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系15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预科系15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预科系15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预科系15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预科系15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科系15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第1节 课1、 学习入菩萨行论有什么重要性?(答案在:第一课的2、10页,4课的53页,6课的88、89页)答:佛弟子应了解佛教的教义,趋入佛法,要完整学习佛教的有关知识,理论和修行给合起来,才能调伏自相续,成为名实相符的佛弟子,否则相续很容易与佛法相背离,调伏不了烦恼。入菩萨行论阐述了趋入菩萨行为的修行方法(入菩萨行就是趋入菩萨的种种修行和行为),是集汇集论、次第论、实修论、解隐论于一身的殊胜论典。入菩萨行论完整无缺正确无误的宣讲了所有大乘基道果(基是所知之法的本基,即万法本基,诸法实相;道是能知的修行道路;果是修行的结果)的次第,涵盖了整个大乘的所有教义、经论,是为想修学大乘佛法的善缘者而造的,能令想趋入大乘的修行者,生起菩提心,行持佛妙法,成就无上佛果。2、 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汉地的弘扬情况是怎样的?(答案在第7页1-2段,第7-11段;藏地在12-18段,22-25段,第8页1-6段,12-17段;汉地在第9页15段-25段,第10页1-7段)答:1、根据堪布根华的入菩萨行论注疏,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可见当年的印度大德们对本论是何等重视。2、在过去的印度,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可以有“出版权”,故从108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重视的。藏地:1、翻译成藏语的入行论,大概有八本。2、这部入行论释善说海当中,印度最主要的几位论师,如普明论师、贤德巴的教言,基本上都已引用了。3、藏传佛教中,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我们宁玛派,每个寺院共同认可的、必须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4、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宁玛派,依无著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华智仁波切出世以后,则有堪布根华、根桑秋扎等的注释(藏传佛教中,此类广为人知的讲义大概有20多个),尤其是噶当派,入菩萨行论被尊崇为必须要学的“噶当六论”之一。5、藏传佛教有103函甘珠尔 、250多函丹珠尔 ,各派大德所造的论典也不计其数,在这么多的千经万论中,各大教派一致公认必须要学习的,唯有这一部入菩萨行论。6、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过三分之一左右,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引用了相当一部分,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的诸多论典中,入菩萨行论的颂词也随处可见。汉地:1、在唐朝佛教非常兴盛的时候,入菩萨行论还没有译成汉语,2、后来宋朝永熙二年(公元985年),有一个叫天息灾 的译师,才将此译成了菩提行经,可能因为众生的福德因缘吧,这部论典在汉传佛教中一直没有得到广弘。3、近几年来,隆莲法师翻译了甲曹杰的入菩萨行论注释,4、台湾的如石法师也到印度求得了入菩萨行论的传承,经过很长的时间,认真翻译了本论,同时撰写了入菩萨行论浅释,还探索了入菩萨行论与学集论、经集论之间的关系。从现在的一些情况来看,汉传佛教学习入菩萨行论还不足够,我希望各大寺院、居士团体,或者佛教中心、居士林,应该主动学习入菩萨行论。3、寂天菩萨生平有几个稀有传记?了解传记有何必要。(答案在12页的2-7段)答:寂天菩萨生平有七个稀有传记。如颂云:本尊生喜住烂陀,示迹圆满破诤辩,奇异事迹与乞行,为王降伏诸外道。”了解寂天菩萨的传记一方面可对作者生起无伪的信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对圣者的真实信心,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也很容易生得起来。第2节课4、在闻受入菩萨行论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闻法规则?(答案在25页-34页)答:首先,闻法时的发心相当重要。如果发心不正,即使下很大功夫苦修,也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所以不管修什么样的法,发心,必须要远离贪嗔痴。发心可分为善的发心、不善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以恶心闻法不仅没有任何利益还有极大的过失,如果非要造恶业依靠世间法会比较合理,以无计心听法意义也不大,最好以善妙的发心,也就是以利益众生的心来听法。这种发心又有上等、中等、下等三种,1.(下士道的发心是:听法后,可暂时获得一些世间利益,对人天福报有一定帮助,但诸佛菩萨的果位、阿罗汉的果位是得不到的)。2.(中士道发心者侧重于自度,就是自己想获得阿罗汉果位,或者想获得寂灭的发心,因发心不正,带有自私自利的成分,只能获得小乘的解脱。)。3.(最好的发心就是第三种,上士道的发心。也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听法不为占时享乐,也不为了后世安乐,而是为了天边无际的众生离苦得乐。这样的发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哪怕在一般人的相续中生起一刹那,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另外闻法时还需要避免几种过患: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这些一定要舍弃。