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士族制度形成的原因.doc_第1页
浅析士族制度形成的原因.doc_第2页
浅析士族制度形成的原因.doc_第3页
浅析士族制度形成的原因.doc_第4页
浅析士族制度形成的原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士族制度形成的原因摘 要:中国古代的门阀士族制度,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它的产生有非常复杂的背景,既与统治者追求长久统治的目的有关,也与士族本身的综合素质和统治者的能力、声望密切相关。关键词:士族;士族制度;特权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为“阀”,右边的称为“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发展到后来,士族成为一个累世高官、享有特权、生活糜烂的特殊阶层;国家也把家世作为选官、任官标准,即形成了维护士族特权的士族制度。对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士族制度,近现代以来,有多位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田余庆的专著东晋政治制度;余英时的专著士与中国文化;唐长孺的南朝士族的衰落;朱绍侯的从户籍和里伍制度中看东晋南朝的阶级关系与士族地位的变化都阐述了士族制度的特点、衰落等。但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它的形成,却论述较少。有鉴于此,笔者在这篇论文中,试图通过士族制度形成的过程,来探讨其形成的深层原因。一、汉武帝“崇儒”政策推动了士族形成(一)武帝之前士与宗族的关系 西汉政权是刘邦带领一群谋臣勇将东征西战打拼而得来的,但士人未发生重要的作用。此时高祖阵营里的儒生,如郦食其、陆贾、叔孙通等,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和战国时的单身 “游士”没什么分别,他们除了知识之外,别无其他社会凭籍。叔孙通虽带了一百多个学生,但在天下未定之前,一直被冷落一边。唯一例外的是萧何,却有特殊的原因,他举宗从征,完全是为了去高祖之疑。我们可以从名士主父偃初期的情况得到证明,史记主父偃列传记偃之言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后偃拜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吾或十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门。”事实告诉我们:在武帝之前士与宗族还没有打成一片。此外,如流传颇广的朱买臣的故事,也具有同样的社会意义。其所以如此者,最根本的原因是武帝前的士未能普遍地确定地取得政治地位,因此也就不能形成士族。(二)武帝“崇儒”后士族的发展但在西汉中后期,士人已不再是无根的游士,已经具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具体地说,便是宗族;换言之,其背后已附随了整个的宗族。士与宗族的结合便逐渐产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士族。“文景之治”后,西汉社会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到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刘家天下,他开始变“无为”为“有为”,采取了许多措施:为了消除诸侯王势力,实行推恩令、酌金夺爵;为了防止地方官不力、不忠,实行刺史监察;为了防止武将权势太盛,危及政权,对武将多有防范;为了防止丞相权威过重,建立了“中朝”决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项是,为保刘家天下长治久安,采用了独尊儒术、重用儒生政策。此政策一经策定,社会上便开始崇尚儒学。之后,官僚多以经术起家,儒生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们继承家学,继续为官,士与宗族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列举几条士与家族结合的史实,便可明了:史记酷吏列传记张汤“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调护之尤厚”。及汤死,“昆弟诸子欲厚葬汤”。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1。杨恽“受父财五百万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无子,财亦数百万,死皆予恽,恽尽复分后母昆弟。再受訾千余万,皆以分施”2。士族在武帝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其实际变化的过程,可以从两方面推测:“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化,另一方面是士族在得势之后,再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3(P197)。所谓“士族化”便是一般原有的强宗大族使子弟读书,转变为士族。当时邹鲁流行的“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4,可略见一般。读书既为利禄的敲门砖,那些有势的强宗大姓何乐而不为呢?如萧望之“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5。又如郑崇“本高密大族祖父以訾徒平陵,父宾明法律为御史”6。这些便是普通强宗大姓转变为士族的确证。我们再进而一察士人凭籍政治而发展宗族财势,便可有更明确的认识。张禹在政治得势后,便极力为宗族求发展:“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灌溉,极膏腴上贾”7。还有武帝时,丞相公孙贺也是如此:正和二年春诏曰“故丞相贺倚旧故乘高势而为邪,兴美田一利子弟宾客,不顾元元,无益边谷,货赂上流,朕忍之久矣!终不自革”8。到了西汉后期士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最明显的便表现在王莽“新”朝的兴败上。王莽早年即以士人而非外戚姿态出现:“莽众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归事沛君陈参,勤身博学,被服为儒生”9,因此一时名士如戴崇、金涉、箕闳、阳并、陈阳等都成为他的支持者,及后执政,遂有宗族与士人结党为莽效力之事。而新朝的失败也与士族大姓有关,他采取的“复井田”、“禁奴婢”大大侵害了士族大姓的利益,最终纷纷起兵反叛。二、东汉时期士族制度的萌芽士族在东汉开始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士族制度也开始萌芽。