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ppt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ppt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ppt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ppt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1、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 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 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下图所示的a、b、 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实例解决,a,b,c,d,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比较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2)通过比较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d中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 应补充_的条件.,分析: 从本题的猜想可以看出,决定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可能有三个,为了探究A是否正确,就只能改变A因素(即通断电),而其它因素都不变(如电流、线圈的匝数),这种思路就体现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而为了探究猜想B是否正确就只改变电流,bc两图中线圈的匝数是相同的,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不同,体现了其它因素就不变(如线圈匝数、保持通电),只改变电流的思路.,a b,b c,电流相同,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期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首先,在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非常有效的探索客观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段(控制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或控制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特定的观察条件下去探索客观规律。,其次,在利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如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有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物理中,可用“控制变量”去分析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很多的,这就为这一科学方法的教学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3.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的关系.(液体的密度、深度) 4.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5.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 6、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动能的大小跟质量、速度的关系 (质量、速度) 8.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质量、高度的关系(质量、高度) 9.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10.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压、电阻) 11.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电压、电流、通电时间) 12.电流产生的热跟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13.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 (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插入铁芯),初中物理实验“控制变量法”实例,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