三种过失:1、耳根不专注的过失(指耳根不专注于法义,易被外境各种声音吸引,)。 2、心不专注的过失(指心不专注,散乱于外境)。 3、杂烦恼的过失(经常起各种妄念分别。)。六种垢染:指傲慢(对上师和法没有恭敬心,无法获得任何加持)、不起信心(一切功德是依靠信心来获得 )、没有希求心(对佛法没有兴趣,自然也无法获得利益 )、外散、(听法时心不专注,易被外境所吸引)、内收(瞌睡或者昏沉)、厌倦(听法时需要一定的苦行,如对法感到厌倦是没有任何功德的)。五种不持:持义不持文(只能抓住一些意义,对词句根本不知道。) 持文不持义(只能了解一些词句,不能通达它的意义,) 上下错乱而持(颂词本身是有次第的,但因为理解错乱将上面的类容加到下面,下面的内容加到上面) 没有领会而持(佛经中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了义、不了义等差别,如果没有通达其中的真正意义,就是没有领会而持。) 颠倒而持(比如,佛法本来是断除烦恼的根本,但你反而执著它是世间快乐的因,这就是颠倒而持)在闻受入菩萨行论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按照这些如理如实地行持,远离三种过患、六种垢染、五种不持,还有依靠四种想:把上师作医王想,佛法作妙药想,自己作病人想,认真修学佛法作治病想。加上华严经的这四想,我们听受佛法就会非常圆满了。第3节课5、善说海是以什么方式取名的?什么叫善说海?祈祷文殊菩萨或者念文殊心咒功德为什么如此超胜?(答案在41页-42页,49页,57页)答:入菩萨行论是从意义上来取名的。顾名思义,这部论典主要宣说了我们如何趋入菩萨行为,这是词句上的理解,“善说海”是注释的名称。“善说”指完整无缺地宣讲大乘入菩萨行论的甚深意义,“海”指本论所引用的教证、理证相当丰富,犹如大海是一切宝藏的来源,而此处教法证法的来源就是这部论典,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故取名为“善说海”。文殊菩萨是一切智慧的来源,无垢光天女请问经中也说:文殊菩萨度化众生的显现,跟其他任何圣尊都不相同,他的显现是无量无边的,若以国王得度者则现国王相,若以王妃、婆罗门、比丘得度者,则现彼等相,甚至还在贪欲者前显现美女,喜欢唱歌者面前显现歌星。 麦彭仁波切在八大菩萨传记中,曾引用过宝积经的一个教证:“念千百万佛陀的名号,功德当然相当大,但念诵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号,功德远远超过了前者。”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祈祷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尽管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但比不上祈祷文殊菩萨,或者念文殊心咒“嗡阿 巴匝纳德”。因此祈祷文殊菩萨,或念诵文殊心咒,这是祈祷其他佛菩萨所不能代替的。第4节课6、请将本论梵语论名对照汉语,为什么叫做入菩萨行论呢?论名用梵语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55页,62页)答:菩提翻译成汉文是正觉,意思是正等觉,觉悟,觉明,广义上也有佛陀,中佛(缘觉或辟支佛),萨埵,汉文意为菩萨,也可称为勇识(指尚未获得佛果的菩萨)、渣呀译为行,行为的意思,阿巴达绕译成汉文为入,就是趋入。连起来就是入菩萨行或入菩萨正觉行。为什么叫入菩萨行论呢?因为通过学习本论,我们可以趋入大乘菩萨的殊胜行为,即六波罗蜜多的愿行当中,所以叫入菩萨行论,论名用梵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因为梵语的加持力和功德相当大,其次是说明来源可靠,加之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7、菩提的范围可包括哪些?(答案在56页下面小体字部分)答:菩提为正觉,意思是正等觉、觉悟、觉明,菩提的范围相当广,可分为(道菩提)、(果菩提)、(自性菩提),或者(论菩提)、(意义菩提)等等。(备注:多选题)8、 对于论义,阿阇黎善天与那波瓦阿阇黎分别是怎么分判的?(答案在66页黑体字部分)答:善天论师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概括了全论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生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第一品从暇满难得开始,前三品讲了造论之因,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中间广讲六波罗蜜多时,回向品属于布施波罗蜜多,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第5节课9、“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礼赞的三宝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在69-83页)答:包括善逝、法身及佛子三个方面。1、善逝:指佛陀,也是佛宝。什么情况可以称之为善逝呢?普明论师认为: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从证悟的角度来讲,善天尊者则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故而才称为善逝。帝贤论师说:断一切痛苦、证一切功德,故称之为善逝。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以上称之为佛宝。2、法身:即法宝,“法”是佛法,“身”叫做嘎雅,也是聚合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聚合很多的法,也就是指教法和证法。所谓“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教法的法身是指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教典法门,这些是法宝。教法法身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所摄的一切论典和经典,比如胜义谛方面的般若空性,宣说世俗谛方面的因果缘起证法法身包括:众生相续中的证悟境界,谁的相续中有菩提心、有出离心、有空性的境界,就值得礼赞。3、佛子:是指僧众,也是僧宝。