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公开.ppt_第1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ppt_第2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ppt_第3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ppt_第4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学习目标,1、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考查点) 2、了解翻译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翻译的具体步骤。 3、方法:温故知新,不断积累。,文言翻译的采分点:,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6、虚词 7、固定结构 8、特殊句式,注意通假字,1、还反涉江,至于中流。 2、其地东西夹,南北长。,注意古今异义,1、璧有瑕,请指示王 。 2、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注意词类活用现象,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2、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注意一词多义,1、籍吏民,封府库。 2、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注意固定结构,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3、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注意特殊句式,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渑池之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 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2、羽奔先主于袁军。,关羽到袁绍的军中去投奔刘备,3、舟人曰:“未之见也”,撑船的人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注意虚词,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能得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夫战,勇气也。,课堂练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1、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汉书贾谊传),答题指导 (1)实词“属”的翻译和状语后置句式。 (2)“秀才”为古今异义词。 (3)故:旧时。事焉:侍奉他,意即“向他学习”。“征”前省略主语,须补上。,答案 (1)凭借擅长背诵诗书写文章在郡里闻名。 (2)河南太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秀,就召他到自己的官署,非常地宠爱(他)。 (3)(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考纲聚焦】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考点阐释】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不遗漏,不多余。所谓“语意通畅” ,就是指文意连贯,要求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无语病。,翻译的原则:,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法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 具体操作步骤,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对应扩展译成以该词为中心的双音词。,1.天下 事 有 难 易 乎?,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2.是 谁之 过 与?,这是谁的过错呢? 3.问 其 深, 则 其 好 游者不能穷也。,(如果要)探求它的深度,那么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换:古今异义、通假、活用词等,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代泛指求学的人, 读书人,通“性”, 天赋,资质,名作动,游泳,补: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谓宾介),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沛公军霸上。,(你)度我至军中,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以(之)为,军(于)霸上,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 偏义词中无义的一方,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调:特殊句式(定后,宾前,状后等),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夫晋,何厌之有? 3.不拘于时,学于余。,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有什么满足的呢,向我学习,切记,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一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 【答案】 县官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猛虎吃掉。(重点:“邑宰”“扑”、被动句式)。 (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将它杀死,扛着老虎回家。(重点:“辄”“负”)。,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王冕)七八岁时 ,父命牧牛垄上,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 ?” 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 ,坐佛膝上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琅琅达旦。,参考译文: (王冕)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听学生们读 书;听完,就默记在心。晚上回家,忘了牵牛。-父亲愤怒地打了他,但不久又像以前一样了,母亲说;“儿子是这样一心一意,何不听凭他去干想做的事!”于是王冕离开家投靠和尚庙而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的膝盖上,用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照着书读,响亮的读书声一直到天亮。,胡质(1),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洲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胡质(2),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谴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胡质(3),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何以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不审于何得此绢 故以为汝粮耳,临行的时候,胡质送一匹绢给他,作为路上的盘缠。,不知道您从哪得到的这个绢?,所以作为你的盘缠。,何以为不如 是臣不如者远,凭什么认为不如他呢?,在这一点上我远远的不如他。,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具以白质,暗地里资助行装,在百里之外 等候他。,把事情详细的告诉了胡质。,练习 延伸,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 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 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参考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文言短文练习: 欲速则不达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明确:一次,齐景公在东海游玩。忽然,一名驿使从国中飞马赶来,向景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