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8篇.docx_第1页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8篇.docx_第2页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8篇.docx_第3页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8篇.docx_第4页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8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8篇 【篇一】 时光流动,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整整40年。 40年间,母亲在泛黄灯光下缝制的“千层底”已经换成除臭透气的跑步鞋,父亲在浓烟中下厨的“土灶台”已经换成了清洁干净的天然气灶;40年间,葫芦兄弟的剪纸动画变成了大圣归来这样的3d动画,围坐着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坝坝电影”也已经变成了看红海行动的3d影院;40年间,收音机、录音机、单放机都已经成了“古董”,我们也很难再听到老唱片里传来那充满年代感的“断续”曲调。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曲曲动人的旋律在岁月长河中涤荡着幸福和美好。 1988“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罗大佑的这首歌虽然叫“恋曲1990”,但是它的创作时间却是1988年,也正是改革开放的十周年。这个阶段,流行音乐快速发展,祖国宝岛台湾很多唱作人在大江南北红极一时。罗大佑、费翔、潘安邦等很多歌星至今都是春晚美好的记忆。 1988年,我1岁,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很多都来自于父母的讲述。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起步的10年,春回大地,全新的文化氛围带来了人民思想的转变。农村包产到户,大家都开始各自开始谋划好日子。那时候,“介绍人”把母亲和外婆带到父亲家后,到处敲了一下米箱(看“家底”的习俗)后,便笑着让父亲和母亲自己出去“转田埂”了。父母在家排行都靠前,没有读完初中就下地干活照顾弟弟妹妹了,1年后,他们结婚了,而母亲的嫁妆一台老式缝纫机至今都还在家里的阁楼。我问过母亲那时候结婚是不是“包办”,母亲笑着回忆:“虽然是经人介绍,但我看中的还是你父亲人老实,他那时候一到你外婆家不是下地就是进厨房,你外婆也很喜欢” 在80年代,家乡最火的两样东西,就是“凤凰牌”自行车和“长虹”黑白电视。村里稍大的孩子喜欢叉着腿拧着腰在“二八杠”一侧蹬着乐此不疲,也喜欢成群挤占着在哪家门口看屋里14寸黑白电视播着的西游记霍元甲。当然,稍有一点钱的家里,开始有了“录音机”,时不时传来的“的士高”和“时髦青年”围着录音机跳起的“霹雳舞”让我们大开眼界。那时候家里的墙还是土墙,爸妈结婚不久就和爷爷奶奶就“分家”了,一家三口住在“一厅一室一厨”的土瓦房里,日子也其乐融融。 80年代,我们的国家积蓄着改革的力量。幼年时光在母亲的讲述下,就像恋曲1990歌词一样“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1998“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1998年,改革开放20年。9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的流入更呈现出多元化趋势。beyond、黑豹、魔岩三杰让“摇滚青年”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而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更让校园留下青春的记忆。 上一年,香港回归,相约九八也是内地和香港两位歌星的“合体”。相约九八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改革开放20年间国家的变化对人民的影响。20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在农村,大家的生活也越来也好了。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歌声中,黑白电视开始换成彩电;拖拉机的轰鸣中,农村也有了小洋房;“小霸王,其乐无穷啊”的声音中,也开启了“快乐学习”的时光。 “孩子,咱们农村人要走出去,读书是最好的办法。”这是父亲在我小学期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虽然还是会在“滚铁环”“打弹珠”“折飞机”上花费不少精力,但也开始在刻“早”、晨读、练字中找到读书的乐趣。那几年,“打工热”兴起,父母们农忙一过,便也随着这股热潮“进城”了,留下爷爷奶奶照顾我和年幼的弟弟。不久,家里的“土瓦房”就变成了“砖瓦房”,一家人开始在宽敞的房子里憧憬更美好的日子。 一个世纪即将结束,新的千年即将到来。199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值青春,我们都期待着中国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迈进新世纪。“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正如歌词一样,我们永远和“青春”相约。 2008年“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 又一个十年,更多的音乐形态被人们接受。