为什么士族在东汉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呢?这既缘于东汉政权跟当时的士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也在于中期以后臣强主弱,政治黑暗,察举征辟选官制度成为门生故吏交结的条件。(一)东汉政权的士族基础先看东汉的建立者刘秀,他曾在长安太学学习过,称得上为士。他起事时举宗从征,如王常谓下江兵将帅:“今南阳诸刘举宗起事”10。到了后来就更进一步,除父族之外,往往扩大到母族、妻族。在光武集团这个阵营中,樊宏为“世祖之舅”,是母党;阴识、阴兴为阴后兄弟,是妻党;邓晨,自邓氏言亦为妻族。由此可见,东汉政权的领导集团是士家大族。再看为东汉政权建立付出血汗的功臣们:赵翼说过“东汉功臣多近儒”,曾以邓禹、耿弇、冯异、马援、窦融、寇恂、贾复、王霸、耿纯等人为论断根据。我们若对他们的身世背景加以分析,再佐以其他种种材料,合而观之即可以了解东汉政权与这些士族的关系。赵翼所谓多近儒之儒是取了狭义的意思,如扩大而用之于一般知识分子,则我们可以说,创造东汉政权的主要是士人,而这些人的后面差不多都附随着整个宗族。士族举族从征之事,我们可以从汉书的一些人物传记中举一些例证:冯异:“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后上书亦自云:“臣本诸生。”其为士人固无可疑。异初拒汉,后始归光武。建武二年破严终、赵根,“诏异归家上冢,使太中大夫賫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 马援:“扶风茂陵人也。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亡命北地,遇赦,遂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注引续汉书曰:“过北地任氏畜牧,自援祖宾本客天水,父仲又尝为牧帅令,是时员(按援之兄也)为护苑使者,故人宾客皆依援。” 以上仅为光武朝内部,但事实上当时士族势力遍布全国:王莽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各自拥众割据一方,如:“东方的刘永集团、张步集团、董宪集团;北方的王朗集团、彭宠、张丰集团;西北的卢芳集团、窦融、梁统集团、隗嚣集团;南方的李宪集团、秦风集团、田戎集团;西南的公孙述集团”3(P215)。这些集团的领袖人物大多与士族大姓有关,汉书、后汉书的人物传都有确切的记载。(二)士族享有的权益由以上可见,东汉兴起时士族大姓势力遍布全国。任何集团如想获得政权,都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照顾士族大姓阶层的社会经济利益,更何况那些武装集团本身便是主要来自这个阶层。东汉政权能迅速建立,和它在这一方面应付适当极有关系。光武帝没有继续西汉初期那种抑制强宗豪族发展的政策,况且当时士族大姓业已遍布国中,传统的移徙政策也无法推行下去,所以东汉政权对他们的利益倍加保护,使其在政治、经济上享有一定权益。汉光武建武十三年,天下平定,诸功臣皆增户邑,胶东侯贾复“食郁秩、状武、下密、即墨、梃胡、观阳凡六县”11; 高密侯邓禹“食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广平侯吴汉“食广平、斥漳、曲周、广年凡四县”;好畴侯“食好畴、美阳二县”。其余二十四将,除杜茂源封脩侯“食本县”后坐事改封蘧乡侯食本乡外,将皆“食本县”。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银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东汉光武帝时,“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其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人”12。从上,我们看到了 “增邑”、“封侯进爵”。封侯进爵虽在文中并不明显,但光武为东汉之始,许多士族竟然为侯,当然不是前朝的延续,而是新封。不过这些权益还没有形成士族特权。士族特权的形成与汉时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出现流弊更有直接关系。(三)察举取士的弊端推动士族制度萌芽汉代选用官吏,采用察举、征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举荐制。即由地方长官推荐有德行的人为官,或直接由朝廷、官府征召某人为官。西汉创立的察举取士,总的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它打破了宗法世袭制,使得社会上的各种人才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但因其以地方察举为主,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规相配合,因此,它缺乏科学性。在这种情况下,选士的实际效果如何,完全依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状况和主持察举的人的素质如何而定。当社会政治清明与主持者廉洁公正时,察举有可能比较公正实施,能选拔真正的人才。但封建社会真正政治清明的时间不多,以致很快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特别是,东汉自和帝开始,小皇帝出现较多,皇权旁落,政治舞台上主要活跃着两大政治集团: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两者相互争斗,轮流执政,政治黑暗。在这样混乱的统治下,主持选士的多是贪赃枉法之人,察举选士弊端百出。做官的不仅举亲属为大官,还通过举荐、授学、传经,使门生故吏遍布全国。门生故吏为了利禄趋炎附势,不惜以君臣、父子之礼对待举主,甚至“怀大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13。大官僚便与之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从而权势倾天下。东汉的世家大族,以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为鼎盛标志。这些家族贵宠的取得,最初主要是靠个人才德,通过乡举里选入仕。但正如前面所说的,随着选举制度的嬗变,士族的特权初现端倪,阀阅之家在选举上已占有了一定的特权地位。后汉书卷三章帝纪载章帝诏曰:“每寻前世举人贡生,或叫圳亩,不系阀阅。”说明章帝时“举人贡士”从阀阅门第出发的现象已经发生。王符也曾在潜天论交际篇中说:“贡荐则必以阀阅为前”,说明士族已开始垄断仕途,四世三公、四世五公家族自然产生。最后形成这样的局面:政治上,豪强大地主世代担任重要官吏,形成门阀 ,并通过他们的门生故吏,在朝廷内外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集团。因为政治上的强势,在经济上,豪强地主霸占着大量的土地与劳动人口,他们各自建立庄园,通过奴隶、部曲和佃客辛勤劳作,实现田庄经济的自给自足。