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业务交流课件.doc_第1页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业务交流课件.doc_第2页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业务交流课件.doc_第3页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业务交流课件.doc_第4页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业务交流课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业务交流课件公安县财政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 陈木圣交流大纲:一、几个常用名词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政策依据三、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简介四、国内关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的举措创新及理论探索五、我县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机制创新与制度设计六、三点体会和感悟一、几个常用名词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二)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章和规定的标准及程序,通过调剂或者购置等方式配备资产的行为。其中: 1、调剂,是指以无偿调拨的方式配置单位资产的行为。包括: (1)同一部门不同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的资产调剂; (2)不同部门之间的资产调剂; (3)跨行政级次的资产调剂。 2、购置,是指以购买或修建的方式配置单位资产的行为。 (三)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包括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溢认定、资金核实和完善制度等内容。清产核资清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 1、账务清理:对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及对各项内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单位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以及账务的全面、准确和真实。 2、资产清查:对单位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在资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以及做好单位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 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清产核资要求进行分类排队,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溢提出鉴证证明)。 3、价值重估:对单位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重新估价。 4、损溢认定: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单位申报的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进行认证。 5、资金核实:根据清查出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四)产权登记:是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占有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产权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资产产权关系的行为。产权登记分为占有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 (五)国有资产收益征缴: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依靠国有资产取得的经营收入依法进行分配和征缴的行为。现阶段国有资产收益上缴的主要形式有:1、股息、红利收入;2、上缴利润;主要针对国有企业而言。3、租金收入;4、其他收入形式,如资源补偿费收入、资产占用费收入、国有股权证转让收入、国有资产转让收入等等。 (六)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注销产权和国有资产“非转经”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国有资产等。 1、无偿调出。指将国有资产在不变更其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无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关系的资产。 2、出售。指将国有资产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收取相应收益的资产处置。 3、报废。指经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对已不能继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4、报损。指对发生的国有资产坏帐损失、非正常损等,按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5、“非转经”,即行政事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以自营、出租、出借、投等形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方式有:兴办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兴办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附属营业单位;对外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出租、出借;利用本单位无形资产进行的经营活动,如土地使用权、专用技术、专利、名誉权等。按照湖北省非转经征收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非转经的征收比率,按实际投入生产经营资产的评估价值的4-6的年率征收。 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政策依据1、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3、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暂行办法;4、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产权登记实施办法的通知;5、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管理办法;6、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非转经实施细则的通知;7、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8、荆州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9、公安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10、公安县公安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实施细则;11、关于规范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征收管理的通知;12、关于发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日常化运行后业务程序及相关事宜的通知;13、关于印发公安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流程的通知。三、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简介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包括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目前,国资办、茂发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行资科(绩效评价科)、征管办(国有资产收益征收管理办公室)、荆州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安代办处,共六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主要承担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任务:1、清产核资。