日益整合、有序,而是阶级冲突和种族不平等日益严重。展开一场政府的城市政策究竟服务于谁的利益的争论。研究兴趣是资本主义的作用、国际经济秩序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财富的积累与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 (3)全球城市研究,包括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重点研究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4、列举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方法论: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历史分析法(2)研究方式与技术:调查方法与技术: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普查/抽样/个案研究、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分析方法与技术:统计分析技术二、城市历史与发展1、基本概念: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密集、居住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们。城市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密集性(人口数量与密度)、经济性(非农业的经济部门)、社会性(复杂社会活动关系)。(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镇地区的移动,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城市化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观。城乡差别应该有以上三大特点。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景观是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第二个过程。(3)逆城市化: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4)反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国外学者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执行的城市政策提出的专业名词。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39%,其中发达国家69%,发展中国家34%;中国 1958年 15.4% 1980年 13.6% 。(5)过度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超过城市设施、地区资源和周围环境的负荷能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问题。实质是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2、比较中世纪时中西方城市特点的异同。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约1100年。各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美社会学家斯若伯格称为“前工业城市”.(1)共性:坐落(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空间布局(城墙环绕、宗教建筑占据城市中心、中心广场);居民空间分异(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道路,两侧居住富人;富人住宅周围一直延伸到城墙地带居住其他人;商人和工匠住在工作地方称为“市”;城墙外居住下等人、妓女、外国人)城乡关系(城市统治周边农业地区,取得粮食,作为回报保护农民不受侵犯,农民和外国人不是城市的公民).(2)不同: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从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城市则主要是工商业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内部矛盾表现为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欧洲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对立与欧洲中世纪城乡对立的表现不同。中国更偏向强取豪夺。欧洲更偏向城市对农村通过垄断价格、高利贷等经济剥削,农村对城市政治剥削。3、简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城市化的初、中期,大量人口、产业资本涌向城市,导致人口规模增加,地域规模扩大,此时以集中为主要特征;当比重达到70%以后,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城市化表现出分散的特点,人口向郊区甚至远郊流动。(1)集中型城市化阶段(第一次城市转变):包括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2)分散型城市化阶段:郊区化: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迁移,使之成为具有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综合体,本质是郊区城市化。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中心市区衰落,郊区发展迅速:西欧、北美、北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如伦敦、纽约,市中心逐渐成为贫民、下层工人、少数民族集中地。中心市区停滞,郊区迅速发展:如德国、日本等后期经济起飞的国家。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如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华沙、莫斯科。(3)卫星城(第二次城市转变):当城市人口达到特大城市规模后,便在远郊区县产生诸多中小城镇,它们承担分散和吸纳特大城市人口的任务。在职能上与特大城市相联系,在地域上环绕特大城市分布。一般承担工业、居住、文教职能。卫星城发展三个阶段:附属型阶段卧城(如20世纪初伦敦),简单疏散人口。半独立型阶段建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复合疏散人口;独立型阶段生产、生活功能齐备,居住与工业比例协调,职能完善的独立城市。(4)逆城市化(第三次城市转变):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5)特殊城市化过程:包括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4、中国城市化有哪些基本特点?(1)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市化及其基础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动力是政治性和社会性,而不是经济性的,表现为: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强有力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或发动城市化,客观形成剪刀差。(2)体制特点城乡双重性: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双重交换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分割、二元社会体制。(3)结构特点不协调性:包括全国城市数量与全国总人口之间比例结构城市系统中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结构、城市地域分布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具体表现在:城市数量少。2000年,市建制城市663个,平均191万人拥有一城市;日本在1980年时,每38万人有一座;印度1981年每82万有一座。城市规模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2000年百万以上特大城市40个。