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政府报告.doc_第1页
东昌府区政府报告.doc_第2页
东昌府区政府报告.doc_第3页
东昌府区政府报告.doc_第4页
东昌府区政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昌府区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5日在东昌府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区长孙孟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在困难多、压力大的情况下,顽强拼搏,负重奋进,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亿元,可用财力达17.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2%和53.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97亿元,比上年增长30.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442.242.4,其中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5%,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8.7%。民生投入大幅增加。全年用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事业发展的资金达9.1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58.9%,是历年来民生投入最大、惠及范围最广、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6265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2%和14.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38亿元,比上年增加24.8亿元,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行政能力显著提升。古城区搬迁安置、城中村改造等大事硬事扎实推进,破解土地瓶颈、抗击暴雨灾害等急事难事妥善解决,在攻坚克难中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同时,妥善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凝神聚力突破工业,工业经济增势强劲集中一切优势力量,继续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政策向工业倾斜,资源向工业集中,全区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工业投入预计完成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24户,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5亿元、利税20.5亿元、利润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35%和37%。“6126”工程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30户,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25户,比上年均增加5户,山水水泥利税过亿元,实缴税金突破4000万元,两年内实现了翻番增长。中奥毯业、昌华纸机、昌裕集团、中通钢构等企业,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前列。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全年技改投入完成32.9亿元,比上年增长68.7%,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17个优势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二)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加快城中村改造是中央、省市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我们按照“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依法推进,阳光操作”的工作思路,妥善安置搬迁群众,全力化解各类矛盾,不断加快搬迁进度,城中村改造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完成了53个村庄的现状图测绘,划定了25个村庄的拆迁用地红线和建设用地红线。成功启动了22个村的搬迁改造,龙湾改造项目正在全面施工建设,一期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望湖小区已开工建设;陈庄片区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搬迁工作,安置社区建设成功启动;聂庄改造项目即将完成搬迁任务;运河五期、市民活动中心等项目涉及村庄已经启动征地搬迁;前罗片区项目用地已获省政府批复;北关、双庙、谷庄等村庄即将启动搬迁改造。特别是陈庄片区搬迁改造、安置工程的顺利推进,获得了群众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支持,是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一大亮点,标志着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已进入全面铺开的新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时尚、坚固美观、经济耐用、功能齐全的社会主义和谐新社区,将矗立在城区东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全年完成拆迁5.7万平方米,新建9.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2200万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启动了24个千户社区建设和55个整村迁建,建设农村新居1.3万户,改造危房2100户,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4个。投资2360万元,改建农村公路40多公里,建设农村客运站13座,开设农村客运班线58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油路、通客车。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河道清淤、危桥改造等一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农业的抗灾保丰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积极应对春季持续低温干旱、夏季特大暴雨灾害对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精心组织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在困境中实现了增产、增效。粮食生产基本稳定,总产达74.6万吨。蔬菜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71万亩,比上年增加4万亩,食用菌总产达16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6种农产品获准使用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一大批绿色优质产品成功打入大中城市高端超市,“甜翠”牌西瓜、油菜、菠菜等农产品成为上海世博会指定产品。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养殖,新增畜禽养殖场85家,名优水产养殖面积1100亩。切实抓好林果生产,新增名优经济林2450亩;美国白蛾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29.5%。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总数已达42家。我区被评为全省高效特色农业生产先进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增大型农业机械553台套,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四)积极拓宽发展领域,第三产业繁荣兴旺在进一步完善提升专业批发市场规模档次的同时,强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全市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开业运营,鲁西最大的综合商场金鼎购物中心建成营业,盛世天湖环保科技园、银座商城、马颊河旅游度假村等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明显提升。全年市场成交额完成2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11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和18%。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京九、香江等物流园区快速膨胀,园内企业已达360家,年货运周转能力突破5000万吨,宽领域、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更加完善。不断拓宽新兴服务业发展领域,着力发展金融保险业。