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doc_第1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doc_第2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doc_第3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doc_第4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优化整合摘要:本文讨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内涵、目的、意义及具体应用,强调整合的必要性,探讨在实际应用的有机整合,优化整合,以更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效益。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课程 优化整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的教学媒体出现及应用,引起了教育教学模式有了质的飞跃。结合什邡市对各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情况(附表),笔者仅想以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谈出自己对新教育理念的领会和看法,能给第一线广大教师一个启迪,以充分应用我们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特别是2005年度新装备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二、三设备)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发挥出设备的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什邡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一览表学校类别功能室及设备高完中(4所)城镇初中(17所)九年一贯制(1所)城镇小学(23所)村 小(49所)计算机(台)50683613084860计算机教室(间)818223无多媒体教室(间)81924无卫星收视教室(间)417123无光盘播放教室(间)8030204049投影仪(台)10185106653收录机(台)330185405057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是物理教学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它们之间的整合,绝非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如何以课程为出发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优化整合。一、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它集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身。而物理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它的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整合,就是在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方法、变革教学手段的工具,为物理教学提供辅助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互动的课程整体。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目的1信息技术可以为物理课程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根据教学需要,计算机可以存储和高速处理大量的资源、互联网上可以下载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学校可以通过卫星接收到的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中心传输的中小学教学资源,都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供我们选择。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很短时间内,非常便利地获取所需信息,不必为查找资料、变换教具或仪器设备而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2信息技术可以为物理课程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课程的整体中,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把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主动参与物理实验,合理的利用各种技能进行学习、合作和交流并解决物理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物理学习习惯。3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交换,具体表现为:计算机向学生提供大量物理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经验不断对这些物理信息作出反应;计算机不断获取学生的反应,并作出反馈;学生不断地了解反馈结果,获得帮助和鼓励。交互性能使学习的进程始终与学生的反应联系在一起,确保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物理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三、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原则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如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物理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也要将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成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同时要求物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1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始终应该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创造机会、创造不同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究物理规律、解决一些常见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逐步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2坚持物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时调整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实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相关数据等,认真分析后,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体现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3坚持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活动、媒体的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也必须与传统教学活动相结合,不要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更不能用信息技术替代学生某些感性活动经验与思维过程,因为信息技术的世界始终是虚拟的。例如在初中物理“电功”一节的教学,探究电功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教师花大力气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模拟电动机提高砝码工作,无误差的得出电功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的精确正比关系。非常轻松的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十分容易地掌握了知识。但一个学生的话语却需要我们的教师反思,他说:“这是电脑做出来的,想要什么结果就做什么结果,缺乏可信度。”是呀,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动手做的实物实验,实际中不可能有精确的数据关系,只能让学生通过实验去获得定性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根据实验数据去分析、去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具体情况而定。此外,信息技术需要与其他教学传媒相整合。例如必要的板书、实物模型、实物投影仪、纸笔、表格等,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越性,但是没有一种媒体能解决教育教学的一切问题,计算机也不例外。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中的具体应用1可以直观展现抽象的物理知识。物理课程中涉及较多抽象的概念,如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电流的形成、平抛运动等。常规的教学中运用挂图、幻灯片、模型等静态教具,缺乏准确的感性效果。而信息技术不仅可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色彩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可以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从而把文字材料获得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例如讲分子动理论知识中的扩散现象,通过学生观察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的扩散,再观察信息技术模拟的分子运动,彼此进入对方来直观展现抽象的知识,充分的让学生能理解和认识扩散现象;同样的讲本节知识中“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间隙”等都可以用同样手段模拟,把微观的变为宏观,让学生更具体的认识。再如:在平抛运动教学中,由于实验中的小球在空中运动太快,学生对此看得不太清楚,教师通过先做实验,学生观察,再看电脑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轨迹图像,借此演示平抛小球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就显得轻松容易了。2可以呈现多种媒体的教学信息。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中的超链接功能,灵活便利地呈现各种形式的教学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例如: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可以将板书内容、物理例题及相应解题过程、必要的物理板图等制作成电子教案,把讲课用的视频资料、例题、条件分析、解题步骤、板图等,存储成不同的画面或单元,再用超链接的方法链接到需要的部分。