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充电计划”.doc_第1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充电计划”.doc_第2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充电计划”.doc_第3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充电计划”.doc_第4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充电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bs/viewthread.php?tid=385352009-04-22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充电计划”在这个瞬息万变的shi_dai,你是否已感到多年的经验可能会因为新技术和革命的出现而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是否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已越来越弱,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可能也越来越小了? 可能处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触,也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些人突然间发现对自己的前途比较茫然,不知道将来要去干什么.有些人则想走出国门镀镀金,提高一下自身素质,为以后获得晋升,得到高薪打个基础. 国内资深职业咨询师白玲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充电计划,给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做一个明确的规划. 经常听到有人报怨没时间看书学习,白玲觉得那是紧迫不紧迫的问题、是排序问题.如果有了清楚的 职业规划 ,肯定有清楚的充电计划.如果总是报怨没时间学习,很可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所以也没有把充电规划提到日程上. 充电本身是职业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充电只是你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路径,在这过程中充电起的作用是推波助澜.以前有人把充电作为改道的手段,充完电后,希望整个人生就变了,现在好像越来越难了.原来可能学个MBA,就真的改变了.现在不行,所以充电还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高.据她多年的从业经验,把25、26岁看作一个分水岭.并且划分了三个阶段的人群:25-32岁,32-36岁,36-45岁. 定大方向期 在25、26岁时,基本上工作了两三年,有基本的经验和能力,到了定大方向,需要一个舞台的时候.如果这时给他们一个舞台去做事情,他们首先面临一个选择:这个舞台要不要?需不需要重新选择行业?如果这行业不适合我,这工作不适合我,这工作我干厌倦了,是否在这时马上换掉.所以也有三年之痒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用人时,会把25、26岁的人群看得比较重,会给他们事业上一个舞台,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25-32岁之间是不断积累的阶段.这段时间他们应该有业绩,顺利的话,他们应该是有权力,有回报(包括金钱回报). 基本定型期 有了回报之后,就是要解决家庭问题,要成家,有些人还会试图成为这个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所以白玲觉得30多岁时,对个人来讲,事业上已经有基本型态了.有的人还要在这阶段第二次创业.因为在前期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资本和经验. 所以到36岁时,也有一个比较大的选择:要不要创业.另外,这时大多数人已经是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他有个大的抉择:要不要去做管理,要不要去做专家?这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如果说36岁再去换工作,确实有点 既然在事来上已经基本定型了,这群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也很清晰?白玲认为,行业不同,相对状态也不同.在一个稳定的、相对来讲发展也比较规范的行业,大家可能在这个阶段对于事业前途特别清晰.而比如互联网行业,在这时候就是创业期,发展的路径也不是特别清晰,他们在这行业折腾好长时间,可能也没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时可能好多人就说犹豫:要不要创业,要不要换行业? 追求稳定期 在白玲看来,36岁事业基本定型后,在36-45岁间,大多数人只是求稳定,更多地是带后来人.这时他会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包括和团队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他职业生命的延续.所以白玲觉得,这时他们是在企业里承担重大职责,或者是权威专家的角色,他们追求在这个岗位上稳稳当当地尽职尽责.很多在社会上很不错的成功人物都是从这阶段出来的.再往后,他可能还会伴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自己,他也可能开辟一个领域,参加什么行业协会,去搞一些公益事业等,这也是延长他的职业生命. 在互联网行业,虽然的些人很年轻就成名成家了,这有时会给人一个误区.舆论导向上让很多人觉得年青人也应该像那些IT精英们一样.其实这条路也是有风险的,而且很难走.他们身上有常人没有的东西,他们吃了多少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是和那个行业有关的,但这不是常规. 最需要充电的阶段:25-32岁 三个阶段哪个阶段最需要充电?白玲认为25、26-32岁这个阶段是最需要的. 白玲一直把人的核心竞争力分成四部分:知识、技能、经验(眼光)、心理素质.大学阶段培养的是知识,如果自身结合的好的话,可能会发展一些技能.这个阶段充电对完成技能有帮助.25岁时,已经在社会上闯荡了两三年,面对企业给自己的舞台,他们知道自己缺什么,要什么,所以迫切需要充电,根据需要来调整自己.这阶段就像海绵一样吸取东西. 而30多岁时,已经在企业里占据非常高的位置,要去实现自己事业上的一堆想法,这时更多的是贡献,而不是着急的去充电.也就是说他们的主业已不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做,后来越来越是这样子. 充电需要脱产吗? 白玲把充电的需求分为两类:内功和外功.要想搞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脱产充电,首行要明白自己要练内功还是外功? 如果你刚开始熟悉这行业,对这行业所有的事情还需要认识很多,这就是需要练外功.那样的话,根本没必要脱产充电.你可以边学边练,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技艺.