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章祛湿中成药.ppt_第1页
课件:第章祛湿中成药.ppt_第2页
课件:第章祛湿中成药.ppt_第3页
课件:第章祛湿中成药.ppt_第4页
课件:第章祛湿中成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祛湿中成药,一个杯子里装有水,在不能倒,也不能喝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什么方法把杯子里的水弄没?,课前小问,复习,湿的特点:缠绵难愈、粘滞、趋下、 成痰、湿疹、脚气、另外湿热还可能蕴积肿瘤,湿影响气血运行,如何判断有湿: 上部:头晕失眠、易困、嘴里觉得甜腻、 中部: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下部:大便粘、便不通畅、四肢酸重,原因:湿阻脾胃,阻遏人体吸收氧气,复习,湿邪的致病特点,复习,湿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 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 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则脾胃功能失常。 化湿药能宣化湿浊,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复习,水,痰,薄腻苔,厚腻苔,看舌苔,化热,黄厚腻苔,外湿,内湿,湿,看面色,面垢,爱出油,脸,头发,如何祛湿:,2燥湿的药:白术、厚朴、苍术、 半夏、黄柏 途径:利尿也可以祛湿 湿热结合很难对付(皮疹,肿痛,脚气) 中成药: 二妙丸(轻身健脾、延年益寿),利尿,燥湿,(类似于发挥干燥剂的作用的药),1、药香囊:薰衣草、佩兰、厚朴花 头晕、犯困,红点湿疹:大燥之物花椒泡醋 “牛皮癣、红湿点疹(湿疹)、手脚硬皮病(神经性皮炎):寒湿二毒之害也。 老中医奶奶在其日记里曾写道“牛皮癣、手足硬皮癣,病因偏于寒,而红点疹(病因)则偏于湿,因之,牛皮癣秋则发,冬则尤甚,红点疹初夏则发,梅雨季节尤甚,盖因冬寒夏湿也。”这些见解为她日后攻克这些疑难顽症打下了坚实的认识基础。“寒则灸之,毒则拨之,毒尽寒去,病自愈也。湿则燥之, 可用大燥之物花椒泡醋解红点湿疹,亦可用大热之物香樟树枝叶煎水洗也,或用樟脑配醋涂擦或亦可解,或少量泡服花椒水,必可攻之。,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醒脾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含义,火烧水,脾为生痰之源, 脾喜燥恶湿,温燥,类比,健脾燥湿,行水湿、辟秽,芳香,辛味,性能,适用于 湿阻脾胃证。,湿温、暑湿等证,相当于干燥剂,一、 “湿”的含义,氵显 水明显-阴邪水多了、水不能正常运化了,二、人体津液代谢的过程,素问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三 焦,三焦是阳气运行的通道气道(火道) 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腑。” 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水道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肺通调水道水之上源 脾运化水湿水之中洲 肾(膀胱) 水之下源,三、湿邪产生的原因,1.外湿 长夏多湿 居住环境阴暗潮湿地下室;猫耳洞 淋雨、衣里冷湿 汗出入水中浴 久坐湿地,2.内湿,先天脾胃虚弱 后天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食冷食 嗜食甜食(零食:甜、咸、辣;碳酸饮料) 肉类、鱼类,四、湿邪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1)犯脾胃: 呆、胀、溏 (2)困阳气、阻气机: 困清阳头昏沉“浊邪害清” 困胸阳胸痞满 困中阳脘腹胀 困卫阳肌酸重 蒙上、阻中、流下、溢外四大特点。,(3)病程长,缠绵难愈 伤阴又伤阳,五、如何祛湿 开起锅盖(治肺) 干燥之土培之(治脾) 锅底打洞(利尿),- - - - - - - -,干燥之土,1.湿兼寒:,“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 开鬼门,洁净府” 素问汤液酪醴论 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金匮要略,味辛、性温、气香之品: 桂枝、肉桂、细辛、白芷、陈皮、藿香、香薷 芫荽、佩兰、豆蔻、砂仁、艾叶,(1)浊邪害清(五官、耳鼻喉科疾患) a流涕: 风寒外感兼湿 表实证麻黄汤加白芷 表虚证桂枝汤加白芷 过敏性鼻炎:遇风喷嚏、流清鼻涕麻黄附子细辛(或加白芷),B流泪 迎风流泪(泪液清稀而凉)五苓散 眼胀(青光眼)五苓散 C 头晕、头痛 美尼尔氏综合症泽泻汤、苓桂术甘汤 头痛,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2)咳嗽、哮喘 小青龙汤 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 去水的青龙把饮蠲,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 “肺痿吐涎唾而不咳者,其人不渴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3)胸闷、心悸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脉证治第九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伤寒论“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4)筋惕肉瞤(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 伤寒论67条 “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2.湿兼热,(1)辨湿热轻重 主要从热、口味、二便、舌苔、脉象 (2)明病变部位 上、中、下三焦。 (3)察证候虚实,(4)治疗原则 苦寒、辛寒、甘寒、辛凉。,上焦,芳化,肺脏,启上闸,祛 湿,中焦,运中州,下焦,苦燥,脾胃,开支河,膀胱,淡渗,清热,藿香、白芷、苏叶、香薷、佩兰、青蒿。