当教师讲到相关部分时,用鼠标点出,就可以方便地调出需要的内容了。信息技术的引入,特别是习题教学和实验专题的复习课教学,将更体现出“省时、高效”和课堂的“大容量”。3可以展示学生难以见到的生活中的物理情景。物理课中的很多内容很难通过语言讲解而表达清楚,也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制,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情景、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场景学生很难见到,更不可能都身临其境,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为学生展示这些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如宇宙的演化、闪电、光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飞机的空中加油、飞机投掷炸弹、船闸原理、“神六”的发射等等。都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资料显示,让学生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4可以为学生提供仿真实验室和营造理想化状态下的实验环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但针对有的物理实验会在空间、时间和器材等方面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的仿真物理实验室就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用仿真物理实验来探究物理实验,与我们在物理实验室使用真实器材做实验完全一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实验,进行数据读取、记录、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等。例如仿真物理实验室电学是一个全开放性的电学实验仿真平台,与常规的物理教学软件大不相同。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针对自己的要求亲自动手创建出自己所能想象的所有电子实验,比如自由的连接串联、并联电路、测路端电压、惠斯通电桥精确测量电阻等,让学生有了更自主的动手和体验空间。还有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名词术语“光滑”(无摩擦)、“空气阻力不计”、“理想气体”、“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等,这些在实际生活中都无法找到完全相符的案例,通过信息技术把这种状态模拟出来,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探究这种理想化的现象。5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学生需要的相关学习资料或优秀网站链接放在个人主页上,引导学生融进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传递信息快、灵活等特点,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超时空开放,加上网络资源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内容更新快,让学生上网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总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最优化整合,还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需要我们全体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从理论上、实践中去认真探索和研究。物理课程是实验性的教学学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中,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操作技能等为最终目的,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放松常规的实验教学活动。只有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才能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当然,我们更希望各学科教学都要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应用好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更好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效益,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参考文献: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中央电化教育馆素质教育实验优秀课例精粹(中学版)3雷仲梅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常规实验教学活动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9)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2008-01-01 08:59:59) 标签: 随笔感悟分类: 学习公社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内容提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相应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绘画、设计,使创造力得到普遍提高,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认识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是促进美术教学向最优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学科整合;合作学习;【正文】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则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课程在西方国家新的基础教育中已经改称为信息和交流技术简称ICT或TIC。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我个人认为就是个体能够获取、分析、加工并能够有效的、创新的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综合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并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而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电脑绘画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现行美术教材也安排有电脑绘画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最好例证。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整合,能更好的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使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收益。因为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可塑性。同时计算机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掘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能,使美术教学从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转变为全方位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对创造潜意识的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一、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强化剂。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主要是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为教育教学提供动态的、模拟或真实的视频信息,可以设置虚拟现实的情境,通过动画、图形、图像、照片等形象,再配上拟音、对白、音乐、解说等音频信息,能给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做到情境交融与情理统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如教学新版教材一年级“滚动乐园”中让学生了解“滚动”这一概念时,我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示了许多糖球、皮球和球形的果子,启发他们:怎样才能让它们到你的手里?在学生的猜想中,屏幕上的皮球被踢而滚入球门,糖果站立不稳而滚动,斜坡上会发生滚动。由于兴趣受到激发,他们还想到,振动中的石子也会翻滚,圆溜溜的小动物同样可以滚动。在这种动态教学中,学生怎么学得不快乐呢?二、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美术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过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因此在整合中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表现力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和创作欲望。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有新的感悟,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在美术课欣赏中,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人际关系、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同时能培养学生集体合作学习,与个体自主学习动态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教学合力,并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在美术教材中,往往欣赏类课程比较合适,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老师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但内容设置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三、信息技术能优化课程资源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支持,使教师从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书匠”变成驾驭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教学设计师。