清产核资的主要对象为:一是资产规模较大的单位;二是资产管理较为混乱的单位;三是面临改制或整体划转的单位;四是工作职能变化前后财务状况相应发生较大变化的单位;五是主动要求摸清家底、要求清查的单位;六是县领导安排清查的单位。根据上述几种情况,国资办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2011年,安排了对交通、粮食、水产、商务、水利五大系统的清产核资。按照时间进度,对交通系统的清产核资工作历时近2个月,目前,已经全面完成。清产核资专班对交通系统的局机关、公路局、运管所、海事处等5家县直单位和7家分布在乡镇的交通分局逐家逐户地进行了资产清查。清查专班通过查看账目、核对资产卡片、询问相关人员,实地丈量土地和房屋面积,逐个清点房屋间数,逐件查看设施设备,对大宗固定资产逐一拍摄影像资料等艰苦细致的工作,理清了交通系统的资产情况。交通系统清理后的登记资产总价值5300万元,清理调增资产140万元;清理出因未评估而无法入账的土地3.47万m2,房屋818 m2。更为重要的是,清理出了交通系统在国有股权流失以及县内交通营运线路监管缺位,导致国有资产权益受损等问题,为加强交通系统资产找准了突破口。目前,对粮食系统的清产核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对水产、商务、水利三大系统的清产核资工作也将按计划展开。2、产权登记。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3、资产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非转经”等。2011年,我们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和处置流程(参见公安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流程),对各单位报废、报损的资产经实地盘点进行了处置;对申报的“非转经”资产项目进行了审批,确保了单位“非转经”业务的顺利开展。4、门面资产管理,门面资产管理是资产处置业务中“非转经”资产管理的常见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租赁合同管理。目前,县直现有31家单位出租门面415间。这也是全县“非转经”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以往,单位对这块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随意性较大,低价出租、高价转租;私订合同、一签多年;等等。为切实加强这块资产的管理,我们不怕触及既得利益,积极主动,加强与单位的沟通,努力争取单位的支持和配合,排除干扰和阻力,从理顺资产权属关系入手,以“所有权归政府、使用权归单位、管理权归财政”的三权明晰和落实到位为切入点,狠抓了对单位出租门面资产管理,对当年投入使用的新门面,实行公开拍租,其租赁合同由国资办代表政府与承租方签订;对原已租赁出去的老门面,力争用2-3年时间,由国资办代表县政府,与承租户重新签订门面出租合同。目前,已经完成了300多间门面的合同重签工作。新增门面也逐步纳入公开拍租范畴。二是门面资产公开拍租管理。对门面公开拍租,是确保门面出租行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的有效方式。2011年,我们以棉花公司院内的夜市城摊位公开招拍为切入点,通过广泛宣传、认真筹划、精心运作,成功地组织了公开招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期,我们还将以水利局门面公开拍租为切入点,努力扩大门面资产租赁管理的社会影响。近两年来,我们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门面资产拍卖、拍租范例,努力营造良好的国有资产管理氛围,切实推进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门面资产收益管理。此外,公务用车拍卖也是资产处置的一项重要工作。2011年,对部分单位交国资办集中处置的10辆公务用车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成交金额33.4万元,拍卖溢价40%。5、国有资产收益征缴。主要包括(1)对全县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征收占用费和红利;2011年,应收麒天纸业等公司国有股红利和占用费10万元;(2)“非转经”资产占用费。6、报表管理。每年年终,对省厅行资处汇总上报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对荆州市国资办汇总上报全县企业资产管理信息。7、以茂发公司为载体开展国有资本经营。8、资产配置管理。因我县资产配置管理办法还处在政府审批过程中,相应的配置标准也还有待制定,此项工作暂时还没有启动。9、县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2010年至目前,完成了科亮公司、黄山头酒业公司以及博盈投资公司共三家公司的股权转让。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业务工作的主要业务流程(详见国有资产管理手册13) (三)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1、2010年国有资产管理规模2010年,全县纳入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268家,其中:行政单位60家(党派团体1家,行政机关51家,公检法司机构4家);事业单位208家。纳入管理的资产账面原值12.98亿元,其中:在用资产账面原值12.8亿元;未使用资产账面原值0.14亿元;不需用资产账面原值70万元;不能用等其它资产账面原值330万元。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缺位,高配现象普遍。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国有资产的不同级次、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水平差异较大,收入来源多的职能部门在资产配置上往往“多吃多占”,而一些职能单一、收入来源少的单位往往连工作必须的资产配置都难以保障,资产配置的苦乐不均现象较为突出。同时,不顾实际需要,互相攀比,重复购置或盲目追求高标准,超编、超标配置资产的现象在一些部门比较普遍。(2)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无序,基础工作薄弱。一些单位在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无序状态。一是账账、账实不符。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只有总账,无明细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较为常见,基础工作较差。二是产权意识不强。有房无证、有证无房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单位房改房已经出售给个人而单位未下账;有的单位根本就没有办理房产证。三是权属关系不清,产权存在争议。少数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过程中,将国有股权划归企业,侵占国家利益,造成产权争议。四是使用上的无序性。突出表现在“非转经”资产管理上,一些单位不按程序报批,自行出租出借资产。五是国有资产使用“重配置、轻管理”问题突出,资产闲置与资产短缺并存,资源整合、共享水平低,使用效率不高,损失浪费严重。(3)国有资产处置不够规范,资产隐性流失。主要表现为:一是单位对“非转经”资产不经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审批,低价出租、无偿出借处置国有资产。二是单位对不需用或者闲置固定资产擅自变价出售或赠送,不按规定报批。有的资产处置多年,也不进行下账处理,造成账实不符。三是对于报废、报损资产的审批把关不严,落实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和要求不细,造成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隐患。(4)国有资产收益上缴迟滞,收入流失严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资产加入“非转经”行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来自于这些新增资产的国有资产收益确没有相应增加。3、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1)资产管理规范化。一是要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列入单位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并作为干部离任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强化各机关部门领导的管理意识,使他们切实承担起资产使用者、管理者的责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今后一段时期,资产管理部门将把制订资产管理配套制度如门面资产管理补充规定、产权登记制度实施办法、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国有资产专管员和包片联系员制度以及统计报告制度等,着力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之一加以落实。