成功引进了恒丰银行,已有13家区域外金融保险机构落户我区,全年各金融机构为我区提供信贷支持1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加快推进姜堤乐园、聊城植物园等重点景区改造升级,成功举办了葫芦文化艺术节、樱花节、荷花节等节庆活动,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五)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突出重点领域,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了高密度的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引进项目169个,计划总投资120.5亿元,其中引进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65个,预计到位资金30亿元,项目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新突破。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重点调度的56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55.6亿元,嘉隆管业三期、鑫鹏源三期、天工工具、金帝风力发电轴承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高开电缆一期、田中机械等项目即将竣工,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3.3亿元,比上年增加1.4亿元。园区招商载体作用进一步增强,两园区入园企业已达285家,比上年增加3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9亿元,利税9.3亿元。同时,对外贸易势头良好,全年出口创汇完成6945万美元,增长35.5%。(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十项民心工程得到有效落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科技视频村村通,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扎实做好文物普查工作,梁水镇土桥闸遗址被评为全省十二大考古发现之一,正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被评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侯营、八刘等3处乡镇卫生院门诊病房楼投入使用,全区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全部完成;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合率达99.8%;积极做好手足口病、麻疹等疫病防控,全区没有出现大的疫情。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基本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5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679万元;发放新农保基础养老金5908万元,适龄人群参保率居全省前列。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保障了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大力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控,社会治安环境更加安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认真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力做好双拥工作,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和成长,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认真做好外事侨务工作,被评为全省外事侨务工作先进单位。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区行政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同时,审计、统计、物价、档案、应急管理、政府采购、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七)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执行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是我区大事多、硬事多、难事多的一年。面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执行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古城区搬迁安置任务基本完成。在顺利完成古城区四关大街、临水四边搬迁的基础上,古城三期搬迁全面铺开。在古城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拆除房屋3020处,完成任务的99%,春节前将全部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我区的古城区搬迁任务。同时,千方百计安置好搬迁群众,启动了古城回迁安置区建设,为加快建设中华水上古城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土地指标争取卓有成效。2010年,国家对建设用地控制更加严格,改革了审批形式,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指标大大减少,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用地政策变化的新形势,我们不断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对我区的关注和支持,全年共争取计划外建设用地指标2919亩,九鼎铁塔构件、天元节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得到落实,不仅及时解决了一批骨干企业的燃眉之急,而且也为我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切实做好当年土地指标争取工作的同时,我们还从打基础、谋长远出发,在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向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多次进行了超前汇报和对接,取得了信任,赢得了支持。近日,省国土资源厅又批复我区用地指标2550亩,这项工作不仅可为我区直接积蓄近3亿元资金,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发展先机和空间,为全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违章建筑得到全面整治。针对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现象,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和坚强决心,大力开展“拆违”专项行动,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545处、7.2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做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与整改,有效遏制了骗取国家搬迁补偿资金及违法占地行为,维护了城乡建设秩序。四是全力配合上级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我区承担了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邯济铁路复线工程、309国道改建、聊莘公路改建、高级职业学校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的重大任务。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个项目,就涉及我区10个镇、办事处,国家、省驻聊单位13个、公共服务设施20多处,各类占地近万亩,需拆迁房屋1.8万平方米,工作任务重,协调难度大。面对重大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我们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全方位搞好协调服务,努力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五是成功通过创模验收。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作为驻地区,我区创模工作面广量大,任务艰巨。我们按照新修订的国家环保模范城标准,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一些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辖区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全国300多个创模城市中,我市第一个顺利通过终审验收。六是齐心协力抗击暴雨灾害。2010年,我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城区积水严重,农田大面积内涝,部分房屋倒塌。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全区上下奋力开展抗灾自救。针对凤凰工业园、于集镇、凤凰办事处积水严重的紧急情况,全力组织人员,疏通班滑河等泄洪河道,及时抢排积水,确保了园区企业正常生产、农田积水及时外排。全力做好市供电公司信号塔和机房楼抢险工作,成功排除了险情,保障了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市的正常用电。