仲长统说过:“天下士有三俗,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一俗”14。他将选士与“族姓”联系在一起。所谓的“族姓”或作“姓族”,当指士族。不过仲长统把它与“交游趋富贵之门”等庸俗行为等量齐观。说明这不过是一种社会风气,远没有形成经国家认可的社会制度。通典选举四记载:沈约认定两汉官吏的选拔、任用,仅是“以智役愚”,尚未“以贵役贱”。裴子野以为两汉取士,“学行是先,名公子孙还齐布衣之上”。这正是门阀制度尚未形成的一个有力的证据,只能算是这种制度的萌芽。三、曹魏时期士族制度初步形成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以一统天下为己任。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能否得人才成为其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选材为官,对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关系到政权稳固的重大课题,“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但任何朝代的选官标准,都与当时帝王的能力、威望相关联,曹氏废汉自立,有篡权之嫌,为了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就需改变之前的唯才是举选官策略,采取对士族有利的九品中正制。有了这个政治保障,士族制度开始形成。(一) 九品中正制在曹氏与士族的妥协下产生1.曹氏篡权之前选官实行“唯才是举”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度,到曹魏时,一方面已流于形式,充满弄虚作假的成分,另一方面也由于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使得察举本身不能正常进行。据此,曹操果断地提出“唯才是举”,“凭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它连续五次下令求贤,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出身于宦官家庭的曹操,是庶族阶层的代表,与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故而,始终对士族集团采取抑制与打击的政策。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南阳名士许攸、关西大族其家四世三公的杨修,皆被寻机杀害。建安十年,曹操颁行破朋党令,意在杜绝士人交接之风,嗣后,于垂暮之年,又连下求才三令,明确提出选拔人才“要唯才是举”,彻底否定了汉时选举人物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即儒家的道德规范与传统的门第观念,彻底剥夺士族豪门选拔官员的特权,从而使士族集团势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曹操 “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15。正由于曹魏“唯才是举”,才使曹魏政权实力不断增长。2.曹氏与士族妥协的产物九品中正制东汉以来形成的士族集团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深厚的社会基础,犹如一株错根盘结、枝叶繁茂的大树,尽管曹操对其进行抑制与打击,但欲想予以彻底的铲除,则无可能,相反迫于形势,必须拉拢与任用一部分暂时能与自己合作的士族。因此,其选材政策逐渐改变。特别是在赤壁之战后,其政策由对外征讨转为对内经营,用人政策开始向德才并举转化,“拔贞实,斥华伪,进逊行,抑阿党。诸宰官治民功绩不著而私财丰足者,皆免黜停废,久不选用”16。曹操矛盾行为,恰好说明了他对世家大族的态度的改变,即为了争夺皇位,他采取又打又拉的两手策略。到曹丕称帝时,士族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再对他们采取激烈的措施已不可行,那样只会把他们都赶到对手那边去。世家大族抵制曹氏代汉,虽有关系正僭的原因,而更主要的是担心保不住其既得的利益做官和特权。曹氏既然急于称帝只有设法缓和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拉拢世家大族,求得他们的支持。于是,东汉政权的最后一年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在即将代汉自立之际 ,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始创并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二) 九品中正制的嬗变及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1.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主要包括:1) 先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叫中正官。中正官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中正官由中央委任,这保证了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了他人对中正事物的干扰。2)中正的职责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分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即九品)。3)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定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高,升迁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低,升迁也慢,受人轻视。九品中正制,从正面看,选举人才品状并重,能在一定程度选贤任能,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但选官实践中却不是这样。2. 九品中正制的嬗变九品中正选官制在选官实践中发生了改变:首先,负责品第的大小中正由士族出身的人充任。通典选举二云:“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从这样的中正人选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来看,皆符合士族的状况,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新唐书柳冲传载柳芳评论曰:“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文中所说的主簿、功曹皆中正之佐官。