此外,各使用单位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资产保管领用制度,把责任落到具体岗位具体人。三是要加强基础工作。一方面各类资产不仅要有总账,还要设立明细账,对其分布和使用状况还必须设置相关台账,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理清产权关系,及时办理相关权证手续,确保资产的合法性。(2)资产使用效率化。资产管理的目标之一在于追求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目前,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无论是在非经营资产管理还是在经营性资产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非经营资产方面,要通过完善的管理,真正做到配置合理、物尽其用;对经营性资产,能出让、出租的资产,要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出让使用权,使国有资产的收益最大化。 (3)资产处置合规化。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程序,依法操作。第一,呈报批准。行政事业单位的任何资产处置,必须事先报请资产管理部门审批,未经批准,单位不得实施资产处置行为。第二,资产评估。经批准同意处置的资产,必须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资产评估,合理确定其资产价值。第三,公开处置。第四,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资产拍卖收益,按收益管理办法缴入国有资产收益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4、深化我县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对策思考(见调研材料)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明晰机构职责,落实资产管理机构工作职能。二是强化产权管理,增强国有意识,规范单位资产使用管理行为。三是夯实管理基础,完善制度体系,做实做细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四是培植政府财力,推行征管分离,强化国有资产收益征收管理。五是建设信息平台,促进网络运用,提升资产管理科学化水平。四、国内关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的举措创新及理论探索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早期模式:1、上海模式:上海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起步于1997年,其核心为“政府委托授权管理”。主要是推行国有资产委托监管制度,由市国资委与有关委、办、局签订委托监管协议书,委托其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并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在国资委登记建账,其中的非经营性资产由市国资委委托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管理范围包括全市机关100多家单位,形成了纵向由市级机关各部门到所属事业单位、横向由经营性单位到非经营性单位的管理格局。在资产的配置、处置上,建立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资产购置预算和配置由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申请使用和报废资产由财政局与国资办会签,避免了国资管理部门“管而不理”的问题。2、南宁模式:起步于2002年6月,广西南宁市通过成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其分期分批统一接收、管理和运营授权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相关经济实体。核心内容是改革国有资产产权,集中统一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把行政事业性资产企业化、非经营性资产资本化,办公资源市场化、流动化。之后,山东省济南市也采取了这种模式。此后,又陆续出现了深圳模式、南海(广东)模式、福建模式、宁波(浙江)模式,都是在上述两种模式基础上的综合、改进与创新。(二)我省“宜都模式”的主要做法;政府公物仓、资产配置办法等改革举措简介我省宜都市从2008年开始了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并成功地将其推广开来,其核心内容为:三个统一、两个集中、一个盘活。即统一监管,分类实施;统一配置,分步到位;统一处置,规范操作。资产产权向出资人集中;资产收益向财政专户集中;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其主要内容为:理顺体制,健全机构。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后来抽调10名经验丰富的人员组建资产管理办公室。明确“政府所有,财政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市直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明确一名主管人员,负责资产日常管理。全市10个乡镇财政所安排一名资产专管员,负责资产管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明确市财政局履行出资人的监管职能,规定了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明晰产权,集中管理。明确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其资产所有权归政府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仅享有占有、使用权,无处置收益权。各单位将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全部移交市财政局统一管理。明确资产产权所有权属于政府,登记机关为市财政局,财政部门按照市政府授权向150家单位颁发资产占有、使用权证,全市共锁定9.83亿元资产。制定标准,精细管理。宜都市科学制定资产配置标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制定资产消耗定额。规范处置,阳光操作。该市制定了“政府限额授权,财政统一收回,市场公开处置”的处置办法。所有资产处置一律公开交易,做到公开透明。 规范收益,专户管理。在国库科专门设立资产收益专户,实行“统一收益、专户管理”,统一专用发票,实行收益收缴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宜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已经通过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科研所等单位11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定:宜都模式是以明晰产权、集中监管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特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国内关于资产管理的制度创新还有很多,比如,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已经启动、并收到较好效果的“政府公物仓”制度改革;又如,全国大部分省直单位已经开始推行、我省荆州市已经于今年开始启动的资产配置管理制度改革,等等。(三)国内关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理论探索众所周知,成功的实践需要有丰富的理论作支撑。上述关于资产管理举措创新的实践,同样也离不开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奠基石。据了解,目前,国内关于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的探索,还集中体现在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能的定位、模式的探索、管理的创新方面,对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深,系统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的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还不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能弱化是其主要原因。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能弱化又有其强烈的时代局限因素:一是受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职能作用限制,从1988年成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这块工作就一直划归国家国资局管理。而国家国资局自成立到1998年被撤销,其职能一直没有到位。