,茯苓、猪苓、泽泻、滑石、车前子、薏苡仁、通草 。 栀子、竹叶、木通、灯芯草。,湿重于热辛温开郁,苦温燥湿 辛温:半夏、苍术、白蔻仁、草果开 苦温:厚朴、大腹皮、陈皮、白术降 湿热并重苦寒清热燥湿 苦寒:黄连、黄芩、其次是栀子。 热重于湿清阳明之热,兼燥太阴之湿(寒凉清热,兼以燥湿) 药物:石膏、知母+苍术,还应注意配伍以下方法: 健脾益气药:白术、茯苓、薏苡仁。 醒胃消导的药:焦三仙、谷芽。 行气药:厚朴、枳实、陈皮、藿梗、苏梗。 开肺气的药:杏仁。,(5)分型 1、湿重于热 (1)湿遏卫气 【主症及析】,寒热少汗、头痛如裹、身重肢倦,非寒邪束表,辛温发汗,湿热蒸腾上蒙清窍,出现神昏耳聋等。,吴瑭: 温病条辨上焦篇四三: “汗之则神昏耳聋, 甚则目瞑不欲言。”,湿遏卫气,胸闷不饥、面色淡黄 ,非伤食积滞,苦寒攻下,损伤脾胃之阳气而致脾气下陷,出现洞泄不止。,吴瑭: 温病条辨上焦篇四三: “下之则洞泄。”,湿热阻脾胃,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非阴虚内热,滋腻养阴,碍脾滞气,湿邪滞着不化, 病情迁延难愈。,吴瑭: 温病条辨上焦篇四三: “润之则病深不解。”,湿热郁蒸,苔白腻,脉濡缓湿遏卫气之象 【治法】 芳香辛散,宣气化湿 三禁: 禁辛温发汗、 禁苦寒攻下、 禁滋腻养阴,【方药】 表湿重藿朴夏苓汤(医原) 杏仁、淡豆豉宣湿 蔻朴夏藿化湿、燥湿 二苓、泽泻、薏苡仁利湿 湿渐化热三仁汤温病条辨 杏仁开上 蔻朴夏畅中 苡滑通渗下 热竹叶轻清宣透郁热,藿朴夏苓汤 三人泽猪豆,湿,甘澜水8碗,煮取3碗,每服1碗,1日3次。 甘澜:即甘澜水,又称“劳水”。是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可扬百遍),使水面上起无数水泡沫,取泡沫水便是。此水质轻不助邪,还可益脾胃。,患者,男,30岁,2006年8月30日初诊。 患者平素嗜酒,1年来自汗出,稍动则大汗淋漓,心烦、口苦,腰背酸麻,二便正常,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沉弦。 证属湿热内蕴脾胃,外郁肌肤,迫津外泄。治以宣上畅中利下、分利湿热。方用三仁汤加减。 药用:杏仁10 g,生薏苡仁30 g,白豆蔻(后下)10g厚朴10g通草6 g,半夏10 g,滑石30 g,冬瓜仁30 g,桃仁10 g,桑叶15 g,萆薢15 g,芦根30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药后汗出大减,继以上方加减,连服20剂,汗止病愈。,按:本例患者长期饮酒,内生湿热,蕴于脾胃,郁滞于里,上扰于心,出现口苦心烦;湿热弥漫,阻滞气机,郁于肌肤,腠理开合失度,则自汗;舌质红、苔黄腻乃湿热之象。 以三仁汤宣上畅中利下,加桑叶、芦根宣肺清肺,使肌肤郁热消散,腠理开合有度:萆薢分清泌浊,利下焦膀胱,引湿邪外出;冬瓜仁涤浊化痰,推陈致新。全方宣通上下、化湿清热之功,不止汗而汗自止。,患者,女,57岁,2006年6月15日初诊。1个月前因天气变化,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屡用中西药物未效。证见:咳声重浊,痰多色白兼黄,胸闷脘痞,口干,纳少,大便溏,每日23次,舌淡红,苔白腻微黄,脉滑。 中医辨证:湿浊蕴肺,郁而化热。治以宣肺止咳、涤浊化痰。用三仁汤加减。 药用:杏仁10 g,生薏苡仁30 g,白豆蔻(后下)10 g,半夏10 g,厚朴10 g,通草6 g,桑白皮10 g,桔梗15函冬瓜仁30 g,麻黄6 g,甘草6 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6剂后即愈。,按:该例为感受外邪,肺病及脾,水津失布失运,生湿生痰生浊,痰湿浊邪蕴于肺脾,郁而化热,出现咳嗽,吐痰粘稠不爽,胸闷脘痞,苔白腻微黄。 治以三仁汤涤浊化痰、宣肺醒脾。方中加麻黄、桔梗宣肺化痰:桑白皮清泻肺热。诸药配合,使痰湿浊热上清、下泻、中化,则咳嗽可愈。临证湿浊咳嗽,若兼见中焦和(或)下焦湿热之证者,选用三仁汤更为适宜。,患者,女,31岁,2006年3月15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排便困难,常觉腹胀隐痛,频有便意,便时努挣,大便溏垢,每日23次,曾服中西药物,但疗效欠佳。证见口干口苦,纳差,舌淡红,舌体胖大,苔白厚腻、根部稍黄,脉缓。 证属脾虚湿滞。治以健脾化湿、行气通便。 杏仁10 g,生薏苡仁30 g,白豆蔻(后下)10 g,半夏10 g,厚朴10 g,芦根30 g,桔梗10 g,生山药30 g,太子参15 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上方加减连服15剂,大便通畅,诸证愈。,按:本例为脾虚生湿,湿滞肠腑,大肠传导阻滞而便秘,其病机为脾虚湿滞,故治以健脾化湿、宣畅气机通便为法。用三仁汤化湿并宣畅三焦气机。方中芦根易滑石、通草、竹叶,以防利水过甚,使便干难下,并增强生津润肠之功;加桔梗配杏仁增强轻展上焦气机,润肠通便之力;山药助生薏苡仁健脾渗湿;太子参补脾肺之气,以增健运水湿、传导之功。诸药配合,使脾气健运、肺气宣展、清肃下降,大肠传导得以恢复,则大便畅通。,(2)邪阻膜原 【主症及析】 寒热往来+呕恶+苔白厚腻浊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达原饮或雷氏宣透膜原法 达原饮 榔、朴、果直达膜原以祛湿 黄芩清热 知母滋阴 白芍和血 甘草和,重订通俗伤寒论说:“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 厚朴破戾气所结; 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 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 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 热伤荣气,加白芍以和血; 黄芩清燥热之余; 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4味不过调和之剂耳。,临床以之治湿热中阻,枢纽失职,以致寒热起伏,连日不退,胸脘痞满,呕恶,甚则便溏之夏秋季胃肠型感冒颇验。用此方之目的,在于藉草果以温脾燥湿,复用厚朴、槟榔以佐之,使湿浊之邪得化而热势自孤;再以知母清胃除热,复用黄芩以佐之,不使星火燎原。,香兰术朴夏果菖 用之得当津就畅; 用之不当就阴伤。,(3)邪困中焦 【主症及析】 身热不扬,痞、吐、泄、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燥湿化浊 【方药】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藿、佩芳化 陈皮、夏、朴、大腹皮燥湿理气和中 鲜荷叶升清化浊。