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报道》PPT课件.ppt_第1页
《网络新闻报道》PPT课件.ppt_第2页
《网络新闻报道》PPT课件.ppt_第3页
《网络新闻报道》PPT课件.ppt_第4页
《网络新闻报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新闻报道,中国水利报社 网络新闻中心 马加 2007年5月,主要内容,网络新闻的发展 网络新闻的特征 网络舆论的引导 网络新闻的体裁 网络新闻的标题 网络新闻的采访,网络新闻的发展,1一个概念 网络新闻是以互联网为介质而传播的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要素: 传播主体多元化话语权不再是媒体独占。机构、个人。,传播形式多样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页、邮件、短信、订制;新闻、论坛、主页、博客。,传播方向多极化双向、多向、辐射、无极和互动,传播内容多数化海量,传播结构多边化新闻采访报道的多边化和跨媒体,网络新闻的发展,2两个趋势 1)网络改变生活 全球及中国网民数量激增 中国后WTO时代网络电信服务影响人们生活形态 网络成为新兴产业,催生经济实力并产生财富 网络改变教育 网络传播刷新文化面貌,网络新闻的发展,2)网络传播变革社会走势 对社会:网络传播对文化传播工具和权力意识形态的超越,影响原有的文化传统、政治体制、权力话语与新闻生态。,例: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 “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网络新闻的发展,对人: 网络传播文化不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割裂,也不是扬弃的简单传承,而是全方位的文化覆盖。 现代社会每天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向人们传播大量的经过“把关”和“过滤”的新闻信息,而网络新闻则以最快的速度、多向的源头向人们提供社会变动的浩瀚信息和“原生态”信息,这些信息将使你对自己的生活作出不同的选择和转向。,网络新闻的发展,对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都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要程度和依赖程度。作为跨媒体的数字平台,网络媒体的功能远远不仅限于新闻传播。国际互联网现在已经融入到人类生活之中,数字化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医院、数字银行、数字教育、数字商场已经屡见不鲜,包括我们行业的数字黄河等建设也已蓬勃发展。现实生活中,提供生活服务、满足精神需求的网络媒体正在逐渐构筑它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对网络化的依赖不断增长,网络媒体正在获得未可限量的发展前景。,网络新闻的发展,3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 澄清一个认识: 网络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新闻传播的追求是什么?有人说是:信息传递、社会教育、观念引导都对也都不对。,他们共同的追求是一样的:消除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知道与不确定。,所以说做网络新闻不是不遵循新闻学普遍知识,不是一场颠覆或者变革。网络新闻依然是遵循新闻规律,与新闻学一起发展变化。 掌握网络新闻技能的前提和基础,是掌握好经典传统的新闻学技能。,网络新闻的发展,网络新闻传统新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点上,很简单:就是介质的不同。,互联网络这一介质自身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为新闻传播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忽略了出版播出定时,压缩了制作流程环节,使得信息在瞬间就流动在全球。这个优势是一个天然优势,是一个物理优势,和传统媒体的优势一样无可改变。,这个优势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是最值得重视的。因为说到迅速,网络不过是纸张、印刷术、电波或者邮政传递的延伸;说到生产流程,网络也不过是从传统媒体这个母体脱胎而来的后代。它的先进性不可以单一定义在生产方式上。