国家国资局存续期间,其主要职能也是侧重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上,国家国资局以往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绝大多数是关于企业管理体制、资产及收益管理的,关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政策、规定非常有限。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较为单一,单纯注重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而忽视了实物资产的管理。上述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导致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这块工作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几年,随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逐步被提高到与预算管理相衔接、与培育新的财力增长点相结合、与财政管理由单一的货币资产管理延伸到实物资产管理相匹配,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巨大的管理空间和潜力才逐步被纳入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视野,从而,被赋予了新的职能与使命,成为财政管理领域又一研究热点。那么,国内关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理论探索有哪些与实际工作契合紧密的新颖观点呢?本人通过学习,搜集了一部分资料,但只能是冰山一角,管中窥豹。简要介绍如下:一是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功能的重新定位。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持国有资产“兼具行政服务职能和经营功能”的观点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形成初衷,是为了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其功能就是提供服务。但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这种单一功能定位的突破,使一部分实践工作者认识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具有的服务和经营的双重性,并上升成为理论,赋予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既保障办公需要,又管好盘活,保值增值,“服务与经营”的双重功能。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观点者认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我国独有的概念,西方国家并没有这样的提法。理论界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普遍的解释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参与市场经营,不直接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为公共事业服务的资产。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公有资产、政府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其管理要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形成机制、监控机制,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不是强调追求经济效益。二是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可不可以资本化、市场化运营的理论探讨。这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最为关注、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争论的实质,从理论上讲,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取向以保值增值为目的,还是以提高效率为目标;从实践上讲,是对“南宁模式”大力推崇、还是彻底否定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理论界一般持前一种态度,而实务界支持后一种意见。有学者认为,“南宁模式”打破了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本身的界限,对资产的企业管理和集中运营,是根据市场经济要求为加强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进行的最符合成本效益管理的改革,它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真正变成市场的要素,将非经营性资产变成可经营的资产,让市场机制自然调节实现其价值。但也有学者对“南宁模式”提出了异议,认为公共财政体制下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否完全按照市场化来管理还有待商榷。在当前政府职能还未完全理顺的条件下,公司要受到行政干预,难以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行,最终改革成效会受到影响。三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这类文章绝大多数是具体从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人士从工作实践出发,从查找问题入手,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角度进行的论述,这类文章有很多,也是目前国内关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研究的主流。这类文章,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对于基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业务人员和监管人员都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大家有兴趣可以通过财经信息资料、中国财政等财政刊物或网上查阅。四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国有资产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配套改革的街接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这也是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五、“湖北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我县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一)“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信息系统)简介及启动其日常化运行的措施信息系统是省财政厅行资处主持开发的双系统(单位版、财政版)、多任务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其功能包含了资产台账、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清查、产权登记、报表管理等资产管理业务的方方面面。我县自开通运行该系统以来,由于信息平台建设硬件投入不足、网络链接开通率过低等方面原因,导致信息系统的使用率不高,行政事业单位突击建卡登账,资产配置、资产处置、资产租赁、资产收益等信息游离于系统“体外循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对省厅的年报质量也受到影响,工作进度相对滞后,贻误了工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今年来,我们加大信息平台建设的力度,采取配套措施,协力推进信息系统应用。一是以行政事业资产配置办法和标准的制订为切入点,从拓展信息系统的功能入手,开发资产配置管理与信息系统对接的端口;二是针对信息系统的功能缺陷,组织技术攻关,查找信息系统在模块功能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或不足,提出改进方案,聘请系统开发公司对系统进行个性化的升级。三是组织专班人员上门服务,将信息系统的网络链接尽可能地开通到各行政事业单位。同时,组织全县各预算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尽快打造一支精业务、懂管理、会操作的资产管理队伍。 (二)信息系统日常化运行的主要目的信息系统日常化运行,其出发点是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资产管理混乱,制度贯彻落实不力,以及业务处理的日常化运作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贯彻落实资产保管领用制度、产权登记制度、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资产增减动态管理制度以及统计报告制度等,督促单位落实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资产信息系统业务上报的时间性管理,要求各单位按月报送资产报表,对发生的业务一月一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年终突击申报、集中审批,业务积压、难以处理的问题。