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学案.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学案.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科目:语文 年级:八年级 主备人:伊国章 审核人:杨致春 授课时间:2014年 月 日 学生姓名: 金塔县四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课题: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认识作者,扎实记忆文中生字词。(重点)2、流畅诵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理解文中实词和虚词词意。(重点)3、理解课文的主旨,认识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难点) 4、学习曹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知识链接】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简介:本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第一课时【预习案】一、自主预习 整体感知 1、阅读知识链接,用红笔勾画出左转的有关知识。2、利用工具书,正确扎实记忆文中生字词,将课文朗读3遍。3、疏通全文,归纳文中实词和虚词词意。4、思考:课文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二、【预习自主测评】1、你能给下面字注音吗?刿( ) 间( ) 鄙( ) 弗( ) 轼( ) 辙( ) 竭( ) 帛( ) 孚( ) 乘( ) 靡( )2、你能解释下面加粗字的字义吗?未能远谋( ) 忠之属也( ) 公问其故( ) 神弗福也( ) 一鼓作气 ( ) 齐师伐我( ) 齐师败绩( ) 小大之狱 ( ) 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 ( )肉食者鄙( ) 公将鼓之( ) 彼竭我盈( )( )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 又何间焉( )再而衰( ) 可以一战( )又何间焉( )3、曹刿论战选自 ,左传是一部( )体史书,相传为( )时期( )人( )所著,记录了从( )到( )共( )年的历史。【探究案】1、你能独立翻译下面句子吗?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你还有不能翻译的句子吗?请将其找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第二课时【复习案】1、通假字:小惠未徧。“徧”同“ ”意思是: 。2、古今异义: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必以信 古义: 。今义: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再而衰 古义: 。今义: 。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必以情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请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从 民弗从也。( ) 战则请从。( ) 故 既克,公问其故(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故逐之( ) 以 何以战 ( ) 必以分人 ( ) 必以情 ( ) 必以信 ( )其 其乡人曰 ( ) 公问其故 ( )吾视其辙乱( )之 肉食者谋之 ( )公与之乘 ( )小大之狱 ( ) 公将驰之 ( ) 4、词类活用:神弗福也。福: 。公将鼓之。鼓: 。5、关注以下特殊句式并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句:、判断句: 、倒装句: (3)、省略句: 【探究案】【探究点一】读课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提示:全文可以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 )战( )战( )战( )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 )参战( )【探究点二】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第一段写 。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 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探究点三】: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和追击时机的?3、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是什么?4、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第三课时【探究案】【探究点四】1、本文详写“论”还是详写“战”,是重叙述还是重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2、曹刿是一介 “乡人”贵为一国之君的鲁庄公为什么对他言听计从。从中你认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3、交流搜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训练案】一、根据要求默写课文。1、鲁庄公采取取信于民的措施是: 2、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因: 3、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 4、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 )的战略思想。二、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课内语段阅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本段正面写战争的有三句话,“(1)_”点明战争地点,“(2)_”简述胜负迹象,“(3)_”交待大获全胜的结果。2、本段叙述重点放在曹刿和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上,对二人的描写运用_手法,“将鼓”“将驰”和前文的_相照应,表现庄公的 ,反衬曹刿的 ,“未可”“可矣”则表现了曹刿的 ,而以“ ”“ ”的结局,证明曹刿指挥的正确。3、曹刿的高超指挥才能体现在 和 上。【中考链接】: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