地域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具有明显“工业型”城市化特点。(4)进程特点波浪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5、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理论界有哪些观点?第一是大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根据经济规律,人口、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高度集中,必将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是小城镇论,认为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膨胀,超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宅紧张、社会问题等城市病,因此主张发展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第三是赞成发展中等城市,一方面中等城市人口压力不大,城市交通、住宅、环境等问题都不像大城市那样严重,而经济效益、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优越,既享受现代文明,又不受城市问题困扰。第四种模式,叫做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在“十五”期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最主要城市带和城市圈,一个叫做长三角,一个叫珠三角。6、怎样理解和分析中国城市化问题? 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获得不少成就,但总体而言,城市化水平还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 (1)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城市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不相适应,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2)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存在着地区差异,导致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区性差异。近代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与中部、西部形成明显的阶梯形状,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陆。(3)我国的城市化还与现代化严重脱节:城市比较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件建设和城市管理;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比较重视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不太重视人口质量的提高,大多数市民缺少市民意识;城市建设还缺乏总体规划;忽视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以致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岛”现象。(4)城市发展中的“摊大饼”现象同样严重,造成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无偿占有农民的土地。学者陆学艺教授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中国城市化就是要了你的土地,要了你的树、你的粮食却不要你的人,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很粗暴地把农民排除在外面。”7、列举和讨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1)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促进了资源、 要素的全球流动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加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全球化促进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从而导致城市和区域体系的演化。全球化改变了产业布局与居住分布 ,使城市用地与空间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全球化加强了全球城市的分工与合作 ,促进了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全球化使世界许多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现代城市出现。(2)低“熵”城市:热力学概念,指无效能量.定律: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推演到社会,宇宙万物不可挽回走向混乱与荒废,能量消失殆尽,世界最终走向“热寂”。低“熵”要求减缓熵值增加,延迟世界走向热寂的速度。生态工艺、生活艺术化、回归自然等办法。(3)充分利用地下空间(4)超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可持续满足居民物质社会需求、拥有健康活力的经济和安康环境,能够创造、吸收、培育、产生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和财政收入、经济投资。(5)其他设想:网上城市、海上海底城市、外层空间城市。三、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分类、生态复合体理论、区位结构、城市空间地域结构(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分类:城市生态系统包含对城市研究的两种观点:生态观(居民与环境对立统一)和系统观。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整体。整体叫系统,局部叫子系统。系统是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局部的算术总和,具有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殊功能。因此系统功能取决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系统分类1: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城市系统;系统分类2: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城市;系统分类3:简单系统、控制系统。(2)生态复合体理论:邓肯,1959年提出生态复合体(ecological complex),将自然、生物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生态系统”,由四个关联变量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即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技术(Technology),即简称POET生态复合体。POET变量:确定自然变量、生物、社会变量间关系的“生态系统”。人口、组织、环境、技术。环境变化引起人口、技术、环境其他成分和社会组织的变化。例:空气污染,人口疾病,汽车轮胎变质(技术问题),杀死植物,组成环保组织,制定法律。(3)区位结构:某社区同其他社区的位置关系,也包括该社区内部个人与机构的位置。位置:生态位置,一个人在相互作用着的人们和职能机构的空间集群中的地位,这个空间地位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可以用它来支持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它对于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是一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是古典生态学家定义的两类匮乏的资源之一:经济商品供应不足;缺少有价值的自然空间。二者具有内在联系。