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课件_2_第1页
斑疹伤寒课件_2_第2页
斑疹伤寒课件_2_第3页
斑疹伤寒课件_2_第4页
斑疹伤寒课件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斑 疹 伤 寒,章丘市人民医院 李月荣,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流行性/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二)熟悉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学。 (三)了解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特点。地方性斑疹伤寒的发病原理。,第一节,流行性斑疹伤寒,【概述】,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 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点:急性起病、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皮疹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程2-3周。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 立克次体是1910年由Ricketts从389例斑疹伤寒病人血液中发现的。 本病在历史上有多次大流行,多与战争及灾荒有关。 近年来发病人数明显减少,但在部分地区仍有小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生过的两次流行,均与自然灾害有关,都得到了迅速控制。,病原学,普氏立克次体呈多形性球杆状,大约0.3-10.3-0.4m,最长达4m。 革兰氏染色阴性,Giemsa淡紫红色。可在鸡胚卵黄囊及组织中繁殖。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引起发热,但无明显阴囊红肿,以此可与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体相鉴别。 主要有两种抗原:可溶性抗原,为组特异性抗原,可用以与其他组的立克次体相鉴别;颗粒性抗原,含有种特异性抗原。,病原学,病原体的化学组成和代谢物有蛋白质、糖、脂肪、磷脂、DNA、RNA、内毒素样物质、各种酶等,其胞壁组成近似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壁。 病原体对热、紫外线、一般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5630分钟和3757小时即被杀灭,对低温及干燥有较强耐受力;-30以下可保存数月至数年,在干虱粪中可保存活力达数月。,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1-2日至热退后数日病人的血液中均有病原体存在,病程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一般不超过3周。 个别患者病后立克次体可长期隐存于单核巨噬细胞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起复发,称为复发性斑疹伤寒,亦称为BrillZinsser氏病。1975年国外报告从东方鼯鼠以及牛、羊、猪等家畜体内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表明哺乳动物可能成为贮存宿主。但作为传染源尚待证实。,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 体虱为主,头虱次之,流行病学,(虱肠壁上皮细胞中繁殖),传播途径,患者,易感者,叮咬,病原体随血吸入,呼吸道眼结膜,抓伤处侵入,随虱粪排出,虱,易感者皮肤,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 人普遍易感,病后有相当持久的免疫力,偶可再次感染发病。除复发型斑疹伤寒外,复发(短期内)极少见。,流行病学,(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与人虱密切相关。 本病的流行以冬春季为多见,因气候寒冷,衣着较厚,且少换洗,故有利于虱的寄生和繁殖。 本病以往较多发生于寒冷地区,但近年来热带如非洲等地有较多病例报道。战争、灾荒及卫生条件不良增加人虱繁殖的机会,易引起流行。,【发病机理】,主要发病机理为病原体所致的血管病变、毒素引起的毒血症和一些免疫、变态反应。,释放内毒素,发病机理,局部小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普氏立克次体,细胞破裂,血液,立克次体血症 ,全身小血管及内脏内皮细胞中大量繁殖,血液,立克次体血症,毒血症,变态反应,血管病变及 临床症状加重,产生特异性抗体,1基本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血栓性及坏死 性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而形 成的立克次体肉芽肿(斑疹伤寒结节)。,2累及范围 全身。以真皮、心肌、脑及脑膜、肺 泡壁、肺间质、肾和肾上腺睾丸间质较著。,【病理改变】,分 型 典型斑疹伤寒 轻型斑疹伤寒(多见) 复发型斑疹伤寒,临床表现,潜伏期 5-23天(平均10-12天),1.发病初期 急起高热,1-2日内达39以上,伴剧烈 头痛,全身酸痛,兴奋失眠,面及眼结膜 充血、呈酒醉貌。,临床表现(1),典型斑疹伤寒,(初期、极期、恢复期),2.极期(发疹期),(1)高热稽留,呼吸脉搏加速,中毒症状加重,4-5病日出疹,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暗红色 (或出血性),1-2日内由躯干遍及全身,面部少。