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二章ppt课件_第1页
孔孟二章ppt课件_第2页
孔孟二章ppt课件_第3页
孔孟二章ppt课件_第4页
孔孟二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 孟 两 章,第一课时 词句意义理解 第二课时 季氏将伐颛臾 第三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百家争鸣,墨家,道家,法家,儒家论语,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国语:勾践灭吴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先秦散文,词语 积累,句式:无乃与(乎) 何以为,成语:(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五十步笑百步 一词多义:夫、相、列,夫,夫颛臾:代词,那,句中位置。 今夫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 夫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为,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wi 动词,作为。 何以伐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wi 介词,替。,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或对象。可译作“在”、“到”、“向”、“从”、“对于”等。 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x,叹词,表呼声或赞叹。,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或肯定。 句末语气词,与“何”连用,表疑问语气。 句末语气词,表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 副词,“也”。,兵 (1)兵器:弃甲曳兵而走 (2)军队:上使外将兵 (3)士兵:可汗大点兵 (3)军事、战争:兵旱相乘,胜 . shng (1)能承担,能承受:沛公不胜桮杓 (2)尽:谷不可胜食也 . Shng (3)胜利:二败而三胜 (4)战胜、超过: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树 (1)种植、栽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竖立:独树一帜 (3)树木:鸟宿池边树,数 . Sh(1)计算:身所奉饭者以十数 (2)列举: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3)责备、数落:数之曰 . Sh(4) 数目、数量:众数虽多 (5)几、几个: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6)命运、定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shu (7)多次、屡次:扶苏以数谏故 . c (8)密:数罟不入洿池,直 笔直、平直:中通外直 正直、正确: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 价值、代价,通“值”:系向牛头充炭直 径直、一直: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简直、竟然: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只是,仅:直不百步耳,时 季节: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时候,时辰:脱我战时袍 时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时机、机会: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按时:斧斤以时入山林 当时:时韩吏部权京兆 常常、经常、不时:时鸣春涧中 时俗、时尚:不拘于时,学于余,发 f派遣、派出:孤当续发人众 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发送、递交:使人发书至赵王 征发、征调: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起用、兴起:舜发于畎亩之中 抒发、流露:发其士文之悲哉 发动、爆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打开、拿出: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暴露、败露:恐前语发 f 头发:齿危发秃,之,填然鼓之 民之多于邻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音节助词,结构助词,放在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 立性。,代词,他们(黎民),结构助词“的”,放在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通假字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通“斑”)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通“途”) (4)无乃尔是过与?(通“欤”) (5)直不百步耳(通“只”),异读字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wng,为王,称霸),词类活用,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既来之,则安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填然鼓之(名词动用,击鼓)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为动词名用,译“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丧”名词动用,“为办丧事”) 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认真从事。)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归罪”“归咎”),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岁也。 2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句) (2)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3)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重点习惯句式 1或或 译为“有的有的” 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耳 译为“只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3是也 译为“这是呀。” 例“是亦走也” 4是何异于 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例“是何异于刺人而东之,曰非我也,兵也?”,199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教学目标: 1、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2、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3、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辩识。 难点:孔子的主张。,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前497年,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历时14年而终不见用,于前484年68岁回到鲁国。回乡后孔子专修春秋之外还整理了诗、书、礼、易、乐,即通常所说的“六经”。此外,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有名的有曾点、颜回、子贡、子路、冉有。(他曾经做过季氏家的史官,了解季氏的本性),孔子生平,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教育上,开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 礼 易 春秋,析题:季氏将伐颛臾,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关键词语是:,将 伐,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经济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背景介绍,字词正音,颛臾(zhuny) 冉(rn)有 社稷(shj) 彼相(xing)矣 虎兕(s)出于柙(xi) 椟(d) 近于费(b) 相(xing)夫子,孔子、冉有、季路、季氏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权臣,家臣(学生),老师,季氏,冉有、季路,孔子,争权 夺利,礼治 仁政,文 谋 武 勇,季氏,本文当指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子”是尊称,前492年继其父季桓子之后,任鲁国正卿(宰相),政治上最有势力。,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9岁,前552年生,卒年不祥。季康子任正卿时,孔子师徒正在外周游,冉有中途被季氏招为家臣,后成为季康子主要谋臣,参与季氏的事。,季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比孔子小9岁。长期跟随孔子,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因任于季氏,又称季路。,文中人物,季 氏 将 伐 颛 臾,将有事于颛臾 (将伐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批评冉有,先王封国 邦域之中 社稷之臣,抨击季氏,夫子欲之 (为自己辩解),引名言 焉用彼相矣 用比喻 谁之过与,阐明为人立世的准则 追究二人过错,必为子孙忧 (为季氏开脱),君子品质 政治主张 揭穿阴谋,批评冉有 提出主张,师德,人德,政德,善 良 正 直 爱 国 爱 民,冉有 季路,孔 子,(不可伐) (不必伐) (不当伐),王 (朝),诸侯 (国),大夫 (家),春秋时期等级制度,古人一般房屋建筑结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谋动干戈于邦内,二人无德,二人无能,二人兴乱,潜台词:,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路转溪头忽见,补充练习,研究性学习,孔子为什么要一直追问冉有?为什么不追问子路? 寡谓民少,贫谓财少,寡与均义不相贯。余谓“不患寡”,“寡”当作“贫”;“不患贫”,“贫”当作“寡”。 杨树达论语疏证 “萧墙之内”:臣朝君在萧墙之内,此指鲁哀公。一说:其后哀公果欲以越伐鲁而去季氏,则孔子之言验矣。一说:孔子谓季氏,非真忧颛臾,实忧哀公。直斥其隐,亦使冉有子路之深思之。两者皆通。今从前说,似更条直,前后两忧字亦见呼应。伐颛臾事不书于春秋,殆因孔子言而中止 杨树达论语疏证,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者多助,。” “,死于安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地利不如人和,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威武,不能屈,孟子,梁惠王和孟子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讨论?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民之加多,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 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 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一(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三(57):阐述“使民加多”的根本 措施。,提问:孟子是用什么方式回答梁惠王 的问题?,明确:,设喻。(走)五十步和(走)百步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这里用这个妙喻说明梁惠王自己认为的“尽心”只是“移民移粟”这样的小恩小惠,跟邻国统治者治国“无如寡人之用心”没有本质的区别。,半斤八两,王之问与子之辩,梁惠王,(提出问题),民不加多,孟子,设喻: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分析问题),设圈套,不可,入圈套,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如何使民加多?,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提出的解决问题的 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 谷,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斧斤以时入山, 材木,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始,孟子仁政思想,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王道之成,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从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当时社会(魏国)哪些基本情况?,常有饥荒(河内凶,河东凶) 统治者对人力的渴求十分迫切(邻国何也?) 统治者热衷于攻伐争霸(王好战) 统治者不重视生产,不重视发展规律,人民生活困苦施政不仁(第5、6段) 统治者不重视教育、教化 社会贫富悬殊,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狗彘食人食,涂有饿殍),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