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docx_第1页
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docx_第2页
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docx_第3页
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docx_第4页
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字数:3352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0年2期 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策略世界卫生组织的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多年来,我们对健康的理解存在片面认识,把体质与健康等同起来,在学校教育中,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对受教育者的健康,也多是从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去要求和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1.5亿青少年学生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人。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秘书长蔺桂瑞坦言,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自杀已占死因第一位。在我国,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学生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不正常的心理特征。另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学校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心理调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已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50%左右,充分说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目前,我们学校所承担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批准号为GS2008G0015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我们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我们认为,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地处农村的中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策略。一、农村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业问题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低效、考试焦虑、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学生。另外,有的学生因专业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2.情绪问题(1)抑郁、焦虑、自卑、郁闷、不稳定等以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失眠等问题,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2)情绪失衡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敛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调控能力较弱。3.人际关系问题(1)人际关系不适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部分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显得很不适应。(2)社交不良部分学生缺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怕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3)个体心灵闭锁大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又不利于发挥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4.情感问题(1)友情困扰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上,分不清友情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有的同学希望珍惜友谊,但又不经意地与友谊失之交臂。(2)爱情困扰爱情在学校并非一门必修课,但学生仍然从各个方面开始了自己的情感之旅,被困惑、早恋、失恋、变态等问题困扰着,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二、解决农村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1.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具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三是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要培养高素质,具有丰富的心理卫生知识和相关理论水平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视心理素质教育为己任。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学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专、兼职教师,以及学校工作人员共同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2.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心理和谐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学校、家庭、同学、环境、氛围、教师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学风、班风、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把班级建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关系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暖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应重点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科普知识讲座,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4.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选修课程,开展专题讲座、报刊、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开设心理咨询室,发挥专职心理咨询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网络聊天咨询室,一是专职心理咨询,二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做客进行知识讲座。也可开通网络咨询热线,实现师生心灵互动。网上心理咨询能够满足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保密性,这样很容易消除顾虑,敞开心扉,为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与自助的活动,“助人”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通过上述方法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5.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要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充分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学习差异、思想差异和心理差异等等,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与帮助,使之战胜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状态。6.建立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通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学校应加强家长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培训,指导家长学会欣赏、激励、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切忌简单、粗暴、惩罚和体罚,主动关心孩子的需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为此,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