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没有出现一例伤亡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各位代表!2010年,我们遇到的困难超乎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一年来,全区上下经受了许多考验,战胜了许多困难,破解了许多难题,用团结、创新和实干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勤劳、心血和汗水谱写了崭新的篇章。我们不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而且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参与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东昌府区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扩总量、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项目建设、工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步伐不快,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的压力加大,财税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逐步认真加以解决,并力争迈出新的步伐。二、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安排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综观全局,世界经济正在复苏,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艰巨。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不能变,坚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根本不能变,坚持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精神不能变,凝神聚力,扎实苦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继续提升年”的要求,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区”的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主攻工业突破、城中村改造、民生改善三大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增效、服务业升级,着力提升社会服务和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结合“十二五”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我区主要目标任务安排为: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3%、18%和17.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843.143.1,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降低3.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立足扩总量增效益,继续实施工业突破战略进一步加大对骨干企业和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全力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达25%以上,力争突破30%。1.全力培植骨干企业。今年,在骨干企业培植上,着力抓好三点:一是认真落实各级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督导落实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实。特别是对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措施,坚决落实到位。二是全力助推重点企业膨胀。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强化领导帮包、挂牌保护等措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策划一批新上项目。对这些项目,政策资金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同时,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搭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平台,全年争取信贷支持20亿元以上。三是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培训。制定企业家培养培训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对重点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集中培训。重点组织10名优秀企业家赴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促进企业家提升思想境界和管理水平,引领企业尽快做大做强。2.努力膨胀主导产业。依托核心企业,精心谋划,集中力量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全力膨胀六大主导产业规模。钢材钢管产业,重点抓好鑫鹏源高压氧气瓶管和石油套管、嘉隆管业节能炉窑、九鼎铁塔构件等项目建设。轴承及保持器产业,重点抓好世通轴承、金帝轴承等项目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绿亚肉食加工、大用饲料加工、立海冷藏禽产品加工研发等项目建设。机械电子产业,重点抓好田中大型公路机械、高开电气、一通电缆、天工岩土盾构刀具和矿用截齿等项目建设。化工建材产业,重点抓好昌裕集团迁扩建、鑫润达塑胶等项目建设。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抓好金凤纺织年产万吨精梳纱、暖频道服饰迁扩建等项目建设。3.狠抓科技创新。依托现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引导企业在装备更新改造、工艺技术革新、工业信息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密切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研发、应用和转化。今年,着力抓好万向公司年产40万套汽车冲焊制动器、金帝大型轴承保持器、通盛制冷客车空调等14个技改项目建设。积极鼓励昌裕集团、信迪科技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地源热泵、东岳风力发电机等5个产品申报高新技术产品。深入推进名牌战略,鼓励帮助暖频道服饰、金帝保持器等企业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同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二)立足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决策要求,继续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依法推进,阳光操作,努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实现新突破。今年,在全面完成2010年工作扫尾的基础上,至少新启动30个城中村的改造,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再掀工作新热潮。1.强化宣传。针对今年的改造重点,及早制定宣传方案,积极开展全方位宣传,着重把城中村改造的意义、搬迁安置政策、奖励措施宣传到每家每户,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城中村改造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2.加快进度。对已完成土地拍卖的北关、双庙、谷庄等村庄,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尽快实施搬迁改造。对启动改造的七里铺、墩台王、八里庙等村庄,全力加快搬迁进度。对正在建设的龙湾小区,强化保障服务,切实维护好施工环境,促进项目快速建设。对望湖小区和陈庄安置社区,加快建设进度,严格工程监管,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城中村改造的示范工程、改善群众生活的民心工程。3.稳妥推进。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倾听群众诉求,更加注重和谐稳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群众最大限度的优惠和照顾,妥善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医、上学等具体困难,努力让群众满意。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日常监管,继续保持对违法占地、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好城区建设秩序,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健康顺利进行。(三)立足提档升级,繁荣发展服务业用足用活省、市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整合优势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1.加快市场商贸业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香江、铁塔等大型市场的设施功能,加快银座商城建设进度,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的大型现代化市场。