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有了以上四种因,才可以产生大乘佛子,由于生在如来种姓当中,或者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凡是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都可以礼赞。第6节课10、“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这部论典是以什么方式造的?所说的内容是什么?“立誓”有何作用?(答案在85页,86页,89页)答:这部论典是“依教”的方式所造,就是依靠经论中所说的意义来造的。这并不是寂天菩萨的个人臆造,也不是他选出一些词句编造的,而是依靠经典中所述菩提心的意义、三聚戒的意义,以及前辈大德在论典中所说的菩提心、怎么样修菩提心、戒律的方式、种种行为等意义,造了这个入菩萨行论。 这部论典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佛子律仪”归摄有三种,指严禁恶行戒:指菩萨在任何时候身口意都不造恶业;摄集善法戒:指身口意如何转为功德、善法;饶益有情戒: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样真正利益众生。大乘佛子的学习对境就是这三种学处,它包括了大乘的全部戒律。 “立誓”有何作用呢?一来就是为了使造论善始善终。因为“所有的正士均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愿”,就是一个具有智慧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违缘,是绝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言;二来这样立誓也是为了让后代的人了知:做什么事情,坚定誓言是相当重要的,发了誓愿之后不要轻易放弃。、11.“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作者造论的暂时与究竟动机是什么?“示现谦虚”是为了什么?答:暂时与究竟的动机:【善天尊者与普明尊者说:所谓“暂”字说明有观待他利的意思】造入菩萨行论暂时会增长我(寂天菩萨)的信心,究竟的目的是什么?肯定对众生有利。所以寂天菩萨一方面非常谦虚,另一方面也自然而言地说出了他以后怎样利益众生,体现了一种对自我的信心。(第一册书第97页)【这样的谦虚之词能使大家了解作者无有我慢】作者之所以如此谦虚,就是为了摧毁世人的我慢,虽然他的智慧、境界等各方面非常了不起,但在众生面前并没有如是显露。因为我们学习佛法有两大障碍,其中一个就是我慢。我慢的山坡上留不住功德的水,相续中如果蔓延我慢,从此以后,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对自己的学问也会有满足之感。【也表明如果出现过失,则请求宽恕之义。】(第一册书第98页)12.概括本论的造论四法。(102页的第二段)答:此论的所说内容即以“趋入菩萨律仪法”这一句颂词为代表完整无缺的大乘之种性、“种性”是指基道果里面的基,道、果,当然主要是菩萨的所有学处。这些所说内容依靠此论而通达为必要;造论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前面所讲的三种学处。造论的必要是什么?依靠学习这部论典,通达菩萨的所有学处。通达依赖于论典是关联,若要通达这部论典,必须依靠本论的文字、内容,还有自己的串习和闻思,这些互相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实修所通达的意义从而获得果位是必要之必要。 “必要”是目的之意,“必要之必要”是指最究竟的目的。最究竟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完全通达了其中密意,最终获得大乘的胜果。第7节课13.菩提心所依包括哪些条件?你认为何者为主要?什么是八暇、十圆满?什么是“无暇”?菩提心所依包括哪些条件?答:菩提心的功德依靠什么样的身份来获得呢?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我们的“身体”能否成为菩提心的所依,二是我们的“心”能否成为菩提心的所依,这两个条件非常关键。暇满人身是菩提心的殊胜所依。(第一册书第105页)你认为何者为主要? (第一册书第106页)菩提心依靠人身来获得。如果获得了人身,菩提心就很容易产生;假如没有人身,虽然经典里说天人、龙王等身也可以是菩提心的所依,但这些身体并不殊胜,只不过从“可以生起”的角度来讲的,他们的菩提心不能三时圆满。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的四种、非人的四种: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饿鬼:整天有饥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旁生:有愚痴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如果转生为非人中的这四处,根本没有修法的空闲(第一册书第108页)人中的四种: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人们把佛法当成一种很奇怪的东西,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人虽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喜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佛不出世:虽然没有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没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样,所以也没有修法的机会持邪见者:即使转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续中升起了邪见,对佛教的所作所为不相信,这样也没有机会修法暗哑:虽然没有升起邪见,但自己慝别愚痴,怎么听经闻法也没有思维能力,这种人也没有机会修法。十圆满:包括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 五种自圆满:(第一册书第108页)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绩无颠倒。五种他圆满:佛陀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三时都圆满。(第一册书第110页)暇:远离了以上八种无暇,就具足了暇满中的“暇”。