其次,在品第人物中,人物的家世被作为主要的条件,后来发展为唯一的定品标准。中正在评议人物之后,需将品第结果上报朝廷,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家世、状、品。所谓“状”,即前面介绍过的对士人道德才能的总评语,九品中正制对士人的状很简单,诸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17;“能清言明理,文义可观”18,既片面又空洞。至于“品”,就是等级,综合家世、状来确定,分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与下品,。其中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二品至三品为上品,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品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内容空泛,“品”依据门第,由此可知,中正评议报告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但实质最后的落脚点仍在家世。3.九品中正制嬗变的结果 三国志傅嘏传载傅嘏难刘劭考课曰:“方今九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六乡之举,其选才之职,专任吏部。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簿伐则德行未为叙。”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云:“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接任”。所谓“簿伐”、“簿世”就是这个人家世的记录,亦即家谱之类。可见,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来,成为品第人物的惟一标准。文献通考卷34壬子条亦载:“自魏晋以来,始以九品中正为取人之法,而九品所取,大概多以世家为主,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祖。故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九品中正制至此成为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负责品第的大小中正由士族出身的人充任,另一方面被品第的人的家世作为惟一的定品标准,九品中正制因而成为士族垄断官员选举与考核的政治工具。官品与人品(即九品等级)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家族中有人居高品,子弟便容易获得人品上品,取得较快升迁官品高品的资格;等这批子弟达到官品后,下一批子弟又容易获得人品上品。相反之,官居下品者,子弟往往得到人品卑品,便形成向官品下品的循环。导致满朝文武大臣,非其子孙,则其曾玄,从而控制了军政大权,保证了经济特权,为门阀制度的确定铺平了道路。四、东晋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九品中正制,作为曹氏与士族妥协的产物,带给了士族很多的特权。这种趋势在西晋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西晋存篡权之嫌,统治者为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对士族继续实行放纵与笼络政策。在东晋时士族制度得以确立,因为开国者的声望、能力欠佳,士族在政权建立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司马睿受命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邺之事,王导在这一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晋书卷6元帝纪载:“永嘉初,用王导计,始镇建邺”。由于司马睿在司马皇室中并没有坚强的法统地位,以至司马睿到建邺半年之久,“吴人不附”,“士庶莫有至者”19(P1745),王导与其兄弟遂导演了三月三的上巳出游,情况才有所改观。晋书卷65王导传记载:“三月上巳,帝亲观锲,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从骑。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之后,王导代表司马睿亲自登门拜访江南士族,在这样的拉拢政策之下,三吴士族纷纷投靠司马睿,“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以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19 (P1746)。 这种“主弱臣强”就决定了士族在政治上的权势。在王导时,政权、军权皆出一门,王氏兄弟子侄分布内外,声势显赫,时人语之曰:“王与马共天下”。之后,庾、桓、谢诸大姓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联合专政,使士族门阀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支持,士族的地位已高得无人可比。处于这样的高位,士族为保持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与门第望族身份,就需要政治上的特权作为保证,从而东晋进一步发展了九品中正制,“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20,使像王谢家族的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业被冠带”20。在经济上,他们垄断土地所有权,掌握山林川泽,凭借超经济强制权,最大限度地分割国家的人口,大量占有佃客、部曲、奴婢以及变国兵为私兵。在社会生活上,士族“视寒门之子轻若仆隶”,为了维护士族的特殊地位,他们不与庶族通婚,与庶族不同座、不同食、不同行。在文化上,也形成了崇尚清谈的浮华之风。东晋之后的南朝政权,立国者皆有篡权之嫌,声望不高,为了获得士族的支持,只得让他们继续享有特权,使九品中正制在南朝达到高峰。但“物极必反”。这种制度既给士族带来了种种权益,也带来了腐朽。他们只知道贪婪地攫取物质财富,放纵地追求生活享受,完全成为一撮社会的寄生虫,从而成为肩不能担,手不能提,腹无半点文墨的一个白痴阶层。而那些寒门庶族势力,自然深得皇帝信用,逐渐凌驾于世家大族之上。这在南朝是不争的事实。到了南梁末年,侯景叛乱时攻入建康,门阀士族在战乱中竟连逃跑的本领也没有了。他们体羸气弱,不堪步行,不耐寒暑,因而死者积尸满路。士族这块社会腐朽之木,已为时代的发展所不容,逐渐走向没落,消失在历史的沉寂中。参考文献1荀悦前汉纪(卷18)Z. 吉林出版集团,2005.2班固汉书杨恽传Z北京:中华书局,20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