,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归心、肝、脾经;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1. 清热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用。 2. 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与鲜藿香、鲜佩兰、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 3. 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对暑热泄泻,常与扁豆等配伍应用。 4. 此外,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也可加入补脾胃药中同用。,荷叶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片,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荷叶碱、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荷叶的浸剂和煎剂更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暑,有降血压的作用,同时还是减肥的良药。 荷叶茶作为一种保健茶,虽然不象药物那样立竿见影,但无任何副作用,对“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人士,中老年朋友以及希望保持身材苗条的女士应该是最理想的选择。,荷叶减肥茶配方 荷叶、决明子、山楂适量泡水,减肥效果明显。,(4)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主症及析】 少腹硬满,大便不通,神识如蒙,苔垢腻。 【治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方药】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蚕砂清化湿浊 皂荚子 化湿除秽,宣通气机。 二苓、寒水石利湿泄热。,皂 荚,辛;咸;温;有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2、湿热并重 (1)湿热困阻中焦 【主症及析】 热、渴、呕、痞、便溏、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方药】王氏连朴饮(霍乱论),君黄连、厚朴湿去热清,气行胃和 臣栀子、半夏助君 佐菖蒲辛香走窜,化浊醒脾 豆豉芳香化湿,和胃除烦 芦根甘寒气轻,清肺胃热,养胃生津 辛开苦降,温清并用,(2)湿热蕴毒 【主症及析】 热、渴、+毒:咽喉肿痛、身目发黄、疮疡+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利咽 【方药】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菖茵薄藿蔻芳香化湿; (木)通芩滑翘射(川)贝清热解毒,水肿:郭某,男,5岁,两周前患猩红热,近周来复见肌热,浮肿尿少,血尿明显,如洗肉水样,时见呕吐,头晕,大便稀溏,食欲减退。脸色苍白,呈急性病容,下肢度浮肿,按之不凹陷;心脏听诊,1-2级收缩期杂音,心率:140次/分,窦性心律,肝,剑突下一横指半,无压痛,质软,脾(),血压130/90mmHg,尿常规:蛋白(),红血球10-15个/mm3,颗粒管型3-4个/mm3,口唇红,舌质红,苔黄腻垢,脉弦滑数,,证属湿热毒邪交阻困脾,脾失健运,肺失宣肺,肾气开阖失司,湿浊上逆,形成水肿。治以清热解毒,宣肺利水,芳香化湿,并佐以凉血。方用甘露消毒丹加白茅根、夏枯草各10g。2剂后,尿量增加,头晕、呕吐好转,体温降至38。再2剂,24小时内排尿量达2000-2500毫升,诸症全消,继以原方加减治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未发。,(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主症及析】 热、昏蒙(时清时昧)、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方药】菖蒲郁金汤 栀、翘、丹皮、竹叶清热透邪 菖、郁、竹沥、玉枢丹化湿豁痰开窍 木通、灯芯导湿热下行。,玉枢丹 百一选方 原名太乙紫金丹、玉枢丹。 百一选方“治痈疽恶疮、汤火蛇虫犬兽所伤,时行瘟疫,山岚瘴气,喉闭喉风,久病劳瘵;解菌蕈菰子。” 组成 山慈菇三两 红大戟一两半 千金子霜一两 五倍子三两 麝香三钱 雄黄一两 朱砂一两 用法 上为细末,糯米糊作锭子,阴干。口服,每次0.61.5g,每日2次;外用醋磨,调敷患处。,3、热重于湿 四大症+重、闷、呆、腻 清阳明之热,兼燥太阴脾湿 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4、化燥入血 清营汤、犀角地黄汤,1、定义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祛湿化浊,渗利水湿,通淋泄浊作用,用于治疗水湿之邪为病(水湿病症)的一类中成药,统称祛湿中成药。,立法:,内经: “湿淫于内,以苦燥之,以淡渗之。”,2、适应病证及分类,水湿病证,外湿,内湿,祛风胜湿,停聚部位不同,体质不同,燥湿和胃,利水渗湿,清热祛湿,温化寒湿,天气、环境,体质、饮食,祛湿剂,水液代谢失调,肺失宣降 脾失健运 肾失气化 肝失疏泄 三焦水道不通,湿痰水饮,症状,表 上 下,阻滞气机 困阻脾胃,湿邪粘腻,苔腻或滑 病程长,缠绵难愈,祛除水湿,湿从内化,芳香化湿药 苦温燥湿药,湿从外走,发汗 利尿 泻下,行气药,调 理 功 能,消 除 病 因,健脾药,内因 外因,水湿内停,组方思路,酸、软、重、肿、痛,头痛、眩晕,带下、小便不利,作用祛湿。,1、燥湿。 2、利湿。 3、化湿。 4、胜湿。,适应证水湿病证风湿、寒湿、,暑湿、湿热、黄疸、痿证、淋证、 脚气、水肿、带下、痰饮、霍乱。,3、使用注意 调理脏腑功能 配伍行气药 治湿不治小便非其治也 素体阴虚当慎用 病情缠绵,4.分类:,(1)燥湿和胃类苦燥祛湿中焦湿滞中焦证 代表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2)清热祛湿类湿热两清中下焦湿热病证。 