多孤立,不融合。 1-2周后消退, 常有色素沉着。但无焦痂。,(2)皮疹(本病重要特征):,水 仙 花 末 悲 伤 水痘 猩红热 天花 麻疹 斑疹伤寒 伤寒,常见皮疹出诊时间,流行性斑疹伤寒 皮疹,流行性斑疹伤寒 皮疹,(5)其它 心血管症状 脉搏随体温升高加快; 低血压,循环衰竭。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临床表现(2),典型斑疹伤寒,(3)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且早出现) 剧烈头痛、失眠耳鸣、兴奋、狂燥谵妄、两手震 颤、反应迟钝及脑膜刺激征。,(4)肝脾肿大:约90%病人脾肿大,少数肝大。,3.恢复期 (病程11-14天) 体温2-4日内降至正常,症状逐渐消失。,临床表现(3),轻型斑疹伤寒,1发热较轻热程短(39、1周左右) 2仅头痛及全身痛明显,毒血症及神 经系统症状均不明显。 3皮疹呈充血性,量少且消退快。 4肝脾肿大少见。,临床表现(4),复发型斑疹伤寒,发热低、热程短,呈弛张热,热程711日; 除头痛外无其它明显症状及合并症。 皮疹稀疏或无。 外斐氏反应常阴性。 普氏立克次体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散发,无季节性,大年龄组发病率明显较高。,(极少见),首次发病后立克次体潜伏于体内可达数年或数十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再繁殖而引起复发。,特 点,【辅助检查】,(一)血、尿常规 :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常升高,嗜酸粒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或消失。蛋白尿常见 。 (二)脑脊液检查 : 有脑膜刺激征者,应作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及蛋白稍增多,糖一般正常 。,【辅助检查】,(三 )血清学检测: 1、外斐试验 (Weil-Felix agglutination,变形杆菌OX19凝集实验):发病后第一周出现阳性,第2-3周达高峰,持续数周至3个月。效价1:160或病程中有4倍以上增高者有诊断价值。阳性率70%-80%,但特异性差。,【辅助检查】,(三 )血清学检测: 2、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 特异性强,阳性率高。 效价1:40即为阳性。 病程第5日阳性率达85%,第16-20病日可达100%。,【辅助检查】,(三 )血清学检测: 3、补体结合试验 :补结杭体在病程第1周内即可达有意义的效价(132),第1周阳性率为50%70%,第2周可达90%以上,低效价可维持1030年,故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以提纯的普氏立克次体颗粒性抗原作补结合试验,不仅具组特异性,且有种特异性,故可用以区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辅助检查】,(三 )血清学检测: 4、间接血凝试验 :用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可溶性抗原与白绵羊和家兔的红细胞,进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其灵敏度较外斐氏及补体结合试验高,特异性强,便于流行病学调查及早期诊断。但不易区分普氏、莫氏立克次体和复发次体型斑疹伤寒。,【辅助检查】,(三 )血清学检测: 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用两种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做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查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鉴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检测特异性IgM和IgG抗体,IgM抗体的检出有早期诊断价值。,【辅助检查】,(四)病原体分离 : 1、不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 2、立克次体血症通常出现于病后1周内,宜在抗菌药物应前采血接种于豚鼠腹腔或鸡胚卵黄囊中; 3、可用发热期(最好5天之内)的患者血液35ml注入雄性豚鼠腹腔内,经710d后动物出现发热反应,豚鼠阴囊反应呈阴性,或仅有轻度发红而无明显肿胀,取其睾丸鞘膜和腹膜作刮片检查,或取脑、肾上腺、脾等组织作涂片,染色后镜检,可找到位于胞质内的大量立克次体。 4、可供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时的参考。,【辅助检查】,(五)核酸检测: 用DNA探针或PCR方法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具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 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炎 心肌炎 中耳炎 腮腺炎,并发症,诊 断,(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季节去过疫区 2与患者有接触史 3被人虱叮咬史,(2)临床资料 1突起稽留高热、脉速。兴奋,剧烈 头痛,酒醉貌。 