可以理解为空闲、闲暇。第8节课14.“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1)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凡夫众生造善业的力量极其微弱,而罪业的力量难以抵挡?答:1、以是善行恒微弱的体现 1)我们无始以来漂泊轮回, 并不习惯修持殊胜的善法:串习善业的习气非常薄弱、做善行的相续性非常差、 修善法的力量相当弱。 2)造善业的时间很短,也相当少,且经常出现各种违缘。 2、罪恶力大极难挡的体现 1)造作恶业,因缘容易具足。 2)无始以来非常擅长造作恶业,相续中的恶业习气力量巨大,要抵挡非常困难。教证: 1)由此可见,现在我们就必须要具备能摧毁罪业的善法。对于弥天大罪,除了圆满智悲自性的菩提心以外,有什么其他善法能遣除得了?根本无法遣除。(第一册书第129页)2)上师如意宝曾经讲过:“不管是磕头、念咒还是顶礼,我们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比不上发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念咒有多少万、多少亿,修了多少遍加行,参禅的境界有多高,这些功德实际上都不大,也许只能成为人天福报之因。”(第一册书第129页)3)华严经中云:“猫眼见即能震慑诸鼠,令其无法堪忍。同理,遍知之心(指菩提心)宝明目亦能制伏一切业惑之鼠,令其无法堪忍。” (第一册书第130页)4)经观庄严论中说:“智者如果生起了菩提心,就能遮止无量罪业的恶行。”(第一册书第130页)5)本生传中说:“若能生起菩提心,对一切众生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所有的非法行就会被遮止,更何况是造不善业了。”(第一册书第130页)修各种忏悔法门难道不行吗?华智仁波切的教言时也说了:“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便是修无上大圆满,也会成为小乘的法,或者变成一种说不清的法了(类似于外道)。”既然无上大圆满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都不能算是大乘佛法,其他的法就更不用说了(第一册书第127页)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大家应该有一个心愿,就是一心一意地修持菩提心,应想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唯一就是修持菩提心。”当然,修其他密法或念咒语,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菩提心,否则,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很难遣除。(第一册书第128页) 有些人会想:我念金刚萨埵心咒,或是安住在空性的境界中应该也可以遣除罪业吧。当然,这些法确实很殊胜,但有一个前提,你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念金刚萨埵心咒或者观修空性的呢?如果不具足菩提心,观空性也会成为轮回的因,念金刚萨埵心咒也不能遣除自他所造的一切罪业。(第一册书第128页) 15.解释颂词“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为何菩提心对众生最为有利?答:从名言的角度来讲,思维者是圆满照见万法实相、宣说真实语的佛陀,并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某个很不 错、很可靠、很可信的人。世间人再怎么好、再怎么了不起,也会有说妄语的时候,但佛陀并不会如此。 正如释量论中所讲: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第一册书第131页)。2、佛陀观察的时间是多生累劫,而不是一天、两天,一辈子、两辈子,也不是几年、几十年,或几百年、 几千年,而是多生累劫一直都在思维。 最后发现众生由于无明,深陷轮回非常可怜,唯有菩提心才能将他们从轮回的苦苦、行苦、变苦等痛苦中 彻底救度出来,获得永远快乐的佛果。(第一册书第132页)3、从古至今,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开始到现在,两千五百多年来,不管是学显、密宗,还是汉传、藏传、 南传佛教,数不清的修行者依靠菩提心获得了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没有依靠菩提心而得成就的有没有 呢?绝对没有。(第一册书第132页)16.解释颂词“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菩提心能满足几类众生的愿望?为什么三士道都需要菩提心?答:菩提心能满足三类众生的愿望,根据颂词排序:(第一册P134第四段)第一句讲中士道,声闻缘觉乘希望自己灭除三界轮回的各种痛苦,获得圆满断尽人无我的寂灭果位(阿罗汉果或缘觉果)第二句讲大士道,大乘种性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遣除他们相续中的一切痛苦而希求佛果第三句讲小士道,人天乘寻求今生来世的人天快乐,是一种自我享受福报自私自利的发心。1)小乘:小乘阿罗汉也算是一种觉悟。佛经中讲三乘菩提,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三乘菩提是指大乘菩提、 声闻乘菩提、缘觉乘菩提(缘觉是中佛)、小乘菩提阿罗汉也有觉悟的名称。所以为自己获得涅槃, 获得小乘的觉悟,这种心也可以称为菩提心,菩提就是觉的意思。因此标准放低之后,从不圆满的角度而 言,小乘也有利他心、菩提心。 2)人天乘:暂时没有解脱意乐,只想在轮回中感受快乐的这类众生,从因果的角度分析:享受快乐是果, 生起快乐之因是什么呢?就是善业,通过善业引发快乐。而善业的因是什么?就是利他心。所有善事都和 利他有关, 在十善业道中,所有的善法无一不是以利他为宗旨,通过善业可以感受百种快乐。因此想要享受百种快乐 的下士道,绝不能离开利他心。 有利他心就和菩提心沾边了,所以把标准再放低一点,下士道众生也需要菩提心。3)大乘:上士道菩萨的发心是缘所有众生,对一切众生不分亲疏都要利益,在利益众生方面完全具有利众 的大悲;在求佛果方面,菩萨是直接求大乘的菩提果。所以,上士道菩萨所发之心是圆满的、标准的菩提心,上士道也需要菩提心。 