像那种脱产的充电,一定是你过去积累已经到了一定阶段,但你觉得你在意识上上不了一个台阶,或者说你身边的人场没有把你往上提升,那你就需要脱产.你需要一个安安静静思考琢磨的环境,这叫练内功.这样可以脱离你的本职工作完成学习.但白玲觉得.现在很多人都需要练外功,眼前能看到的还没学好. 要不要充电? 其实在不同阶段的人群都会有种困惑:到底需要不需要充电呢?白玲碰到过很多这样来咨询的客户.比如:我是不是出国拿一个wen_ping,我在国内要不要读MBA,等等问题.白玲会根据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兴趣爱好给出不同的建议,但宗旨都一样:就是看学习本身对他个人来讲意味着什么,这种学习对他有没有价值.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大专毕业,拿了七个证书,而且还报了一个广告专业的本科班.在听完白玲的讲课后,她把那班给退了.白玲对她进行职业方向定位测评后,觉得她的特点和性情,价值取向等都不太适合做广告.而且广告界年龄偏小,她现在26岁了,学完两年后再去广告界,年龄偏大.最重的是这对她来讲没有意义,她的学习跟她的职业没有一个交相呼应的关系,白玲建议她不要学. 还有一位电视策划人,目前33岁,已经做到很高阶段了.当时他问白玲他去不去英国读书.经过交谈,他决定去英国读书.白玲觉得去英国读书所带给他的东西在他目前的基础之上,在这阶段他不光需要的是技能,还需要一种眼光.而且更重要的是跨国际的眼光.对这个领域来讲是一种高一层的、独到的眼光.这时应该通过出国充电这样的方法来完成.转载请注明出自猎头盟 ,本贴地址:/bbs/viewthread.php?tid=38535專業攝影師的人生規劃 对專業攝影是結合藝術與商業的唯一行業。這正意味著專業攝影師的人生,絕不會以商業的特質賺了大錢之後,就能滿足。一般而言,成功的專業攝影師,在四十歲前後,就可以累積不錯的財富。正因為已經賺夠了錢,更多財富已經開始不是這些專業攝影師的追求目標了。此時,希望自己是同行之間最優秀的,作品最有藝術修養,最為傑出,能夠到處被邀請演講等等條件,才是這個時期的專業攝影師醉心追求的。以此類推,25 歲就開始進入專業攝影領域的一般專業攝影師,他/她的人生追求,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四個階段:2535 歲:追求解決攝影器材與材料的控制技術能力。追求更炫、更繁複的攝影表現技巧,尋找更多客戶,賺更多錢的能力。3545 歲:此時,已經有可觀的財富。大多數專業攝影師都在追求:在同行中建立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市場上建立獨特品牌的視覺創造力。4560 歲:此時已經是名利都已經兼得的專業攝影師。此時考慮的是:如何訓練助手、培養下一代,好讓自己的事業可以延續下去。同時開始思考人生的終極價值。60.:第三階段思考人生終極價值的結論,往往是想出版個人攝影作品集,開攝影回顧展,甚至讓自己的作品得到專門的行家的終極肯定,想讓自己的作品在攝影歷史上有所定位。此時,已經希望自己是攝影藝術家,而非專業攝影師而已的這些人,最高的人生價值目標往往是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公立美術館展覽,可以進入公立美術館的收藏之林,以期自己的名聲、作品都可以傳世。從上述專業攝影師不同人生階段的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理解一個專業攝影師如果要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有足夠向上提升發展的能力,他/她就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具備上述專業攝影師必備的六大要素:攝影技術、視覺表現技巧、影像傳播理論、藝術感性、影像美學、視覺心理學。五个摄影师要注意的科技发展趋势美国媒体摄影师协会(ASMP)近日提出,在不远的将来,五方面的科技发展趋势将左右摄影师的工作。不论是造成阻碍,还是带来机遇,摄影师们都最好留意一下。多媒体:这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摄影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新闻报道圈内已经盛行不少时间了。多媒体中,互联网为摄影师提供了最大的展示作品的平台,也造就了全新的工作方式。网络多媒体最终将成为摄影师与全世界分享视野的纽带。移动网络:iPhone的出现,一举终结了移动上网技术缓慢的进展。现在似乎每家公司都试图在移动平台上投放广告和提供服务。新的“对开页”是一块480320像素的屏幕。你的摄影工作能适应这种新媒介吗?网页的深度发展:先是文字,文字有了就有图,有了图以后又是视频;用户越是频繁的扩大网页使用范围,网页视觉上的细化程度就增长得越快。网页深度发展的结果,必是强调视觉,而这需要“造图者”摄影师的推波助澜。电脑生成图片(CGI):高成本电影中的电脑特技我们已经司空见惯,而静态摄影中,电脑特效其实也很常用。对广告公司来说,用电脑特效生成照片不仅大大的降低成本,同时带来不可思议的照片效果;不仅仅是大公司,这一趋势必将普及到小型个人工作室中。扩增实景:所谓“扩增实景”是指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扩增,生成新的图像。除了电脑特效以外,通常还要用到视频和网络技术,最终将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充分结合起来。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开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普利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85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报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普利策奖的评委由有成就的名记者组成。当年的优胜者由评委审查、挑选,但评选结果需经哥伦比亚大学顾问委员会通过,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不少美国人对于许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当年普利策奖获奖照片形成的。事实上,许多美国人是通过回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影像时正在做什么来记录自己的一生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又称荷赛,是1956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家发起创立的基金会支持的,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到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9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每年还常增设一些特别奖,如“匈牙利李斯特奖”、“奥斯卡巴纳克奖”等。荷赛所涉及的题材的多样性使其参赛及获奖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哈苏国际摄影奖哈苏基金会是由厄纳和维克多哈苏捐赠的遗产于1979年建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和摄影领域的科学教育和研究。该基金会每年都拨款资助众多项目,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