代表方: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二妙散. (3)利水渗湿类利尿祛湿下焦水湿壅盛证。 代表方: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猪苓汤。 (4)温化水湿类温阳祛湿中下焦阳虚水湿病证。 代表方:苓桂术甘、真武汤、实脾散-萆薢分清饮 (5)祛风胜湿类辛散除湿中下风湿病证。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第一节 燥湿和胃,祛湿剂,治湿平胃丸,平胃散 类 简要济众方,燥湿化胃,释名,胃:脾胃,主治:湿滞脾胃,湿滞脾胃,脾失健运,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升降失常,吐、利、嗳气吞酸,湿阻气机,脘腹胀满,湿困清阳,怠惰嗜卧,肢体沉重,舌脉,苔白腻而厚,脉缓,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湿浊与气虚多兼夹,湿浊为主,1舌苔多厚腻,伴口粘腻不爽 2治疗当祛湿为主,酌情兼补,作用特点:,功专中焦,燥湿运脾力强苍术配厚朴,佐以行气和中厚朴配陈皮,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君:苍术: 燥湿健脾 臣:厚朴: 燥湿行气除满 佐: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 生姜、大枣: 温胃降逆止呕 使:甘草,多种除湿方法,治脾圣药,运 用,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平胃散,辨证要点,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使用注意,阴虚气郁不宜使用 脾胃虚弱不宜使用,加减变化,伴表寒,加藿香、半夏 伴脾阳不足 胆胃不和 伴饮食积滞,加山楂,神曲 伴脘腹胀满,加木香,砂仁 伴水样便,加五苓散,楂曲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汤或四平汤,香砂平胃散,胃苓汤,理平汤,香砂平胃丸,【主要成份】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砂仁、木香、甘草。 【性 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 香砂平胃丸的功能主治是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规格型号】60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12次。,舒肝平胃丸,【组 成】 姜厚朴,陈皮,麸炒枳壳,法半夏,苍术,炙甘草,焦槟榔,【功 效】 舒肝和胃,化湿导滞,藿香正气散 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内伤湿滞,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湿阻气机,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升降失常,舌脉,主治外寒里湿证,1、特性:湿轻 气滞明显 有表 2、病机:风寒束表、湿阻中焦、气机阻 滞、肠胃失调。 3、主症:恶寒发热头痛,吐、泻、肠 鸣腹痛、苔白腻、脉浮滑。,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君:藿香 臣:白芷、紫苏 佐:半夏、陈皮 厚朴、大腹皮 白术、 茯苓 桔梗 使:甘草,内含基础方:平胃散、二陈汤,为什么不用苍术?,表里同治,重在治里,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呕吐,泄泻,舌苔白腻 风寒暑湿困于脾胃而见外感夹湿的症状,即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临床应用:,1、原则:有表无表皆可,以湿轻为宜。 2、四时寒湿感冒良方尤夏月阴暑感冒之要方。 3、剂型:丸、片、茶散、水、口服液、胶囊。 4、现代:急性肠胃炎,胃肠型感冒。,治泄方比较,痛泻要方-扶土抑木-肝旺脾虚痛泻 理中丸-温中祛寒-中焦虚寒之泻 参苓白术-补脾渗湿-气虚挟湿之泻 四神丸-温补收涩-肾寒五更泻 真人养脏-涩肠温补-久泻伤脾标重 藿香正气-化湿调气-外寒里湿之泻 保和丸-消食和中-食积内停之泻,比 较,藿香正气散与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偏重于芳化中焦湿浊)与香薷散(偏重于解表),新用,减肥 (痰湿祛脾胃健,肥胖消) 外用(脚气、痱子、辅助退热),使用注意,湿热霍乱之吐泻,非本方所宜。 剂型的选择,气候潮湿,闷热,易食欲不振,乏力,容易发生腹泻和风湿感冒:,1、及时服用霍香正气丸,保济丸的配方中, 藿香、苍术、厚朴、橘红都是化湿和中的中药 蒺藜、薄荷、能解表散风热, 天花粉、钓藤、菊花能清热, 而神曲、谷芽、薏苡仁健胃消食,助消化,2、保济丸,防晕车 食滞口臭,【作用类别】本品为胃胀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 份】广藿香、苍术、厚朴、葛根、钩藤、薄荷、白芷、神曲茶、茯苓、薏苡仁、木香、稻芽等16味。 【性 状】本品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规 格】每瓶装3.7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853.7克,一日3次。,第二节 清热祛湿,1、湿热的来源 (气候、体质) 2、湿热证的分类 (湿热外感、湿热内盛、湿热下注),湿 热 证,外感湿温,湿重于热 热重于湿,湿热内蕴,肝胆湿热 黄疸,脾胃湿热 吐泻,膀胱湿热 淋证,湿热侵淫肌肉关节 痹证、痿证,阴邪,温燥药以祛湿,阳邪,寒凉药以清热,分消湿热,宣上 畅中 渗下,退黄,和胃+利湿,利水,祛风湿,湿热证治疗思路,清热祛湿,*湿温病的特点: 初起病在气分,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章虚谷:“湿土之土,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 *湿热为患,治疗难度大,应注意: 辨湿与热之孰多孰少 湿邪粘滞,湿不去则热难清。 “湿去则热孤也。”