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七周周练习题.docx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七周周练习题.docx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七周周练习题.docx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七周周练习题.docx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七周周练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七周周练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2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这表明他主张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3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A颠彼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D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4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5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性的复苏B理性的胜利C教权的退场D君权的消亡6“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7据古矿录 记载:“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构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这一发明出现于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唐末宋初8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B电力的广泛应用C工业革命的进行D垄断组织的形成919世纪以来,法国的经济经历了四个快速增长期:18501870年、18961913年、19201929年、19461970年。其中,第一个快速增长期,主要得益于A海外大扩张B思想的启蒙C稳定的政局D完成工业化10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这说明A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B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禅让制C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D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11如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这说明时间工具 经济要素的变动公元前4世纪 铁器的使用小农经济逐步形成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厂的普遍出现19世纪末 第二次工业革命集团公司日益增多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 自动控制系统问世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B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C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D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创新12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表格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13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民主科学14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古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当时有识之士提出的对策并付诸实施的是A“翻译一亊,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可寻”B“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 要皆为此设耳”C“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D“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暧矣”15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D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161873年,唐廷枢辞去熟练、待遇极厚的买办,任困难重重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致张振勋信解释其原因称“观应前闻唐君景星云,伊昔年由沪返港,其船避风,(洋)船主限每客水一铁壳,约重一磅,日中解渴洗面均在内。唯船中有羊百余头,自然满桶水任其饮,待人不如羊,殊为可恨。”材料主要反映出洋务派A因仇视洋人愤而辞职B具有振兴民族的担当精神C“商战”思想的影响D人权意识觉醒17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18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19 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神迹象表萌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D体現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20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C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D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解答题(共2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上学期第七周小周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C2.B3.C4.C5.A6.B7.C8.C9.D10.A11.D12.A13.A14.A 15.C 16. B17.A18.A19.C20.C21本题是历史探究型题题干要求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解读材料,明确关系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关系:革命和改革共同推动民族复兴;第二个关系: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的关系;第三个关系:戊戌变法推动义和团运动;第四个关系:清末新政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然后提出观点,一:赞同材料中的观点:民族复兴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二: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三: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最后对观点进行论述,得出结论论述时可分别阐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要求论从史出,试论结合故答案为:示例1赞同材料中的观点:民族复兴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运动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冲击了封建思想,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后,慈禧尝试通过立亲王为储的方式试探外界对于光绪废立的态度,结果引起各界的不满,于是慈禧太后纵容义和团灭洋,使义和团力量壮大,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辛丑条约,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清末新政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辛亥革命兴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所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 示例2: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激化所以推动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