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docx_第1页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docx_第2页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 摘要:自中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以前日本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文章利用近十年的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借助GL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日贸易的依存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建立在双方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互补性还在不断地加强,这是中日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因此中日双方应客观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 下载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指数 一、 引言 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陷入了低谷,但经济贸易往来却飞速发展,2001年中日贸易总额增长11.8%,而2004年增长26.6%,达到了1 682亿美元,中日两国的“政冷”似乎并没影响到“经热”,其根本动因就在于双方存在极强的贸易互补性。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国以丰富的劳动力,日本以密集的资本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间分工格局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日贸易的时候往往将其设为“默认值”,对双边贸易基础的互补性缺乏实证研究。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中日贸易结构的变化,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判断是否存在贸易互补性基础,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来对中日贸易互补性的程度进行衡量,以期从实证的角度来全面考察中日贸易的互补性。 二、 中日双边贸易的基本情况 如图1,中日贸易自1995年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双边贸易额从1995年的574.7亿美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1 843.9亿美元,增长了2.25倍,年均增长32.5%。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发展速度更为惊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4.1%。2001年2005年对华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和位次分别为11.8%,第三;13.5%,第三;15.5%,第二;16.5%,第一;16.9%,第一,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也是我国多年来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直到2004才被扩大了的欧盟超过,现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另外,中日贸易主要发生在制造业,制成品贸易占中日贸易总额的比例超过了90%,因此,研究中日制造业贸易互补性的结论可以近似看作中日贸易互补性的结论。 三、 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还不是很高,一直都在45%左右徘徊,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来说要低一些。更进一步的分析指出,中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产品的水平差异,而资本及技术密集性产品主要是基于产品的质量差异。这说明中日两国贸易主要是由于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两国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存在相当部分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四、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巴拉萨(Balassa)提出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来考察一国的产品或产业的比较优势:RCAi=(xi/x)(Xi/X)。 式中xi代表对某贸易伙伴出口i商品的出口额,x代表对这一贸易伙伴的出口总额,Xi代表对世界出口i商品的出口额,X代表对世界市场的出口总额。在这里,如RCAi1,表明i商品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表明比较优势越显著;如RCAi1,则表示不具备比较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日本在5类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而在9类却相反,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日本优势不明显;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日本在6类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而在8类则相反,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日本优势不明显。以上分析说明中日制造业各自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两国贸易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基础。 五、 贸易互补性指数 两个国家或地区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TCI)来衡量。单个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kij=RCAkxiRCAkmj。 式中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I,j分别代表两个国家,k代表产品分类。当TCIk1时,说明该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且TCIk越大,互补性越强;当TCIk1时,说明该产品贸易互补性弱,且TCIk越小,互补性越不明显。 1 从表3可以看出,中日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存在着明显的行业差异。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互补性指数基本上超过了1.5,互补性非常明显;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基本都在1.0左右,近年来都超过了1.0,表现出了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总体而言,中日贸易的互补性是比较强的。 2 从发展趋势来看,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稍有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在20世纪一直在上升,进入本世纪后有所下降,但近几年又在回升。因此,中日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还是比较稳定的。 六、 结论 1 根据产业贸易指数的分析,中日两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比较低,两国之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存在相当部分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产品的差异,这说明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主要是由于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2 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中日两国制造业贸易仍然是基于双方的比较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SITC8),而日本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上(SITC5),中日贸易互补性存在较强的比较优势基础。 3 根据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中日两国之间存在显著的、稳定的、持久的贸易互补性,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互补关系较为明显。 总之,中日两国双边贸易不断快速增长,其根本决定因素就在于两国具有消费上的相互需求和生产上的互补性。充分认识到这种互补关系,积极发展各自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可以增加两国的有效需求,提高两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和改善双方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世界经济,2003,(8) 2王国安,范昌子中欧贸易互补性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3) 3周茂荣、杜莉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9) 4BBalassaTrade Liberation and Reveale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65,(7) 5Kojima,KInternational Trade among Developed Cou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