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改计划.doc_第1页
2012年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改计划.doc_第2页
2012年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改计划.doc_第3页
2012年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改计划.doc_第4页
2012年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改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改计划草镇中学一、学生情况分析:(班级学生基本情况、身心特点、知识状况等)七年级 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一班男生 人,女生 人。数学发展水平优秀的学生占25%,数学发展水平良好的学生占40%,合格的占20%,不合格的学生占15%。从上学期学生的成绩来看,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12080分的有17人,79.560分的有26人,59.540分的有13人,39.5分以下有9人。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感到有相当大困难的还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我校课改试点校,学生不太适应,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学生身体发展特点:身体正处于一个新的迅速生长期,身高平均每年增高约7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约4千克,身围平均每年增加约4厘米,四肢长得很快,造成身体和行动的不匀称、不协调,中枢神经系统不能立即适应身体的生长,动作显得不灵巧甚至笨拙,身体生长发育已渐趋迅速。 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认识过程的特点:感觉、知觉逐渐精确,观察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日益提高;注意能力比过去更加具有稳定性和选择性;记忆有显著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情感和意志的特点:情感丰富,容易外露,学生喜、怒、哀、乐都能从面部表情上直接反应出来,情感变化快,不太稳定,容易冲动;意志较坚强、勇敢、有毅力,但很盲目。 学生数学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发展水平优秀的学生能够落实知识技能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能够落实过程性目标,能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经历、体验,能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展水平不合格的学生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存在很大困难,对数学思考目标、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受知识技能影响一般不能落实,不能形成有机整体,影响数学发展。 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存在差异:大部分学习动机明确的学生,数学学习热情高,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兴趣浓,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与交流。少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不严格要求自己,稍微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学习热情和兴趣不可能具有或者不可能较长时间具有,把学习当成负担,没有学习的动力,数学学习方面表现出不自信、不主动的状况。二、具体要求:(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也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含义。2、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根据实际意义检验它是否合理。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强化学生对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拓展”过程的感受和体会。5、理解解方程组的“消元”思想,进一步领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第三章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1、通过丰富的事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掌握有关直线和线段的公理。2、理解角的概念,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会进行度、分、秒的简单换算。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3、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相交、平行、重合)。了解对顶角、补角、余角的概念,知道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能举出生活实际中平移的例子,能说明如何把一个图形平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意义,体会像与原像的意义。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5、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公理)。了解平行线的传递性(即若ab,bc,则ac)。了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了解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垂线的性质和判定。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体会两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四章 多项式的运算1、会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知道运算律是推导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2、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会根据生活中的简单实例,列出相应的多项式,为将来学习函数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3、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探索基本图形的轴对称的性质及其相关性质。重点以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为主要对象来进行研究,探索这些特殊图形的有关性质。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1、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计算以及与普通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极差、方差的概念与统计意义对于实际问题的作用。3、理解极差与方差的联系和区别。4、学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5、学会联系实际问题,利用数字特征分析数据组的统计特征,并对不同数据组的性质进行比较。三、教材分析:(知识结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七年级下册共有六章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1、本书的前两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都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这二者本身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准备,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都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等量或不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前两章的最后都设置了一小节“实践与探索”,目的在于通过实例,与学生一起解剖分析,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这种能力。2、“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与“轴对称图形”这两章的内容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的一些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与操作,感知、确认最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这两章将继续七年级上学期教材的思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推理的基本格式,直至学会运用演绎推理的程序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逐渐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3、“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一章,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机会各有不同,有的是必然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有的是可能发生的。实验是认识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数学本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己动手,反复实验,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体验不确定现象中所隐含的数学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述各种正确的见解。4、课题学习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活动形式,本书设置了两个课题学习:测量不规则图形。这一课题既是对“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一章的小结,又是一种拓展。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图形镶嵌的问题,巩固所获得的一些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研究策略和经验,从中加深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这一课题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实际情境,又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从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课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据与图表等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实验是认识不确定现象的极其有用的手段,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各章具体分析: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主要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解法及应用。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难点:确定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以及不等式组的应用。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弄清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点,明确不等式组解集的意义,正确运用不等式性质,重视数轴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及应用。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形成的的探索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常用方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并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初步体会“消元”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变“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数学转化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主要内容:1、有关线段和角的一些概念、表示方法,关于直线和线段的公理,关于线段和角的大小比较,以及它们的画法和计算。2、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引进平移的概念,渗透按格式推理论证。重点:平行线、垂线的有关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应用。难点:运用几何语言对概念精确化、严格化,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每一概念的引入,都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并运用于实际。多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开展有效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主要内容: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运算律和乘法公式。重点:1、能较熟练地理解公式及运算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多项式的计算;正确选择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进行运算。难点:综合运用并正确选择所学计算法则及计算公式进行多项式的运算。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积极引导学生归纳出多项式的各种运算法则。鼓励学生在认识、区别、理解每条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灵活运用。注重教学活动的生动有趣。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主要内容:学习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重点:图形轴对称的相关性质,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准确把握各部分的内容与要求,把握好证明的要求。多进行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采用“提出实际问题建立几何模型探索求解过程回归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提出猜想论证结论”的过程认识问题。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主要内容:学习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和两组数据的比较,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重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难点:如何利用各种统计知识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鼓励学生理解意义并熟练进行计算。理解一些概念的统计意义,结合具体问题,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意义。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四、具体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以学案引导学生自学知识,同时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教学中师生互动,抓好预学;3、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4、设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5、注重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形结合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7、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注重过程,把传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