全力培植壮大百货大楼、五星百货、振华量贩等大型商贸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经营模式,促进企业向现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引导市场商贸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努力打造知名服务品牌。2.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依托我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彰显文化,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突出温泉度假、休闲旅游主题,着力抓好盛世天湖环保科技园、马颊河生态旅游度假区、聊城南部湿地、姜堤乐园生态餐饮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凸显旅游特色,提高对外吸引力,打造旅游新亮点。充分挖掘堂邑、湖西、凤凰等旅游强乡镇的文化底蕴,依托堂邑文庙、孔繁森故居、葫芦特色村、金水湖、周店古船闸等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增加游乐项目,丰富游览内容,着力打造一批集餐饮、体验、观赏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特别是结合葫芦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开发以葫芦观赏、雕刻、食用为特色的农家乐项目,进一步打造葫芦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强化旅游促销,密切区域合作,全面融入“山水圣人”黄金旅游线,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的“西花园”。3.激发新兴服务业发展活力。积极引进全国性、区域性金融保险企业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扎实做好村镇银行的前期筹备,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泽昌小额贷款公司尽快开展业务,发挥好天元小额贷款公司和东信担保公司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铁力货运、正大物流、四海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的培育扶持,促进现代物流业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围绕便民利民,积极发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努力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加快乡镇超市“直营店”、标准“农家店”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便民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发展信息中介、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投资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四)立足农民增收,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全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1.调结构,扩规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通过转包、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扩大蔬菜、畜牧、水产、林果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在蔬菜生产上,以主干公路沿线路域产业带为依托,大力发展中小拱棚、冬暖式大棚等设施蔬菜,积极引进名、优、稀、特品种,不断膨胀油菜、芸豆、西红柿等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巩固壮大全国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年内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食用菌棚1.1万个。在畜牧生产上,加快养殖场升级改造,重点推动生猪、肉鸡、肉鸭、乌鸡和奶牛等养殖基地建设,新增规模养殖场70个、养殖小区23个。在林果生产上,加快防护林、经济林建设,鼓励花卉、观赏苗木等高效作物种植,不断膨胀斗虎屯葡萄、闫寺核桃等名优林果基地规模。新植树木200万株,发展名优林果2.5万亩。在水产养殖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重点抓好名优品种养殖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新增名优养殖面积800亩。2.抓质量,创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提高种植比重,制订完善种植业无公害技术规程,组织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新增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积极做好“绿色标识”和名优产品的培育申报工作,进一步打响“甜翠”牌蔬菜、“绿亚”牌乌鸡蛋等农产品品牌,提高于集油菜、沙镇西葫、张炉集芸豆等无公害蔬菜知名度,争取更多的蔬菜品种进入大中城市高端超市。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3.强龙头,带基地。着力培育农产品销售、加工企业,鼓励发展外向型企业,努力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膨胀立海冷藏、绿亚禽业等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增强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内引外联力度,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培育食用菌加工、粮食深加工等新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利民食用菌、宏丰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切实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全年新增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五)立足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扩大招商引资,争取在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招商上实现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后劲。全年力争完成招商引资额30亿元。1.高点定位强化招商对接。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精心组织好各类招商活动,参照去年的做法,结合今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在北京、深圳、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举办针对性较强的小型招商活动,同时加大小团组外出招商力度,力争成功引进强势资本和高端项目。依托郑家轴承五金、张炉集农机配件、道口铺能源建材、梁水镇化工、湖西生态旅游等产业集聚区,精心策划一批产业项目,突出产业特色和集群优势,大力开展关联行业和上下游企业招商。重点推介鑫鹏源、嘉隆等钢管生产核心企业,以及中华水上古城、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钢材钢管、旅游休闲、商贸服务、房地产等优势产业招商,努力在高端项目、生态项目引进上实现新突破。今年,力争引进2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2.破解瓶颈狠抓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最重要环节,针对土地、资金、电力等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强化服务,积极协调,全力破解难题。特别是努力破解土地瓶颈,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用足用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项目储备更多的建设用地。同时,进一步加强招商平台建设,完善嘉明经济开发区和凤凰工业园的居住、教育、卫生、供热、排污等功能,努力提升承载力和集聚力。实行新的工业园区财政管理体制,保障园区参与企业税收分成,进一步激发园区自主招商的积极性。今年,力争每个园区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个以上,各镇、办事处引进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3个以上。3.超前谋划争取项目资金。抢抓新一轮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好机遇,密切关注国家、省市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针对上级重点支持的行业、项目和产品,明确责任部门和企业,及早谋划介入,精心策划包装,积极主动争取,确保及时有效对接。重点申报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和民生事业等项目,确定主攻方向,积极接洽联络,努力挤进国家、省、市发展盘子,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今年,项目资金争取工作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同时,切实抓好外经贸工作,引导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力争全年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以上。