应该认为,网络传播的优势也如同传统的报刊传媒一样,存在于它的文化先进性上。关注网络传播,不单是关注科技层面的进步,更应该关注人文层面的进步。,网络新闻的发展,所以,由介质的物理优势衍生的人文优势才是网络传播的灵魂: 1) 互动交流的生态 2) 自由平等的精神 3) 新闻价值的回归 网络媒体,以信息本身和文化传播的融合,为在传统媒体传播活动中处于末端或者次要位置的受众提供了更人本的信息产品以及话语权。这一改变,正在影响传统的、集中在主流媒体身上的“意见领袖”身份,并打破其垄断地位。,例:CCTV315减肥茶个案。,网络新闻的发展,总结起来,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在于8个字: 消解差异,构建人本。 即消解传统新闻传播中媒体之间、国别之间、社群之间、行业之间、人际之间的壁垒和差异,构建以人为本、凸显新闻价值本位的传播文化。,网络新闻的发展,4劣势网络新闻媒体为什么还处于弱势媒体的地位?(或者说,网站为什么总是不理想?),1)运营人力资源制约多数网站运营者缺乏专业新闻传播训练,并不具备信息采集网络。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体制,以及网络媒体初生的幼稚态势,使得具备专业背景和采编资源的网络媒体的采访、编辑以及通讯各个生产线上,也缺乏适应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网络专业采编业务人才和适配的技术人才。 2)受众资源制约也就是缺影响力。虽然中国网络事业取得很大发展,但是目前的网络环境和人们的网络认知水平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规模性的受众群体。说白了就是目标受众还相当缺乏上网习惯和上网条件。,网络新闻的发展,3)资金制约有一些网站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形成自我发展的资金循环发展模式。也就造成软件和硬件的缺失。 4)政策环境制约由于各种限制,网站建设未能有效实施。即便建设,由于国家有网站新闻登载发布资质认证和ICP登记备案等一系列的政策管理,也使得一般网站和政府网站、商业网站不具备合法的采访能力和新闻登载资质。 以上几个主要原因,使得网站在运营发展上收效不理想,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35岁以下的人办网站给35岁以下的人看”“知识分子办给知识分子看”。要改变这种状况,专业新闻网站要迅速完成自身的新闻改革进程,非专业新闻网站、政府网站、单位门户网站要投入财力人力,并重视利用专业新闻网站。,网络舆论高度重视网络舆论,1.互联网人群在中国覆盖非常广泛。 2.互联网站已经具备了主流媒体的特点。并且,互联网站的互动性使其受众参与程度远远高于常规媒体。 新浪、Sohu、新华网的页访问率远远超过常规媒体的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 组织、单位的公共网络信息平台的访问量也超过官方刊物订阅量。,网络舆论高度重视网络舆论,3.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互联网用途主要是两点: 1.个人通信; 2.电子商务。 中国: 一是网站充分介入新闻传播领域; 二是民众充分用来表达观点。,网络舆论高度重视网络舆论,4.网络新闻情况非常复杂,是思想舆论斗争的阵地。 原因:没有互联网前,国内的信息舆论是相对封闭的。有了互联网后,舆论的大门洞开,人们从来没有这样广泛地获取信息,各种力量也从来没有这样方便地发表言论。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最尖锐,最重要的场所,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论互联网条件下舆论环境的变化,1.认识到互联网条件下舆论场的变化 没有互联网前,舆论场简单,民众舆论作用较小 传统媒体传播流程有多重过滤,互联网则直接面对公众,网络舆论互联网条件下舆论环境的变化,2.研究网络舆论效应有什么特点 局部聚集效应:相关信息在局部集中 后果:小问题扩大化 不关心的变成被关心 一般思想观点包装政治色彩 整体扩散效应:单个信息传播源多样,网络舆论互联网条件下舆论环境的变化,3.重视媒介控制规律的改变 传统媒体:谁拥有,谁控制。 互联网:难以控制。 4.竞争规律的改变 小鱼吃大鱼成为可能个人网站强过大型网站 快鱼吃慢鱼成为可能“后发”肯定不能“制人”。 网络服务越来越向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网络舆论门户网站要适应新的网络舆论环境,处理好三个关系: 1.后发与先发的关系 原则:有事件一定不要保持沉默 诚实原则 一致性原则 亲民原则 反面例子:非典。,网络舆论门户网站要适应新的网络舆论环境,2.