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习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习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习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习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习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8江苏大联考二模)有学者认为,先秦儒家之所以强调家庭孝道,不是要把家庭孝道凌驾于社会公德、正义之上,而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这就要求家庭中的儿子应具有健全的分辨是非善恶的智慧。这说明先秦儒家强调的孝道()A.以“仁”“礼”为核心B.目的在于培养个人品德C.要求个人应具备“理性”D.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2.(2017江苏苏州一模)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载:“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上述材料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法家B.道家、墨家、儒家C.墨家、儒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3.(2017江苏南通一模)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之四德,皆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申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4.(2018江苏南京三模)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5.(2017江苏宿迁模拟)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6.(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C.二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二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原7.(2017江苏常州一模)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8.(2016江苏苏锡常镇二模)某思想家强调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之所以有时会违背道德本性,是因为“物欲牵蔽”。该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李贽9.(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以故不徒朝廷官吏视为邪说,即为东林首领之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该思想家应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10.(2017江苏如皋调研)传习录载:“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材料体现了这位思想家()A.反对孔子权威B.反对封建礼教C.抨击君主专制D.提倡经世致用11.(2017江苏三市三模)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A.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B.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12.(2018江苏四市一模)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A.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B.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C.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D.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13.(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三模)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14.(2018江苏镇江二模)唐人司空图诗品里论诗的“形容”艺术说:“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下列与他描述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是()15.(2017江苏徐州考前模拟)陈衡恪曾评价某类中国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围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下列作品符合其主旨的是()二、非选择题(共11分)16.(2018江苏淮安期中)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等,“圣人之性”是善的,善者为圣贤,无需教化而成德;“斗筲之性”是恶的,恶者为盗贼,是教而不化,必刑及之人。但这两类人只占社会的极少数,多数人属于“中民之性”,这些人的本性是纯朴的,但需经过教化才能成善。他主张“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通过“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使整个社会“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摘编自唐国军董仲舒与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化材料二“良知之学”的目的在于“人之学为圣人”,即使“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教之,即与圣人无异矣”。“使学者为圣人”就必须在教育的内容上强调“明(人)伦”“德教”“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王阳明还十分重视民风教化,力图通过礼乐教化的手段,使民众“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相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摘编自王军昌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归纳董仲舒的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张实施带来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概括“学为圣人”的主要途径。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5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董仲舒和王阳明教育思想有何时代价值?(2分)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C由材料可知,先秦儒学主张的孝道是以家庭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最终维护社会秩序。而孝道的基本要求是个人要具备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即具备“理性”,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信息体现;先秦儒家强调孝道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而非培养个人品德,B项错误;人文主义的内涵是肯定人,否定神,材料没有信息体现,D项错误。2.A“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强调社会等级名分制度,属于儒家思想;“强本节用”强调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属于墨家思想;“严而少恩”“正君臣上下之分”强调君主的权势与威严,属于法家思想。答案选A。3.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题干中的“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仁、义、礼、智之四德”就可以判断出这是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主张的继承,他提出了“仁政”思想。答案选A。4.A材料信息“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但与荀子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是道家的主张,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故D项错误。5.B材料主张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材料主旨相符,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6.C道教出现于东汉末年,而董仲舒是西汉儒学家,A项错误;程朱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的人性观,B项错误;材料中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仁”,而朱熹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同导致了人性的差别,显然二者认为人性均与阴阳二气有关,C项正确;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D项错误。7.C材料中的“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表明“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8.C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与材料中“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物欲牵蔽”相符,C项正确。孔子、董仲舒的思想与材料中“物欲牵蔽”的信息不符,A、B两项排除;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排除。9.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C项正确。10.A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可以得出这位思想家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标准,说明其反对孔子权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和封建礼教有关的信息,故B项错误;和君主专制有关的信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故C项错误;和经世致用有关的信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故D项错误。11.B材料没有体现儒学复兴的信息,A项排除;“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表明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B项正确;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只是对材料部分信息的解读,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雕版技术革新的信息,D项排除。12.D根据“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可知,北方的音乐和宋词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北方、南方的文化交流,表明宋朝的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艺术转型”,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中“宋词既不可被管弦”不符,排除。13.D材料中关于包公戏的复杂面貌的叙述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的诉求,即京剧也是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D项正确。材料没有对京剧和包公戏进行比较,A项不正确;B项“开始”的说法不正确,古代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C项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不正确。14.B材料“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描述的是文人画的特点,王冕的墨梅图是文人画的代表作,B项正确。玄秘塔碑属于楷书作品,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与材料中“离形得似”不符,A项错误;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送子天王图是人物画,均与材料中“离形得似”不符,C、D两项错误。15.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类中国画不仅讲求意趣,而且融诗、书、画于一体,故此类绘画应属于文人山水画。洛神赋图属于人物画,故A项错误;步辇图属于人物画,故B项错误;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故C项错误;墨兰图属于文人山水画,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6.答案(1)主张: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或“中央兴办太学、地方郡国设学校”)。(2分)影响: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2分)(2)途径:致良知。(1分)同:都重视伦理道德教育;都主张通过教育移风易俗。(2分)异:董仲舒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教育的对象不是全体民众;王阳明蕴含平等思想,认为人人可以学做圣人。(2分)(3)价值: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2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可得出董仲舒主张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第(2)问根据“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教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