(4)城市空间地域结构:指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在地域上的表现。城市地域结构具体表现为城市分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等。城市地域:城市坐落在地表上的位置及实际范围。早期确定地域的标准是人口密度及土地利用状况。城市本身存在多种结构,其中,地域(空间)结构是最基本结构。2、城市生态系统有何特点?(1)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金字塔);人口密集,人口增长量大,绿色植物比例很小,动物比例更小。 (2)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那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体生物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此都受到限制和抑制,代之成为主体是人类社会。那些在自然系统中的环境因素(土地、水体、大气)也都受到人工的改造,并增添许多自然环境没有的东西。有机环境:人类为主体。无机环境要素:土地、水体、大气面貌全非。 (3)是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大开放系统。 (4)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弱的系统。 (5)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系统。3、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各有何特点?(1)同心圆模式:城市内部的各个功能地域都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分别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高级住宅区)。理论优点: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规律。缺点,形状过于规则,没有考虑到城市交通的作用,适用性受到限制。(2)扇形模式:城市里,工厂一般位于水源附近并沿铁路线分布,因此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形成扇型,而不是围绕中心区形成同心圆。流动和搬迁过程使城市呈现章鱼形状,发出许多触须。霍伊特研究许多城市的房租资料,发现城市地域分异并非同心环状,由于交通线的存在而扭曲了。由于某种相类似的土地使用要求使功能地域按一定方向从城市中心一直伸向郊区,形成扇形。原因是交通干线从城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线扩展。该模型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的分割性。缺点是仅凭房租这一个指标来研究。(3)多核心模式:影响城市设施设置地点的四个基本标准:特殊资源地区的特殊设施;相互对抗和影响设施回避;买不起理想地区而不适当设置;某些设施以彼此接近为宜。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城市,在城市的各个核心形成不同类型功能,该功能适合于当地需要。如西城建设。城市发展特点是协调的,集中并强化,不协调的空间隔离。批评:生态学家无视文化对人类交往和自然空间利用的影响是错误的。多数城市有两个以上的市中心或数个副市中心。在四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下: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产生积聚利益的过程;由于相互利益得失而产生离异过程;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过程;加上历史遗留习惯、局部地区特殊性,使城市产生多极核心;该理论强调城市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离心作用,会出现郊区化4、什么是城市定位理论?什么是中心场理论、货运中转理论?中心场理论?工业布局理论?(1)城市定位理论:研究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理论,目的在于分析城市地理位置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探索城市空间分布和位置确定的过程。(2)货运中转理论: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货运中转”是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中转通常发生在两种不同的运输系统的相交处。在货运中转中,人口、财富汇集,商业、服务、金融机构产生,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经济、生活条件。根据这个理论,城市常常出现在交通线的交会处,商品的存储、集散、装卸处及不同运输系统的转换处。(3)中心场理论:城市的存在是为了向周围地区提供服务。这种具有中心集散性质的服务功能的城市被称为中心场。该理论主要依据一定地区对商业性服务的需求状况来解释城市的定位,因此更适合解释各种商业城市的分布,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的经济落后地区中城市的形成。(4)工业布局理论:揭示影响工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及工业城市形成和定位的规律。主要因素:是否有现成市场、市场规模大小、是否有足够技术、熟练劳动力,原料产地、能源供应、运输设施条件、土地、资本条件、政府帮助、工资、税赋等。理论主张:工业城市的分布和定位,或是资源所在地,或是市场中心,或在交通线附近。5、城市有哪些生态过程?把城市看作是一种永恒变动、不断调整的现象。对空间利用方面不断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是人类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在既定城市中,群体或机构内部的自然关系的改变称之为“空间的流动性”,而引起这些变化的现实条件则属于生态过程。生态过程包括浓缩与离散 、集中与分散、隔离、侵入与接替。6、城市地域变动的形式有哪些?城市地域的变动明显表现出两种特性和景观:结节性与结节地域: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物质能量交换产生的集聚作用。这些具有集聚性能的特殊地段称为结节点。它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称为吸引区,二者的组合称为结节地域。城市中心云集的商店、稠密的人群,是结节性的生动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均质性与均质地域: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在它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区存在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叫均质地域。城市内部存在明显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居住区,这些成片区就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两种运动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普遍存在的,二者共同作用于城市。就城市整体而言,均质性刻画了城市的容量,结节性刻画了城市的活力,只有容量、活力相结合,才构成一定规模、一定能量的城市。四、城市规划与文化生态学1、概念:“花园城市”、雅典宪章“花园城市”:霍华德,1898,明天,和平改革之路,“花园城市”规划设想和结构模式。占地1000英亩、人口规模3万人的小城镇;城市周围是绿地、农业林带,城外有一条铁路把花园城与其他城市联结起来;城市中央地带是公共建筑、市政中心;市政中心外围主要是商店、宽阔的中心公园、住宅区和花园;在环城地带是工厂;城外是宽阔的农业地带。高密度、工业化、过分拥挤是产生城市问题的根源。城市人口过分集中是由于城市有吸引人口的“磁性”,如果有意识的控制、移植磁性,城市就不会盲目扩张。花园城市的设想,对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城乡关系、绿化建设等问题提出新见解,是现代卫星城规划设计理论产生的基础。