,清热祛湿,第二节 清热祛湿,3、使用注意: 分清湿与热的偏重 注重祛湿 湿热日久,清热利湿无效者,佐以温化,茵陈蒿汤 类 伤寒论,黄疸的分类,1、按症状特征分类 阳黄 阴黄 2、按病因分类(金匮要略) 谷疸:饮食不当,损伤脾胃肝胆,内生湿热 酒疸:过量饮酒,内生湿热 女劳疸:房事太过而致发黄 黑疸 :黄疸日久不愈损伤肝肾,主治:湿热黄疸,湿热壅滞中焦,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巩膜发黄) 黄如橘色鲜明,腹微满, 三黄 身黄(皮肤发黄) 口中渴,小便不利,苔 尿黄(小便色赤) 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病机:湿邪与瘀热蕴结于里,热不得外越,湿不 得下泄,湿热交蒸而致。,治法: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功用:清热,利湿,退黄,君:茵陈:先煎 臣:栀子 佐:大黄:化瘀;利胆;泻退热,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辨证要点,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立法原则清利湿热 金匮:“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 黄家,但利其小便。” 配伍:,君茵陈、苦寒:清利湿热退黄,臣栀子、苦寒:清肝胆利三焦,使湿热从 小便而解,佐大黄、苦寒:通便降泄瘀热使湿热从大便而解,现代药理利胆:恢复肝功能,降低 SGPT和黄疸指数。,四、临床应用:,1、原则:湿热黄疸第一方:热重于湿 或湿热俱盛。 2、现代:急传黄肝之基础方。 3、使用注意。,附 方,梔子柏皮汤 (热重于湿) 茵陈四逆汤(寒湿阴黄),使用注意,1、不必拘泥于有无黄疸,只要具备湿热俱盛即可 用于湿热型肝炎的加味 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虎杖 行气活血药:柴胡、丹参、郁金 健脾益气药:黄芪、白术、茯苓 2、“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成份】 茵陈、黄芩、大黄(制)、甘草。 【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颗粒;气微香, 味甜。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退黄疸。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规格】 每袋装20g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0g20g ,一日2次。,二妙散 类 丹溪心法,主治:湿热下注证,1、湿热痹证: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疼痛。 2、湿热痿证:两足痿软。 3、湿热带下。 4、下部湿疮、湿疹。 5、舌苔黄腻。,功用:清热燥湿,君:黄柏:清热燥湿 臣:苍术:健脾;温化 服用方法加姜汁:宣散水湿、通络止痛,苦温?,苦寒,辨证要点,足膝肿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使用注意,苍术和黄柏的剂量根据湿热的偏重而定。,附方,四妙散 组成:二妙散加川牛膝、苡仁 主治:湿热痿证。两足麻木,痿软,肿痛,湿热脚气:加木瓜、槟榔;,鉴别:西医脚癣,鉴别:肾气丸证,利胆排石片,【成份】 金钱草、茵陈、黄芩、木香、郁金、大黄、槟榔、枳实(麸炒)、芒硝、厚朴(姜炙)。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咸。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 每片相当于总药材的1.1g。 【用法用量】 口服。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炎症:一次46片,一日2次。,成份 牛胆水、火硝、鸡内金(炒)、枳壳、香附、木香、延胡索、黄连、白术、吴茱萸、高良姜、山楂、建曲、青皮。 2 性状 本品为浅棕黄色素片;气香,味苦。 3 功能主治 舒肝利胆、行气止痛。用于气滞所致胁痛,症见:胁痛腹胀,阵发绞痛,痛引肩背,胃脘痞满,厌食油腻;胆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4 规格 每片重0.5g。 5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3月为一疗程。,清热祛湿排毒中药茶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g,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洗干净后,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枸杞,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成分作用 枸杞:养肝,滋肾,润肺。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茯苓薏米姜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将茯苓、薏米洗净,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喝。 功效:祛湿,健脾胃,暖胃。 成分作用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常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陈皮2g。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成分作用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第三节 渗湿利水类,功效-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作用 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等水湿所致的病症。 