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完善.doc_第1页
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完善.doc_第2页
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完善.doc_第3页
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完善.doc_第4页
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完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其完善 摘 要: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我国缓刑制度已经相对成熟。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缓刑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与补充,我国缓刑制度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缓刑适用的条件,缓刑的执行,以及缓刑的撤销,力图对我国缓刑制度进行深入认识和理解,努力找出我国缓刑制度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建言献策。关键词:缓刑 适用条件 执行 撤销 对策缓刑制度作为一种刑罚制度,在刑事法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体现了刑罚社会化、个别化、人道性、经济性的刑罚理念,对改造犯罪人,保障社会个体的人道与自由,维护社会正义,促进刑罚制度文明化,以及降低刑罚成本都大有裨益,符合现代刑罚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刑罚制度。在我国,缓刑是指对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缓刑考验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的特点在于,既判处一定的刑罚,又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期间保留执行的可能性。缓刑的实质在于,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但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则执行原判刑罚。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缓刑制度进行了较大修改与补充,我国缓刑制度进一步完善。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缓刑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我国缓刑制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力图为我国缓刑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建言献策。一、缓刑适用的条件(一)目前的法律规定我国1997年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对此款规定进行了修改与细化“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适用的条件进行了细化与明确,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与可考量性,有利于正确裁决适用缓刑,充分发挥缓刑的价值。1、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笔者认为,我国1997年刑法将“不致再危害社会”作为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进行了细化与修正,规定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是缓刑适用的必备要件。(1)关于犯罪情节较轻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里的犯罪情节是指在犯罪行为预备、实施、完成各环节中行为当时存在和形成的,可以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犯罪性质、侵犯客体等影响定罪和量刑的情节,不包括犯罪前行为人的一贯表现,以及犯罪完成后(包括中止后、未遂后)自首、积极退赃、赔偿等情节。对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称之为定罪情节;对是否处以刑罚、处以何种刑罚、刑罚的数量(如徒刑刑期的长短,罚金数额的大小等)与执行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称之为量刑情节。在一定情况下,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两者存在着重复作用,某些因素既影响定罪又影响量刑,例如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这样的年龄因素,是刑法规定的八种犯罪的主体构成要件,为定罪情节;同时未成年的身份也是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因而在论及缓刑适用条件的犯罪情节时,其包括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而不仅指量刑情节。对于缓刑适用条件的犯罪情节,应该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具体包括哪些因素。缓刑适用时所根据的“犯罪情节”,应该着重于行为当时的情况,涉及主体、客体、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因素: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如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时采用的手段,工具的类型,犯罪的对象,实施的强度,犯罪的环境,造成的损害(包括人身的伤亡、钱财数额、对社会的恶劣影响程度等情况)等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行为人的年龄、是否有过失、目的、动机等因素推析其主观恶性。在裁量是否适用缓刑时,应该细致、审慎地综合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只有那些情节较轻、危害不大、主观恶性较小的行为人,才可能适用缓刑,否则,可能因缓刑适用不当而不能达到改造罪犯的目的,甚至对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害。(2)关于有悔罪表现的问题缓刑适用时根据的“有悔罪表现”,应该着重于犯罪人完成犯罪行为后的事实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有悔罪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犯罪后自首;认罪伏法,坦白交代犯罪事实;积极退赃;积极赔偿。我认为,我国法律对“有悔罪表现”定义不够明确,未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有悔罪表现”应该纳入考虑的因素,如何进行考量,及其对量刑有何种程度的影响等。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富人犯罪后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而致处罚较轻,引起社会民众对同罪不同罚的声讨;又如以被告人缴纳的罚金,退赃的数量,赔偿的金额来体现被告人的犯罪态度,可能导致使之成为缓刑的交换条件,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等。因此,笔者认为,未来我国的立法应该对“有悔罪表现”进行细致规定,增强可操作性,防止有法律空子可钻,革除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3)关于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问题“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一语是对犯罪分子将来的行为的主观判断,可能出现判断误差甚至是判断错误,这就需要法官严格按照具体、科学的评判标准,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公正负责地做出自由裁量。关于判断犯罪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应纳入考量的相关因素,笔者认为,除了前文所述的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中涉及的因素,还包括犯罪人犯罪前的一贯表现,成长生活的环境,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等因素。判断犯罪人是否“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应该从犯罪人犯罪前的状况,犯罪的原因,犯罪时的情节,犯罪后的表现,改造的难易性等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进行考量,力图全面客观地了解犯罪人的情况,对犯罪人在犯罪的可能性及大小做出判断,从而正确地裁决是否适用缓刑。