(六)立足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新增科技示范基地2处,科技视频服务站100家。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切实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平台。按照“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学校建设,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规范发展学前教育,从管理、师资、安全等方面入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水平。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扩大职业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办法,在学校建设、师资配备、教师待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全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2.大力发展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全完善区、乡卫生机构结对帮扶制度,促进人才、资源向基层流动,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救治水平。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切实抓好手足口病、甲流感和麻疹等各类传染病的防控,确保不出现大的疫情。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和村镇文化,发挥好我区“门球之乡”的品牌优势和带动作用,精心组织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扩大参与范围,提高活动品位,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以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为抓手,强化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服务水平。依托农村新居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延伸公共服务触角,健全服务功能,努力为农村管理服务搭建良好平台。全力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德商高速、邯济铁路复线等国家大型项目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巩固好国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创建活动,不断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扎实做好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做好审计、统计、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3.认真落实基本国策。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抚养费征管,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坚决控制新上污染项目,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杜绝乱排乱放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健全完善各项用地手续,加强土地执法力度,坚决彻底整治乱占耕地、乱搭乱建等各种违法行为。(七)立足改善民生,全力建设和谐东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1.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建立以“管理规范、对象准确、发放及时、保障有力”为重点的政策落实机制,确保农民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对新农保、新农合、教育补助等政策,严格规范管理,落实配套资金,扩大覆盖范围,切实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补贴资金,加快推进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切实加强绿化、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全面落实党的工资福利政策,完善津贴补贴制度,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督促企业建立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就业培训,扩大就业援助,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年内力争新增城镇就业9900人。以民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下岗职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城乡低保体系,提高保障标准,强化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同时,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力保障弱势群体生活。3.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高度重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强化物防、人防、技防措施,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着力解决好征地搬迁、企业改制等焦点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大对市场、化工企业等重点环节、重点行业的检查力度,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着力抓好9项民心工程:1.大力加强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在陈庄片区新建高标准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处;完成聊城二中、东关民族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北郊小学等学校的教学综合楼建设任务,努力缓解城区中小学班额过大问题;全面完成堂邑镇刘庄小学教学综合楼、道口铺中学学生宿舍楼等14个农村校改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成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年内交付使用,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教育平台。2.切实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当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城区学校班额过大,不堪重负;农村学校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生源流失严重,致使部分学生被迫进城求学,这不仅加重了农村家庭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办学结构迫在眉睫。为解决群众关心的这一热点问题,我们将从体制机制入手,努力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制定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实施意见,建立城乡教师校长流动机制,实施名校带动、结对帮扶、名师带徒等有效举措,鼓励引导城区骨干教师和优秀学校管理者,去农村学校建功立业,把先进经验和教育活力带给乡镇学校,着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切实稳定农村生源,缓解城区就学压力,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全面提高我区基础教育水平。3.完成城区五大亮点社区搬迁及主体工程建设。投资10亿元,完成运河五期、湖南湖等项目涉及村庄50万平方米的搬迁改造;加快望湖小区、陈庄安置社区主体工程建设;完成龙湾回迁安置区建设,力争搬迁群众早日迁入新居。4.扎实做好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认真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朱老庄、于集、道口铺等镇、办事处的千户社区建设,全区共建设农村新居9360户,改造危房1119户。同时,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4处,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5.全面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水毁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机遇,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西新河、俎店渠治理,闫围子水库除险加固;投资7100多万元,完成扈庄、细马沟等渠道衬砌,治理抗旱防汛沟渠200条,整治田间工程300处,新建修复水利设施150座,完成田间节水工程100公里。