堵和疏导的关系 疏导的好处: 更多传递我们的消息 化解矛盾 例:孙志刚事件 3.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多宣传大局,不执著于小节和局部。,网络舆论引导网上舆论的基本办法,1.牢牢占据“意见领袖”的位置 新闻传播学的规律是10影响90 10由社会地位、综合实力、思想高度决定。 三抓:抓主流阵地和主流声音 抓社会影响力大的团体和个人 抓重点工作对象,网络舆论引导网上舆论的基本办法,2.及时发射“子弹” 主动出击,发射子弹,精确打击。 3.提供足够的“自助餐” 即信息多样化 因为传播主体关注的不一定是信息接受者关注的。,网络舆论引导网上舆论的基本办法,4.掌握“螺旋上升” 传播学基础理论“沉默的螺旋” 传播者必须让受众了解自己的目标意见 讲什么、重点讲什么、不讲什么、一般讲什么、什么时间讲什么只讲自己想讲的 5.培养受众的“免疫”功能 即加强正面宣传 主管者不能有事想到网,没事不想网 信息要不断向社会渗透,受众、读者、网友对网络新闻的态度:,1.扫描式阅读 2.对标题的“第一依赖” 3.对重大新闻的滚动进程的跟进 4.对深度的追求 5.阅读时间和空间的自我调度心理 6.新闻传播的主动参与热情,网络新闻传媒特点,快,与新闻现场最接近的新闻传播方式,自由,量的自由,体的自由,(海量),(多文本与超文本),可存储,可转化 可加工 可检索,选择与组合,机动,全天候工作站,广泛,全球化,互动,网络新闻的特征,平等自由的网络精神与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的结合,不仅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内涵,而且充实了网络新闻相异于传统新闻的表现方式。 1 网络新闻的第一属性即时性 以新闻采编发的快速流程、流媒体的宽带传输,以及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消息来源渠道实现了新闻的“快”。,例:网络传播第一个案克林顿斯塔尔报告事件 1998年9月12日,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克林顿绯闻”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而不是报纸电视公布于众。这是新闻传播史上人们第一次在第一时间在网络上获知重大新闻事件。互联网成为和克林顿相提并论的新闻主角。南方周末后刊出今晚网络是主角的专题报道,北京青年报更是用了互联网笑了 克林顿哭了的醒目标题。,网络新闻的特征,这次互联网重要事件中还有更多细节: 网络传媒影响力2000万网民的高浏览量 网络传播的内容丰富性故事细节完全曝光 网络的个人传播主体特性电子邮件自发转载传播,使网络传播成为滚雪球 网络的信息增值美国各大网络公司股票一路上涨 网络与传统媒体联动美国各大传媒立即跟踪 网络传播全球性各种语言版本立即出现,中国网站还出现了章回体连载 网络传播多样性视频流技术在网络登堂入室 如今,网络新闻时效快于报纸、广播电视,甚至快于通讯社已经不再罕见。快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无所不在的新闻采集者,尤其是绝大多数的自发采集者。,网络新闻的特征,2. 网络新闻的固有属性海量性 网络新闻的海量性可以解释为全面性和广泛性,以及无限扩充和保留的存贮性,还有可检索性。这是网络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 新年专题链接 网络新闻的海量性不仅仅表现于宏观意义上的资讯囊括,更表现在对新闻信息的周到处理。无论是纯粹报道的罗列,还是专题报道和各方评论的整合,还有编读互动的协作,网络都可以充裕的空间,从各层面、各角度、各方位透视新闻事件的表象与内幕,网络新闻真正有条件使网络读者进入新闻纵深的境界。,网络新闻的特征,3 网络新闻的权威性 网络新闻的权威性是相对而言的。正因为网络信息呈现出纷繁混乱的态势,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非权威性和非真实性的消息层出不穷,所以更要强调网络新闻的权威性。新闻的第一生命是真实性,不真实的消息不属于新闻,也就不是真正含义的网络新闻。,互联网技术造就了信息传播自由的特点,信息发布和传输的检查和核实系统失于严格,操作的方式(如个人网站、论坛、聊天室、新闻组、即时通讯等)也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多样化,这为别有用心的个人或机构通过互联网传播假新闻甚至散布谣言提供了方便。,网络新闻的特征,从发展看,今天网络假新闻“高明”程度有两大特点: 一是在制作环节上,网络谣言炮制者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甚至盗用媒体的名义; 二是在传播环节上,令网络媒体乃至传统新闻媒体“中招”,通过它们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传播平台以新闻形态进行再传播,以证实其“可信度”。