雅典宪章:1933,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会议制定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是国外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性总结,是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要把城市与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保证四大功能的正常发挥;应以住宅为细胞,组成邻里单位,居住区要安排在城市最好的地段(空地、绿化、日照、噪声、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规划是一种三度空间的科学,不仅考虑城市长宽,还要考虑立体空间;强调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维护规划权威性。2、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也称城市计划,是社会规划的一部分。城市社会学要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要从城市社会变迁、发展,从城市居民的相互关系出发,采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为城市规划作出贡献。3、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一个有机体,任何社区的任何功能都需要按照其比例和规律在空间上体现,城市规划的目的正在于此。文化因素必须被系统地结合到生态学理论中去。把文化因素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内在变量,把社区当作一个社会体系,注意到社会体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利益,还是价值观,或是具体的各项功能,都需要在空间上体现出来。社区的一个重要功能需求就是文化价值的象征。如果能与其他功能很好协调,将会大大提高城市整体功能。他们可以成为城市的经济财富,关键是如何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文化古迹,使之成为资本的孵化器。贫民区是社区功能畸形的表现,是社区整体功能的损失。贫民区的存在明显背离土地利用中的比例平衡原则,它牺牲了社区整体利益,换取贫民窟中私人业主的最大利益。清除贫民区决不能通过完全满足私人出租业主的利益来实现,只有通过国家或城市改造机构实现。五、社区研究1、社区的概念与类型、社区参与社区:概念:本义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这种共同体的外延主要限于农村地区。类型:无形社区(网络社区、共同体社区);有形社区(地域社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功能社区: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居住生活社区;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社会学家根据社区规模和居住认同的程度,将社区类型分为四种:面对面街区、被保护的邻里关系、有限责任的社区、有限责任的扩大社区。2、社区消失论、社区幸存论、社区解放论的基本思想社区小事论:第一,随着民族国家活动范围和规模增加,地方社区的自主性和团结程度降低。整个社会呈现标准化、同质性、种族阶级分野不明的大众社会;第二,正式的科层机制取代家庭、邻里和朋友所承担的职能或活动;第三,广泛、高效、廉价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使得城市居民更容易与外界联系而不必局限于邻里联系,因此,城市社会不可能存在丰富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人们不可能有社区共同体感和社区团结感。社区幸存论:60年代,“社区幸存论”盛行。较早一些的如英国学者霍加特,他发表于1957年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利兹市一个工人聚居区的实证调查,从居民的地域同一性,即对于地域内部的众人来说,这是一个小世界,像一个村庄,他们聚落而居,仿佛部落区)、社会同一性,即居民们相信他们处于相同水平的物质和社会地位,分享共同的经验和共同的回忆)、社区居住的连续性(即居民较长期稳定地居处于一个社区而形成社区内社会关系网络的连续性)三个方面论证说明了现代都市中类似于传统邻里社区的存在等。社区解放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学者进行了有关网络社区的研究,韦尔曼和雷顿于1979年发表“社会网络,邻里关系和社区”一文,他们总结了以往城市社会学家对社区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直到70年代,社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同一地域的邻里关系之间,邻里之间因物理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形成的群体关系纽带成为社区讨论的唯一基础;韦尔曼和雷顿提出应打破对邻里关系的强调,重新思考社区的概念,他们主张社区居民应从地域和场所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接触和结交更广泛范围的朋友,建立超出邻里关系甚或根本与邻里关系无关的初级群体关系。这就是说“社区解放”,即从社区地域中解放出来。3、中外社区建设比较联系:都强调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两者都是全方位的社区系统工程,包含着某些大致相同的内容。两者强调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重合性。区别: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制约,决定两者之间的根本性质和基本方法有较大区别。我国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决定了社区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有独特之处。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或主导下开展的,受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指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了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发展具有本质的不同。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工作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这些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为主要依托,与许多国家的社区发展活动相比,具备更为有利的组织系统和组织保障。 4、北京社区建设历程与问题历程:北京社区建设从社区服务起步。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把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次城管会议指导、推动社区建设的进程。问题:街道承担了大量部门工作,责权不统一;成了行政管理的“筐”和职能部门的“腿” 。新体制引发新的结构性矛盾。综合执法机构与专业执法机构之间的执法权限划分不够合理,出现了新的多头管理;制度变革出现了“意外后果”。条不专块不统的局面依然未动。突出表现:非典时期的“属地管理”困境。街道 “寻腿” 居委会“行政化”。 居委会工作负担过重,政府部门与居委会职能错位;居委会干部构成逐步“职业化” 、“专业化”、 “机关化”;居委会工作资源来源极大地依赖于政府投入。六、城市性1、概念:城市性、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模式城市性:人类居住在城市地域共同体内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特征。城市生活方式:生态角度: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构。组织的观点:社会结构的特点,一系列的社会机构以及社会联系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组织系统。个性及态度的观点:作为一组态度和观点以及牵涉到集体行为的典型形式和服从于社会控制机制特性的个性组合。城市文化模式:城市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生活方式的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