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学习、复习、模拟实验、自我测试,从而可以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学科教学资源库、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共同构成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方便地搜索到学科教学所需的内容,并根据需要自主设计,组织加工所获得的教学资源,制作出充分体现教师个性的课件,创设学习情景,渲染学习气氛,活泼生动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资源的广泛化和知识的体系化。如教学三年级教材民间面塑一课的知识和图片,像民间面塑中的“面人”“面花”“面盏”等知识,可让学生一目了然学得不再枯燥。我们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并筛选,然后交给学生进行了解,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受到学生的喜爱。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新理念的有效做法,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能达到直观、形象、生动、高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又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相互影响。然而,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如适合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软件太少,整合后形成的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和成熟。但对一个新事物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有了探索过程中的困难,探索才显得更有意义,而我也将在这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对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思考 作者: 张俊杰 (初中美术 临沧市初中美术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1 / 9 发表日期: 2011-12-08 13:35:05 对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思考 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必然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当前在学习新课程标准背景之下,我就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整合的依据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依据应从信息技术、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寻找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融合点。 1、信息技术的特点。(1)、资源的丰富性: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2)、表现的多样性: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等。(3)、交流的互动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4)、时间的高效性:计算机为我们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程序,是手工无法达到的。(5)、效果的预见性:通过电脑许多我们需要的、想象的效果都可以呈现在电脑上。(6)、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其余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已是众所周知。 2、美术学科特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其价值体现如下几点:(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标准把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根据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特点,通过对它们进行整合,可以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为美术远程教育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1)、为美术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 (2)、通过网络、图形等软件,可以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画家、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 (3)、可为基本美术素质的形象思维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环境的创设 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化大厅、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建立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网络教学协作室。这些地方都装备了多媒体电脑,都应该装上美术图形处理软件等。便于教师在不同场地不同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在各个室电脑均是校园网的一个网络信息点,学生既可通过内部IP在校园网内部高速交流,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同时也可在教师许可下与因特网相联。 针对学习环境的创设要求我们对美术教育中的问题、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信息资源、运用工具、社会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虑,我们建立美术网络教学网站“网络美术”教学网。 网站分为资源共享、学习探索、交流展示、在线助教等区域。 资源共享分为站内资源和网络资源。站内资源有资源库、基础知识、欣赏、高考辅导、美术史话、教案、课件、教学拓展等;网络资源精选相关美术网站进行链接。 学习探索分为软件推荐、软件学习、个案范例、难点突破等。 交流展示设有最近新作、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等展示区以及艺术论坛供学生同步或异步交流等。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以 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改进课程教学,实现如下目标:1、成为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得力助手。2、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3、使信息技术成为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制作、展示等美术文化层面的工具;4、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以及学生与全球性的交流、展示等,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整合的模式 传统美术教学以单纯的技能技巧的为目标;而现代美术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文化层面的学习、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的模式追求为: 1、美术学科内容信息化 美术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教材,教师必须进行数字教材的编写,通过拓宽美术资源信息网,寻找有关的美术网站进行查询、访问,为学生提供各类网上美术信息进而丰富美术资源信息库。平时在网上寻找的有关资料进行类化、细化、转化。以及把学校现有的美术资料,如教学、教材、像、图片、作品等资料进行整理输入电脑转化为数字信息。 2、教师教学备课无纸化 美术教学备课、教案的撰写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用计算机备课可建立集体备课的机制,改变传统的为“案”而教,而应多从教学互动方面考虑。把一部份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软件(课件),充分利用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求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成为教师得力助手。 3、美术课堂教学媒体化 在美术教学中介入美术软件,将课堂教学媒体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软件的出现,方便教师在教学中迅速表现美术的知识点。如利用CorelDraw软件可以很快地把纹样的连续性表现出来。在教学中,电脑知识美术化,美术知识电脑化,即学习美术图形处理、绘图等软件中渗透学习电脑知识,美术基础知识的使用可以电脑软件处理图形的方式来实现。 4、课外活动辅导数字化 在美术的课外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教学,辅导学生运用绘图、图片处理等软件进行表现生活的创作。让他们的用电脑来表现美术作品,表达自已对生活的体验。对于电脑美术教学的检验可通过电子绘画、个人电子报、个人网页比赛或展示、艺术论坛、聊天的形式等来体现。 5、教学课程拓展网络化 为了内化美术教育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其基本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四、整合的反思。 在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以及传统教学的影响,探索的艰辛和获取成果的乐趣,引发各方面的思考: 1、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不应局限在“网上论”的阶段,不能单纯成为设计运用的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促进教与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评价和展示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美术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对技术层面向术文化方面的转化。 