三士道的人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佛陀在经中说:“诸比丘,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菩提心”上师如意宝以前也讲过:“大家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舍弃三宝、不诽谤三宝;修行一定要坚定不移,不能遇到违缘困难就马上动摇;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菩提心。”一再地强调这三个教言。如果没有菩提心,不要说佛果、阿罗汉果,就连现世中的快乐也很难真正获得。(第一册P135也第二段)17.“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请以入中论自释和宝积经的比喻说明,有了菩提心,即使是业惑系缚的众生也成了人天应礼处。答:入中论自释中讲:印度那些将月亮作为天尊的外道,不会顶礼十五的月亮,而是顶礼初一的月亮。同样,佛陀说对佛菩萨不一定要顶礼,但最开始生起菩提心的人非常了不起,佛说应该在这个人面前顶礼。所以,相续中如果生起了菩提心,那就是新的菩萨了,这时别人对我们顶礼是可以的。(第一册书P141最后一段)佛陀在迦叶请问经和宝积经中也是这样说的:转轮王的儿子生下来后,虽然还不能做国王的事业,但附近小国的大臣民众都应像对国王一样向他顶礼。为什么呢?因为他生于王族,未来必定会真正继承王位(登上王位相当于得一地菩萨)。同样的道理,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虽然这个人现在还不能直接利益众生,不能像一地菩萨那样将身体化为一百个,一刹那间利益一百个众生,但他已经降生于如来家族中,将来必定会有这种能力,所以对他顶礼是非常合理的。(第一册书P142第二段)第9节课18.“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1)极重罪指什么?(第一册P158第四段)答:是自性罪和佛制罪,比如诽谤三宝,杀父母,杀阿罗汉,或者是破别解脱戒,密乘戒等等!2) 请以教证、公案说明“相续中如果具有菩提心,就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答:教证:以前上师如意宝讲入菩萨行论时说过:“如果我们以前犯过戒、造过五无间罪、诽谤过三宝,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即便是暂时堕入了,也会如篮球拍地般非常短暂,到了地狱马上就能获得解脱。”(第一册P159第二段)无尽慧经中云:“善男子,譬如依勇士可不惧诸怨敌,同理,依真实菩提心勇士之菩萨不畏一切罪行怨敌。”(P160第三段)华严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证,意思是说,依靠勇士的保护,根本不用担心任何怨敌,同样,相续中如果真的生起了菩提心,不管造过什么样的罪业都不用害怕。(第一册P160第三段)公案:1、以前未生怨王造过三个五无间罪,后来依靠菩提心的力量,他堕地狱的时间相当短暂。(第一册P159第三段)2、还有格言宝藏论释中的大天比丘,也曾造过三个五无间罪,他在生前给人讲经说法,令很多弟子证悟了阿罗汉果。他圆寂后,有一次他的一个阿罗汉弟子到施主家应供,在洗手的时候,这个弟子想:不知道上师转生到什么刹土去了?于是以阿罗汉的无漏神通来观察,结果发现大天比丘堕入了寒地狱,但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只是在不停地说:“我的房子怎么这么冷啊”看到这些,这位弟子觉得特别遗憾。等他洗完手后,又想:不知现在上师在哪儿了?一观察,发现大天比丘已转生于三十三天。可见,有了菩提心的摄持,就算是业力深重,难免堕入地狱,时间也是相当短暂,在很快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解脱。(第一册P159第三段)19.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宝箧经中的比喻说明。(第一册P157第一段)答:宝箧经中云:“文殊,各种树以四大摄持而增长。文殊,如是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回向佛果,则日益增长。不管什么样的树,依靠地、水、火、风四大的助缘才能不断增长,同样,不管什么样的善根,若能首先以菩提心摄持,中间无缘行持,最后作回向,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这一点相当重要,所有高僧大德反复强调三殊胜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讲经说法也好,做其他任何善事也好,首先应尽量改变自己的念头,要想“我这次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在中间行持的时候,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摄持;最后将做这件事的功德全部回向众生,如果能这样,那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变成菩提的因。第10节课20.请引用华智仁波切和无著菩萨的解释说明“护送者”与“末劫火”的比喻有何异同。答:前颂中讲了定业可依靠菩提心来压伏,此处讲的是不定业能依菩提心而彻底摧毁第一册(P166)。其实,这种讲法与前面所说的道理并不重复,前面是指压制罪业,这里是说从根本上摧毁。用“护送者”、“末劫火”来比喻,这两个比喻是不相违的,前者是从压制罪业的角度而言,说明菩提心能压制罪业,包括五无间罪,但并不能根除;而这里是指菩提心能完全根除、摧毁罪业,有定业和不定业方面的差别,华智仁波切也是这样认为的。(第一册P171第三段)无著菩萨的解释方法与其他论师的解释有所不同。无著菩萨认为,前面和这里都提到了五无间罪,但前面是说菩提心能压制五无间罪,这里是说菩提心能根除五无间罪。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呢?因为后面的对治力量很强。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如果对治力特别强的话,五无间罪也可以被根除;如果菩提心的对治力不强,也就是利他的心不强烈,那么菩提心只能压制罪业。(第一册P172第一段)21、“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引用华严经说明菩提心归纳起来有哪两种。179页第一段答:我们一定要明确,归纳起来,菩提心有两种,也就是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如华严经中说;“任何众生为无上菩提而发愿亦稀罕,与之相比,为无上菩提而行持更为稀罕。”