如:三金片,清淋颗粒,排石颗粒,三金片,【组 成】 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 【功 效】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 【主 治】 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羊开口-清热利尿为君药; 积雪草、金沙藤-清热利湿为臣药; 菝葜-祛风湿,利小便,消肿痛, 金樱根-固精涩肠为佐使。 全方配伍,共奏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效。,用法用量 口服, (1)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3片,一日3次,疗程为4周。 (2)其他适应症:一次3片,一日34次。,【不良反应】 偶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血尿素氮(BUN)轻度升高,血白细胞(WBC)轻度降低。,八正散 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湿热淋证,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司,尿频、尿急、尿痛,湿热蕴蒸,尿色浑赤,阻滞气机,少腹急满,邪热伤津,口燥咽干,舌脉,苔黄腻,脉滑数,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君:木通 滑石:清热利湿 臣:扁蓄、瞿麦、车前子:利水通淋 佐:栀子、大黄:前后分消 使:甘草,辨证要点,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比较,八正散与导赤散 八正散与小蓟饮子,加减变化,血淋 加生地、小蓟、白茅根 石淋 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 膏淋 加萆薢、菖蒲 痛甚 加乳没、三棱、莪术,新用,湿热内蕴胞宫,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加薏仁、败酱草 丹皮、地骨皮、玄参,加牛膝、泽兰、木通 香附、郁金,新用,症状:口腔溃烂疼痛,伴口渴,尿赤而灼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数等症状 病机:心火移于小肠,湿热积结所致,使用注意,苦寒通利之品,勿久服 劳淋勿用,疾病简介,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本病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全身性病变及泌尿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影响尿石症形成原因,尿石症,外界环境,内在因素,泌尿系统因素,外界环境,自然条件,气候条件: 炎热气候,日晒时间长 缺水、尿浓缩 发病上升。,地域条件:我国北方发病率低,而南方发病率高。 (黑龙江2.5%,贵州、广东59%),内在因素,种族遗传 黑人发病率低 黑色皮肤减少人体紫外线照射,降低VitD合成。 尿磷、尿钙低,尿粘蛋白少或缺乏。 代谢异常(甲亢等症) 药物导致结石 乙酰唑胺磷酸钙结石 VitC尿酸、草酸结石,泌尿系统因素,感染,梗阻,畸形,损伤,异物,输尿管的生理狭窄,1,2,3,输尿管的起始部,越过髌骨管处,输尿管膀胱连接段,肾、输尿管解剖与尿路结石,1,2,输尿管有三处生理性狭窄段,是结石最易停留之处,特别是下1/3段,泌尿系统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出现结石,肾脏、膀胱是结石的原发生地,而输尿管结石都是肾结石移行而来。,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排石治疗:结石直径小于1.0厘米,肾功能好,无合并感染,病程短,能活动患者使用。 熔石治疗:服用药物,大量饮水,调节尿酸PH值,控制饮食种类等方法。适用于尿酸盐和胱氨酸患者。 体外震波碎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肾盂切开术取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肾造糜术和体外肾切开取石术。,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损伤小、费用低、无 需住院,是6mm、 2cm泌尿结石的首 选方法,体内碎石,输尿管镜,肾镜,临床难题高残石率 据大量文献报导,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有 30-40% 的患者体内残存结石,不能排出。,肾镜取石术,经皮肾微创取石术PCNL,残石的后果,结石的再生长,残石不能排出会引起结石的再生长。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10年总复发率为50-70%。,残石对肾、输尿管的损伤,加重碎石后的损伤性水肿,使结石排出更困难,如果合并感染,更容易引起发热等并发症。,体外碎石后残石的治疗,重新碎石,改用输尿管镜治疗,碎石后采用中药排石治疗,残石,中药治疗,输尿管镜,肾镜,体外碎石,排石颗粒主要作用,利尿,缓解疼痛,消炎 消肿,熔石 化石,预防 复发,成份及药理作用一,成份及药理作用二,三十年临床验证,高效安全,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复发率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对101例治疗患者半年后进行了复查,结果显示:复发率仅为15.8%,排石颗粒(无糖型)更有利于伴发糖尿病患者 更有利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更有利于老年患者,适用科室,排石颗粒,肾内科,中医科,泌尿外科,碎石科,竞品对比,用药选择,小结石 (小于1cm),饮水疗法+排石颗粒,中结石 (大于1cm小于2cm),体外碎石+排石颗粒,大结石 (大于2cm),体内碎石+排石颗粒,木通问题,1、木通科木通(无毒):为植物木通的干燥藤茎,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绿球藤皂甙。含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安全无毒。 2、马兜铃科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的藤茎。 (关木通主要含马兜铃酸等成分,有肾毒性)。