就和改革开放一样,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就是主张开放包容的,唯有改革开放才能让自身不断提升,愈发强大。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迈入“而立”。十年间,“网络”和“手机”彻底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已经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在这十年以赶超之势进入世界大国行列。“512”汶川特大地震,党和国家以最快的部署完成了世界不可能完成的救援,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伟大的团结精神;北京奥运,又让所有国家看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国越来越强大的自信。 这十年,我也变成了一个大三学生,实现了对父母的承诺。而家乡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老家原来的几间“砖瓦房”早在2003年就成了两层楼房,通村路也通到了院门。虽然父母因为我和弟弟的学业仍旧在外面打工,但是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将要慢慢成真;虽然爷爷奶奶也开始出现一些老年病症,但是越来越好的医疗政策让他们看到了“四世同堂”的希望;而大三的那个暑假,在地震救援和北京奥运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国家强大的自信。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当改革开放已经来到“而立”,我们回首看到取得的成就,当以更强的信心去推动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将永远走下去的路。 2018“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春节期间,如果说哪首歌最动听,无疑是央视推出的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一首苔。 时代在变,唯“初心”和“奋斗”不变。在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新年贺词。他说到:“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就向我们诠释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奋斗而实现自我价值的真谛。 这十年,我告别了校园,走向了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十年间,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千万党员中的一份子,也来到了青川这个地震后涅磐重生的县城工作,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十年,动车、高铁不断拉近家的距离;微信、微博不断拉近人的距离。每每有时间,我就给家里说下这几年在外面的见闻,说一下国家这几年的变化。这几年,所有的电器及电子设备都开始飞速更新换代,手机和电脑升级速度尤胜,随之而来的网络文化更是盛行。而如今很少回去的家乡,在脱贫攻坚中,也慢慢变得愈发美丽,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房前屋后整洁卫生。“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处处都是大美田园风光。 回头望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们都是一个个细小的分子,沐浴徜徉,感受着40年间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都在以自己的不懈奋斗,创造着幸福,书写着属于每个人的奋斗篇章。 【篇二】 穿越长长的时空隧道,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如果可以把它看成我们生命中的一段旅行,那么无疑是一段“满载而归”的旅行。四十年的伟大变革,四十年的春华秋实,中国用自己的方式,精心酿造了一坛浓郁的“酒香”! 四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扑鼻香!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生命的轮回永不停止!四十年前,一位老人提出了震惊世界的“改革开放”,从那一刻开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四十年前一位妈妈降临在平凡普通的农民家庭,从那一刻开始,从呀呀学语到懵懂少女,从农民家庭到城镇居民,从独生子女到孩儿她妈,角色不断变化,身份不断更新,蓦然回首,日月峥嵘,四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妈妈是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见证者,而我只是一个享受改革成果的幸运者!虽然我的家在闵行,但是我的成长之路一直蔓延在长宁。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与长宁的发展共同进步。长宁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处于沪宁发展轴和沪杭发展轴汇合的“y”型支点,是上海连接长江三角洲的“桥头堡”。