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初探 .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初探 .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初探 .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初探 .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初探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初探摘要: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切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设了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农村学校在实施该课程时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农村孩子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的实际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活动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农村孩子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切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设了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等教育有机的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农村学校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也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农村孩子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的实际生活环境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活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农村儿童的生活,反映农村孩子的真切需要,从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如何找到品德与社会课标、教材与农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来设计教学活动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这是农村学校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课题。一、农村学校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1.要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以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主轴,结合农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设计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活动。2.必须以农村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根据农村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3.要充分地挖掘农村孩子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4.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活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固定的模式。5.设计活动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避免空洞理论说教式的活动。二、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可作以下设计: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包含“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我与祖国”、“我与世界”六大部分。我们根据这些内容标准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结合农村孩子当时当地的生活实际才能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一)、“我在成长”教学活动设计。在设计这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让农村小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农村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经济条件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差别,很多孩子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精神,没有城市一些孩子娇生惯养、自傲自大、叛逆的生活习气,但是他们心理脆弱,自卑现象严重,生活习惯和礼仪较差。在教学时就可以设计一些发扬孩子们优点的活动。如“自理大比拼”、“我与伙伴同成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等,同时也要设计一些认识和纠正自己不足的一些活动。如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和城市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可以设计“我向城市伙伴学什么?”、“文明礼仪知多少”等活动;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自卑心理,可以设计“我行我不行”、“我和名人比童年”等活动。还应特别关注农村小学生中的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儿童、学习后进生、残疾儿童等弱势学生群体,根据这些特殊的个案来设计教学活动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二)、“我与家庭”教学活动设计。多数农村孩子的家庭都不富裕,他们没有优裕的学习生活条件,缺少关爱,有的还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责任。我们在设计这部分课程内容活动时要针对这些现状,拟订切合本学校本班级学生实际的活动方案,如开展“我是家庭小主人”、“孝敬父母长辈故事接力”、“妈妈,请听我说”等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尊敬、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正确处理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培养家庭责任感。目前,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父母外出打工造成隔代抚养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大约有1.2亿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留下了近2000多万不超过十四周岁的孩子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远亲近邻家生活,甚至独守门户独理生活。,让他们像其他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实现的一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教学活动,如“父母不在身边,我该怎么做?”、“每周给父母一封信”、“爱心接力”等。我国西部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网络条件,开通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网络视频聊天渠道,定期让孩子在视频中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让留守儿童感到父母随时就在自己身边,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激励,填补“父母爱”的缺失。(三)、“我与学校”教学活动设计。农村学校在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极不均衡,与城市学校差距更大。但是我们要充分挖掘学校的所有教育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如设计“山窝窝飞出金凤凰”、“主题队报名人的启蒙学校”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明白只要自身努力在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同样能学有所成的道理。设计“学校是我家”、“我为班级争光彩”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设计“与同学共进步”、“制作尊师卡”等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养成尊敬老师,与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四)、“我与社区”教学活动设计。目前,一些农村孩子所在的家乡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优惠的“三农”政策,但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物质文化生活匮乏。根据学生所在家乡不同的区位环境、生活状况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我的家乡美如画”、“家乡的昨天,今天,明天”、“走访养殖大户”、“参观蔬菜(或果园、药材等)基地”、“绿色家园保护行动”、“假如我是乡长”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农村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五)、“我与祖国”教学活动设计。在品德与社会内容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我国的自然概况、文明历史和新中国诞生等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的教育。农村学校要充分挖掘资源,重点设计一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如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的资源和设备,开展“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寻找英雄(领袖)人物的足迹”、“灿烂的中华文明演讲赛”等活动;可以利用农村群众敲锣打鼓送亲人参军的场面,开展“我送亲人去参军”活动,让孩子现场感受参军光荣的氛围,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意识;还可以利用家乡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开展“改革开放30年”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各个领域、各类人物,让孩子们感受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他们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