第11节课22、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本体、次第有何差别?182页第一段答:1)所谓愿菩提心,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以大悲心来缘众生,第二个条件是以智慧来缘众生获得佛果。在具足这两种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发愿:“从现在开始,我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是愿菩提心。所谓行菩提心,就是在发愿的基础上去做这件事,在实际行动中不离六度万行。(2)二者本体的差别就像欲行和正行。一个是“想要度化众生”,一个是“真正度化众生过程中的心态”。23、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特殊功德是什么?186页庚三,功德之差别的第一段,189页第3-4段答;愿菩提心在我们身处生死轮回期间可以产生广大的果报。愿菩提心是希求圆满无上菩提的一种发心,它是获得佛果的唯一因,所以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但不能令功德增长,而行菩提心它的功德是刹那不断增长的。乃至佛果之间用之不尽一直保留着。24、请以妙臂请问经来说明行菩提心具功德的合理性。(194页第三段)答:妙臂请问经中专门宣讲了菩提心的无量功德:“众生无边无际,缘无边无际的众生而发这样的愿,功德也无边无际,所以菩提心具有无量的功德极为合理”。第12节课25、请从“意乐之所缘广大”、“意乐超胜世间”两方面,以理证说明菩提心具功德的合理性。(200-201页第四段,归纳总结意乐超胜世间)答:意乐所缘广大:发愿让所有的众生获得佛果,所缘的对境不是几个众生,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生生世世乃至佛果;愿众生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世间快乐,而是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消除的痛苦不只是一个病苦,而是轮回中的所有痛苦。这种功德无量无边。意乐超胜世间:佛菩萨和上师对众生的关爱。这是一种无私的、广博的、彻底的、无求的爱,不仅给予我们暂时的快乐,如生活上的资助、心理上的疏导,还教给我们究竟获得解脱的教言。他们用无碍的智慧、辩才以及无缘的大悲心时时护念着一切众生。第13节课26、请从“加行所缘广大”、“其他无有如此加行”两方面,以理证说明菩提心具功德的合理性。(217页)答:加行所缘广大:菩提心既能让众生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快乐,又能让众生断除一切痛苦,还能将其相续中的愚痴全部瓦解,这样的心态,就是世间中最好的善业;它无条件地遣除我们所有的困难、增上我们的快乐,所以是我们最好的亲人。其他无有此加行:虽然众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为恶习所迫反而去造诸恶业招致更多的痛苦;虽然都想求得快乐,却因愚昧无知,将自己的乐因乐果当成怨仇一样消灭。第14节课27、“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251页252页)1)解释颂词;答:前四句宣讲了对菩萨生恶心的过患,后两句宣讲了对菩萨生信心的功德。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博施的施主菩萨生起恶心,那么他生起了多少刹那的恶念,就要在这么多劫中沉陷地狱。相反,如果任何众生对具有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那么它的果报已经远远胜过恶心的果报。2)请以教证、比喻说明菩萨对菩萨生嗔轻侮的过患;251页答:寂静定幻经云:文殊,菩萨对菩萨生嗔轻侮,则等同此心之劫中住于地狱而披盔甲。”比喻:金刚宝坚硬无比,任何金属都不能摧毁,只有自己摧毁自己,同理,发了菩提心的人只有对发了菩提心的人嗔恨才会堕落。3)如何才能将违缘与顺缘悉皆转为道用?(个人发挥)28、“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261页第二段1)解释颂词;这里是说,谁的相续中有了菩提心,寂天菩萨也是会顶礼的。因为这样的菩萨,即使对他加害、诽谤,或是打他、烧他、害他,实际上不但没有大的恶果,反与其结上了殊胜安乐之缘,他是一切众生快乐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皈依他、顶礼他、供养他、恭敬赞扬他2)如何才能作到“以德报怨,使仇害者获得安乐”?(个人发挥)答:就算有人对发了菩提心的人加害,也会令做害者与安乐连在一起。以自己的愿力令加害者获得安乐。第15节课29、关于“受戒之补特伽罗”,阿底峡尊者与无著菩萨的观点是否相违?286页最后一段答:这与阿底峡尊者的说法不相违。阿底峡尊者之所以那样说,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以及认为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30、在受持愿、行菩提心之前,应该先作哪些前期准备工作?为什么?289页最后一段答:第一、是要有悲心,否则大乘佛法很难在我们心中建立;第二、是对诸佛菩萨的论典和广大行境有一定的信心,这样才能真正了知大乘的学处;第三、是自己愿意受菩萨戒,假如没有意乐的话,相续中也不一定能得到戒体。所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31、 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269页有哪些分类?273-279页答: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分类:(一)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断障四发心。”1、 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属于凡夫位,叫做信解行发心。为什么是“信解行”呢?因为这种发心有一种刻意的作意“我要度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众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有一种监督提醒,有一种自我要求,这种心态叫做信解行发心。2、 不清净七地(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是殊胜意乐的发心。