长宁区生态与居住环境良好,综合环境质量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前列。 我是一个刚刚跨入青年之列的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我深深热爱着我的长宁!我曾漫步在图书走廊品味,欣赏;我读到了一篇篇飞扬的笔墨青春的华章。我曾畅游在古北新城尽情,舒畅;我看到了一幢幢美丽的别墅,闪亮的春光。我曾游览过虹桥路的东西南北,更感到我们长宁是那么时尚、漂亮我也曾领略过外国领事馆的风土人情,更发觉我们长宁是那么神秘、阳光。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海青年,但大家总夸我是一个敢为人先、务实求进、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校园闯将;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但大家总夸我是一个爱国守罚、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青年榜样。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长宁的青年每个都是这样,是孜孜不倦的莘莘学子,是冲刺在各条战线的大好青年。因为他们拥有青春的体魄、青春的血液、青春的翅膀,续写着青春的胸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 我的妈妈也和长宁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一名地下空间的打造者,她的豪情和壮志深埋于“地下”摊开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图,4号线宜山路车站、2号线娄山关路车站、9号线宜山路车站、10号线8标(上海图书馆站宋园路站)、12号线国客中心车站、12号线汉中路车站等等,皆留下了她与上海“速度”同行的足迹。 地铁,被誉为上海“速度”,因为其有可能是这座国际大都市中相对最快捷、最便利的交通出行工具。而走入宽敞、明亮、舒适的地铁站中,乘客们未必能看到建设者的名字,但实实在在地享受着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让市民满意,让乘客舒心,这就够了”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市政人,在城市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微小的身影! 我的妈妈把工作的“八小时”和家庭的“八小时”都留给了在建的地铁车站。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工程在继续,妈妈的身影不是在工地上,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有无数像我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了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了许多,同时也舍去了许多!我一直是在爷爷奶奶的教育下,慢慢成长起来,我感觉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是幸福的“00”后!现在我们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若干年后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信息革命的飞速前进,经济政治的竞争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使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信息更加丰富,思想更加解放,责任更加重大。四十年探索,四十年跨越,中国淬火蜕变,涅槃重生!四十年后的今天,我相信我们这一代将作为中坚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敢而笃行的人,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篇三】 古语有云:“常居贤母三迁里,不慕高官万石家”。我在想,这不就是我妈妈最真实的人生写照吗?从老妈嫁到我们老王家,一恍三十多年过去了,经历的一次次搬家,“搬”出了发展,“搬”出了后劲,“搬”出了小家庭和谐发展的新道路。 据我妈妈讲,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我们一大家人蜗居在2间小平房里,那时候的平房楼顶胶制效果很差,一到下雨天,还得在房间里放上几个盆接水,老妈经常为“外边下大雨,屋里下中雨”的住房条件发愁。而且屋旁就是旱厕、猪圈,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嗡嗡嗡”震得耳朵都疼。平日里吃的是自家种的菜,穿的多数是长辈缝的衣裳,走的是弯弯曲曲的烂泥路,一家人过着典型的“小农”经济生活。 到了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热潮得到三四线城市群众的热烈响应,农民工进城、个体户、企业承包经营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老爸也辞去供销社的工作,靠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了些小买卖,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两层小楼的人。