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四讲蓄水证.ppt_第1页
课件:第四讲蓄水证.ppt_第2页
课件:第四讲蓄水证.ppt_第3页
课件:第四讲蓄水证.ppt_第4页
课件:第四讲蓄水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蓄水证,五苓散证,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猪苓汤证,中医认为人体水液运行与输布与肺、脾、肾三脏与三焦、膀胱两府相关,伤寒论中仲景均有相应的方证。 小青龙汤证属肺水,苓桂主甘汤证属脾水, 真武汤证属肾水, 五苓散证属三焦水,猪苓汤证属膀胱水。,五苓散及其临床问题,【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乾,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重点 小便不利、渴、桂枝 疑点 消渴 蓄水部位 释义,渴,大 汗,损伤正气,伤津(胃干),少少饮之,伤阳,三焦 阳虚,气化 失职,水饮 内停,表邪不罢,津难上承,口渴,水难下输,小便不利,方解,桂枝,发汗解表,温阳化气,金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利水散水,析疑 1、对消渴当如何理解? 消渴非随饮随消的消渴病,因蓄水证小便不利,是无 处可消的。 思维提示:读书不可死于句下。,日本五苓散药理研究例,2、水蓄何处? 传统观点:膀胱蓄水太阳腑证 李克绍:三焦蓄水非太阳腑证 【论证】: 73条与茯苓甘草汤之比较 74条“水逆” 156条“心下痞” 辨证意义:打破五苓散是利尿剂的线性思维,开拓 五苓散的运用思路。,1、尿道炎症误治案 一大学女教师,尿频尿急,西医诊为尿道炎,服药无效,中医与八正散,药后更为难受。刻诊夏日厚覆、怕冷畏寒,与五苓散加附子,一剂症轻,三剂病愈。 辨治思维提示:桂枝、附子也“消炎”。(以西代中) 2、李克绍治尿崩证案 辨证思维提示:五苓散非利尿之剂,乃调节水液之方。,临床应用,【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证及其临床问题,【重点】 心下逆满 头痛 【疑点】 1、头眩 2、身为振振摇与振振欲擗地 3、芍药,吐下伤脾 发汗伤肾,阳虚气化失职 水饮内生,脾阳虚停水证 肾阳虚水泛证,脾水:水阻气机心下逆满 肾水:水气凌心心下悸(包括心悸) 脾肾之水:水气冲逆,清阳不升头眩,【方解】 温阳化气 利水散水云苓、白术、生姜、芍药 补脾运化云苓、白术、甘草,脾水桂枝 肾水附子,【释义】,【释疑】 1、为什么水气为病易头眩? 头为诸阳之会。须臾不离阳气温养; 水为阴邪,易伤阳气; 水气流动不居,易冲逆上犯巅顶; 水饮易阻气机,致清阳不升。 2、身为振振摇与振振欲擗地是否相同? 前者为水饮证误汗伤动经脉所致; 后者头目眩晕起则站立不稳摇摇欲坠,3、真武汤中的芍药功用是什么? 传统观点:制附子之刚燥、防利水而伤阴。 分析: 前者正用附子之刚燥之性化气治水,况用 炮附 子,何须制其刚燥? 后者有理,病涉少阴,阴气本少,故应防 利水伤阴; 本草经云芍药“利小便”; 血不利则为水,故治水勿忘血分; 小青龙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用芍药 之义均同真武汤。,【临床应用】,1、老人耳鸣眩晕(美尼而氏综合症)误治案 一老人耳鸣、眩晕,或补肾,或潜阳,均无效。以苔白腻,脉弦滑诊为水泛证,二十余剂收效) 辨证思维提示:眩晕 责肾生髓通于脑; 责肝肝阳上亢,风火上煽; 责水水气冲逆,清阳不升 当据舌脉而辨治,猪苓汤证(膀胱蓄水证),【原文】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 主之。(223)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重点】 小便不利 口渴 心烦不得眠 阿胶 【疑点】 1、脉浮与微热; 2、滋阴与利水。,【释义】 阳明热证误下热陷小焦膀胱 素体阴液亏虚 热邪直中少阴 热结下焦膀胱,水热互结,兼以阴虚 阴液亏虚,气化失常小便不利 津难上承口渴 津亏失润口渴 虚热扰心心烦不眠,【方解】,茯苓 猪苓 利水清热以祛邪 泽泻 滑石 阿胶滋养阴液以扶正。,【释疑】 1、脉浮与微热是阳明之热还是膀胱之热? 传统观点:认为属阳明余热。受柯韵伯影响“栀子汤所不及者,白虎汤继之;白虎汤所不及者,猪苓汤继之;此阳明起手三法。” 柯氏此说有问题: 其一,白虎汤清热之力远大于猪苓汤,何以白虎汤所不及者而猪苓汤能继之? 其二,阳明“起手”,怎能起到下焦膀胱? 其三,膀胱的水气病怎能与胃肠的燥化病相提并论? 动态分析: 223条接在221条之后,属阳明中风证误下的变证之一,即阳明误下热陷膀胱水热互结。膀胱属太阳,膀胱腑热,循经外蒸肌表,故脉浮发热。,2、本方既利水又滋阴,岂不矛盾? 阴虚正虚 水气邪盛 具体运用原则虚实夹杂当攻补兼施 阿胶滋阴扶正 猪苓利水祛邪 以利水祛邪为主 以滋阴扶正为次,【临床应用】,1、老人尿道炎误治案(猪苓汤主治) 尿频、尿热、小腹拘急,劳累则发,舌赤苔 花剥,五心烦热。 前医用八正散,服药即效,停药即发。 猪苓汤去阿胶加桑椹子、生地、女贞子十余 剂而安。 辨证思维提示: 勿以“炎”症为辨,但治清热通淋; 当注重辨体 质,治疗兼顾扶正。,【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中下焦水结证),【难点】,1、去桂之争,服桂枝汤(汗) 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心下满痛,辨证要点:,小 便 不 利,下焦 水结,卫出下焦 膀胱主表,卫阳不和 经气不利,头痛 发热,中焦水结 气滞不通 心下满痛,病机要点:里气不和 表气不和,治疗要点:治 里 解 表,吴又可“里气得通,邪气还表”,【析疑】,1、去桂之争(思维之争),三种观点:去桂、去芍、桂芍皆不去。,论证:,常变观,常法:桂枝,外解肌发汗,内化气行水,不当去,变法:表证汗之不解 非外感表证当去,证明,历史观,本草经芍药,味苦非酸,性泻非收,利小便,破坚积,止痛,正应本证水结之治不当去,联系观,金匮“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方后注,去桂方“小便利则愈”洁净腑,去芍方“当汗出虫行皮中即愈”开鬼门,源流观,桂芍皆不去 尊重原著 (后世之用),相悖,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