认识网络新闻的权威性不妨从认识假新闻来做。 网络的假新闻可分为网络假新闻和网络参与传播的假新闻。,网络新闻的特征,1) 网络假新闻基本上是产生于网络谣言或者制造出网络谣言。 例:200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网站转载了这样一则消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3月28日消息称,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出席洛杉矶的一个慈善活动时遭到暗杀并死亡。”,很快,新浪、搜狐、人民网等国内各大网站相继转发了这条消息。接着,中国日报的网站刊登了CNN该篇文章的截图,同时追加了一条报道:此消息在网站上出现大约半个小时后,不知何故CNN网站又将此新闻稿撤除。到目前为止,美国其他媒体和通讯社均无此消息的报道。,中国日报网站后来又一次更新了对“比尔盖茨遇刺”的说法:“微软公司致电中国日报网站,称该消息是年愚人节的恶作剧内容,不知何故月日又出现在这个网站上。”,这次假新闻事件三个特点:一是首发者是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其新闻来源又是“CNN”,使其他网站和媒体对这一新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二是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在第一时间转发,覆盖面瞬间达到最大;三是手机短信也在第一时间发出。,它留给我们多方面的思考: 第一,网络媒体应该清楚的一点是,时效性和真实性不是对立的。,第二,假新闻的成因,并不是网络媒体故意制造假新闻。对重大、突发新闻的核实、求证,是媒体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三,建立完善的“把关”机制,特别是涉及国际、国内时政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的刊发应有一定的程序。新华网、千龙网等新闻网站在此事件中就没有“闻风而动”。,网络新闻的特征,2) 网络参与传播的假新闻 大雨袭杭百舸归,【媒体】今日早报 【时间】2006/7/23日 【作者】包 【“新闻”】该新闻图片刊于该报头版,图片说明是:“昨天下午,眼看一场大雨就要袭杭,西湖上的游船纷纷回码头躲雨。” 【真相】据中国记者(2006年第9期)披露,这是一张经过电脑后期制作、将影像复制组合而成的照片。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照片中有两组影像是相同的,只不过前后位置有所变化而已。,网络新闻的特征,2003年3月31日,国内一些网站刊登两幅人体彩绘照片,标题为:“西安女大学生用人体彩绘抗议美对伊动武”。其实任何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两幅人体彩绘没有任何反战图案或符号。事情真相很快揭露,照片原是2002年9月西安一次人体彩绘活动所摄,有好事者借伊拉克战争进行之际,编上一段文字配发旧照就轻易戏弄了众多网站编辑。,铁道部酝酿火车票中加铁路建设费中国经营报2006116 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 华商报2006312,“今天人们造假的能力已经超过人们辨别真假的能力”(美国电影西蒙尼对白),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由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手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媒体从业人员不应认为“盖茨被暗杀”假新闻此类错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每一个编辑、记者每天都面临着测试。例如今年当你在网上获取到一条富有刺激性和冲击力的新闻时,你能否保持足够的清醒,并具有分析判断能力。甄别互联网上的谣言和虚假信息,杜绝通过自己的平台进行再传播的可能,是当前网络媒体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 例:贝加尔湖假新闻 从贝加尔湖调水不可信,网络新闻的特征,4 交互性 1)网络交互性可以快速获得消息源甚至参与新闻事件进程。,2)网站交互性可以营造网络新闻传播热场。2007年两会之际中国水利网站开通记者博客论坛,引发热烈交流和讨论。