在“王母”的“部署”下,将200平方的小楼也进行了简单得装修,粉刷一新的墙壁、整齐划一的塑钢窗户、锃亮的大理石地板,看得舒心、住得舒服,老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村里将部分闲置房屋改建成村民服务中心、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添置建设了封闭式垃圾池、建设无害化户厕,制订了圈养家禽、垃圾袋装化等卫生制度,村内卫生干净一下上升了好几个档次,我们家的居住幸福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去年,我们村又被纳入“棚改旧改”计划,政府在征收工作中坚持“百姓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原则,帮助我们棚户区居民实现了“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新居梦。如今,老妈老爸用征收补偿款购买的商品房还有一个月就交房了,小区人车分离、绿化率高达40,具备居委会、社区医院、超市、菜场、学校等功能配套,“15分钟生活圈”让逛街、买菜、看病一站式搞定。“以前的住房只求遮风挡雨,现在的房子水、电、天然气、通信、绿化等一应俱全,而且装修装饰也得下大功夫,大家对住房的需求升级为精神追求与视觉享受。”老妈笑着说道。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现在的生活,跟四十年前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我们的小家庭也在一次次搬家过程中,沐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阵阵“春风”。祝愿未来的我们,继续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大步向前,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和我家一样“福照家门万事兴”。 【篇四】 提及坝坝电影,我得先从坝坝电视说起。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春天西南拂,土地下到户的政策,接地气、聚村头、进田头,山村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精神食粮却仍然很贫穷。那年夏天,村北头有了第一部黑白电视,熊猫牌显像管,14英寸的。主家姓张,在集镇供销社工作,很吃香,令人羡慕的。 当然,他的脑子灵光。到他家看坝坝电视是要出钱的,小孩1分,稍大的2分,大人要3分。即使这样,来看的人也很多。每天,太阳还未下山,主家将电视桌子搬到堂屋门口,旋转好天线,老人和小孩便开始用板凳占位置。能在椅子上躺着看电视,那真叫幸福。主家也会准备几根长板凳,三五成群的村里人总会在节目快开始前准点到。村里人摇着竹篾扇,大声说笑着,暑气还没有收敛,电视便开始了 最早看的片子叫霍元甲,然后是再向虎山行血凝一剪梅好些已经说不上名字,多少悬念、多少惦记,都成了大家茶余饭后交流的话题。记忆最深的是播放霍元甲时,我和小伙伴们嘴里哼着自编的曲,“ 霍元甲的迷踪拳,龙海生的鹰爪功,还是有点凶”在戏外打仗。我们的喊叫声、撕杀声,绝不低于电视中的各种声音,有时用稀泥做成的饼子互扔,偶尔落入人群,会遭到大人们的一番责骂。当然,一些小伙伴们也会被家长高声吼回去,“战争”被无情地解散了,因为明天要放早牛 村里放早牛是我们这帮小子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天蒙亮时分,我们便会被大人嚷着起床,揉着惺惺的双眼牵上牛缰,骑在牛背上,一晃一悠地下河去。老家向西不远是润泽浅丘沃野的沙溪河,大片农田青黄交替,将临河的数个村庄的希望复耕不断。幽绿幽绿的河水缓缓流着,河的眼睑随着波纹散开涟漪。大水牛,或许因为渴,甩开蹄一头扎进水里,咕咚咕咚畅饮。待到牛酣饮后,我们再翻身上牛背,一前一后向山里进军。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捉螃蟹、捅马蜂窝这都是我们的家常之事。 昨天,听村上的高音喇叭早早通知,乡里的电影队要下村来巡回播放。这是村里的大事,大家奔走相告,呼亲唤友,喜讯很快飞遍山乡旮旯角落,人心也扑腾起来。最欣喜若狂的便是我们这帮孩子了,不用花钱买票,可以自由看。 一个放映员、一块银幕、一个音响、一台放映机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坝坝电影。黑白两色的窄银幕“档子”,没有现下彩色电影的五光十色、绚烂多彩。曾有一段日子,坝坝电影送文化下乡总在“微风徐来,蛙声阵阵”中为村民消夏避暑注入了一道快乐的清凉剂。突破乌江高山下的花环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战、悬疑、谍匪、情感喜剧,很接地气、很有正能量,唯美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记忆,给乡村生活带来了遥远的枪炮声和动听的号角声,沸腾了村庄的平常夜晚。 到了傍晚,晒坝上便支上两根长长的竹篙,拉好幕布。正对不远摆着八仙桌。稍微吃过晚饭,大人孩子们都会端着凳子抢先去占领好位子,孩子们疯闹着等候电影开场,大人们摇着蒲扇,谈着闲话拉着家常,男人们悠闲地抽着味道浓、熏人的“黑武器”(叶子烟)。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甚至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往这涌。当然,这也为异村的男女青年“耍朋友”谈恋爱提供了好机会。 当放映员将一打亮光束,晒坝上黑压压的人群顿时风平浪静下来。但是对于我们小伙伴来说,看电影很多只是凑凑热闹,更大的热衷还是在夜晚的晒场上与同龄小伙伴们玩耍、奔跑和恶作剧。偶尔,调皮的小孩伸手在光束里乱晃,银幕上顿时出现一只小手,原来上银幕这么容易?