6.着力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已成为加快发展农村交通事业的重点。要配齐配全养管队伍,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对农村公路实施精细化养护管理,确保全区县乡公路好路率达98%以上。同时,启动沙镇、于集等8处物流站和郑家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努力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7.进一步增加财政对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的投入。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再提高200元,达到1400元;新农合补贴标准人均再提高80元,达到200元,力争参合率达100%;落实新农保区级配套资金2300万元,努力扩大群众受益面。8.全力抓好三大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东昌府人民医院迁建工作;开工建设区妇女儿童医院综合楼;完成区中医院综合病房楼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9.加快推进五大公益性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市民活动中心、运河五期、体育公园、东昌路高架桥、徒骇河风景区等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的城建重点工程,更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扎实做好宣传发动、征地搬迁、补偿安置等工作,主动服务,全力协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各位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管今年我区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但我们对民生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群众的受益面只能扩大不能缩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这不仅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三、关于东昌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东昌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经中共东昌府区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并已提请大会审查。下面,我就有关问题作简要说明。(一)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区委、区政府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底召开了全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编制工作启动之初,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各方面专家,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20个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编制过程中,聘请省市发改委有关领导、省社科院研究员、聊城大学教授等组成专家组进行咨询论证,还广泛征求了各镇办事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区”的奋斗目标,力求与国家和省、市规划纲要相衔接,突出东昌府区特点,既体现宏观性、战略性,又尽可能做到项目化、具体化,重点突出,责任明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内容上,强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两种理念。在形式上,采取章节结构,部分章节设有专栏和附表,列举了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使内容更直观、更充实。(二)“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大发展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五年,全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62.5亿元,是2005年的2.5倍;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19.541.738.8,调整到15.442.242.4,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4.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97亿元,是2005年的3.4倍。这五年,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区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化率由47.7%提高到54.5%。古城保护与改造成效显著,城中村改造全面铺开,五星级酒店、运河四期等一大批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完工,城区环境、面貌、形象发生了全新变化。小城镇建设和农村新居建设步伐加快,交通、通讯、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切实改善。这五年,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民心工程,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累计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全面展开,新农保试点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五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6265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38亿元,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同时,纲要(草案)还深刻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要求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做好克服困难和应对风险的充分准备。(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纲要(草案)提出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区”的奋斗目标,坚持“强农固本,工业立区,三产兴区,科教强区”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工业突破”和“城镇化”战略,解放思想、高点定位,整体推进、局部跨越,统筹发展、重点突破,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努力促进全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41亿元,年均增长16%;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746.14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9.6亿元,年均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3.7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8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63元,两项指标年均增长均达到14%。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能增长多快就增长多快。(四)“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草案)提出,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发展蔬菜、畜牧、水产、林果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的转变。二是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纲要(草案)提出,必须坚持把“工业立区”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突出加大投入和科技创新,着力打造钢材钢管、轴承及保持器、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配件、现代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纲要(草案)提出,要坚持以“打造冀鲁豫周边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构建内陆水域型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为总体目标,以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四大载体建设为重点,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四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