2、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等,同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更深更全更透的掌握。 3、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改变学生由单一向多元学习转变。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老师讲、学生练的单一形式转变为信息学习的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有些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茫,或者沉迷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转移注意力,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因此,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强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4、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要特别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尤其重视传统的“纸”上功夫,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可忽视,如中国画传统技法、素描写生、色彩写生、美术创作等等。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体现了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美术学科性。实现美术整体教学的最优化,必定为教育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浅谈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内容摘要:美术教学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而以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为突破口,全面实施贯彻于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模式正文: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课堂的美术教学已不单是教会画就行了,更应该有“质”的体现,这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将知识学习与趣味性相结合,利用趣味教学来激励、唤醒、鼓励学生。那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从本校实际出发,以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为突破口,全面实施贯彻于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本人做了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发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100%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手段,能尮动学生省时、高效地学习美术,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的美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更活跃,想象、析、概括、动手撍作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上网目的性纵向比较班级性质实验人数实验前后上网目的玩游戏交友、闲聊听音乐、画画查找资料学习、写作业实验班六(2)班50实验前28301730实验后1118152922从上表不难看出学生上网的目的性更强了,也趋于成熟,已能利用网络帮助自己进行学习。更培养了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学生掌握以下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1) 利用资源进行学习;(2) 学会在数字化情景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3) 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合作讨论式的学习;(4) 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二、拉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基础上的。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是不错的,但是学生得到的水,还是老师桶里倒出来的。在网络环境下,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的主地位突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渠道获取痥识,他们所了解的信息,往往是老师所料不及的,好些信息技术掌握得比老师还好还快。六年级学习名胜古迹时,一位同学从互联网上搜集获得信息,“不达拉宫建于什么时候?它的构造是怎样的?都有什么传说故事?长城是怎样修筑成的?它始建于什么年代?”所有有关于课本讲到的名胜古迹的资料搜集得比我这个老师还齐全。还记得有一次,我从网上下载到一幅gif动画,觉得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就想原原本本地放到powerpoint上,结果试了很多次都不办,只得作罢。后来无意中在与学生用QQ聊天的时候把想法告诉了学生,六(2)班的一位学生蔡坚曼说:“老师,这很简单,我帮您做。”原来这位学生买了一本制作动画的书,自学了不少制作各种动画的技术。老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在QQ上讨论上课内容、备课,师生互学,教学相长的事例时有发生。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真正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逐步减弱,不再是给简单结论,而是转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指导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师生平等,情感交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得以真正树立。三、总结出新的教学模式1、 课件演示助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历经无数岁月的淘炼而不衰,说明其中自有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内涵,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观念改变,审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在直观性、有效性和启发性等方面,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适当地发挥以计算机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功能,就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亮丽的光彩。我们就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下载并修改或购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新知识的教学,教师作为多媒体设备的主要操作者,以演示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进行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妆在上小鸟的家时,通过播放小鸟的叫声引出小鸟,再让学生观看视频(小鸟在森林里欢声歌唱)表现小鸟在森林里的快乐生活,然后插入一殱动画:与前面欢快的音乐不同,乐声中充满了悲伤,原来小鸟因为树林被毁,失去了温暖的家,失去了亲人和朋友,正因忧伤而哭泣。趁势让学生讨论小鸟为什么会哭?人类做了哪些不对的事?你能帮助小鸟吗?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师生一起用大块的纸样在黑板上“栽植”一片美丽的树林。接着,看多媒体播放的幻灯画面观察小鸟的生活,了解自然状态中各种各样的鸟窝。引导学生了解鸟窝构造的基本特点,进而激活思维发散再提出创作要求:你会给小鸟设计个什么样的家?欣赏老师带来的范作(回顾创作画的一般方法、分析其创作思路),学生给小鸟设计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最后展示学生作业(贴在“栽植”的树林里)谈谈创作体会,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2、 课内交互教学运用计算机进行课内美术的交互教学,不仅能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用windows98中自带的画图软件与“金山画王”组合进行绘画教学还有好多好处,如在教学中诐用计算机通过画布选定和工具箱中的选取图形工具可随时灵活处理画面构图。欲使同一幅画表现出不同的色调,用计算机来完成就极为轻松,只需要从屏幕上的颜料盒中获取不同的色彩系列,就能让人欣赏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美。计算机引入美术课,不仅能画出独特的画面效果,运用特效还能模拟蜡笔、水彩、民间剪纸及在有色纸上作画的效果。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的美育,其工艺课、设计课及欣赏课目前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教学内容(如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重复构成等的图案设计)运用的是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要求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也很讲究,使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学生往往不喜欢进行这类设计。用计算机来设计这类图案,就简单得多了。只要掌握了图形的复制、勾坢翻转、反色技巧就能轻而易举地制作出精密、复杂、多变和色彩有正负交替感的图案来。图形复制、翻转技术还可以表现水中之影、镜中之物。如在上字的联想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古代文字的变化过度到现代文字的联想美化。接着,学生在教师制作的学习网站丩通过浏览了解文字联想的几种方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然后师生交流学到的知识,尋结文字联想的方法,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接近;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再通过一个竞赛游戏,出示一个字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看有多少联想的方法。最后提出作业要求,利用教师提供的图片素材画图完成一个字的联想设计。教师简单演示电脑完成作品的过程,学生练习完后上传到小画廊,让大家都能欣赏到。