2皮疹(发疹时间,顺序,疹型等特点),诊 断,(3)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 2血清学检测 (1)外斐氏试验 (2)特异性IgM (3)补体结合试验 3豚鼠阴囊反应 4病原体分离(非常规),【鉴别诊断】,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和复发型斑疹伤寒的区别,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和复发型斑疹伤寒的区别,【鉴别诊断】,恙虫病:局部焦痂和淋巴结肿大、血清免疫学试验阴性 伤寒:夏秋季,起病缓,皮疹出现晚,特征性少量胸腹淡红色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血培养伤寒杆菌,肥大反应阳性。 回归热:体虱传播,冬春,皮疹少见,发热时血液和骨髓涂片见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夏秋,疫水接触史,无皮疹,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 流行性出血热 :以发热、出血、休克、肾损害为主要表现。,【预后】,预后取决于年龄、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并发症、治疗早晚等。有严重毒血症、支气管肺炎、显著中枢神经系症状等的预后不良。同时发生回归热者也增加预后的严重性。 未有特效治疗前的病死率为5%17%,50岁以上组可达40%50%。采用四环素类、氯霉素等治疗后预后大有改观,病死率约为1.5%。预防接种后发病,其病程较短,病情也较轻。,【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 (三)对症治疗,【治疗 】,(一)一般治疗: 口腔护理极为重要,以防发生口腔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 给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供应足够水分,每日成人量宜为3000ml左右(年老者及有心功能不全者酌减),以保证每日排尿量在10001500ml。,更衣灭虱 卧床休息 保证水分热量 作好护理 防治并发症,【治疗 】,(二)病原治疗 氯霉素、四环素、多四环素等对本病及复发型斑疹伤寒均具特效 ,需早期使用。服药后1224h病情即有明显好转,热退后再用3-4天 。 病重时首剂可静脉给药。 氯霉素不作为用药首选。 磺胺药可加重病情,禁止应用。,【治疗 】,(三)对症治疗 剧烈头痛和严重神经症状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 有严重毒血症症状伴低血容量者可考虑补充血浆、右旋糖酐等并,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 有继发细菌感染,按发生部位及细菌药敏给以适宜抗菌药物。,预 防,(一)管理传染源 1.早期隔离病人(至热退后12天),洗澡更衣灭虱。 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亦需彻底灭虱。,(二)切断传播途径 1.灭虱:用干热、湿热及煮沸法灭虱(85,30 分钟)或用666粉、敌敌畏、敌百虫等。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 3.加强易传播单位的卫生管理。,(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疫苗注射:灭活疫苗注射2次, 减毒疫苗注射1次(维持5年) 只能减轻病情,不能降低发病率.,第二节,地方性斑疹伤寒,【概述】,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也称鼠型斑疹伤寒(murine typhus), 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鼠蚤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与流行型斑疹伤寒近似,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皮疹很少呈出血性。,【病原学】,病原为莫氏立克次体 , 所致的豚鼠阴囊反应远较普氏立克次体所致者为明显,对小鼠和大鼠的致病性也较强,【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家鼠如褐家鼠、黄胸鼠等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鼠蚤的叮咬传播。 (三)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得病后有较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临床表现】,潜伏期814天,多数为1112天。临床症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一)发热:大多急骤起病,呈稽留或弛张热,一般在39左右 ,热程一般为914天,伴全身酸痛、显著头痛、结膜充血等 。,【临床表现】,(二)皮疹:约50%80%患者出现皮疹,多见于第47病日。初发生于胸腹,24h内遍布背、肩、臂、腿等处,脸、颈、足底、手掌一般无疹。开始为斑疹,粉红色,直径14mm,按之即退;继成斑丘疹,色暗红,按之不即消失。疹于数日内消退。极少数病例的皮疹呈出血性。,【临床表现】,(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头痛、头晕、失眠、听力减退、烦躁不安等,脑膜刺激征、谵妄、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均属偶见 (四)其它:大多有便秘,恶心、呕吐、腹痛等 ,脾肿大见于过半数病例,【实验室检查】,(一)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多正常,少数血小板减少 (二)生化检查:90%病人AST、ALT、ALP和LDH轻度升高 (三)免疫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