成为水利网络新闻一大热点。,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开篇语。 博客的互动形式。中国水利网站记者跑两会博客得到人民网和新浪网的关注。,1999年12月,印度一架飞机被劫持。之后,天津某公司一台电脑上的ICQ出现SOS求救信息,通过对话,确定是机上一名人质发出的。该公司职员与印度大使馆取得联系后,对话记录成为劫机事件的第一个消息源。,网络新闻的特征,1) 互动还可以更为准确揭示新闻真相 1999年5月,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并以“旧地图说”加以掩饰。日本记者岛津洋一在互联网展开“全球调查”,得到了美国国家地图局对旧地图不甘背黑锅的反驳声明,香港亚洲周刊根据此刊发该局负责人的访谈。,2) 网络媒体交互营造温暖人文关怀 对弱势群体的新闻交互活动使新闻报道对象得到社会关注和帮助,网络新闻的特征,5 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作为这样一种传播介质,网络因此具备了自由出入和隐姓埋名的特点,这可以为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是符合人性的本能的。这使得网络有能力成为对言论自由的精神庇护,也可以成为对言论自由的随意践踏。但这不应该构成对网络的偏见,网络本身没有善恶,它只是工具。事实也证明,人天生具有对理性和秩序的内在追求,网络可以纵容能够接受的正当行为,却不能容纳无政府主义。,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论坛、个人主页或者博客上。为了信息安全和运营安全,要求网站的运营当中必须要有论坛(博客)的信息审核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这可能要使网友的自由权利受到一些影响,但无论从大局和长远的管理角度来讲,还是从维护网友集体利益和网站生存可能来讲,是必要的丧失。,网络新闻的特征,6.网络传播的娱乐性 即趣味性,新闻人也可以称之为副刊性,就是满足人们审美情趣要求的特征。 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文化的娱乐化成为一种可能,这个娱乐是指广义的怡情和求知的娱乐身心的概念,而不仅仅限于娱乐活动。在新闻传媒尤其是一些发达、开放的城市传媒中,也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娱乐内容的新闻比例增加;一方面表现为以娱乐化、轻松化、趣味化的方式包装和运作新闻传播。而网络因其是最接近受众的媒体,也是包容性最强的媒体,所以娱乐性也就在所难免甚至大行其道。,作为专业网络新闻媒体,其娱乐性是和严肃性相对而言的“新鲜新闻”,是一种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人文关怀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力,以有趣和有情或者有思想的方式进行新闻实践行为。就是在新闻传播方式上不再板着面孔,而要放下架子。,网络新闻的特征,1)清新有而生命的新闻文风。强调真实而不造作、创新而不另类、灵活而不混乱。 2)客观而有感情的新闻态度。强调理智而不刻薄、坦诚而不矫揉、关怀而不冲动。 3)开放而有道德的新闻诉求。强调有趣而不低俗、交流而不攻击、平等而不歧视。,网络新闻提倡的娱乐性基于自律并接受公众监督,主要表现:,网络新闻的独特体裁 (新闻网站的常见用稿需求),刘勰文心雕龙“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 网络新闻的独特体裁是从传统新闻报道体裁中衍生而来的,为适应网络的特点而发生了一些演变,并非另立门派单独存在的。经典的新闻报道体裁如消息、通讯、评论、特写、摄影、手记、信函等可以说是网络新闻报道体裁的启蒙,如今也大量通用于网络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新闻的体裁演变是对传统新闻体裁的致敬。,网络新闻体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实现,比如时讯栏目、专题栏目,甚至论坛和博客;也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比如文字、图片,还有音频和视频。但从性质来区分,可以大致归纳为常见的三种体裁类型。,网络新闻的独特体裁,1现场即时性报道(快讯) 现场即时性报道的特点一是来自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二是在第一时间抢发独家新闻,具备新闻直击的动态特点,可以分为消息和现场图文直播。 消息即来自新闻事件的最新报道。