为什么是“殊胜意乐”呢?因为一地到七地之间,真正证悟了自他交换、自他平等的境界,自私自利的心断掉了,这种发心相当清净,不像凡夫位时始终杂有一些我执和不清净的念头。3、 三清净地(八地到十地)的发心叫做异熟发心。为什么叫“异熟”呢?我们学俱舍论的时候知道,所谓异熟果,不管你想也好、不想也好,反正必定会成熟。同样,到了八地以后,对于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并不是需要刻意执著,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然,在无勤当中利益众生。4、到了佛地时,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自相续中的智慧圆满通达,这个发心就叫做断障发心。(二)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如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资粮道三个发心的比喻和助伴1、如“地”:小资粮道的发心(求菩提的意乐)是最初的发心,犹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小资粮道希求菩提的意乐,实际上是产生一切道果功德的基础。2、“金”:中资粮道的发心犹如黄金。黄金本质没有改变,同样,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这种发心不会有迁变。3、“月”:大资粮道的发心犹如新月。新月越来越增上,同样,大资粮道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增上。加行道发心的比喻和助伴4、“火”:加行道的发心犹如烈火。烈火能摧毁一切薪柴,同样,加行道的发心能断除一地以前的一切违品分别念。下面从“藏”一直到“歌”,分别对应十地的发心:5、“藏”:一地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同样,一地菩萨的发心也能以布施满足一切众生。6、“宝源”:二地与持戒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源。宝源是一切珍宝的来源,同样,二地菩萨的发心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的来源。7、“大海”:三地与忍辱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大海。大海不会被狂风动摇,同样,三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嗔恨心等违品动摇。8、“金刚”:四地与精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金刚。金刚不会被任何金属物所摧坏,同样,四地菩萨的发心也不会被懒惰等违品摧毁。9、“山”:五地与静虑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山王。山王不易被狂风撼动,同样,五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禅定的违品散乱分别念所动摇。10、“药”:六地与智慧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妙药。妙药可以断除各种疾病,同样,六地菩萨的发心能寂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惑病。11、“友”:七地与方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亲友。亲友永远不会舍弃自己,同样,七地菩萨的发心永远都不舍弃任何众生。12、“如意宝”:八地与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如意宝。如意宝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同样,八地菩萨以佛法甘露无勤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13、“日”:九地与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日轮。日轮能够遣除一切黑暗,成熟庄稼,同样,九地菩萨能遣除众生的无明痴暗,成熟善法的各种功德。14、“歌”:十地与智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歌声。歌声能让无数人获得快乐和欢喜,同样,十地菩萨依靠智慧能让许许多多的众生获得快乐。下面是五种殊胜的发心(三清净地所摄):15、“王”:与神变神通相应的发心,犹如国王。国王能驾驭一切,不容易被人控制,同样,清净地的神通能制服一切。16、“库”:与智慧和福德二资粮相应的发心,犹如宝库。宝库可以具足一切,同样,具有这种发心的菩萨,善法的资粮全部具足。17、“大路”: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犹如大路。大路可以任人行走,同样,一切圣者都是依靠这种大路而行持。18、“车乘”:与悲心与胜观相应的发心,犹如车乘。车乘可以载人去往任何地方,同样,菩萨不堕轮回涅槃二边而圆满到达自己随心所欲的目的地。19、“泉水”:与总持和辩才相应的发心,犹如泉水。泉水用之不竭,同样,清净地菩萨的功德永远也没有穷尽。下面三种发心是十地所摄。(另有人说是佛地所摄。)20、“雅声”:到了十地的时候,菩萨以四种法音来利益众生,这种发心犹如雅声。21、“河流”:菩萨的平等心,或者说唯一道的发心,犹如河流,利他的事业永不间断。22、“云”:与法身相应的发心,犹如大云。具足这种发心时,即使菩萨居住在兜率天等天界当中,利益众生的甘露妙雨也能让世间人享受。(三)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得和以法性而得两种。“以名相而得”是指通过仪轨、上师的言教等方式而获得。释迦牟尼佛广传后面讲到,还可以依靠友力而得、依靠自己的因力而得、依靠表示而得,有许许多多的获得方式。这种以粗大名言而发的世俗菩提心,是依靠仪轨来获得的。第二种是“以法性而得”,也就是说,通过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而获得胜义菩提心。(四)从所缘境的角度有世俗与胜义两种发心。涅槃经是从对境的角度来分的,因为一切万法的真相要么是世俗的真相、要么是胜义的真相,因为一切万法的真相要么是世俗的真相、要么是胜义的真相,除此以外没有其余的所缘对境,由此,发心可分为胜义谛和世俗谛。