,木通关木通,旭华牌肾石通,泌尿系结石第一品牌,1995年,2001年,2008年,2005年,所用原料药来源于道地药材产区,质量优良: 旭华肾石通所用药材均来自道地产区, 金钱草来源于四川, 王不留行来源于河南, 萹蓄来源于四川, 延胡索来源于浙江, 瞿麦来源于湖北, 牛膝来源于河南, 海金沙来源于四川。,泌尿系结石第一品牌,上海市场泌尿系结石药物比较,泌尿系结石第一品牌,清淋颗粒,【组 成】 瞿麦,萹蓄,木通,车前子(盐炒),滑石,栀子,大黄,炙甘草 【功 效】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 治 】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淋证,癃闭,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小腹胀满,口干咽燥,萹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栀子清泄三焦之湿热; 大黄苦寒泻火解毒利湿; 炙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并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三仁汤 类 温病条辨,主治:湿温初起(湿热),外:湿热,内:湿,湿温,郁遏卫表,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困阻脾胃,胸闷不饥,湿热交蒸,午后身热,舌,苔白腻,口不渴或口渴不欲饮,湿热,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君:杏仁:宣肺 白蔻仁 :芳香醒脾(温性) 苡仁:利水渗湿 臣:滑石、通草、竹叶:利水渗湿热 佐:半夏、厚朴:行气化湿,宣上、畅中、渗下,相辅相成 相反相成,辨证要点,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使用注意,1、温热初起之“三戒”:汗、下、润 2、舌黄腻,热重于湿者不宜使用,临床应用:,1、原则:凡湿热病、湿多热少皆可、 尤以初起卫气同病最宜。 2、现代:肠伤寒,布氏杆菌病、肾 盂肾炎。 3、使用注意:热重湿轻不宜。,附 方,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表证明显,藿香、豆豉,三仁,二苓、泽泻、通草,半夏、厚朴,病 案,患者,男,32岁。于八月中旬前来就诊,肢体倦怠,胸闷不饥2天,头痛恶寒,午后身热,苔白,脉弦细而濡。,如何与外感风寒证鉴别,八月中旬,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病 案,眨眼,水渍筋肉,筋肉瞬动,无外感症状,仍可用本方分消三焦水湿,甘露消毒丹 类 医效秘传,释名,甘露 消毒 丹,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热毒上壅,咽颐肿痛,口渴,湿热中阻,身目发黄,胸闷腹胀,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脉,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黄芩 连翘 薄荷 贝母 射干:清上焦热毒 白蔻仁 菖蒲 藿香:芳化中焦湿浊 茵陈 滑石 木通:清热利湿,运 用,辨证要点 本方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故王士雄誉之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临证以身热肢痠,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黄,舌苔白腻或微黄为辨证要点。,甘露消毒丹,内科,咳喘:桔梗、枳壳;杏仁、枇杷叶 血证:丹皮、青黛止血药 腹胀:木香、枳壳、陈皮、槟榔 高热:青蒿、青黛 面瘫:合牵正散 淋证:利尿通淋:扁蓄、瞿麦、车前仁,临床应用与加减变化,甘露消毒丹,儿科,痄腮:青黛 急性扁桃炎:郁金、姜黄、马勃、玄参,外科疮疡:合五味消毒饮,男科,阳痿:湿热阻滞经络,宗筋失养菟丝子,仙茅 遗精、滑精:湿热下注,扰动精室金樱子、芡实,甘露消毒丹,比较,三仁汤与甘露消毒丹,使用注意,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不宜使用。,前列舒丸,【组 成】 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 【 功 效】 扶正固本,益肾利尿 【 主 治】 肾虚所致的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排尿滴沥不尽;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熟地黄-滋阴益肾; 山茱萸、山药、韭菜子、淫羊藿-补益肝肾; 苍术、薏苡仁、茯苓-健脾利尿; 冬瓜子、泽泻-利水渗湿; 附子、桂枝-温里散寒; 桃仁-活血; 牡丹皮-清泄,防诸药之温过;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奏扶正固本,滋阴益肾,利尿之功。,【适用病症】 用于肾虚所致的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排尿滴沥不尽;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现代应用】 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癃清片,【组 成】 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 【功 效】 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主 治】 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亦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兼瘀血证,症见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适等,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 金银花、败酱草、黄连、黄柏、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燥湿; 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仙鹤草-止血解毒;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通淋之功效。