于是一群孩子都在光束里现身,弄得银幕上乱糟糟的,引得大人一顿臭骂 若知悉外村有坝坝电影,我们也会结伴相约同去。尽管害怕走夜路,我们还是会一路高歌,一路小跑向外村进军。赶到目的地,我们属于来得特迟的。坝子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树上、墙上都是人。要想觅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我们听着声音,看着人家的后脑勺,忙着转了一圈,也是徒劳。只好去了银幕后面看反片。看背面电影除了字幕是反的外,就是图像左右相反,看惯了也一样津津有味。 八十年代末期,雨过山村,解决温饱后的邻里开始外出打工,受各种职业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洗礼,部分村民的思想活跃起来。邻村有个放映员头脑活泛,做起了卖票看电影的生意,在镇上修建了一座电影院。每逢单号赶集,电影院的高音喇叭里南北少林十三太保等大片牵扯着过往脚步。近万人的小镇,天天爆满。如果是好片子还要加场,从上午一直放到晚上。我记得妈妈,再爱一次把满场啜泣搞得泪水涟涟,教育片少年犯是上小学二年级学校组织观看的,每个学生1角钱,至今影片中的片段和那首经典歌曲心声仍留存在我脑海深处。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红利涌进山乡,村容更美了,茅草屋变红墙青瓦,二层小楼拔地而起,昔日崎岖的乡间小路变成水泥路延伸到村外,长虹牌彩色电视走进了各家各户。坝坝电影消失了,镇上的电影院也倒闭关停。乡邻们开始习惯固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田”,特别是除夕,一大家子守着25寸的彩电看春节联欢晚会,似乎是不成文的规矩。 如今,各城各地的多厅影院方兴未艾,与孩子一道快乐成长的亲子电影备受大家追捧。守着45寸云电视的同时,更多的是牵伴女儿走进太平洋多厅影院,追忆那村那人那坝坝电影的温暖。 【篇五】 麦收时节,回乡探亲,院落空空,我讶异道,没有收回麦子么?我还准备好力气帮忙晒麦子。母亲备好饭菜,笑呵呵迎接我,说道,今年麦收格外轻松,前面收割机割麦子,后面跟着播种机种玉米,收割好的麦子直接拉走卖给淀粉厂,价钱也不低,省的拉回家。 饭毕,母亲絮叨起来,以前麦收时节多忙啊,忙得都要带饭去地里吃,现在好了,一天时间收完麦子播种完,多快啊。我也随着母亲的思绪,忆苦思甜。 六十年前,我们还不种小麦。我家在河北农村,六十年前,母亲还是孩子,她说,那时候村里穷啊,根本吃不上饭,整天肚子饿得咕咕叫。地里种的大部分是红薯,因为红薯产量高。那时候可能因为小麦品种以及农用井、化肥等还不完善,小麦基本没有产量,地里不种小麦,平时根本吃不上白面,过年过节吃饺子,基本上是奢侈中的奢侈了,当然也就谈不上麦收时节了。 四十年前,我们用镰刀收割小麦。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了,小麦也开始在家乡大面积种植,六月中旬,天气干热,田间热腾腾的空气拨弄着麦浪,处处是铺天盖地的金黄。我没有用镰刀割过小麦,据我母亲回忆,那是种痛苦的记忆,那滋味无法形容。天热无风汗流浃背,麦芒的刺时刻挑衅你,扎得浑身疼痒,割上一会儿背疼腰酸,一天下来嘴里鼻孔都是黑黑的,全是土。更重要的是还要抢收,白天顶着烈日收,晚上也要收,饭都是带到地里去吃。母亲说,有一年,赶上雨水多,实在抢收不回,麦子在地里都长芽了,庄稼人啊庄稼人,那心里的难受比身体痛百倍。收割回来还要用机器打麦子,晒麦子,一步步下来,麦收时节真的是最累人的时候。 二十多年前,我们还要交公粮。2006年以前,收回的麦子还要交公粮,那时我也有了记忆,收回的麦子在大马路上晒,还要提前占马路,村庄里就那么一段水泥马路,人们都抢着晒,不像现在基本家家院落水泥硬化,麦子可以在家里晒。母亲和父亲还要去地里播种玉米,那时候我经常负责看麦子、晒麦子,然后我们一起装口袋,先把需要交的公粮装上车,父亲开着三轮车去乡政府排队交。记忆中有一次,赶上疾风骤雨,麦子收拢不起来,被水冲走了很多,那一年,交完公粮,麦子所剩无几。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惠农政策也来了,公粮不用交了,收来的麦子全是自己家的,这个消息让村里人欢心鼓舞了许久,麦收时节的累啊忙啊都不算什么了。 现在,麦收时节轻松应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越来越明显,麦收时节收割机成了主要角色,隆隆的机器昼夜不停,麦收效率大大提高,一个村庄,一两天就可以收清完毕。让我更加振奋的是,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农业机械在向一体化系统化发展,收割机、拉麦机、播种机团队作业,有的地方播种后灌溉、打药也是无人机参与,这样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农民的迫切需要。麦收时节的忙碌、劳累都成了过去式。母亲不断重复着现在麦收多么轻松,她对这样的发展也是兴奋不已,我信心满满地对她说,等着看吧,再往后,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农村会有更大、更令人振奋的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四十年前,母亲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应当忙碌无比的麦收时节,她可以闲下来,和我回忆过去,唠唠家常。 【篇六】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写这篇文章时,我刚刚过完三十八周岁的生日。我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八零后”,曾经备受争议却很幸运的一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来,如今也已人到中年。 