2、国有资产管理手段弱化的问题。通过上述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日常工作的表述,大家不难发现,目前,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手段十分乏力,无论是资产配置、清产核资、资产处置、还是收益征管,国资办、行资科都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极少数单位认为,国资办、行资科既不能象财政局的业务科室一样能为单位或解决“真金白银”,或向上争取项目,或给予政策倾斜,相反,资产管理工作既牵扯精力、耗费人力、又要花费财力。资产所有权归政府没错,管理权放在财政部门是管,放在单位同样也是管。极个别人甚至认为加强资产管理是财政部门在夺单位的权。因此,资产管理的每项工作,都需要我们采取主动,实行上门服务,被动地开展工作。有的单位我们的专班人员是多次上门宣传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单位的行动步骤仍然相当迟缓,支持与配合的力度并不大。现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倡导“三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少数单位不支持、不配合,我们很难采取诸如预算扣款、不予受理其业务等与主旋律不协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工作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在门面资产拍租、合同重签、资产处置等一些涉及既得利益或面临利益格局调整的重大、敏感事项时,单位的抵触情绪更大,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是举步维艰,难度更大。现行政策和规章制度关于资产管理的表述要么是刚性不强,要么是弹性太大,没有一部关于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可资借鉴。因此,在资产管理实务操作层面,需要我们这些从事基层管理的实践者开动脑筋,探索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省厅开发的这套信息系统,对资产管理各项业务都进行了科学的设计,涵盖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种申报步骤、审批程序、操作环节等,虽然在系统的模块功能方面还有待改进,但仍不妨碍它成为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如果用好了,不仅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可以做得相当规范,而且,借助这套系统,今后各单位不通过系统申报的项目将不予受理,单位的各项资产管理也就逐步得到了规范,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手段才会成为可能。3、信息系统运用不足,年终报表“临阵磨枪”的问题。信息系统自2007年由省厅作为“金财工程”的内容之一推出运行以来,在全省很多县市一直“开工不足”。近两年来,省厅为促进和推广信息系统的运用,多次强调要加强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用和管理,并将其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调研和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我们在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用上下功夫。当然,信息系统制度说到底也只是一项制度,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在实施中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指望靠出台一两套制度就能“毕其功于一役”显然是不现实的,还需要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能取得应有成效。 (三)信息系统日常化运行的制度设计与管理机制创新日常化运行的制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根据资产配置、资产处置和收益征管等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主要业务程序,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流程“量身定做”,推行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日常化运行。在日常管理上,设置了“报表报送时间管理”、“财务报账审核把关”等相关控制环节。其出发点在于增强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把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从忙忙碌碌应付事务,没有精力坐下来分析问题、研究管理的现状中解脱出来;把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为应付事务性的工作,频繁上少部门单位的门为有限的单位服务,转变为坐班办公,为更多的单位服务,以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层面,提高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第二,以建立“专管员负责,联系员包片;管理资源共享,责任落实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为抓手,在全县各预算单位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专管员和联系员制度。每个预算单位明确一名国有资产专管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实行联系员包单位,通过明晰专管员和联系员工作职责,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全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工作交流。第三,通过领导层面的推动和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参照省市精神和借鉴先进县市做法,促进我县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和标准尽快出台,使之在国有资产日常管理中发挥效益。通过制度配套的有效衔接,发挥信息系统和日常管理的制度整合优势,实现管理机制创新,推进工作。附1:关于发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日常化运行后业务程序及相关事宜的通知(详见国有资产管理手册12)附2:公安县财政局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专管员和联系员制度的通知(另发文)六、几点体会和感悟我曾于1999年5月至2002年7月在国资局工作过三年多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对比十年前后国有资产管理的形势,我套用一句诗“忆往昔 岁月峥嵘,看今朝 潮平岸阔”表达心中的感触,并有三点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分享: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一项充满生机的事业,需要全力以赴、倾情投入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清明的政治治理,日益健全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强化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迎来了国有资产管理充满生机的春天。分三个层次表述如下:首先,从国家政策导向的宏观层面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降低行政成本、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使国有资产管理的大气候不断升温,改革赋予了国有资产管理很多举措的创新,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从财政综合配套改革实务操作层面来看,财政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的成功运作,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财政监督、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之间找到了既可单向对接,又可多措并举、协力推进的多种制度解决方案,为国有资产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