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doc_第1页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doc_第2页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doc_第3页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doc_第4页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出师表中描写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 , 。2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有感于出师表中作者的耿耿忠心,写下的诗句是 ,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 ”直抒胸臆、直叙壮志。5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_ ,_ 。6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 ;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 7 ,衡阳雁去无留意。8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9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10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11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12莫道不消魂, , 。(李清照醉花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0分)1辍耕之垄上 辍: 2会天大雨 会: 3引喻失义 义:4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屯: 次:5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 亡: 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书: 王: 7夜篝火,狐鸣呼曰。 篝: 狐鸣:8老夫聊发少年狂。 聊: 9。也拟泛轻舟 拟:10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 雕弓:1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炙: 翻:1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13秦王怫然怒。 怫然: 14。寡人谕矣。 谕:三翻译下列句子。(20分)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5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_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7为坛而盟,祭以尉首。_8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9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10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四阅读文段,完成练习。(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一3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总揽英雄 揽:3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一11题.A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以头抢地耳 长跪而谢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7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B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选自说苑卷六复恩)【注释】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次:次序。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惠公:晋国国君。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3处)。(2分) 秦 穆 公 尝 出 而 亡 其 骏 马 自 往 求 之 见 人 已 杀 其 马 方 共 食 其 肉 。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亡其骏马(死亡) B、是吾骏马也(这)C、杀马者皆惭而去(离开) D、遂溃围(冲破)10下列句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方共食其肉 即以次饮之酒 A、方七百里 B、 必以分人 晋攻秦穆公,围之 此德出而福反也 C、 何陋之有 D、 温故而知新 11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2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3)生于淮北则为枳( ) (4)使者反(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 (3分)参考答案:一(略)二1停止 2。适逢,恰巧遇到 3。适宜、恰当 4停驻,驻守;编次 5。有的人;逃亡 6。用朱砂写;称王 7。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 8。姑且,暂且 9打算 10。定将;饰以彩绘的弓 11。切碎的熟肉;奏 12。交换 13。盛怒的样子14明白,懂得。三1(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 2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3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4扶苏因为多次进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面去带兵。5项燕是楚国的大将,数次立有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6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将尉责辱他,来激怒士卒。7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8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9天子发怒了,会倒下百万具尸体,使鲜血流遍千里宽的地面。10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四1(3分) 2(4分)(1)争强、争胜(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4)招致、罗致3(4分)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意思对即可)4、撞 道歉(2分。每格1分。) 5、C(2分) 6、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7、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8、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2分。划对一处不得分,划对两处得1分,划对三处得2分。) 9、A(2分) 10、D(2分) 11、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后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2分。施恩与回报各1分,大致意思对即可。)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4分)13是寡人之过也(2分)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4分)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3分)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虚词.用法例句常见短语.之 .(1)【动】往,到去.(2)【代】他,她,它.(3)【助】的(有时可不译).(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省去.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说).以 .(1)【动】认为,以为.(2)【介】用,把,拿.(3)【介】因为,由于.(4)【介】凭借,依靠,依照.(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6)【通】“已”,已经.(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十年以前;北京以东.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为】认为;作为。.【以是(是以)】因此。.于 .(1)【介】在,到,向,从,对,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在动词后引出对象).(2)【介】被.(3)【介】同,和,跟.(4)【介】比,胜过.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苛政猛于虎也.【于是】与现代汉语相同;这时,当时;在这,从这。.者 .(1)【代】人;事物;时候;的情况.(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不译.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者,也】或【者也】是.乎 .(1)【助】吗,呢,哪,吧;啊,呀,哇.(2)【通】“于”。“在,从,向,给,对”.不亦乐乎?(论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表感叹).(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可不译.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也哉】呢,吗(表疑问或反问)。.故 .(1)【名】原因,缘故.(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3)【副】故意,特意.(4)【连】因此,所以.(5)【动】死亡.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已故.【故人】老朋友。.其 .(1)【代】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推测).(4)【副】岂,难道(表反问).(5)【助】调节音节,无义.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真无马邪(马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哉 .