对于时间,人们常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匆匆。是啊,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自己走过的这将近四十年,如同翻开了时光的影集,每一页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记忆,想着想着,常常心情激动、泪流满面。感慨在这些时光的剪影里,蕴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为我们民族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国门,摆脱外来的侵略,使我们从此可以扬眉吐气、昂首挺胸地生活,那么改革开放是跨入又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它就像一枚钥匙,我们用它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另外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我的童年是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度过的,见证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基础地区的变化。83年夏季的一天,我路过邻居家,无意中从竹门帘的缝隙中看见他家有一台崭新的电视,正在播放着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新鲜和好奇让我不忍挪动脚步,就在门外静静地边看边奢望我家里什么时候也能有一台电视机啊!同一年,我参加亲戚家的婚礼,新郎骑着一辆挂着红花的崭新自行车,后座上载着喜气洋洋的新娘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那一幕到现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时候自行车作为结婚“三大件”之一,单用钱还不行,还要有券才能买,所以家里能有一辆自行车在当时分外珍贵。 1986年我随父母搬到县城的教育局家属院。家属院有一间活动室,活动室里有一台十四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每天晚饭后,大家纷纷搬着凳子到活动室里等着电视开播,很快就挤满了一屋子人,冬天还好,夏天时一屋子人肉味儿,但人们仍乐此不疲。记得当年看的第一个电视剧是霍元甲,后来陆陆续续又看了射雕英雄传一剪梅也就在那两年,我第一次知道香港tvb、台湾邓丽君。后来到活动室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很多家庭都陆续买了电视机,渐渐的,活动室就关了。很多年以后,只要一听到八十年代初期的电视剧主题曲响起,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的活动室和那一屋子的人。 1989年的冬天我家也买了天津电视机厂生产的长城牌彩色电视机。虽然只有两个频道,但足以让我兴奋不已,七巧板动物世界综艺大观这些我喜爱的节目让生活从此变得更加五彩斑斓。同年,我在爸爸工作的教育局办公室,好奇地用手摇电话机拨出第一个电话,电话那端突然传来一句“您好,要哪里?”吓得我赶紧把听筒扣上了,真是狼狈啊!那时候城市里已经有了拨盘和按键的电话机,但绝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安装。 转眼间,进入九十年代。1991年的一天跟妈妈去她朋友家玩儿,看着那位阿姨边聊天边拧了几下开关,衣服就洗好、甩干了,心想有个洗衣机真是省力,恨不得自己妈妈也能拥有一台。但很快这个愿望就实现了,1993年我们全家搬到了天津,几年里,换了更大的彩色电视机,买了洗衣机、电冰箱,1997年家里安装了电话机,不知不觉已经开始了电器化的生活了。 21世纪初期,我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台电脑,bb机换成了按键手机,人们之间可以随时随地移动沟通。互联网给我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我第一次申请了qq、注册了邮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第一次网上购物,收到货物时惊喜网购如此便捷。家里安装了空调,夏天从此变得温柔了。伴随着电子产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飞速前进,更多的普通百姓主动走出国门去了解和学习世界文化。怀揣着对世界的惊讶和新鲜,这些都永远定格在我二十多岁美好的年纪里。 如今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液晶电视机、双开门冰箱等家用电器早可谓琳琅满目、功能强大。很多家庭拆除了座机电话,智能平板手机迅速取代了按键手机,功能繁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微信让人们之间的沟通更直观便捷,连最传统的人民币直接支付方式也被手机程序里的“扫一扫”取代了,手机取代了钱包,手机的防盗解锁功能也增强了,就连犯罪都要pk高科技了。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智能家居产品早已进驻普通人的家庭,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更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崇尚洋货到认可国货、为国货自豪,国货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很多外国友人把中国元素当做时尚和炫耀的资本。 