但网络新闻的消息可不拘于报刊新闻的格式和体裁、内容特点,只需要在第一时间报道清楚已经了解到的新闻事件要素即可,随后了解到的可进行随时的后续报道。所以稿件在抢时效的前提下,不必完全具备新闻5要素,不必等新闻事件进程结束,不必写长稿,100字也可,一张图片也可。 直播报道是新闻事件跟进消息的滚动性和集成性整合。 在发稿时候应和网站编辑部电话沟通进行相互配合。 例:水利厅局长会议报道 临淮岗报道 台风桑美宝霞,网络新闻的独特体裁,2横向综合报道 横向综合性报道多以专题的方式出现,是对同一时间或时期,同一事件或同类事件,一个报道对象或者同类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集纳,特点是密集和广泛的整合。也可以对单位、工作进行专版型的新闻宣传。 例:淤地坝专题 世界水日专题,网络新闻的独特体裁,3纵向深度报道 所谓网络纵向深度报道,主要是与短平快的新闻消息和综合报道相对而言,是指对一具体新闻事件、工作风貌、社会现象的挖掘、跟进、分析报道。网络巨大的存储空间和灵活的表现形式为这种全景式和深入式报道运行提供了客观条件,使得新闻从叙事更多地转向探索,并可以包容诸多形式。 例: 节水中国 三河调水专题,网络新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浓缩和概括,也是新闻的导读。标题的制作,也是记者通讯员利于新闻被发表的重要技能。 传统的新闻标题制作讲究真实、准确、引人注目或者耐人寻味,编辑也追求一种信息的传递和文字的审美。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与传统新闻标题的制作存在不同。,网络新闻的发布格式和形式决定了标题必须在特定的文字空间,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事实、引导读者阅读,读者阅读新闻与否,完全来自对标题的判断,而不像报纸标题那样可以有主题副题的复合格式,也几乎没有字体字号的过多变化,也很少可以通过浏览正文来判断阅读需要。,所以网络新闻的标题更加代表着新闻本身的命运,大家也经常在众多网站上看到,出现了更多、更个性、更煽情甚至更奇怪、更另类的标题表达。,网络新闻标题,先来看一些网络新闻标题实例 新华网的标题,中国富人和平崛起,火葬场里看腐败,“法人”是人吗?,中、小学生景仰“黑老大”胜过父母,高三的学生要睡觉,我是个采煤的黑小伙,一个居委会竟然挂着45块牌,快来看CCTV关公战秦琼,调查:你的爷爷或者你爷爷的爷爷是什么职业!,网络新闻标题,采写和编辑网络新闻,要想有人读,首先要在标题上先声夺人,给人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在平常的来稿中,大多数标题不能符合网络登载的需要,即使有,也失之于平。所以介绍一下网络新闻的标题特点,有助于增强新闻稿件的竞争力。,1) 行文的单行性 单行化源于网络新闻正文内容与标题的空间隔离性,这种物理上的隔离要求标题制作必须讲求悬念设置以打动读者。另外,网页内容的海量、空间的紧张也在客观上限制了标题在网页上的表达空间。但单行题未必是一个劣势,它是一种对传统新闻标题的精炼整合,也是标题价值的回归。,例: 原题: 暴雨突袭北京城 首都水资源短缺未得到根本缓解,发稿标题: 来匆匆去匆匆 暴雨不解京城渴,网络新闻标题,2)措辞的简洁性 网络新闻标题的措辞简洁指的是在有限空间里传达尽可能多的新闻要素,或者抓住主要要素出奇制胜。,例:原题: 江西首次在汛后期实施大规模人工增雨,发稿标题: 汛期要走水不来 江西初试呼风唤雨,网络新闻标题,3)事实的人性化 事实人性化指的是满足人的天性,引发好奇心;或者以拟人化的姿态出现,增强亲和力。,例 原题: 陕西省汉江流域水土保持被纳入国家规划,发稿标题: 汉江流域水保 国家“心里有数”,原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首期培训班举办,发稿标题:水利部开学堂 800人学“流水帐”,网络新闻标题,4)内涵的诱惑性 诱惑是网络新闻标题最根本的目的和手段。诱惑的标题制作有两个常用的方法: 一是“避实就虚”,即不直接陈述新闻事实,遮掩新闻主体; 二是“无缘无故”,即省略掉新闻要素中“Why”这一要素,不在标题中说出“为什么”,形成因果关系的断裂,引得读者去问为什么。如果这两个方法建立在近期热点新闻主体上时,效果就会更佳。,例 原题:长江省际边界采砂管理建立联席会制,发稿标题:长江邻省采砂“有事好商量”?,网络新闻标题,5)情感的关怀性 用标题传递一种情感,彰显人情味和亲切感。,例 原题: 珠江压咸补淡完成全部任务 2月可蓄淡8000万立方米,发稿标题: 珠江压咸补淡不辱使命 下游节前笑纳8000万方,网络新闻标题,6)语句的修辞性 充分发挥汉语的修辞优势,使得读者获得美感。,原题:罕见沙尘暴袭击甘肃酒泉嘉峪关等地,发稿标题: 风暗酒泉天 尘迷嘉峪关,网络编辑的一些基本守则,在这里补充一下网络采编的一些基本守则,希望对做网站内容和采访的同志有所帮助。 