3、 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校园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提供给学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助,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仳务,得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主要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学生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者,教师是引导者。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由于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学习的过程较为复杂,希望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是难以实现的,最好是三至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具体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因为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常用于欣赏课,让学生就学科内容形成问题,具有对知识的好奇,然后就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解决自己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上欣赏课美术的分类知识时,先通过欣赏四张图例及美术分类知识大树,引导提出问题:美术分为哪几类?得出结论,美术可分为四大类:绘画、工艺、建筑、雕塑。然后提出自学要求:A、分组学习绘画、工艺、建筑、雕塑四大类中,还可以分为哪几小类?B、从每一类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大家。各学习小组通过教师提供的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网页。 从而,很快地有了答案。并在网上欣赏完各类的作品后,师生交流每一类的代表作。最后的拓展练习是要求学生在互联网上进一步了解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的相关知识,并下载交流。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无疑是将给美术课程学习带来崭新的面貌,必将称为21世纪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美术教育,对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之我见2010-05-31 6:32 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必然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当前在学习新课程标准背景之下,我就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谈谈自己的浅见。一、整合的依据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依据应从信息技术、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寻找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融合点。1、信息技术的特点。(1)、资源的丰富性: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2)、表现的多样性: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等。(3)、交流的互动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4)、时间的高效性:计算机为我们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程序,是手工无法达到的。(5)、效果的预见性:通过电脑许多我们需要的、想象的效果都可以呈现在电脑上。(6)、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其余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已是众所周知。2、美术学科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其价值体现如下几点:(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标准把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根据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特点,通过对它们进行整合,可以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为美术远程教育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1)、为美术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2)、通过网络、图形等软件,可以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画家、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3)、可为基本美术素质的形象思维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环境的创设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化大厅、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建立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网络教学协作室。这些地方都装备了多媒体电脑,都应该装上美术图形处理软件等。便于教师在不同场地不同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在各个室电脑均是校园网的一个网络信息点,学生既可通过内部IP在校园网内部高速交流,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同时也可在教师许可下与因特网相联。针对学习环境的创设要求我们对美术教育中的问题、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信息资源、运用工具、社会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虑,我们建立美术网络教学网站“网络美术”教学网。网站分为资源共享、学习探索、交流展示、在线助教等区域。资源共享分为站内资源和网络资源。站内资源有资源库、基础知识、欣赏、高考辅导、美术史话、教案、课件、教学拓展等;网络资源精选相关美术网站进行链接。学习探索分为软件推荐、软件学习、个案范例、难点突破等。交流展示设有最近新作、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等展示区以及艺术论坛供学生同步或异步交流等。在线助教介绍教师情况、电子邮箱等解答学生疑难问题。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以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改进课程教学,实现如下目标:1、成为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得力助手。2、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3、使信息技术成为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制作、展示等美术文化层面的工具;4、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以及学生与全球性的交流、展示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三、整合的模式传统美术教学以单纯的技能技巧的为目标;而现代美术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文化层面的学习、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的模式追求为:1、美术学科内容信息化美术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教材,教师必须进行数字教材的编写,通过拓宽美术资源信息网,寻找有关的美术网站进行查询、访问,为学生提供各类网上美术信息进而丰富美术资源信息库。平时在网上寻找的有关资料进行类化、细化、转化。以及把学校现有的美术资料,如教学、教材、像、图片、作品等资料进行整理输入电脑转化为数字信息。2、教师教学备课无纸化 美术教学备课、教案的撰写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用计算机备课可建立集体备课的机制,改变传统的为“案”而教,而应多从教学互动方面考虑。把一部份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软件(课件),充分利用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求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成为教师得力助手。 3、美术课堂教学媒体化在美术教学中介入美术软件,将课堂教学媒体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软件的出现,方便教师在教学中迅速表现美术的知识点。如利用CorelDraw软件可以很快地把纹样的连续性表现出来。在教学中,电脑知识美术化,美术知识电脑化,即学习美术图形处理、绘图等软件中渗透学习电脑知识,美术基础知识的使用可以电脑软件处理图形的方式来实现。 4、课外活动辅导数字化在美术的课外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教学,辅导学生运用绘图、图片处理等软件进行表现生活的创作。让他们的用电脑来表现美术作品,表达自已对生活的体验。对于电脑美术教学的检验可通过电子绘画、个人电子报、个人网页比赛或展示、艺术论坛、聊天的形式等来体现。5、教学课程拓展网络化为了内化美术教育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其基本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四、整合的反思。在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以及传统教学的影响,探索的艰辛和获取成果的乐趣,引发各方面的思考:1、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不应局限在“网上论”的阶段,不能单纯成为设计运用的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促进教与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评价和展示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美术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对技术层面向 术文化方面的转化。2、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等,同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