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宪法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宪法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宪法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宪法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及层次:法学专业(本科)学 分:4学分理论学时:60学时实践学时:先修课程:法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宪法学是一门阐述宪法基本理论和传授宪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宪法学的教学目的是:讲授宪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比较系统和深人的宪法教育,为学习法律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此,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树立依法治国思想、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掌握宪法理论及其法律地位,为学习法律专业课创造条件;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性的认识,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教学要求 全面掌握宪政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全面认识。全面了解我国宪政建设的基本制度形式和制度运行的主要环节。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有关的法律制度。全面树立以人权保障为目的的现代法治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自觉地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办法。三、课程教学内容绪论 【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宪法学的研究范围二、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宪法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二)宪法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三、宪法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体系 (一)宪法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二)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四、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宪法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宪法学的研究范围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布置2道思考题【教学重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宪法学的基本问题。【教学难点】宪法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章 宪法总论【授课学时】1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释义(一)“宪法”词义的演变(二)宪法的特征 (三)宪法的定义二、 宪法的本质(一)认识宪法本质应该注意的问题(二)宪法本质的学说评介(三)宪法的本质三、宪法的分类 (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二)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三)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第二节 宪法创制一、宪法制定(一)宪法制定权(二)宪法的制定机关(三)宪法的制定程序二、宪法修改(一)宪法修改概说(二)宪法修改的限制(三)宪法修改的方式(四)宪法修改的程序三、宪法解释(一)宪法解释概说(二)宪法解释机关(三)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二、人民主权原则三、基本人权原则四、权力制约原则五、法治原则第四节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一、 宪法形式(一)宪法形式的概念(二)宪法形式与宪法内容的关系(三)宪法的渊源(四)我国的宪法渊源二、宪法结构(一)宪法结构概述(二)宪法序言(三)宪法正文 (四)我国宪法的结构第五节 宪法与宪政一、宪政概说(一)宪政的概念(二)宪政的基本内涵(三)宪政的特征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一)宪法与宪政的联系(二)宪法与宪政的区别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一)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指导思想(二)宪政建设的条件(三)我国宪政建设的模式 第六节 违宪审查制度一、违宪审查的概念二、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一)司法机关审查模式(二)立法机关审查模式(三)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四)复合审查模式三、违宪责任四、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一)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二)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教学要求】了解:(1)宪法概念;(2)宪法的特征;(3)成文宪法;(4)不成文宪法;(5)刚性宪法;(6)柔性宪法;(7)民定宪法;(8)宪法的制定程序;(9)宪法性法律概念;(10)宪法惯例概念;(11)宪法判例概念;(12)宪法修改的含义;(13)宪法修改的方式;(14)宪法解释的含义;(15)宪法解释的分类;(16)宪法解释的机关;(17)宪政的概念;(18)宪政的基本内涵;(19)违宪审查的概念。 理解:(1)马克思主义对宪法的分类;(2)人民主权、人权、法治和权力制约原则;(3)宪政的特征;(4)宪政建设的条件;(5)建设有中国特色宪政的基本模式;(6)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区别;(7)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掌握:(1)评价资产阶级学者所作的宪法传统分类方法;(2)权力制约原则的现实意义;(3)如何实施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3)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布置14道思考题【教学重点】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分类;我国的宪法渊源;宪法的基本原则;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教学难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宪法的本质;宪法的渊源;宪法与宪政的区别;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一)英国宪法的产生 (二)美国宪法的产生 (三)法国宪法的产生 (四)宪法产生的条件二、宪法的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发展 (二)现代宪法的发展三、宪法的发展趋势 (一)宪法发展呈现两方面的发展趋势 (二)宪法越来越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三)宪法保障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成为一种潮流 (四)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一、晚清皇帝、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的制宪活动与宪法 (一)晚清宪法 (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宪法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二、1954年宪法三、1975年宪法四、1978年宪法五、1982年宪法六、我国宪法的发展趋势【教学要求】了解:(1)近代宪法;(2)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3)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共同特点;(4)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宪法的剖析;(5)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的历史背景,它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意义;(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的主要内容;(8)1982年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9)对1982年宪法的修改。理解:(1)近代宪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2)对1975年宪法的历史评价;(3)对1978年宪法的历史评价。掌握:1982年宪法四次修正案的基本内容。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布置4道思考题【教学重点】宪法产生的原因;1949年后中国的历部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教学难点】宪法产生的原因;当代宪法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三章 国家性质【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说一、国家性质概念二、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三、各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二节 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一、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是国家性质的政治要素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三、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本三、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四、我国宪法对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教学要求】了解:(1)国家性质的概念;(2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相结合;(3)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4)统一战线的任务;(5)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含义。理解:(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2)统一战线的重要性;(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很重要意义。