(4)关于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在规定缓刑犯的考察制度中引入了社区矫正制度“将刑法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暂缓执行监禁刑而适用缓刑,将犯罪人放到社区中去接受改造,有利于犯罪人接触社会,改造完成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避免再犯罪,同时,还能对社区民众进行守法教育,达到一般预防的效果。但是,在裁决适用缓刑时,必须考虑犯罪人可能对社区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对社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对社区正常秩序的干扰等。因此,在裁决适用缓刑时,应该综合权衡改造犯罪人与维护社区秩序这两者,当对犯罪人宣告缓刑,把犯罪人放在社区矫正不会给社区造成重大影响时,可以通过社区矫正的方式改造犯罪人,但是,必须在缓刑考验期内对犯罪人加强教育、监督和管理,防止其侵害社区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扰乱社区的安定秩序。2、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般国家和地区,缓刑都适用于被判处短期自由刑的犯罪人,因为这类犯罪分子一般犯罪情节比较轻微,主观恶性较弱,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放在社会中进行改造能够达到改造的效果,同时能够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在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罪名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判处的刑罚是三年有期徒刑,能否适用缓刑?是否符合立法本意?我认为,缓刑能否适用,与罪名的法定刑高低无必然联系,因为所谓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非指法定刑,即使法定刑高于三年有期徒刑,但因具有减轻处罚情节而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能适用缓刑。法律之所以规定这一形式条件,是因为刑期的长短与罪行的轻重以及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是相适应的,一般来说,如果判处的刑罚超过3年有期徒刑,就表明其罪行严重,再犯可能性大,不适合在社区中进行矫正,如果暂不执行刑罚,他们可能再危害社会,正言之,如果犯罪人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则表明犯罪人的罪行相对较轻,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可以在社区中进行矫正。再者,我国刑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因此,如果犯罪人的法定刑超过三年有期徒刑,但最终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的,符合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如果同时符合缓刑适用的其他条件,则应该对其适用缓刑。3、缓刑适用的排除条件刑法修正案(八)排除两类犯罪适用缓刑:“十二、将刑法第七十四条修改为: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我国1997年刑法只是排除累犯适用缓刑。近年来,我国集团犯罪案件增多,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如黑社会犯罪活动比较猖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秩序,排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适用缓刑成为必要之举,这有助于打击集团犯罪,维持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存在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适用的条件进行了细化与明确,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与可考量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确裁决适用缓刑仍然是我国缓刑制度贯彻施行的一大瓶颈难题,例如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职务犯罪缓刑适用率过高,未成年人犯罪缓刑适用率过低等诸多问题。根据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是对犯罪分子裁决适用缓刑的实质条件,很显然,这个实质条件的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准确判断被告人符合这个实质条件难度相当大。笔者认为,只有保证法官恪尽职守,充分调查,全面掌握与定罪量刑有关的被告人的各种情况之后,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裁决适用缓刑,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正确裁决适用缓刑。2、解决对策(1)裁决前调查制度。我国现有的法律对缓刑的规定仍然存在缺陷,适用缓刑的司法实践经验不足,加之在我国现今的社会状况下,社会因素的干扰以及法官素质的参差不齐,准确无误地判断被告人是否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是不现实的,往往容易造成缓刑适用不当,阻碍缓刑制度价值的发挥,对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笔者认为,裁决前调查制度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通过规定必经的调查程序,规定常规的调查项目,规定量化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在最终的调查报告中对被告人是否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作一较为准确的判断。因此,我国法律应该明确规定法官在裁决适用缓刑前必须进行充分调查,明确列举调查应涉及的项目,以及采取分项打分的方法对被告人是否应该适用缓刑进行量化评价,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并将其作为裁决适用缓刑的重要依据。(2)缓刑听证制度。在缓刑裁量阶段设置缓刑听证制度,是近年来学者们比较推崇的建议。设置缓刑听证制度,可以促使法官恪尽职守地调查被告人的情况,能够增强缓刑适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防止缓刑适用的随意性,使缓刑裁决公正、合理和正确。所谓缓刑听证制度,是指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对于符合缓刑基本条件的案件,由法官主持听证会,向与会者介绍案件具体情况,公开举行听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证会后,合议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意见,最后决定是否适用缓刑的制度。关于缓刑听证会的参加人员,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吸收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有利害关系和有进行评价基础的人员及组织参加,具体而言,应当包括公诉机关、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受害人及其代理人、被告人所居住的社区。缓刑听证会举行时,各方都应能够获得平等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应将意见如实记录在案。听证会结束后,法官或合议庭应该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充分考虑被告人的各种情况,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裁决是否适用缓刑。二、缓刑的执行(一)目前的法律规定1、缓刑的考验期限我国现行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了缓刑的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2、社区矫正刑法修正案(八)在规定缓刑犯的考察制度中引入了社区矫正制度“将刑法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社区矫正制度,是对多年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刑罚轻缓化和刑罚人道性的集中体现,对降低刑罚执行成本,防止交叉感染,帮助犯罪人回归社会,有效降低犯罪人重新犯罪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重要意义。