(五)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类。这是华严经的分法。入菩萨行论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华严经的,也就是说,从我们的意乐加行方面来分的。希望自己到达那里的意乐,叫做愿菩提心;在意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行动付诸实际,这种发心就叫做行菩提心。(六)般若二万颂对发心的分类也有不同,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五道分为五种发心,十波罗蜜多的发心也分为十种发心。32、在寂天菩萨所著作的入行论里面,愿心、行心的仪轨是怎样传授的?是分开还是一起受的?(279-284页,291-293页)答: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具相上师获得,一种是自己在三宝面前领受,一种是在观想在诸佛菩萨前面受。 如果是通过上师的话,要仔细观察上师是否具备下面三个条件:1)是否相续中有清净的菩萨戒律;2)精通大乘佛法,具备殊胜智慧;3)具足摄受弟子和调化众生的能力。 在三宝面前即是在佛像、佛塔、佛经面前,首先作七支供,然后磕头,接着心里观想: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我生生世世不离开菩提心。发一个坚定的誓愿,这就是在三宝所依面前受持。 无著菩萨和印度法友尊者认为愿菩提心并不观待仪轨而受持。因为所谓的愿菩提心,是自己心里面的一种誓言,这种誓言不一定依靠仪轨,所以无著菩萨、法友尊者都认为,愿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人自己心里的一种默默发愿,不必安立仪轨。 阿底峡尊者依次造了愿行菩提心仪轨。阿底峡尊者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先造了愿菩提心的仪轨,又造了行菩提心的仪轨,这种认为“愿菩提心需要仪轨”的观点,与我们前译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比较相同。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讲过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仪轨,不同的是,里面的愿、行菩提心的仪轨只有一个,而没有分开,依此可以次第或同时受持两种菩提心。我们学习的入行论是按照释论的观点来讲,是从殊胜补特伽罗的角度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仪轨。根据印度论师释论 释论:也叫入菩萨行论大疏中的观点,愿、行菩提心必须依靠仪轨来受,作为利根者,同时受愿、行两种菩提心是可以的;作为钝根者,则应次第地先受愿菩提心,然后再受行菩提心。第16节 课33、关于受菩萨戒之仪轨:1)发了菩提心,是否等于已经受了菩萨戒?或者我受过菩萨戒,算不算已经发了菩提心?2)愿行菩提心是否依靠仪轨而生起?(291-298页)答:1)那波瓦尊者说:“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按照那波瓦尊者的观点,心中默默发愿叫做发心,不一定是受了菩萨戒,但受持行菩提心的话,那就真正守持了菩萨戒。所以,受菩萨戒是否等于发心?可以说受菩萨戒肯定已经发心了。那么,发了心是不是已经受了菩萨戒呢?这不一定,仅仅发一个愿菩提心,不一定是受菩萨戒,那波瓦尊者是这样认为的。2)因为所谓的愿菩提心,是自己心里面的一种誓言,这种誓言不一定依靠仪轨,所以无著菩萨、法友尊者都认为,愿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人自己心里的一种默默发愿,不必安立仪轨。 阿底峡尊者依次造了愿行菩提心仪轨。 这种认为“愿菩提心需要仪轨”的观点,与我们前译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比较相同。大家应该记得,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讲过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仪轨,不同的是,里面的愿、行菩提心的仪轨只有一个,而没有分开,依此可以次第或同时受持两种菩提心。到目前我接触的都是愿行菩提心同时受的仪轨,不过如果不需要仪轨即可发愿菩提心的话,也不能说我没有次第的受持过。 本论按照释论2的观点来讲,是从殊胜补特伽罗的角度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仪轨。 愿、行菩提心必须依靠仪轨来受,并且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受。当然,“同一时间”是针对殊胜修行人而言的,如果自己的根基不是特别殊胜,既没有智慧也没有悲心,那不一定能同时受持两种菩提心。对于一般的平凡人而言,应该先受愿菩提心,之后再受行菩提心,这样的次第比较合理。我就是一般的凡夫人,不过受菩萨戒的时候,上师说过念诵仪轨第一遍是受愿心,第二遍受行心;也有同时受愿行的说法,所以甭管咋样就是都受过了,现在就是到了麻溜儿的去做的时候了!可惜的是,我就是上师讲记中提到的,嘴巴上说的漂亮,行动上一动不动的人,要么就是忘了,要么就是有各种“不适合”的理由 那波瓦尊者说:“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并且认为此论宣说了次第或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两种方法。按照那波瓦尊者的观点,心中默默发愿叫做发心,不一定是受了菩萨戒,但受持行菩提心的话,那就真正守持了菩萨戒。所以,受菩萨戒是否等于发心?可以说受菩萨戒肯定已经发心了。那么,发了心是不是已经受了菩萨戒呢?这不一定。不知道每节课开始的时候说的“为度化一切众生我愿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是不是就是一种不依赖于仪轨的发心,在还没有受戒之前就每节课都在这么发愿的。但是这么发愿之前其实已经念过课诵了,其实也是已经都发了愿行心了。 (那波瓦)尊者还认为,入菩萨行论中讲了钝根与利根两种人,如果根基比较差,就应该先受愿菩提心,再受行菩提心,这是“次第”受持的方法;如果根基比较好,则可以“同时”受持愿、行两种菩提心。 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因此,我们只是心中发一个愿,说“我现在已经发愿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