1、在新闻事件中善于挖掘新的信息源,尤其要注重在会议中发现新闻,整合新闻,不能只就“会”报“会”。 2、 编写稿件要反复体会这篇新闻是写作、编辑给谁看的,谁看了会怎么样。心中要始终有读者。 3、 会快速制作标题和导读。 4、 善于利用图片,善于裁剪图片。 汪洋湖 漳河的笑声 5、 和编辑发展互动,通过MSN、留言、论坛、博客和邮件建立往来。,网络编辑的一些基本守则,6、能够策划制作专题,专题要立得稳、留得住。 7、为自己制作数据库,可以包括知识、图片、通讯录、参考资料、工作安排等。 8、写采访或者编辑日志。记者和编辑不但可以通过两腿往外跑,还可以通过网站和电子邮件往外“跑”。 9、当编辑要先当记者。 10、对网站后台能持续提出改良方案。,网络新闻的采访,网络记者总要面临一个选择新闻选题的问题。新闻敏感的高境界在于“发现”,而“发现”并非没有技巧和规律。所以,“找新闻”不若设为“追新闻”,会更有的放矢。在这里讲一些实用路径。,1从直觉追究竟 采访者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有时觉得什么地方会有新闻,但不确定。这是因为对这事件或者相关主题有所接触,新闻概念正在形成。这时,如果能趁热打铁,探询究竟,很可能抓住新闻。但若放弃,不过只是一个念头。 例如,水价办法出台,灌溉户家肯定有新闻,去采访到什么都是新闻。,网络新闻的采访,2从线索追背后。 有的新闻起初只是一则线索,线索有多种表现形式,可能是外报消息,可能是基层来稿,可能是一篇消息,也可能是人际传说。但沿着线索,去探求背后的故事,可能事半功倍。 例如,编辑部抓住一个电话线索,揭开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反映到关注一线水利职工生存状况的大主题,反响强烈。这完全是因为讲述了背后的故事。,网络新闻的采访,3从结论追过程。 对于行业媒体来讲,政策理论报道比较多。那么,每则结论性政策法规、学术理论、概念提法的出台,都有其科学、严密的产生过程。逆流而上或者顺流而下,会有新闻。 例如,南水北调北京段规划出台。在消息背后,去探询如何制定规划,如何配置,如何治污,如何穿过地铁和环路,会有很好的新闻效应。,4从轮廓追细节。这个相当于“新闻调查”。,5.从矛盾追真相。这是“焦点访谈”。例:水污染调查,6从分析追方法。 从一个问题入手剖析,广泛报道专家意见,准确引导舆论,在工作指导思路下探询方法实践。这一项可能需要长期的跟踪与关注。 例如:黄河断流水荒生态补水水资源配置三河分水调水水权理论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系列分析系列方法形成系列报道。,网络新闻的采访 水利网络新闻的报道重点,重点就是一句话:站在社会和民生的角度看水利。,1部领导重要言论 2重要部门的重要行为 3重要政策法规 4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 (例如饮水安全) 5国家重要水事件 6国家要闻大事 (例如两会) 7国际水界盛事(例如国际会议和世界水日),8防汛抗洪减灾 9抗旱与水资源配置 10水法规推广和执行 11重点工程建设与管理 12节水和农村饮水 13生态系统保护 14水利建设规划和审计 15科技创新 16. 治水新实践,网络新闻的采访 慎重对待的几方面报道,强调一下慎重对待的几方面报道。为保护信息安全,正确引导舆论,避免不必要的舆论被动,以下几个方面的网络新闻必须慎重对待并经过审核。,1.涉及国际河流和国际水资源交流的报道。 2.河流上下游 、左右岸水事纠纷,尤其是交界纠纷的报道。 3.来自地方或其他社会媒体,未经水利部证实的报道。 4.重大汛情、灾情、事故、事件,未经有关部门证实的报道。 5.地方投稿和社会媒体对部领导动态的报道,对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涉及水利工作的报道。 6.来自自由投稿,对某地区或业务全局工作做出评价的报道。,网络新闻的采访 慎重对待的几方面报道,7.信访投诉稿件及未经证实的批评性报道。 8.涉及国家其他行业部门与水利部门存在争议的报道。 9.可能引发版权争议或其他争议的报道。 10. 重大敏感问题的报道。 11.事实不清的报道与可能失实的报道。 12.境外报道 13.可能有炒作嫌疑的报道 14.历史题材报道 15.党的理论问题的报道 16.涉及民族宗教稿件,网络新闻的采访 采访的四个环节,采访前 1整理采访设备 2研究采访事件 3核对时间地点 4了解采访对象 5查阅有关资料 6撰写采访提纲 7预备意外预案,平时: 1捕捉线索,整装待发。 2闻风而动,来之能战。 3善于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跟踪线索。 4作工作中的有心人。 5 广交朋友,善于交际。 6 保持设备的备战状态。,网络新闻的采访,采访中 1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