3、缓刑犯的义务指示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七十五的规定,缓刑犯应该遵守如下四项义务:(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由此可见,法院在宣告缓刑的同时依法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禁止令,也是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的。如根据2011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一条和十二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禁止令,如果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则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笔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和四机关的规定,很好地体现了刑罚个别化的原则,针对不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可以设定不同的义务,能够有效地达到个别预防的效果,帮助犯罪分子成功改造,同时防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对社区群众和社区秩序造成损害。这一规定较以前的规定有了长足的进步,反映了我国缓刑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的体现。(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存在的问题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在缓刑犯的考察制度中明确引入了社区矫正制度,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但是,当下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各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瑕疵。目前我国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很不成熟,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定社区矫正制度,而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司法部印发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对社区矫正制度有所规定,规定得相对粗糙,不具有系统性。在实践中,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社区矫正部门互相推诿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社区矫正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考察主体及其权责不清晰,考察内容随意性太强,导致社区矫正的效果难以保证,甚至可能出现漏管的现象,对社会造成损害。因此,尽快从立法上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保证社区矫正的效果,成为缓刑执行的症结所在。2、解决对策为了使社区矫正工作有较高效力的法律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明确考察主体及其权责,细化考察内容,完善矫正措施,保证社区矫正的良好效果,我认为,我国应制定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并且,该部法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尽细致规定。(1)构筑社区矫正制度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管理体系是社区矫正制度顺利高效运行的前提保障。笔者认为,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地)、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内部应该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统一领导同级的社区矫正工作,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考核本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将同级社区矫正工作的情况报所属司法行政机关,并且委员会应该认真研究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社区矫正工作的经验,适时向所属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社区矫正工作改善的建议,委员会应该对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上级社区矫正委员会负责;由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者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社会团体成员和社会志愿者组成;公安机关负有配合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的义务,当社区服刑人员拒不服从管理教育、情节严重,或者有重新犯罪嫌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应该及时依法处理。(2)明确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程序。社区矫正法应该明确规定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部门,防止互相推诿;规定接收时需要移交的相关法律文书、材料及移交期限;规定接收部门在接收时应该进行的工作。我认为,社区服刑人员应由其居住地的司法所接收;移交部门应该在裁决作出后7日内将与社区服刑人员有关的法律文书、材料移交接收部门;接收部门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应该进行登记,建立档案。(3)完善矫正措施。社区矫正法应该对常规的矫正措施进行细致规定,防止矫正工作者滥用职权、超越职权采取违法措施对犯罪人进行矫正。我认为,社区矫正法在规定矫正措施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必须针对不同情况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教育措施,坚持个别教育与分类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心理教育与道德法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注重服刑人员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培养,使服刑人员矫正完成后能够正常地融入社会,防止其再犯罪。在社区矫正中应该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增强其劳动技能。三、缓刑的撤销(一)目前的法律规定1、缓刑撤销的条件(1)犯新罪或发现漏罪。我国现行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笔者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但是在考验期内未发现,而是在考验期满后发现的,应该如何处理?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不管是在考验期内被发现,还是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只要新罪没有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符合本款的规定,应当撤销缓刑,将前后两罪合并处罚。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该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该如何处理?对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对漏罪定罪量刑,再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并罚后必须判处实刑,应当撤销缓刑,已经经过的缓刑考验期不能折抵刑期,但宣告缓刑前先行羁押的期间,应该折抵最终判决的刑期;如果并罚后仍然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可以再宣告缓刑,已经经过的缓刑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最终判决确定的缓刑考验期之内。(2)违反义务,情节严重。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十四、将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