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十二册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1页
小学十二册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2页
小学十二册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3页
小学十二册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4页
小学十二册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1、 达标的要求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知识体系与总体安排(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2. 数的运算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3. 代数初步 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和化简比。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二)空间与图形1. 图形的认识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2. 图形与测量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 60、90角。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升 、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 、1立方厘米 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3. 图形与变换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4. 图形与位置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三)统计与可能性1. 统计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2. 可能性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4) 综合实践与应用1.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索数学规律。这里的综合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还包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活动经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等的全面综合。2.通过适当的适当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同时也必将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法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五)总体安排: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总体安排:第一阶段:系统整理,形成网络 第二阶段:检查评析,全面提高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时间安排:预计总复习时间是41节左右,从4月11日6月11日。第一阶段:用36课时左右。第二阶段:用5天左右。 三、学生状况分析1.优秀生问题与对策;问题:(1)数量少。约占全班人数的六分之一左右。(2)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挥不是很稳定。成绩不是很突出。(3)一部分学生靠的是态度好,但能力较弱;一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能力,但习惯差、态度不端正。对策:(1)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养成良好的审题及检验的习惯。 (2)端正态度,增强其上进心。 (3)加强中等题的练习,在此过程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多见题型,多说解题思路,提炼出知识点及所用的方法和策略。 (5)自己将错的题整理出来,并试着出类似的题。2.中等生问题:(1)数量也不多。约占全班人数的二分之一。(2)思维能力较弱,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平时没讲过的类型的题目不知道如何思考。(3)没有养成好的审题及检验的习惯。对以往学习的只是产生部分的遗忘。(4)满足于尽快改完题,有同学之间互相告诉答案的,但一真正考试就凸显出不会了。因而发挥不稳当,好了也不过70分左右,不好可以将合格。对策:(1)补习以往的旧知识。 (2)多见题型,多说解题思路,提炼出知识点及所用的方法和策略。 (3)培养良好的审题及检验的习惯。 (4)增强其自信心,逐步向优等生迈进。3.学困生问题:(1)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2)基础知识较弱,理解能力弱,本学期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一至五年级的知识更是遗忘很多,并且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毅力。(3)学习习惯差,态度不端正,比较懒惰,上课听讲的效率很低,即使得再低的分也没有感到不光荣。(4)品行较差,家长无法管理,有放弃的心理。在学习上,家长对这部分学生的督促作用较小。(5)纪律差,不能专时专用,互相抄的现象严重。对策:(1)分层次补习以往的旧知识。 (2)对基础知识要多练习形成能力,确保在此上少丢分。 (3)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训练良好的应试技巧。 (5)组成互助小组。 (6)每日进行基本概念的检查,基本计算的练习。四、教师的分析1.优势; 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本册知识有一定的把握能力。2.问题(1)对教材的知识体系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新教材中学生以前学习过什么知识。(2)教师的心态不能及时调整,常因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急躁,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3)精力过多的关注学困生,而忽视了中等生的提高和优等生拔高。(4)教师知识储备还停留在以往的知识储备,对新题型的把握和搜集的能力较弱。(5)教学经验不足,缺乏编题、编写试卷的能力。(6)由于学困生较多,能力及精力都明显感觉跟不上。五、教学进度安排(一)复习内容、课时、课型1.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和负数的知识(3课时复习课、训练课) 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2课时复习课、训练课) 数的整除(1课时训练课或作业课) 2. 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和混合运算(1课时训练课)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1课时训练课) 估算及计算器 (1课时训练课)3. 式与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及方程的意义 (1课时训练课) 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课时训练课)4. 常见的量 货币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的相关知识(2课时训练课、作业课)5. 比与比例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课时复习课)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等相关计算 (1课时训练课)按比分配、比例尺、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1课时训练课)6. 解决问题运用整数、小数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课时训练课) 运用分数、百分数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课时训练课)探索规律:包括数和图形的 教材中的“数学思考”及练习十八(1课时训练课)7. 图形的认识 线与角 (2课时复习课、训练课) 平面图形的特征(1课时复习课) 立体图形的特征(1课时复习课) 观察物体 (1课时训练课)8. 图形的测量 周长、面积及相应的计量单位 (2课时训练课、作业课) 体积(容积)、表面积及相应的计量单位 (2课时训练课、作业课)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