,【现代研究】 抗炎、抑菌 临床用于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等属下焦湿热所致之热淋者。,自 学,连朴饮 类 当归拈痛汤 类,第四节 温化寒湿类,祛湿剂,温化寒湿,适用证: 湿从寒化,阳虚不能化水所致痰饮、水肿等证。 配伍用药: 温阳药和利湿药为主,常配健脾补肾药、理气药为辅助。,五苓散 类 伤寒论,主治:蓄水证或太阳经腑同病,表邪未解,循经传腑,气化失司 水津不布,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水逆证”),头痛微热,舌苔白,脉浮或缓,水饮内停,联系:蓄血证,头痛、发热(恶寒),脉浮表邪未尽 烦渴饮水,水入口即吐水蓄不布 小便不利膀胱气化失司,太阳经腑同病,蓄水证,主治病机症候分析,五苓散,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尽,水湿内停,桂枝,解表祛邪,温阳化气行水,泽泻、二苓,渗湿利水,白术,健脾燥湿,后世应用:头眩、短气而咳,呕吐,吐涎沫,腹泻,水肿,方 解,五苓散,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君:泽泻 臣:猪苓、茯苓 佐:白术 桂枝:温阳化气;祛除表邪;平冲降逆,近代医家陆渊雷:“桂枝为此方之关键,有人畏桂枝如虎, 特去此味,方意尽失”,辨证要点,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刘渡舟应用五苓散方经验,1、小便不利为主症 2、小便不利为兼症,临床应用与加减变化,(1)肾炎尿少、水肿,急性,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或麻黄、防已、白茅根,慢性,与肾气丸交替使用,肾病综合征(水肿、蛋白尿) 合小柴胡汤(柴苓汤),五苓散,(2)尿潴留(产后、术后):党参、黄芪 (3)水肿及体腔积液:用量宜大 车前、槟榔、大腹皮 (4)呕吐,吐涎沫:合吴茱萸汤 (5)青光眼兼苔白滑:车前仁、女贞子、青葙子 (6)宿醉:葛花、人参,五苓散,五苓散病案一:便秘,张某,女,60岁。患者腹胀,肠鸣,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尿频,白天尿10余次,夜尿4次,小便清长,无尿痛、尿急之象,口渴喜饮,脉弦,舌苔薄白、舌体胖大,曾服增液汤加润便药3剂,口渴不解,仍有便秘,予五苓散加味治之。 茯苓10 g、猪苓10 g.桂枝15 g、白术10 g、泽泻10 g.枳实10 g、槟榔10 g、乌药10 g、香附10 g, 3剂后口干口渴大为减轻,夜尿由4次减为2次,大便转软,日一行。,五苓散病案二:腹泻,王某,男,30岁。患者腹泻,为水样便,日数次已2天,伴脘闷食少,口淡无味,肠鸣,无腹痛,泄下物无粘液,无里急后重,舌体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濡,予五苓散加味治之。 猪苓10 g、桂枝12 g、白术10 g、茯苓10 g、泽泻10 g、苍术10 g、厚朴10 g、陈皮10 g、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4枚、车前子10。 服用3剂而愈。,为何本方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水湿停于肠道,发为泄泻 水湿停滞,津不布肠,则为便秘,五苓散病案三:癃闭,李某,女,26岁。患者因产后排尿困难,给予留置导尿,曾用针灸治疗无效,小腹作胀,欲解不能,排尿时小腹作痛,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此属产后癃闭,给予五苓散加味治之。桂枝12 g.茯苓15 g、猪苓10 g、泽泻10 g、白术10 g、炙甘草6g、黄柏20 g. 石菖蒲6 g、白芍20 g,服用2剂后自行排尿,癃闭自除。 分析:五苓散通调水道,使小便通利;加黄柏清其膀胱尿液滞留之郁热;白芍、甘草解痉止痛;石菖蒲芳香化湿利窍,五苓散病案四:尿频,柳某,女,9岁,因尿频1月就诊。每次尿量少,尿液色清,多次尿常规、尿培养及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遂来我处求诊。刻诊:患儿尿频,每日十余次,无尿急、尿痛,纳可,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滑。方予:党参15g,猪苓9g 茯苓9g,泽泻9g,桂枝5g,白术9g,黄柏6 g,篇蓄6 g,瞿麦6g,石韦6g,车前草10g。水煎温服,服3剂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尿量增多,服6剂后小便渐趋正常。,小儿神经性尿频 病因不明,可能与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以及焦虑、紧张、惊吓等精神因素致膀胱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诊断依据: 有尿频、尿急,但无尿痛及排尿困难; 尿常规检查阴性 排除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等,春泽汤治疗小儿尿频的机理分析 小儿生理特点: 肾气未充,下焦元阳虚衰,不能蒸腾水液 脾气亏虚,水液失制 肺气虚,肺主治节之力差 春泽汤治疗尿频的依据 人参、白术、茯苓补肺气、健脾 桂枝温阳化气 泽泻、猪苓入膀胧,开气化之源。 加味: 肾虚:六味地黄丸 脾虚:四君子 肺虚:玉屏风,春泽汤治疗膀胱咳,症状:“膀胱咳状,咳而遗尿” 病机:膀胱气化无力,水邪犯肺所致。 病本在下,病标在上 加人参的原因:伴肺气虚损,肺主治节之力差,易致膀胱气化失常,即“上虚不能制下者也”,西学中班学员提问,女,63岁,口渴10余天,一张嘴就有一种难闻的酸臭味,苔白腻,脉沉,有点快。空腹血糖22.6 尿酮体2+,应证了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开什么方?,完善问诊资料,口渴,喜欢冷饮或热饮? 口渴是否治疗?服用什么中成药否?有效否? 二便?尤其是小便是否通利 恶寒或恶热? 有无膝盖冷?,猪苓汤 类 伤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