(1)【助】啊,呀(表感叹).(2)【助】呢,吗(表疑问、反问).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何 .(1)【代】什么,哪里.(2)【副】为什么.(3)【副】多么.(4)【副】怎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何以】为什么。.【何许】何处。.【何如】怎么样。.【何其】多么,怎么这样。.【何尝】并非。.【何加】有什么益处。.【何极】哪里有穷尽。.而 .【连】表并列:“和、又”。可不译.表递进:“并且” .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表修饰:不译? .表转折:“但是、却、然而” .表因果:“因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为 .(1)【动】wi.“做”(根据句子活译).“作为、当作、成为”.“认为”.“是”.(2)【介】wi.“替、给(表替代);.向、对(表对象)” .为了、为着(表目的).“被”(表被动).并自为(题)其名(伤仲永);以径寸之木为(雕刻)宫室、器皿(核舟记).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日);以丛草为林(闲情记趣).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项为之强(童趣).二虫尽为所吞(童趣).【为所】被。.则 .(1)【连】于是、就(表承接).(2)【连】可是、却(表转折).(3)【副】是,就是(表判断) .(4)【连】如果,那么(表假设).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因 .(1)【介】依照,按照,根据.(2)【副】于是,就.(3)【连】因此,于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核舟记).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所 .(1)【名】处所、住所、地方.恰当的位置,应有的归宿、结果。.(2)【助】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即“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其印为予群众所得(活板).【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表示手段或凭借、目的,相当于“用来东西”。.且 .(1)【连】表递进关系(况且、并且)、并列关系(还)。表让步(尚且).(2)【副】将,将要;.(3)【副】暂且,姑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焉.(1)【助】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2)【代】它;哪里.(3)【兼】相当于“于+之”“于+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惧有伏焉(曹刿论战).然 .(1)【助】地;的样子.(2)【代】这样.(3)【连】然而.(4)【动】认为对。(表肯定、赞同).杂然相许(愚公移山);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然而】这样,可是。.【然则】既然如此,那么。.【若然】像一般(样子)。.安 .(1)【代】怎么,哪里.(2)【形】安全,安定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谢庄遂安(冯婉贞).与 .(1)【介、连】和、跟、同.(2)【副】给、替.(3)【介】比,和比较.(4)【动】给予、授予.(5)【副】全.(5)【通】“欤”,句末语气词.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乃 .(1)【副】于是、就.(2)【副】却,竟然,居然,反而.(3)【副】才.(4)【副】是,就是(表判断).(5)【代】你的,你.乃入见。(曹刿论战)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家祭勿忘告乃代翁.虽 .(1)【副】虽然.(2)【副】即使.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虽然】虽然如此,即使这样。.或 .(1)【代】 有人、有的、某人.(2)【副】或许、也许、可能.(3)【副】或者,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既 .(1)【副】“以后”“已经”“完全”.(2)【连】既然.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既而】不久。.若 .(1)【代】你、你们、你.(2)【代】这、这样、如此.(3)【连】如果、或者.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若人 .【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惟唯 .【副】只;只有、只是.盖 .(1)【名】遮日挡雨的用具。.(2)【动】遮盖,掩盖。.(3)【副】大概(表推测).(4)【连】原来(说明原因).(5)【助】发语词。.(6)【动】胜过,超过。.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辨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 .盖以癞虾蟆。(童趣)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送东阳马生序).英才盖世。 .诸 .(1)【量】众,许多。.(2)【合音】“之于”(句中)或“之乎”(句尾)的合音。.诸位;诸君;诸侯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耳 .(1)【名】耳朵.(2)【助】“而已”、“罢了”.“了”、“啊”、“也”.止增笑耳。(狼).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尔 .(1)【通】“耳”,罢了。.(2)【代】你的,你们的。.(3)【代】那。.(4)【助】不译.(5)【代】如此,这样。.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安敢轻吾射!.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归园田居).【尔来】那时以来。.夫 .(1)f.【名】丈夫。 .【名】成年男子。 .(2)f.【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代】这,那。 .【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其夫呓语。(口技)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夫子】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即 .(1)【副】立即,马上。.(2)【副】就是。.(3)【动】靠近,接近。.(4)【副】则,就。.(5)【副】即使。.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伤仲永).非此即彼.可望而不可即.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莫 .(1)【副】不。.(2)【副】没有什么;没有谁。.(3)【同】“暮”。.宋莫能守。(公输).莫能与之争。.【莫大】没有什么比这个再大,极大。.孰 .(1)【代】“怎么”。.(2)【代】“什么”。.(3)【同】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徐公来,孰(仔细)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矣 .(1)【助】“了”、“啦”、“吧,啦”。.(2)【助】表疑问。.将 .(1)jing .【副】将要.【动】拿.【动】扶持.【助】动词后,无义.(2)jing .【名】将士,将领.【动】带兵,领兵.(3)qing.【动】请.公将战。(曹刿论战).只顾将来摆一桌子。(水浒传).出郭相扶将.脱将下来.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将进酒.非 .(1)【连】除非,除了.(2)【副】不,没有.【名】过错.【副】不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鱼我所欲也).是非.人非生而知之(师说).遂 .【副】于是,就.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曾.(1)cng .【副】竟然.【副】曾经.【通】层.(2)zng .【通】增,增加.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荡胸生曾云(望岳).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但 .(1)【副】只,仅仅.(2)【副】只要.(3)【连】不过,只不过.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但手熟耳。(卖油翁).少 .(1)sho.【形】与“多”相对.【动】缺少.【副】稍微,略微,稍稍.(2)sho.【形】年少的,年纪轻的.自经丧乱少睡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陈涉少时(陈涉世家).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虚词梳理】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一3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总揽英雄 揽:3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一11题.(一)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以头抢地耳 长跪而谢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7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二)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选自说苑卷六复恩)【注释】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次:次序。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惠公:晋国国君。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3处)。 秦 穆 公 尝 出 而 亡 其 骏 马 自 往 求 之 见 人 已 杀 其 马 方 共 食 其 肉 。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其骏马(死亡) B、是吾骏马也(这)C、杀马者皆惭而去(离开) D、遂溃围(冲破)10下列句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方共食其肉 即以次饮之酒 A、方七百里 B、 必以分人 晋攻秦穆公,围之 此德出而福反也 C、 何陋之有 D、 温故而知新 11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3)生于淮北则为枳( ) (4)使者反( )13请从乙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