轻合时光的影集,细细回味,娓娓道来,我们的生活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到五年,便有一个惊喜的转变,每隔十年,就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发自内心地为祖国的富强感到骄傲。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携手不断奋进,祖国的未来定会为我们留下更多瑰丽的剪影。 【篇七】 从小我就怕黑,黑暗总会令我心生莫名恐惧,所以,我对灯有着一种独特的记忆。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也走过了人生40个春秋,正式进入不惑之年。光阴荏苒,蓦然回首,过去40年间关于灯的记忆,如同幻灯片似的,在眼前一一掠过。 我出生在陕南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里,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村还没有通电,煤油灯是山里人最重要的照明工具。煤油灯的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在瓶里倒入煤油,瓶口垫上一个小铁盖,铁盖中间打个小洞,穿上一根用薄铁皮卷的空心铁管,空心铁管里穿上棉线做成的捻子,一个简单实用的照明工具就制成了。捻子头是灯芯,灯芯可调节大小。点燃捻子后灯芯就冒出火苗,灯捻滋滋地吸着煤油。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一盏这种自制的煤油灯。灯虽然简单易做,可煤油却是很贵的。那时候家里穷,我们兄妹五个,哥哥、姐姐在镇上读书,弟弟、妹妹年幼,父亲常年在外,很少归家。家里所有的活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又要做各种家务直到深夜。我胆子很小,特别怕黑,不敢一个人先去睡觉,就跟着母亲熬夜。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为了省油,母亲总是把灯芯捻到最小,把煤油灯放在高一点的桌子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微弱的油灯之光照在空旷的房间里,整个房间都是寂静幽暗的。我坐在桌子旁,看着那盏小小的煤油灯,看那红色的灯花在灯芯上聚集、跌落有风吹过,那光就不停地跳跃闪烁着,似乎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我急忙伸手去拢住那灯。我的一双小手,在挡住风的同时也把光给遮住了在寂静的夜晚,那小小的煤油灯,那忽明忽暗的灯光,勾勒着母亲的辛劳和我的童年梦想。时间过去了许多年,那一簇跳跃闪烁的煤油灯的灯光,总是不时闪现在我的脑海。记忆中煤油灯的灯光,承载着回不去的时光。 80年代末,我们村通上了电,我家也安了电灯。因为离集镇太远,电压严重不足,照明用电高峰(夜幕降临至晚上十点左右),几十瓦的白炽灯炮,只有中间那么一圈钨丝红着,母亲把它戏称为“挂在墙上的南瓜花”。可就是这小小的“南瓜花”,也比昏暗的煤油灯亮了许多,而且不用担心被风吹灭。傍晚时分,散落在山间各处人家的灯都亮了起来,一点点黄晕的光,犹如散落在人间的点点星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带来了希望和期盼。 2015年春节,我回家看望母亲。一进家门,就看见了客厅天花板上那盏大吊灯。母亲说是弟弟腊月回家买来装上的。这盏吊灯是水晶做的,非常漂亮。遥控开关,一只开关控制三种灯色,有冷色、有暖色,可明可暗,随意调节。我按下遥控开关,美丽的吊式水晶灯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显现出华丽尊贵的气质。一身通体晶莹的串串垂饰,如若层层叠叠的晶莹果实。豪华吊灯将房间照得一片明亮,既照亮了房间里各色现代化的家电,也将未来照得一片光明。 今年清明回家,我惊喜地发现,村子的道路两旁站着两排漂亮的路灯。我问老公:“这灯是太阳能的吧?”老公笑说:“你也太out了吧,这是光伏灯。白天电池利用光伏板充电,夜晚可照明810小时。非常节能环保。”那天傍晚时分,天色由明转暗,道路两旁的路灯就亮了起来,将原本幽暗的村路照得亮如白昼。我独自站在大门前,透过那两排明亮的灯光,不远处的集镇上,华灯高照。各家的窗户都亮着灯,明暗不一,各有特色。有昏黄的暖黄色,有明亮的白色我呆呆地想着,这灯光下的人们在做些什么呢?是在暖黄色灯光照射下的厨房准备着美味可口的食物?抑或是在明亮的客厅中与家人一起谈笑风生?一盏灯下一个故事,那不同的故事,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中国故事,中国梦! 收回目光,看着在路灯下迎光飞舞的飞蛾,我的思绪也如同那些纷飞的小虫,在时空的光柱里穿梭飞舞。记忆里那一盏盏灯,陪伴我走过黑暗,走向光明。眼前,那一排排明亮的路灯,不仅仅照亮了人们脚下的路,也照亮了整个美丽乡村,照亮了我们通往未来幸福生活的路。 【篇八】 早晨在饭堂吃早餐,一位同事戏道:“我拿鸡蛋跟你换个包子吧!”一石激起千层浪,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鸡蛋里的流金岁月。 鸡蛋,现在最常见的食材,普遍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但放在40多年以前,却是非常珍贵的营养品。据说,那时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有人生了病,或者产妇“坐月子”,家庭主妇们才舍得给碗里加个鸡蛋。这样的记忆,许多年龄较长的人都有。 听母亲说,以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