掌握: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布置2道思考题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内容及其成因【教学难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第四章 国家形式【授课学时】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说一、国家形式概述二、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三、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四、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一、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概说二、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特点三、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四、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任务五、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说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二、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一、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二、我国实行单一制的优越性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内容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发展三、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四、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第七节 特别行政区 一、“一国两制”理论 二、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点 三、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四、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第八节 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一、国旗二、国徽三、国歌四、首都【教学要求】了解:(1)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2)政权组织形式同国家性质的关系;(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6)单一制和复合制的概念;(7)单一制的主要特征;(8)联邦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9)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优越性;(10)民族区域自治概念和特点;(11)特别行政区概念以及其与中央的关系。理解:(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涵义;(2)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3)在我国只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4)我的首都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以具体事例说明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优越性。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布置12道思考题【教学重点】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内容;我国行政区划制度的特点;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概念和特点。【教学难点】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内容;特别行政区概念以及其与中央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比较。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授课学时】10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说一、基本概念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特点三、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的概念与特征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三、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第三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界限一、物质保障二、法律保障三、权利和自由的界限第四节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一、平等权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政治自由 第五节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一、人身自由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三、住宅不受侵犯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五、宗教信仰自由 第六节 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一、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二、劳动者休息的权利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四、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五、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第七节 特定人的权利一、保障妇女的权利二、保障退休军人和烈军属的权利三、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四、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 第八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其行使原则一、特点二、行使原则【教学要求】了解:(1)公民的含义;(2)国籍的概念;(3)国籍取得的方式和原则;(4)基本权利的含义;(5)国家权力的含义;(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7)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8)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9)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理解:(1)“公民”和“人民”两个概念的区别;(2)公民权和人权的区别;(3)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3)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宪法为什么还要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的自由;(4)宪法为什么将劳动和受教育规定为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掌握:(1)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2)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来看,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意义。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布置16道思考题【教学重点】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方式和界限;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宪法为什么还要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宪法为什么将劳动和受教育规定为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宪法为什么将劳动和受教育规定为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第六章 选举制度 【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说一、选举制度的概念二、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三、选举制度的作用四、选举制度的体制五、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第二节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四、无记名投票的原则五、差额选举的原则六、选举权利保障原则 第三节 选举的民主程序一、直接选举程序二、间接选举程序三、几种特殊的选举 第四节 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一、对直接选举的代表的罢免二、对间接选举的代表的罢免三、代表的辞职四、代表资格的终止和停止【教学要求】了解:(1)选举的概念;(2)选举制度的概念;(3)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4)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理解:经过对选举法的多次修正和补充,我国的选举制度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更为完善,更加切实可行。掌握:(1)从我国选举法的多次修正和补充,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健全;(2)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选举的民主程序。课内实践教学要求:布置3道思考题【教学重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第七章 国家机构【授课学时】8学时【授课内容】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说一、国家机构的概念二、国家机构的阶级本质和类型三、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第二节 代议机关一、代议机关概述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 国家元首 一、国家元首概述 二、我国国家元首制的历史发展三、我国现行的国家元首制度 第四节 行政机关一、行政机关概述二、我国的国务院三、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五节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一、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概述二、我国的审判机关三、我国的人民检察院第六节 我国的军事领导机关 一、我国军事领导机关概述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教学要求:了解:(1)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特点;(2)中央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6)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和地位;(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10 )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11)国务院的组成和任职;(12)国务院的领导体制;(13)国务院的职权;(14)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任期和领导制度;(15)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涵义;(1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17)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职权和领导体制;(18)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理解:(1)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2)责任制原则在不同的中央国家机关内部有不同的表现。掌握:(1)在实际工作中,你如何理解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改善、加强党的领导;(2)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